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三十五中,我的母校。</p><p class="ql-block">我是1964年秋天考入三十五中的,1968年隆冬时节应征入伍离开学校,其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是名副其实的“老三届”。</p><p class="ql-block">“老三届”的经历是特殊的,复杂的,但我依然怀念那一段时光…常常浮现脑海,栩栩如生,恍然昨天一样。</p> <p class="ql-block">杨瑞霞老师,我的第一任班主任,一位非常和蔼令人尊敬的老师(照片摄于2008年85周年校庆)。</p> <p class="ql-block">1968年2月参军入伍出发前,在学校大操场与一起入伍的同班同学留影。(感谢学友赵又南拍摄)</p> <p class="ql-block">北京三十五中的前身是志成中学,据当年报刊刊载,1923年由革命先驱李大钊、邓萃英等24名校董创建,并确立“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的建校宗旨。</p><p class="ql-block">岁月漫漫,斗转星移,志成中学已然走过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没有忘记学校,学校同样也没有忘记我。很荣幸,在2023年的金秋时节,我收到了母校百年校庆的邀请函。</p> <p class="ql-block">母校新的校舍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街口赵登禹路8号</span>。</p> <p class="ql-block">新校舍大门。</p><p class="ql-block">大门很气派也很独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门左右各有昂首石狮,门廊顶部镂空雕刻校训(诚真、勇毅、勤美、严实),透过阳光将“35”连同校训铺洒在学校的园地上。</p> <p class="ql-block">但当年我入学时,校舍在曲折幽静的小口袋胡同19号。</p> <p class="ql-block">老校舍的北院。</p><p class="ql-block">当年入学报到就在这个院子里。只是校门不是这个样子,方形的门柱,对开的红色大门,</p> <p class="ql-block">南院里主要的教学楼,1964年入学时,我的教室就在这个楼里。</p><p class="ql-block">当时这个楼是红砖色,门也不是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初一在一层的教室上课,初二搬到二层。当五月时分,楼外的槐树开花了,树枝把一嘟噜一嘟噜槐树花送到窗外,同学探身就能够到,撸到手里直接放入嘴中,保证无污染纯天然。</p><p class="ql-block">这是二楼曾经用过的教室,只是当时牌子上写的是“初二4班”。</p> <p class="ql-block">按照邀请函,我于10月28日早早就到了新校舍,学校门前已经站满了人,热闹而隆重。</p> <p class="ql-block">进了大门,两旁已有师生迎接。</p> <p class="ql-block">此时来宾不多,我来到报道处,有老师和同学热情接待(后来得知是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当副校长看到我的签名后,兴奋而神秘地对我说,学校还要送你一份珍贵礼物。什么?纳闷时,副校长已将当年我的学生登记表(复制品)展现在我面前,看过成绩单和操行评语后高兴地对我说,是个好学生,还是三好标兵呢。</p><p class="ql-block">三好?标兵?我早已忘记了。</p> <p class="ql-block">太珍贵了,我接过学生登记表十分激动也十分高兴,拿着登记表忙邀请副校长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来得早,就是想趁着人少拍几张新校舍的照片。</p><p class="ql-block">迎面向前,是一块枣红色巨石,上面刻着“把三十五中办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学校”几个大字,背后是长文《志成赋》,不禁细细品读一番。</p><p class="ql-block">巨石下面鲜花錦簇,校徽和“有志者事竟成”几个大字的模板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如此具有纪念意义的背景,当然留影。</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是“遵义楼”,太熟悉了。虽是新校舍,但这是一座老楼,原来坐落在旧老校舍北院,由于外观与著名的遵义会议小楼极为相似,也被同学们形象称为“遵义楼”。</p> <p class="ql-block">楼前建有一座铸钟。</p> <p class="ql-block">近前观赏,上面铸有 “诚真、勇毅、勤美、严实”校训几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这是以前“遵义楼”在老校舍南院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老校舍“遵义楼”前没有铸钟,但在西侧墙壁上钉着一个“上课铃”。</p> <p class="ql-block">新校舍“遵义楼”的北侧有一条像公园一样漂亮的红色长廊,远远可以看到“世纪碑”。