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名:伟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76564024</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是我们对已在天堂的父亲孟兆瑞最思念的日子。父亲1921年10月生人,1941年2月参加八路军后,一直在部队战斗和工作。1983年4月离休,进了原济南军区第一干休所。2017年11月16日因病去世,享年96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2017年因病入院前,从不讲、我们也没问过他战争年代经历。那年入院,有一次轮到我陪他,无意间问他战争年代有没有过与死神擦肩而过,父亲略加思索给我讲了他参军后的五次历险。可没想到的是,这竟是父亲与我最后一次长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出生在山东莱芜一个穷苦农家,是家中独子。1941年,抗战进入异常艰苦的相持阶段参加了八路军,成为泰山军分区特务营二连一名战士。父亲作战勇敢,入伍当年10月就入了党。战斗缴获较多的一次是,1943年已是排长的父亲带队突袭敌一据点,缴获各种枪支20多枝,俘敌30多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 8月日寇投降时,父亲已是连指导员,随部队在胶济线一带与敌作战。章丘埠村战斗后,八路军鲁中军区将缴获的敌各种火炮集中起来,组建了军区炮兵团,父亲从此转隶炮兵部队,继续任连指导员。随后,父亲随部队先后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鲁西南沙土集、洛阳、开封、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解放战争后期,他已是营教导员。而他五次历险除第一次为入伍不久,其余四次就分别发生在解放战争四次战斗或战役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入伍不久这次历险,发生在1941 年12月。</b><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父亲所在连奉命攻克莱芜城北义封镇敌伪据点,守军是伪军一个排,战斗处于胶着状态时,父亲挺身而出报名参加三人爆破组,用一张桌面钉有浸水毛毡的方桌,冒着敌人子弹往前冲。距敌据点约30米时,方桌上毛毡突然脱落,正进退两难时敌增援到了,连长命令撤出战斗而脱险。回忆这次战斗,父亲说报名参加爆破组时就已有牺牲准备,虽最后任务取消危险消除,但自己却第一次经历了生死考验,锻炼了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次历险,是在日本投降后攻克章丘埠村的战斗。</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攻打敌人据点时,身为连指导员的父亲带头冲锋,被敌人一颗流弹击中前胸,幸好被装在上衣口袋中的笔记本挡住。子弹把本子打烂后被阻住了,侥幸逃过一劫。讲到当时频繁的战斗,父亲说,一连人早上在一起吃饭,晚上谁在谁不在都不知道,战斗中饥渴了只能捧起路边脏水解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次历险,是在1947年6月鲁西南的沙土集战役。</b><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任炮兵营副教导员的父亲,与部队配合步兵围歼敌整编57师。战斗中,父亲的掩体被敌人重炮摧毁,他被泥土掩埋。幸好炮弹未爆炸,父亲被战友们紧急扒出来后,抖落掉身上的泥土继续参加战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第四次历险,是1948年6月上旬的开封战役。</b><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亲受命带一个炮连,配合步兵部队攻打开封城小南门。开封当时是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所在地,城门异常坚固,攻城部队伤亡极大。为帮助攻城部队拿下城门,父亲组织战士把火炮分解,隐蔽运送到距城门约50米位置,建好工事组装好炮,用直瞄方式轰敌城门。战后父亲他们受到领导和步兵部队赞扬。在战斗中父亲两次负伤,仍带队坚持到战斗结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第五次历险,是1948 年 11月开始的淮海战役。</b><span style="font-size:20px;">八纵炮团首长指定时任团组织干事的父亲为营代教导员,和团司令部一作战参谋(代营长)一起,组成有九门山炮的炮群,配合步兵部队在战役第一阶段围歼黄伯韬兵团。战斗中炮群指挥所遭敌机轰炸,代营长受重伤,还有一发炮弹距父亲不到两米处扎入地下所幸未炸。父亲死里逃生,组织战士用直瞄方式轰击敌阵地,有力支持了步兵部队的攻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历这一次次战斗或战役的父亲回忆说,有多少朝夕相处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再也没有起来。上了战场谁都有牺牲的准备,自己能够活到解放这一天的确是幸运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渡江战役前华野八纵改编为26军,上海战役结束后部队在 9 兵团建制内驻防上海,执行解放台湾战前练兵和准备。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兵团及所属20、26、27军,做为第二批入朝参战部队紧急入朝。入朝前26军从建制和兵员都做了调整和扩充,各师均组建了炮兵团,父亲任77师炮兵团政治处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0年11月下旬,父亲随部队从吉林临江徒步入朝后参加了第二次战役,即长津湖战役。当时因为战事紧急,入朝部队官兵大都穿着南方部队只有 2斤棉花的棉衣,根本抵御不了当时朝鲜已零下30多度的严寒,加上敌机狂轰滥炸,部队因冻和战伤减员严重。父亲所在炮团受损较大的连队,官兵和骡马因伤亡已失去作战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次战役后,部队进行了调整和充实,随后参加了第四次、五次战役 。1951年5月底,26军转入金化地区,进行了长达10个半月的防御作战。团史记载,父亲所在炮团在防御作战中用炮击协助步兵坚守阵地,阻敌北犯,取得较好战果。1952年3月下旬,26军奉命将阵地移交给15军后归国。半年多后的 10月 14日,震惊中外的上甘岭战役在这里爆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随26军回国后不久,即调任26军78师炮兵团政委。1954年10月,26军78师及所辖三个步兵团和炮兵团,调往位于渤海海峡的长山列岛,与原守岛部队合编为海军长山要塞区。1960年2月,部队又改编为陆军内长山要塞区。父亲也一步步从团到守备区到要塞区工作,至1983年离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7年父亲入院后不久病情加重,很多过往战斗经历已无法深谈。但就他简述的这些,我即体会到他们这些经历过战争的军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可以说在战争年代处于频繁作战的部队,官兵伤亡率极高,父亲能够经一次次战斗生存下来是幸运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着父亲留下的一枚枚战时奖章和战役纪念章,回想他的五次历险,真正感受到了这些奖章和纪念章所代表的荣耀背后,是战斗的腥风血雨和流血牺牲。但解放后我们长期处在和平年代,现在还有多少人能时常想起我国所经历的血与火的战争,想到为了今天美好生活而流血牺牲的无数前辈和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忘历史,不忘战争和英雄,我们才是不忘本的民族,才会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和安宁的生活,革命传统也才能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同时,也只有在不忘历史、崇尚英雄的环境下,即使你遇不上战争,成不了英雄,却完全可以由此养成纯正的品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至今日父亲已去世6年另5个月了,与先他去世的老首长和老战友又聚在了一起。现清明节刚过去不久,我们缅怀父亲并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我们敬爱的父亲,一直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