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之计,莫如树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年之计,莫如树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终身之计,莫如树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晨 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个清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是希望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份成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源于坚持的积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激情早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清晨的每一秒都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绿植,金鱼,糖果,鸡汤文,许愿树,学法指导……,班主任们挖空心思,指导学生们减压提质、高效复习!</p> <p class="ql-block">艺术班临时组建,任春雨主任挺膺担当,不辞辛苦,事无巨细,将艺术班管理的井井有条。</p> 观 课 <p class="ql-block">上午第三节,王爱花老师听评课,课件制作精美实用,问题设置恰当科学,师生互动充分高效,环节设计调理清晰。板书布局有示范性,语言精炼有启发性。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讲练结合,深入高效!</p><p class="ql-block">数学组参与听课:郭娟娟,禚玮,商丽,王海霞,周腾飞,任怀兰,刘长剑,梁乾培,卢娜,张瑞华,樊孝聪,张静文,李秀萍,岳增华。两位老师请假。</p> <p class="ql-block">下午第一节,李玲玲老师的示范课,从大事年表、时空素养到阶段特征,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李老师先带领学生系统回顾了中国现代史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梳理出本部分内容的核心考点,并引领学生强化记忆,系统理解。在此基础上,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对概念理解、主题线索、阶段特征、专项能力进行训练提升。知识整合有宽度,思维训练有深度,素养提升有效度!</p><p class="ql-block">高三历史老师全员参与。</p> 查 寝 <p class="ql-block">晚10:30,高三王月华,何建立,武美心,马学丽,高二王祥明,邸宝伟,马再杰,刘子豪,李宗超,高一周书丽,崔纪云,朱义华,陈学刚,孙伟伟到宿舍督促学生晚休。10:40周志鹏主任到宿舍检查。李进才,齐芳军值班检查。</p> 高考试题分析(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注重关键能力,突出思维品质考查</p><p class="ql-block"> 加大关键能力的考查力度,是高考命题改革的主要方向。关键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 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掌握、实践探索以及思维方法等方面的高阶思维能力。高考命题要 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聚焦于思维 过程和思维品质的考查,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 6项关键能力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 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引导学生 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的转变,彰显素质教育的鲜明导向。近 几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 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2023年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 性、应用性、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在联系实际中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更好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p> <p class="ql-block">(一)信息获取与加工</p><p class="ql-block"> 信息获取与加工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基础能力,要求学生能辨识模型、图表、数据、文 本中的各种类型信息,从中提取关键内容,建立关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并与有关已学知识 进行嫁接整合,是思维过程中的第一道关卡。高考命题,通过文字、图形、表格等方式呈现试 题,加大试题信息的广度和容量,考查学生从多种形式呈现的材料中筛选、分类、概括、联接、转述关键信息的能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以语文学科为例,</span>2023年全国高考4套试卷和四省适应性训练现代文阅读材料选用了 政论文、学术论文、科普文、专著导言、小说、散文、纪实作品等文体,有单一文本,也有复合文 本;在复合文本中,有纯文字文本,也有带图示的文本;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用了唐诗、宋诗和宋词;文言文阅读材料分别从战国秦汉时期的杂史、别史、诸子等经典文言著作中取材,不再限于史传文和纪事本末体。2023年高考命题,加大试题信息的广度和容量,试题材料呼应教 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考查学生从多种形式呈现的 材料中筛选、分类、概括、联接、转述关键信息的能力。语文试卷的阅读量达九千字,在大量的 文本信息中,要求学生获取关键信息,区别混淆信息,突出对学生关键信息获取、整理和加工 能力的考查。2023年全国甲卷、乙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分别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 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和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深时之旅》,旨在传播科学思 想、倡导科学方法。前者生动形象地介绍植物之间如何使用特定的“语言”沟通,带领学生深 入森林,了解植物的秘密生命和树木的感知能力。后者则以理性而富有文采的笔触,呈现了 人类栖居的大地之下以“深时”计量的岩层、冰川、山脉的信息,鼓励学生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踏上“深时之旅”。