</p> <p class="ql-block">走近,“世纪碑”是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然而在老校舍时,“世纪碑”是在南院一进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长廊东侧建有名为“严实楼”的实验楼,步入其中,看到各个实验室的名字:</p><p class="ql-block">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p><p class="ql-block">天文大数据实验室</p><p class="ql-block">风洞实验室</p><p class="ql-block">航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p><p class="ql-block">纳米与化学可视化实验室</p><p class="ql-block">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p><p class="ql-block">大数据与科学计算实验室</p><p class="ql-block">信息化生命科学实验室</p><p class="ql-block">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眼花缭乱,足以惊骇不已。</p><p class="ql-block">虽也拍了一些照片(如下),但太多,难以一一对应,只有慢慢辨认吧。</p> <p class="ql-block">“严实楼”走廊里的板报,应该是学生们的实验成果展示吧。。</p> <p class="ql-block">站在现代化的“严实楼”,想起老校舍南院教学楼内有一个实验室。在那里,教生物的齐来禄老师让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单细胞动物草履虫,还带我们解剖青蛙……虽然没有现在教学设备这么先进,在当时比一般学校也要好得多,强得多。</p><p class="ql-block">这是以前拍的老校舍的“南多功能厅”的照片。因为没在这里上过课,里面具体设施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在“严实楼”外的空地矗立着杰出大科学家,也是三十五中学长,邓稼先先生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塑像下的空地是同学开辟的试验田。</p> <p class="ql-block">试验田还有个好听的名字“一米园田”。</p> <p class="ql-block">也有一张老校舍同学们建立试验田的照片,看来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无意走进新校舍的一个教室,宽敞明亮,桌椅整洁舒适。</p> <p class="ql-block">教室后面的衣帽柜上还摆着一些小植物,几分活泼,几分情趣。</p> <p class="ql-block">走廊里有同学们出的板报。</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校舍教学楼的走廊,一定留有或许留有你我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校舍教学楼走廊里同学出的板报。</p><p class="ql-block">与新校舍同学的板报时空呼应,也挺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新校舍的图书馆“鲁迅书院”,更让我惊讶,大气、庄重、古朴,安静,书香飘逸,沁人肺腑……</p> <p class="ql-block">不由想起当年中午挤在老校舍南院教学楼四层图书室借书窗口的情景,《艳阳天》、《形形色色的案件》、《南疆春晓》……就是那时阅读的。</p> <p class="ql-block">鲁迅书院出口摆放着鲁迅先生的雕像,凸显鲁迅先生的风骨和精神。</p> <p class="ql-block">新的校舍之所以有这么多鲁迅的元素,缘于校舍内含有鲁迅在北平期间居住的八道湾胡同11号院,现辟为“鲁迅兄弟旧址”,也被学校誉为“一座宅院,一所学校”。</p> <p class="ql-block">旧址大门前建铸有鲁迅先生与李大钊先生两位时代巨人会面交谈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旧居大门。</p> <p class="ql-block">旧居一进院。</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西南角是鲁迅先生的书房,正是传世名著《阿Q正传》的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鲁迅书房实景。</p><p class="ql-block">据介绍,室内包括书桌上的物品都是经过鲁迅博物馆专家考证后摆放的。</p><p class="ql-block">步入其中,感慨良久。</p> <p class="ql-block">二进院东侧有一“鹅池”,一溜北房辟为展馆。</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的展板。</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的展板。</p> <p class="ql-block">二进院西侧有一株高大的槐树。</p> <p class="ql-block">在“鲁迅兄弟旧址”的西侧,是“李大钊纪念馆”和“35中青年教师党校”。</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暨“党校”内李大钊的塑像,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碑文。</p> <p class="ql-block">李大钊塑像原来竖立在老校舍的“遵义楼”前。</p> <p class="ql-block">“李大钊研究会”则在“遵义楼”的后面。</p> <p class="ql-block">对了,在老校舍南院大操场东侧还有一个“北京三十五中学(志成、新生)校友之家”。