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阳光所到之处,万物皆已繁盛。春之美,在于希望与生命;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3月27日,阳逻五小高段语文组教师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认真的学习态度、充分的教研准备参与本次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教研活动由六(4)班邓艳老师执教六下《那个星期天》一课,邓老师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简洁而有力,扎实而有效。通过回顾“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法,习得表达方法。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节奏紧凑,是一堂高效、有序又不失生动有趣的课。</p><p class="ql-block"><br></p> 共研共学,齐步前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讨活动由高段教研组长周红霞老师主持。在研讨期间,老师们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了如何在高效课堂中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老师们针对这节课,分层次、全方位地点评,发现教学问题。老师们也在倾听中不断赋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4)班邓艳老师说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个星期天》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和“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作为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在教学时,要明确它的功能指向,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通过品读来学表达。</p><p class="ql-block"> 这篇课文选取星期天“我”期盼妈妈带“我”出去玩这件童年小事,通过融情于人、融情于事、融情于景、内心独白等方式,细腻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上节课的教学,通过第六自然段的学习,由段及篇,学生体会通过内心独白表达情感的方式。这节课我继续从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着手,带领学生通过第六自然段的品读,由段及篇,关注表达方法,体会融情于事和融情于景的表达方式,从而进一步感受“我”的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1)班陈翠琴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老师这节研讨示范课非常成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具体讲有三点深刻感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准确定位,目标明确。邓老师深度研读教材,准确定位习作单元课文的功能,紧扣单元要素设计课堂,充分发挥课文在学生习作方面的示范作用,特色鲜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这节课以两个任务为驱动,以三个学习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了“如何表达”的核心问题,可谓是有的放矢,突出了点突破了难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教法灵活,授之以渔。邓老师在这节课上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鱼骨图、表格、曲线图,对比阅读等方法,便于学生梳理和概括出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从而习得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此,课堂中还处处有阅读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很大。这样的课堂设计,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2)班方凤莲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邓艳老师执教的《那个星期天》,让我获益良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版块非常清晰,而且教学也很有层次感。通过鱼骨图回顾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通过梳理表格,学生不难发现,作者用跳房子、看云彩、拨蚁穴和看画报四个具体的事例来表现时光的难熬,接着邓老师通过想象说话, 让学生想象男孩在做这四件事情时的内心真实想法,进而体会男孩此时的心情,感受这段时光的难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到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以及“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时,邓老师让学生抓住两个句子中的两个关键词“急遽”和“缥缈”感受作者的心情,联系上下文,体会出作者是利用光线的变化表达了心情的变化,学习习作方法,效果明显。不管是课文的大框架还是紧扣文中的一个词、一句话, 邓老师都由浅入深,上出了层次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3)班熊欠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邓艳老师重点突出,扎实落实语文要素,以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为重点设计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邓老师由扶到放,学习方法范例导航,在指导下明确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具体事例中、在人物描写中、在融情于景中表达人物心情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在朗读中再次体会方法。最后板书梳理,总结写法,最后练笔,用学到的写法写放学前五分钟时学生内心的变化,层层深入,解决的本课重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而言之,本堂课十分精彩,值得我好对学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五(1)班周红霞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篇课文是习作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邓老师准确定位习作单元课文的功能,紧扣单元要素设计课堂,充分发挥课文在学生习作方面的示范作用,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教法灵活,重视实践,学生充分自主,课堂欢快活泼。具体讲有三点深刻感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这节课共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梳理顺序,初步感知”是充分把握课文内容,是学习课文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写了什么”才能探讨“怎么写的”,环节一是环节二的铺垫。第二环节“真情流露,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提炼表达情感的几种方法,抓住了重点,落实了单元要素。第三环节“课堂总结,推荐阅读”是对第二环节的总结概括,同时又自然向课外延伸:推荐阅读作者史铁生的其他作品。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整节课紧扣单元要素,充分挖掘教材的示范作用,重点突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教法灵活,授之以渔。邓老师在这节课上运用了两个阅读工具:鱼骨图和表格。鱼骨图的运用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了时间的推移和“我”心情的变化;运用表格后,“内心独白、寓情于事、融情于景”三种表达情感的方法一目了然;两个阅读工具的呈现,使学生明白,理解课文需要“梳理与概括”,“梳理与概括”可以采用合适的工具。这样“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达到了“用不着教的”教学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学练结合,重视实践。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第二环节,邓老师在引领学生充分感知了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之后,设计了“生活小情景”让学生进行微写作,这样设计迅速使学生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到自我表达上,这就加强了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了读写结合,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除此,课堂中还处处有阅读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很大。这样的课堂设计,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4)班汪淑莉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邓艳老师的课堂重点突出,落实教学重难点效果很好,值得我不断学习和借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邓老师扎实落实语文要素,以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作者的真挚情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邓老师带领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后板书梳理,总结写法,最后让学生练笔,解决本课重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3)班罗吉红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老师对文本的把握很精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整合单元设计,聚焦习作表达。</p><p class="ql-block">从单元整体入手,把握习作单元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教学目标定位直指习作,跳出了精读课文的设计思路,教学重点从内容感悟转向语言表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依据教材内容规划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文本内容为依托,通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融情于人,融情于事,融情于景的表达方式,感受我在盼望中的心情变化。教学第四段时,利用表格引导学生梳理我等妈妈时做的事情和心情,抓住文字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动作的变化写出了人物心情的变化,感受男孩的无聊焦急,感受时间不好挨。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的人、事或景物,在细致的叙述中抒发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写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4)班周欢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老师这节课教学环节设计清晰,教学情境轻松创设,让学生明白人物在受到某种事物、环境和氛围感染,是能够激发出相应的情感。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邓老师透过问题的预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反复诵读,并围绕找到的句子进行深入挖掘,启发学生多元思维,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整节课紧紧围绕主线问题“从我的动作、心理等描写中体会到我怎样的情感变化?”展开探究,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然后师生共同梳理人物的心情变化:期盼一伤感——无奈一失落一沮丧、失望,进一步感受人物性格,最后让学生明白作者是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排比想像等方法真实自然的表达内心感受的。融情于景物当中,自然而然的流露情感。特别是通过光线的变化来烘托作者心情的写法值得学生借鉴。总之,本节课扎实、高效,落到实处,是一节值得借鉴的习作课。</p> 且行且思,致向远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周玲校长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统整单元设计,聚焦习作表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邓老师这节课的课堂呈现来看,在备课的时候,他是有统筹规划的,从单元整体入手,把握习作单元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所以,她的教学目标定位直指习作,跳出了精读课文的设计思路,教学重点从内容感悟转向语言表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依据教材内容 规划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了语文实践活动,将抽象的习作学习内容转化为具体而富有真实意义和目标的学习任务。提升了读写交互,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真实而有滋味的学语文、用语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上需要形成闭环,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泉一潭,润万物有限。奔流之江,灌万亩良田。每一次的教研犹如一场心灵的盛宴,一次智慧火花的碰撞。教无涯,研不止,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春天,阳逻五小教师将继续与春同行,一路教研,研语有声,芳华无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