</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以数学学科为例,</span>高考数学试卷对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用数学专业术语或符 号准确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第13题、新高考 I 卷第 20题与新高考Ⅱ卷第19题等试题均通过数据场景形式考查学生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2023年北京卷第18题以“研究某种农产品价格变化的规律”为情境,秉承了历年北京概率统 计解答题的风格,既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提取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与统计预测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以英语学科为例,</span>阅读部分通过精选具有时代意义的语篇,不断改进和优化设问方式,强 化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读懂选自英语原版书籍、报纸和杂志(含网络 版)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书面表 达试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形式既包括信件、邮件、通知等应用文,也包括 根据提纲要点或图片、图表等提示材料书写短文等。短文续写题要求学生阅读一个300词左 右的语篇之后完成两段文字的连续书面表达。突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 旨在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活动,深入 思考和领悟各项能力之间的关系,协同发展各项关键能力。2023年阅读部分既有内容相对 简单的诸如广告和人物简介等非连续性文本,又有中等难度的语篇,如介绍自行车租赁公司、 黄石公园的巡游项目、泰国曼谷的特色餐厅、DIY 给作者生活带来的好处及 DIY 的发展趋势 等,还有较高难度的科普类文章,如介绍简约的数字生活理念、统计学中的“群体智慧”原则、 关于在都市生活中体味自然的研究、哲学类书籍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关于英国饮食和烹 饪技术现状的调查以及如何从文物中客观认识历史的全貌等。在保持材料原作基本风格的 原则下,对语篇文本中涉及的过多文化背景、超纲词汇、长难句等进行适当修改或删减,使最 终呈现的文本行文流畅、表意清晰。新课标卷通过提高阅读理解试题的分值比重,进一步加 强对信息加工、关键概念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引导中学英语教学重视信息识别加工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2022—2023年高考文综试题聚焦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获取、识别、甄选、加工和阐释的 能力。文综每份试卷的阅读量也都近万,单科命题的试卷阅读量在4千字以上,对单位时间 的阅读速度与阅读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本呈现的方式多为非连续性文本,对学生学科阅读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以政治学科为例,</span>2023年全国甲卷第15题,题干内容源自《论语》,选项则是依据内容作 的曲线图,要求学生既要读懂文字,又要读懂税收收入与税率的关系曲线。第22题考查对时代热词的解读,只有正确理解其内涵才能解读其反映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以历史学科为例,</span>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文科综合第33题引入1808年欧洲的时事漫画 《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引导学生读懂漫画,对漫画的内容、性质和价值进行初步鉴别,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自主探究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以地理学科为例,</span>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所有的试题都需要对题 目关键信息进行获取和解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如2022年湖 南卷第3~5题、第12题与2022年山东卷第17题给定图像信息、文字信息的相关组合,考查 学生对图文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识别、提取和加工整理的能力;又如2022年江苏卷第1~ 3题要求学生综合图文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确定罗弗敦群岛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为进一步 的推理与论证打下基础。2022年全国乙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图表5幅,甲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图表6幅,均要求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用于思考、解决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 2023年高考理科学科试题同样突出了对信息识别和加工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准 确理解试题信息,运用数据表格、变化曲线、结构模型图等信息呈现方式,考查学生从这些信 息中提取和筛选关键数据,进行数据转化,将题干重要信息进行识别和加工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匹配和运用,进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理科综合第9题以图文形式呈现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晶体的结 构,选材新颖前沿,考查学生进行图文阅读分析与信息判断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体系下对 课本知识点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思想与内涵。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理科综合第13题以 向 AgCl 饱和溶液中滴加氨水的反应为背景,考查了学生从图中提取和加工实验数据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2023年湖南物理卷第2题,以我国农村地区人们用手抛洒谷粒进行水稻播种为例,分析 抛出的2颗谷粒的运动轨迹、受力大小与方向,有文字有图片,还有谷粒运动轨迹的示意图。要求学生提取关键内容,建立关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对相关信息进行学科解读。</p><p class="ql-block"> 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理科综合第32题,陈述了人的运动会引起心跳加快、呼吸运动加 快、葡萄糖消耗加快、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等一系列生理变化,而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提取相关信息,阐释现象与原因。</p> <p class="ql-block">(二)逻辑推理与论证</p><p class="ql-block"> 逻辑推理与论证是指从已知的事实或理论(前提、条件或假设)出发,经由准确、充分的 证据链(有效信息)和清晰、严密的逻辑链(相关性、因果性),推导出合理结论的思维过程。 