<p class="ql-block">《道德经》有言:“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人到中年,越发理解老子这句话所含的奥义和深度。</p><p class="ql-block">人在世间行走,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也难免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p><p class="ql-block">智慧且豁达的人,烂事不争对错,小事不计得失;愚蠢且脆弱的人,往往遇事喜欢反驳与争辩,让自己活得辛苦又疲累。</p><p class="ql-block">司马相如有诗云:“心有山水不造作,静而不争远是非”,守得清静,为而不争,才是做人的至高境界。静,是一种力量。</p><p class="ql-block">《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p><p class="ql-block">可见“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更是内心强大的力量,世间万物,因为有了静,便多了几分灵性和神秘。</p><p class="ql-block">古人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高远的境界就是淡泊宁静,平和从容。只有心静如水,不争不辩,才能修炼强大的内心,才能容纳万物,接纳和理解生命中发生的一切。</p><p class="ql-block">低谷吋养精蓄锐,高峰吋亦可云淡风轻;所有平静的背后,都是一场内心的修炼。不争,是一种境界。</p><p class="ql-block">《格言联璧》中讲:“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p><p class="ql-block">任何事都要争先的人,必定有人挤兑他;任何事都要争胜的人,必定遭人打击。但凡懂得退一步的人,往往都是心有静气、虚怀若谷之人。</p><p class="ql-block">不争,是一种保全自己的智慧,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至高境界。</p><p class="ql-block">生活不是战场,为了小名小利争个没完,只会欲壑难填,活得很累;为了鸡毛蒜皮的事争执不下,只会赢了道理,伤了感情。</p><p class="ql-block">真正智慧的人,不会凡事都想争个输赢,对那些没必要的、不值得的事,退一步,是最好的选择;对生命中不重要的人,不重要的事,让一步,是最好的远离。</p><p class="ql-block">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断地纠结在名利欲望的旋涡中,挣扎于得与失的泥潭里,从而错失生命的美好;人生最好的修行,就是心宽似海,静而不争!</p><p class="ql-block">人若上善,天必福佑,不争而争,是为大争。</p><p class="ql-block">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