</p> <p class="ql-block">很远就看见新校舍的东南角写有“国际部”几个大字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国际部”里还有一处小巧玲珑的博雅园。</p> <p class="ql-block">园内的地上有一个水曲流殇,墙上是砖雕的世界地图,还是很别致的。</p> <p class="ql-block">在国际部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这个画面,并用相机捕捉。</p><p class="ql-block">后曾在机关老年大学摄影班讲评中提交这张照片,并取名为《这个孩子长大错不了》。</p> <p class="ql-block">错不了,三十五中的孩子都错不了。这是在老校舍南院教学楼里曾拍的照片,当年学子同样孜孜不倦。</p> <p class="ql-block">新的校舍太漂亮太先进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教学楼外的过道,整齐,漂亮。</p> <p class="ql-block">花园般的校园还有许多美景,一一入镜,由于篇幅所限难以更多展示。</p> <p class="ql-block">但新校舍对于我毕竟是生疏的,内心深处仍对老校舍怀有深深的眷恋,哪怕一草一木。</p><p class="ql-block">老校舍南院教学楼外的过道,朴素,幽静,郁郁葱葱,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新校舍,自然多次穿行宽敞平坦的大操场。大操场是由标准的足球场和几个篮球场组成,设施优良完备,让人生羡。</p> <p class="ql-block">不由想起老校舍的操场,那个有着许多小石子的操场给懵懂少年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清晨围着操场跑圈;下了课在操场踢足球,踢得天昏地暗,直至天黑连球都看不到了;北京篮球队辅导我校篮球队(当时北京队是全国冠军,我校是中学生市冠军),并与我校队打表演赛;开春秋季运动会,记得有一个高中生(没有记下名字)每次长跑都遥遥领先轻松拿第一;进行国庆和平鸽大队队列训练;以及礼拜天与同学相约“占场子”,打篮球,打乒乓球……度过多少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美丽校园还有一个重要建筑——北京金帆音乐厅。听名字就不同凡响,这是一座现代专业的音乐厅,一个中学拥有如此高级的音乐厅想必在偌大北京也绝无仅有吧。</p><p class="ql-block">独自游览了一番新校舍,必须赶快赶到音乐厅。因为《立志.成人》建校百年文化传承展演就要开始了。</p><p class="ql-block">一进音乐厅,已然欢颜笑语,桃李芬芳,历届校友,济济一堂。</p> <p class="ql-block">来到坐席,座椅上放着学校精心准备的纪念品。</p><p class="ql-block">一部《有志者事竟成》的百年校史书籍。</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套学校百年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徽,虽是仿制品也足以让我欣喜,自当用心保存。</p> <p class="ql-block">在校友热烈交谈中,纪念校庆文化展演隆重开幕。</p><p class="ql-block">展演“见证志成百年传承,听师生讲述志成故事,与我们一起铸志成魂,叙志成情,忆志成人,绘志成梦”,足以让所有来宾心潮澎湃,志壮悠远……</p><p class="ql-block">首先开幕的是《志成号角》。</p> <p class="ql-block">《志成号角》</p> <p class="ql-block">《根》</p> <p class="ql-block">《如愿》</p> <p class="ql-block">《立志. 成人》</p> <p class="ql-block">《龙跃东方》</p> <p class="ql-block">《逐浪》</p> <p class="ql-block">《少年志》</p> <p class="ql-block">《志成英才》</p> <p class="ql-block">《志成英才》</p> <p class="ql-block">传承文化展演结束,走出音乐厅,相识的、不相识的、年长的、年轻的校友,无需介绍都以志成人为自豪,彼此相互握手,依依珍重道别。</p><p class="ql-block">随后来到“志成百年,同心筑梦,勇攀高峰”的签名展板前,写下自己的姓名并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带着对母校的眷恋回望校园,大操场矗立旗杆上的校旗伴随国旗迎风飘扬。</p><p class="ql-block">美丽的新校舍让我们看到学校的发展和成果,感受到岁月变迁和时代进步,也更有理由相信未来更美好,前程更广阔……</p><p class="ql-block">但也不可否认,新校舍对于我是陌生的,缺少那种体贴入微的接触。毕竟半个世纪前的一段青葱岁月留在了小口袋胡同的那个校舍里,在那里有着曾经的欢乐,纯真,憧憬,迷茫,惆怅……一段有着强烈时代色彩不可忘怀的成长轨迹。</p><p class="ql-block">但有一点也坚定不移,无论是老校舍还是新校舍都是我的母校,都是我知识的源泉,精神的家园,理想的摇篮,人生的起点……怀有深深的眷恋。</p><p class="ql-block">我爱你,我的志成,我的母校。</p> <p class="ql-block">志成(三十五中),一群热爱你的学子。</p> <p class="ql-block">谨以此献给我的母校。</p><p class="ql-block">志成百年,青蓝栋梁;</p><p class="ql-block">志成百年,再创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