逻辑推理与论证着重考查学生根据已有前提和证据逻辑一贯地得出可靠结论的能力, 一方 面强调逻辑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求证据的可靠性。逻辑推理与论证一般由前提(条件或 假设)、证据(数据、文献、史料、理论观点等)、逻辑关系(归纳、演绎、因果、类比等)和结论 (观点或主张)四个部分构成。通过比较、概括、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的学习运用提高学生 的逻辑论证能力,促使学生思考时做到清晰、准确、规范、严谨,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p><p class="ql-block"> 2023年语文高考试题在延续前两年的命题风格的基础上并予以强化,在信息类文本阅 读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作文题中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的考查。如新课 标I 卷中信息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中选项表述使用了复句,其实就是对逻辑推理与逻辑关系的 考查。近年来的信息类文本阅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该类阅读题的选择 题通常会设置相关干扰项,考查学生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的逻辑思维能力。干扰项中经 常出现的逻辑谬误包括偷换概念、以偏概全、互为因果、虚假因果、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中项 不周延、指代有误、无中生有、关系错位、强加关系等。全国乙卷第6题,表面看是概括信息 其实是对正确推理的考查。新课标Ⅱ卷的作文,“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 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需要学生梳理并论证自己的空间与成长之间的合理的内在逻 辑。</p><p class="ql-block"> 数学如新课标 I 卷第16题,综合考查向量、双曲线、解三角形的知识,深入考查逻辑推理 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以及数形结合思想。学生需正确构图、识图,借助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垂 直的几何条件厘清双曲线各几何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试题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直观想象能力、知识的综合理解力。</p><p class="ql-block">由近年来的文科学科(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试题中开放性试题的设题特点和答题要 求,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分省试卷,不难发现,逻辑推理与论证以及证据掌握与运用已经成为 高考命题最重要的考查要求,这对学生围绕相关主题进行独立思考,收集、组织并运用高质 量的史料或证据对某一观点进行逻辑严密的论证提出了明确要求。</p><p class="ql-block"> 历史试题以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的发展演变为背景,选取真实且典型的历史材料,考查学生分析并全 面解读历史信息,辨别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观点,进而发现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 并结合相关历史证据和事实予以严谨的逻辑论证,从而明确得出个人观点的综合能力。如 2022年湖南卷历史第17题第(2)问要求学生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 活”展开论述。题目明确要求论述过程中“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对学生运用有效史料进行逻辑推理论证,进而得出明确观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23年全国甲卷文科综合第42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给出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历史信息,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 国的“国家记忆”。答题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可见历史学 科对于逻辑论证与逻辑严谨的考查是一脉相承的。再如2022 广东卷思想政治第20题以 某班举行的“偏见的哲思”主题辩论赛为情境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要求学生做到明确主 题、言之成理、逻辑自洽、表述准确,这是典型的开放性题型,着重考查学科关键能力中的独 立思考和逻辑论证能力。</p><p class="ql-block"> 2023年新课标卷思想政治第39题,“假如你将代表中国出席联 合国安理会召开的生物安全会议,请拟一份发言提纲,简要阐明中国的立场”,既有真实的 情境也有具体的任务,对发言提纲的要求,考查的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需要独特身份与政治立场的逻辑表述。</p><p class="ql-block"> 理科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学)试题对逻辑推理和论证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要求学生能从 一般原理或规律出发,运用数学演算或逻辑推理得出特殊事实应遵从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以物理学科为 例,高考物理通过丰富试题的呈现形式、设置新颖的问题角度等方式,增强试题的灵活性,考 查学生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引导学生培养关键能力和 学科素养,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如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第14题以航天员太空授课为素材,要求学生结合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万有引力定律等知识点对航天员所处状态进行逻 辑推理。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理科综合第17题,使用最新的航天成果,以2023年5月世界 现役运输能量最大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顺利对接中国空间站为素材,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推测对接后这批物资的运动与受力情况。