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谈一谈中医的“不传之秘”</p><p class="ql-block">中医之秘,确实在于量。这个“量”,并非简单地指药量的多少,而是对于病情、体质、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有人误以为药量越大,效果越好,实则不然。真正的中医之道,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病情中,找到那个最合适的“量”。</p><p class="ql-block">近年来,中医界似乎有用药量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其中,不排除有以药养医的嫌疑。有人美其名曰是为了增加疗效,但在我看来,这并非真正的原因。真正的中医,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准地把握药量,而非一味地加大剂量。</p><p class="ql-block">现在的中医,多面对的是疑难杂症和慢性病。这些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若是为了追求快速见效,而不加分析地加大药量,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p><p class="ql-block">当然,对于一些急、危、重症的患者,因病情所需,药量适当大些是合乎情理的。但这样的情况,一般的医生很难遇到。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认为药量越大就越好。</p><p class="ql-block">有人讥讽那些常用小剂量用药的医生为“时方医”、“温病派”,难道用大剂量药的医生就是“经方家”吗?但在我看来,这种划分并不准确。剂量的大小,应根据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简单地以“经方家”或“时方医”来划分。</p><p class="ql-block">总之,中医的用药之道,讲究的是“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信手大方重剂,并不能真正提高临床疗效。只有真正理解了中医的精髓,才能在实践中运用自如,为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p><p class="ql-block">药量与药效之间的微妙关系,一直是中医药学中的核心议题。对于许多药物而言,其药效并非简单地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而是存在着一种精妙的变化。比如升麻,小剂量能够升阳举陷,而大剂量则能败毒;柴胡可疏肝解郁,也能解表,其效果全然取决于用量。荆芥在大剂量下能发汗解表,有时甚至可用至很大,而小量则能疏风止痒。同样,薄荷小量时有疏肝解郁之功,但一旦量大,便成为辛凉透表之剂。连翘在常规剂量下能败毒散结,为疮家圣药,但大剂使用时则能辛凉透表发汗,成为温热要药。</p><p class="ql-block">类似的药物还有很多,如桑叶、白术、苍术、红花、大黄、黄连、龙胆草、枳壳、枳实、厚朴和甘草等,它们在不同的剂量下都能发挥出截然不同的药效。这种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变化关系,体现了中医药学的深奥与智慧。</p><p class="ql-block">此外,药量的确定还需考虑病证的轻重虚实。轻病用轻药,重症用大剂,这是一般常识。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病情灵活调整。病轻药重可能会伤正气,如发表太过导致亡阳,泻下过急造成伤液;温阳太过可能化热,补中太过则可能壅气。同样,重病用轻药可能无法奏效,延误病情。因此,药量的确定需根据具体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中医药学中的药量运用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医者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不同的药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那种认为只有大量用药才能治病的观念,实在是过于片面和不可取的。</p><p class="ql-block">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酒量惊人,而有些人却只能浅尝即止;有些人饭量巨大,而有些人却只能吃得很少。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禀赋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同样地,当我们谈论药物剂量与体质的关系时,也能发现类似的规律。</p><p class="ql-block">药物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病救人,也能伤人致命。而药量的使用,则是决定药物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人,由于体质的差异,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有些人能够承受较大的药量,而有些人则只能接受较小的剂量。因此,医生在开具药物时,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量身定制药物剂量,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佳疗效,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p><p class="ql-block">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强人可大附子,干姜”,这说明了药物剂量与体质之间的密切关系。强壮的人能够承受较大的药量,而虚弱的人则需要减少药物剂量。同样地,《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也提到:“能(耐)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这进一步强调了药物剂量与体质之间的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在实际临床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综合考虑药物剂量。儿童、老年人、女性等人群,由于体质较弱,药物剂量通常需要适当减少。而对于个体差异较大的患者,医生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p><p class="ql-block">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医生为了追求快速疗效,往往会给患者开出过大的药物剂量。这不仅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能让患者失去对医生的信任。我曾治疗过一位慕名远道而来的胃病患者,由于药量过大且服用过急,违反了慢病缓治的原则,导致患者病情反复,无法根治。这让我深感惋惜和无奈。</p><p class="ql-block">除了药物剂量与体质的关系外,药物剂量与病位也有密切关系。病有上下之分,治疗时也有轻重之别。对于上焦疾病,治疗时应采用轻药以升提阳气。薛生白在治疗湿热证时,仅用了川连、苏叶两味药,便取得了显著疗效。这说明了轻药可以治愈重病,体现了“轻可去实”的治疗原则。</p><p class="ql-block">我曾治疗过一位慢性咽炎患者,病程长达二年之久。患者咽干咽痛、喉中有痰、咯吐不出、咽之不下。经过详细诊断,我发现患者舌淡苔薄而干、边布糜点、咽部充血干燥、脉来上部微数、下部按之空虚。这是由于药之过重、用过病所所致。我给予患者小剂治之:元参、甘草、桔梗、连翘、二花、牛子以清咽,再加肉桂以引虚火下行。患者服药一周后病情明显好转,后又间断服用数剂以巩固疗效。这再次证明了药物剂量与病位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总之,药物剂量是决定药物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医生在开具药物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以及病位等因素,量身定制药物剂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佳疗效,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p><p class="ql-block">药量与配伍,是中医药学中的核心要素,它们之间的大小、缓急、奇偶、复杂关系,被巧妙地概括为七方。在七方中,大、急方的药味剂量通常较重,而小、缓方则相对较轻。这种药量的变化,正是中医因病施治、因人而异的体现。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更是将药物之间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以名方逍遥散为例,其治疗原则为疏肝养血健脾。但方中的药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病情灵活调整。若需疏肝,则以柴胡、薄荷为君臣;若需养血,则以当归、芍药为主;若需健脾,则白术、茯苓便成为主角。这种巧妙的配伍,使得药效得以充分发挥,而非平铺直叙、无主次之分。</p><p class="ql-block">此外,药量与味道的关系也不容忽视。药物的味道,往往影响其入口的难易程度和患者的接受度。若不明药味,盲目使用大量,不仅难以入口,还可能引发新的疾病。如乳香、没药等止痛药,若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胃部不适;五灵脂等秽味药物,大量使用更易引发呕吐;苦参虽有败毒燥湿之功,但其味极苦,内服时尤需慎重。</p><p class="ql-block">因此,医家在治疗疾病时,应充分考虑药量与配伍的关系,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因病、因人、因时制宜。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更在于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药到病除,事半功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