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小钟药师在门诊接诊了一位有慢性失眠症的乳腺癌(BC)患者敏敏(化名),敏敏说她失眠有十余年了,得知自己确诊BC,睡眠问题越发严重,尤其是从去年1月份开始使用内分泌治疗药物后,出现潮热盗汗不适,一日可达7-8次,夜间经常受其困扰,十分影响睡眠质量。 小钟药师提前得知敏敏深受失眠障碍的困扰,也好几晚没睡好,琢磨着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这类患者,于是查了很多资料文献,并主动联系敏敏,约好周三上午来药学门诊进行全面评估! <p class="ql-block">这里小钟药师跟大家科普一下,据报道在化疗期间接近80%乳腺癌患者报告有失眠症状,而在术前约69%的患者报告有失眠症状,术后仍有42%的女性报告失眠症状。所以说乳腺患者存在睡眠障碍是非常常见的,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可能导致抑郁,认知及免疫功能下降,严重失眠的恶性循环可能会导致生存期缩短。所以<b style="color:rgb(237, 35, 8);">姐妹们一定要注重睡眠健康!</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失眠的定义和分类</b></h3> 失眠是指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失眠根据病程分为:短期失眠(病程<3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3个月)。 按照分类,敏敏属于慢性失眠,小钟药师给敏敏做了详细的评估,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13分(属于睡眠质量一般),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21分(属于中度失眠中最高分),清晨型与夜晚型睡眠量表13分(属于中间型),抑郁量表3分(没有抑郁),焦虑量表2分(没有焦虑)等。 小钟药师耐心听完敏敏的倾诉,得知她近一个月每天平均只睡2个半小时,通常入睡需要半小时,整晚躺在床上的时间为8个半小时,那么她的睡眠效率不到30%(2.5/8.5=29.41%),而且夜间的潮热盗汗加剧了失眠的发生。敏敏描述她晚上的睡眠就像白天那样“人间清醒”,那是多么痛苦的体验啊! 在与甲乳外科门诊的林主任共同商量后,小钟药师跟敏敏交代了目前的BC的情况、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性、以及睡眠障碍的情况,告知应对潮热盗汗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睡眠的认知和行为治疗(CBT-I),辅助以安神、助眠的药物等组合治疗方案,并告知按医嘱执行方案,接下来的2周完成睡眠日记后返回甲乳-药学门诊复诊。整个门诊小钟药师花了一个小时,就是希望能帮到敏敏,能有一个好的睡眠,改善她的生活质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失眠的非药物治疗</b></h3> 失眠的药物治疗前面已经介绍(<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1sy87ng?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乳腺癌患者失眠,应该如何选择失眠药?</a>),接下来小钟药师简单科普一下非药物治疗,包括睡眠卫生教育、放松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睡眠卫生教育</b></h3> 大部分失眠患者存在不良睡眠习惯,破坏正常的睡眠模式。睡眠卫生教育(如睡前4-6h内避免接触咖啡、浓茶或吸烟等兴奋性物质等)主要是帮助失眠患者重塑有助于睡眠的行为习惯,但是单纯依靠睡眠卫生教育治疗失眠是不够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放松疗法</b></h3> 放松治疗可以缓解应激、紧张和焦虑这些因素带来的不良效应,目的是降低卧床时的警觉性及减少夜间觉醒。减少觉醒和促进夜问睡眠的技巧训练,主要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指导性想象和腹式呼吸训练。每天练习2-3次。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刺激控制疗法</b></h3> 刺激控制疗法(如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等)目的在于改善睡眠环境与睡眠倾向(睡意)之间的相互作用,恢复卧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的功能,重建睡眠觉醒生物节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睡眠限制疗法</b></h3> 睡眠限制疗法(如午睡不超过半小时,睡眠效率<80%要减少20分钟卧床时间等)通过缩短卧床清醒的时间,增加入睡驱动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认知治疗</b></h3> 失眠患者常在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些负性情绪使失眠症状进一步恶化,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认知治疗(如保持自然入睡,不要过分关注睡眠等)目的就是改变患者对失眠的认知偏差。 2/3周后敏敏如约而至门诊复查,敏敏说睡眠较前明显改善,经评估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16分(较之前降低5分),近一周的睡眠时间平均可达6.5小时,睡眠效率超过75%(6.5/8.5=76.47%),敏敏说睡眠稍浅,平均每晚醒来2次。综合评估我们的组合治疗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帮助了她改善了睡眠,接下来小钟药师和甲乳外科林主任一起为她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最后,小钟药师告诉大家睡眠治疗急不来,需要有耐心信心,需循序渐进,采用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边治疗边评估边调整,治疗个体化,治愈您的睡眠。 姐妹们如果您有睡眠问题,我们将倾听您的睡眠困扰,详细评估设计方案,尽心尽力帮你解决睡眠问题,让您<b><font color="#ed2308">无论风雨都好眠!</font></b> 编者按:科普文章,可转发。此科普不做具体治疗建议,文字部分由钟宇科药师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宣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