</p> <p class="ql-block">(三)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p><p class="ql-block"> 科学探究是围绕“科学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求解”过程,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要求学 生合理组织、调动相关学科知识,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的活动,采用严谨求真、实证性的逻辑 思维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与科学探究类似,思 维建模(包括数学建模、物理建模等)能力是将思维过程模型化、可视化、可运算的能力,主要 包括科学抽象、核心变量选择、模型建构、理想实验、科学推理与数学运算等环节。科学探究 与思维建模能力的考查在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科中更为突出,主要以各种情境模拟的科学 实验与科学场景,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核心环节、主要参数,以图文、数据形式展开问题设置,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在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科中体现得更为突出。以数学学科为 例,如新课标 I 卷第10题,利用对数函数研究噪声声压水平。试题通过对声压级的研究, 全面考查对数及其运算的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正确运用对数运算法则,化简整理变形,才能 选出正确的答案。又如新课标Ⅱ卷第19题,合理平衡漏诊率和误诊率,制定检测标准,确定临界值 c。漏诊率和误诊率是医学检测标准的重要指标,是医学统计学中重点研究的问题。试题以疾病的检测为背景做设计和展开,既有现实意义,也能很好地体现数学学科的 应用价值。试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估计总体等统计知识,考查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等方面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自然科学的本质属性使得科学探究或实验探究能力成为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最重要的 考查目标之一。2022—2023年高考理科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学)特别重视对科学探究能 力的考查,具体表现在如何选取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等方面。以物理学 科为例,物理试题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仪器的使用、 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及解释等方面加强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与科学探 究能力。与此同时,物理试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设计与生产实践、体育运动、科技前沿等 方面紧密联系的实际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试 题还创新设问角度,着重考查学生探究能力。例如,2023年全国甲卷理科综合第22题测 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考查学生对电流表内接、外接两种基本测量电路原理的深刻理 解,要求学生画出按照另外一种电路图进行实验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的示意图,具有一 定探究性;全国甲卷理科综合第23题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类似 伽利略最初研究斜面运动时探究位移和时间关系的实验,要求学生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p><p class="ql-block"> 化学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了解基本实验仪器、描述基本实验操作、处理实验 数据、阐释实验目的及分析实验误差等,化学在选择题考查必做实验的基础上,在非选择题 中深入考查综合实验探究能力。如2022年全国甲卷理科综合第27题以纯化硫化钠粗品 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实验操作方法、选择合理仪器、阐释实验异常原因等方面的实验探究 能力。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第27题以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制备为背景,考查学生 选取实验器材、选择加热方法、分析实验原理和解释实验现象等实验探究能力。2023年北 京卷第16题考查在滴定实验中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试题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第19题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经历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使用对比、变量控制等研究方法,依 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并运用反应规律分析生成物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生物学试题紧密结合实验,进一步丰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方式和考查角度,提高学生 实验操作的兴趣,着力于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 结果的分析等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生物学试题注重对实践操作 能力的考查,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2023年全国乙卷 理科综合第37题以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为背景设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等相 关知识,引导学生增强学以致用的主动意识。2023年浙江卷第25 题以减压反射为背景考查对实验设计思路的完善及实验结果的预测,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减压反射对运动员的生理学意义。试题将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融入其中进行考查,既培育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又尽显了生物学的学科本质。</p> <p class="ql-block">(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p><p class="ql-block"> 批判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能力,考查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审慎 思考、分析推理、实证验证等方面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 能力,能够自觉运用分析推理、逻辑论证、甄别加工等方法,使用可靠的证据,得出自己的观 点,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高考试题而言,批判性思维考查形式一般表现为:独立提出问题,评 估证据与理由,揭示隐含前提、开放与竞争性结论,构造替代论证,阐释或评估可能的后果等。 概括来讲,批判性思维以质疑和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获取证据、进行分析推理为过程,以得出 有说服力的结论为结果。心智开放、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必备品质,训练有素 的逻辑推理与论证分析能力以及高水平的证据获取、评估与运用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必备技能。</p><p class="ql-block">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要求人们运用开放性、批判性和发散 性思维,提出新问题、创建新设想、发现新方法、得出新观点。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本 质要求。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各有侧重,但两者高度吻合乃至重叠的地方非常多。批判性 思维与创新思维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包含、相互促进,均强调独立开放、敢于质疑、多角度 的思考方式。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就是要引导高中教学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 套路等重复、机械、固化的训练模式,改变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p><p class="ql-block"> 2022年高考语文命题通过设置新题型、丰富情境化考查方式、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 性,使学生正确有效地运用习得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在学习和生活实际中学以致用;通过科学 布局,实现对以批判性思维为代表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全面考查。2023年语文试题对批判性 思维的考查更进一步,新课标 I 卷现代文阅读I 材料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 代》,书中讲述西方媒体在关于拉美地区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 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试题通过这一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信息时代理 性分析与审慎判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面对热点事件时应走出情绪判断的误区,明辨深思, 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材料摘编自王富仁的《文学史与文学批 评》,着眼于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各卷的语言文字 运用部分更是渗透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不管是成语的填写、句式的选用,还是病句修改、语句表达效果分析,都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 以数学学科为例,试题增强开放性,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批判性、发散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教学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2022年新高考I 卷第16题没有给出椭圆的具体方程,要求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设定参数。2022年新高考Ⅱ卷第21题是结构不良问 题,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有利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2022年全国 甲卷理科第21题考查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建立起题干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将需要证明的 条件进行等价转化,并自主构建函数模型进行辅助求解。2023年新课标Ⅱ卷第15题,是一 道开放题,有多个答案,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距离及三角形面积等知识内容。 再如2023年全国甲卷理科第10题、文科第12题,将三角函数的图象和直线相结合,考查二 者交点的个数。这是创新性考查,通过对知识、思想方法的迁移,灵活组合运用,有效地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英语课标强调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一方面,高考英语试卷阅读部分有超 过一半的试题考查推断、归纳和概括等高阶阅读理解能力。试卷阅读部分选取了关于简约 的数字生活理念的讨论、关于在都市生活环境中体味自然的研究、关于灰熊与人类和谐共 存方式的讨论以及关于从历史文物中客观认识历史的全貌等颇具启发性的语篇。这些语 篇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启发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文章的主旨要义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在日 常学习中多通过观察、判断、分析等活动来提高语言能力,促进思维品质发展,并在分析理 解文章论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过程中,了解和分析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发展和养成多 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高考英语试卷写作部分考查考生在给定的情境中运用相 关常识、经验、思想和语言知识进行有效的文字表达、完成特定的写作任务的能力。写作过 程本身就是学生不断假设、尝试、验证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过程,是一个创新思维和语言实践 的过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短文续写,与一般的书面表达题型相比,这一题型给予学生更 多发挥想象力和展示书面表达能力的空间。全国新课标 I 卷试题中的应用文写作,设置的 情境为外教 Ryan 准备将学生随机分为两人一组,让大家课后练习口语,你认为这样分组存 在问题,请你给外教写一封邮件说明问题并提出建议。这一话题贴近日常生活,试题情境 的创新性设置使写作内容更加开放,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文科学科(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试题突出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强调多个知识点 的综合运用以及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能力。试题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进行合理推理 与论证,鼓励独立思考和质疑,并形成独立见解等。如2022年全国甲卷文科综合第42 题 材料来自学者对20世纪特定时期内欧美国家所呈现的发展维度的定义与论述,要求学生 提出自己对国家发展维度的见解。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历史时期,通过归纳、总结和概括发 现不同国家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并得出合理结论。通过设置开放性试题,加强对学生独立 思考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多角度分析并解决问 题,引导高中教学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重复、机械、固化的训练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2023年全国甲卷文科综合第41题引入学术界近年来对《塞尔登中国地图》的研究成果,从绘制方法、图像内容、流传、收藏等角度立体描述了该地图的史料价值、 来龙去脉,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判断该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对判断、推理等逻辑 思维能力进行了考查。2023年全国乙卷文科综合第34题围绕20世纪30年代美国法西 斯组织活动猖獗的史实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在找准题干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调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理科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学)各科试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践,创设日常生产生活实 践、技术进步、科学前沿等方面的情境,从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实证验证、质疑创 新等方面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行考查。2023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中基础 题、中等题占比较大,但是每一道题都不拘一格,看似“普通”,实则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素养进行了考查。例如,全国乙卷理科综合第25题的动量问题,需要学生认真审题,正确 运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应用,同时涉及多段运动过程的复杂情 境,思维难度较大,综合性强,学生采用v-t 图像进行分析更为简单明了,考查了学生对知 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该题中的多次碰撞问题,综合考查了学生信息加工能力、逻辑思 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全国乙卷理科综合第37题以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为背 景设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和应用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流程,引导学生增强学以致用的主动意 识。全国乙卷理科综合第36题采用结构较为复杂的药物奥培米芬的合成路线作为素材, 将高中阶段学过的有机化学反应和新反应结合起来,新反应通过已知条件给出,将基础和 创新融入试题,设问由浅入深,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其对有机化学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p> <p class="ql-block">(五)语言组织与表达</p><p class="ql-block"> 语言组织与表达是指信息输入和认知加工之后的具体呈现,它同时也是一个人学科知 识、专业素养、思维过程、逻辑论证的具体表现。语言表达考查学生能够运用规范和富有逻辑 性的语言进行清晰、有条理的书面表达,能够准确地运用学科术语表达抽象的概念和学科知 识。语言组织与表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核心概念、逻辑推理与论证的过程、事实证据、观点与结论、专业的术语或符号等。</p><p class="ql-block"> 概括来讲,语文试题通过语句补写、句式变换、病句修改、成语填空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等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写作,突出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p><p class="ql-block"> 数学是一门富有 逻辑的语言,数学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般意义的能够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沟 通交流的能力,而是在表达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的应用性(数学建模、 数据分析)和数学的一般性(数学抽象、直观想象)上具有特殊思维性的一种重要能力,数学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解题和表达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 英语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任务和写作要求,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描述解释现象的能力,新课标英语试卷启用读写结合的短文续写新题型,加强对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p><p class="ql-block"> 文科综合强调能够运用 规范和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进行清晰、有条理的书面表达;历史试题、政治试题都通过增加主 观题设问的针对性,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和组织论述能力的考查。文科综合要求学生以简 练、概括和符合逻辑的语言予以论证,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逻辑思维、写作表达能力, 考查学生面对复杂情境和多层次、连环设问进行语言组织和逻辑表达的能力,考查学生围 绕论题组织可靠史料证据进行充分论证和准确表达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理科综合试题结合学科特点, 通过“简要写出实验思路”等对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要求,引导学生注重应用写作能力的培 养。高考物理计算题要求学生运用物理学的专业术语、有逻辑地展示解题的过程,体现出 对学生运用物理学专业术语进行表达交流的要求。化学学科的语言表达是交流和展示理 论学习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发表科研论文的基础,将基础知识融入物质合成与转化、材料 结构与性质以及实验探究等方面,考查学生对相似概念、重要学科术语的比较辨析和使用专业术语表达的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