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上六点半,我们来到了山东农业大学对面包子客牛肉汤包解决了早餐,然后骑行到泰山站打卡。</p> <p class="ql-block">在泰山站遇到才下车的黑龙江骑友,东北一家亲,合影后互道保重,分道扬镳,我们骑行曲阜拜“三孔”,她们去登泰山。</p> <p class="ql-block">沿104国道骑行到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时,看见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大门,难道这就是初中历史课本中学到大汶口遗址吗?它可是中国史前文明长河中一颗明珠,不能错过呀。</p> <p class="ql-block">公园标志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广场,一尊巨大的雕塑映入眼帘。雕塑高18米,它的上面是太阳,中间是火,下面是山。这个神秘的符号应该是人类最早的图像文字,也是公园的主题雕塑。</p> <p class="ql-block">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内有出土的遗物,主要有陶、石(玉)、骨、角、牙器等。陶器有两大类,分为泥质和夹砂,多数是手工制陶;颜色以红色为主;纹饰有锥刺纹、划纹、压印纹、附加堆纹和凸棱等。主要种类为,鼎、钵、壶、盆、三足钵、支脚和漏缸等。</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继续骑行,十二点群主蒙古人领我们到曲阜孔子后代孔宪君石磨杂粮煎饼坊吃煎饼,这可是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基地呀。老板手艺可以,摊出的煎饼又脆又薄,和天津煎饼果子不一样,里面放的是散子,搭配起来,非常协调。</p> <p class="ql-block">煎饼八元一张,成年人吃两张就饱了。</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孔林,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地。</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的礼法制度中,墓地的称谓是有等级的,皇帝的被称为“陵”,王公大臣的被称为“墓”,老百姓的则被称为“坟”。孔子的墓地称为“林”,可谓独树一帜,这样就非常巧妙地与所有人区分开来,因为“千古一圣”可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孔林的大门,俗称“大林门”,门前一座硕大的木牌坊,四柱三间,琉璃瓦庑殿顶,斗拱繁复,彩画精细,题字为孔林的官方名称“至圣林”,不过民间还是习惯简称为“孔林”。</p> <p class="ql-block">进了大门是“二林门”,为五间重檐城楼式拱门,拱门上横嵌石匾,篆刻“至圣林”。</p> <p class="ql-block">通过二林门,才算正式进入孔林,这里柏树森森,丘坟密布,有的墓前有石碑,有的没有,很多树都是千年古木。</p> <p class="ql-block">有的墓地,除了墓碑,还有石人、石马和石羊,每一个石雕都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孔林是孔氏家族的墓地,但孔子的嫡传后裔并不在这里祭祖,他们到孔子的出生地——尼山去祭祖。</p> <p class="ql-block">孔子的墓地在孔林入口直走不远处的西边,墓前的通道,两旁设有华表、文豹、甪端、翁仲四对石仪,孔子墓无比古朴,是一个很大的土丘,碑前放着鲜花。很多游客到孔林主要是为了拜谒孔子墓,也有很多外国人来此拜谒。</p> <p class="ql-block">墓前石碑上刻 “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八个金色篆体大字。这就是东方至圣、千年孔子最后的安息地,千年的时光无法湮没他的思想光辉,川流不息的人们依然朝圣般来到这里,追寻圣人的足迹,接受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我无言地肃立着、静静地感受着,透过青青的千年墓草,我仿佛看到了被誉为“圣人”的孔子,用他智慧的光芒穿越了岁月的沧桑,照亮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进程,滋养着每个炎黄子孙。</p> <p class="ql-block">出孔林来到颜氏宗祠,颜庙分五进院落,占地85亩,殿、堂、亭、库、门坊等有159间,庙内主要有复圣门、归仁门、仰圣门、陋巷井、乐亭、复圣殿以及碑亭等建筑、均始建于元代,与孔府后花园隔街遥对,是祭祀颜回的祠庙。</p> <p class="ql-block">走出颜氏宗祠,骑行在曲阜的街道上,街上非常干净,还看到马拉车供游客代步,马蹄声得得,踩着马路上发出清脆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我们接下来到了孔府,又称衍圣公府,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孔府正门</p> <p class="ql-block">孔府感觉就是不断经过一道道门,什么圣门、圣人之门、门都没有门槛,院中都植有柏树、槐树,都是很苍老的,树皮剥落,有的树倾斜地不得不用杆子架撑起来。前前后后走过六个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金声门——大成门。</p> <p class="ql-block">重光门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重光门平时不开,皇帝驾临、孔府大典等重大活动时才会打开。</p> <p class="ql-block">走出孔府,来到孔庙,孔庙作为孔子的专祠,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金声玉振坊,是进孔庙的起点。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建,三间四柱式石坊,石鼓夹抱。中间书“金声玉振”四字,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孔庙设门名棂星,是说尊孔如同尊天。四楹三间。石柱铁梁,额枋上雕火焰宝珠,明间额坊由上下两层石板组成,下层刻乾隆皇帝手书"棂星门"3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太和元气坊,此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春,形制与金声玉振坊相同,坊额题字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太和元气"就是指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身边还看到一群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游学,了解古代历史,与圣贤对话。</p> <p class="ql-block">至圣庙坊,三间四柱,为汉白玉石刻制,额上题“至圣庙”三个篆字,柱上饰祥云,额坊上饰火焰和宝珠。</p> <p class="ql-block"> 红墙,拱门,飞檐斗拱,琉璃绿瓦,规模不大,却十分庄严;房屋不高,却有气势。这是孔庙的第二道门。牌匾所书:“圣时门”。</p> <p class="ql-block">弘道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为当时孔庙的大门。由乾隆皇帝题写"弘道"二字竖匾立于门额,门下有元代石碑两块。</p> <p class="ql-block">大中门,原为宋代孔庙的大门,后经明弘治时重修,今门系清代所建。门左右两旁禹有绿瓦拐角楼一座,元代所建。</p> <p class="ql-block">过大中门,即进入孔庙的第四进庭院。同文门,门屋阔5间,深2间,黄瓦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宋徽宗赵佶改名为“大成殿”,沿用至今。现在的大成殿建于雍正七年(1729),重檐歇山,面阔九间,用黄色琉璃瓦,殿前檐柱用十龙柱10根,高浮雕蟠龙及行云缠柱,为它处殿宇所少见。</p> <p class="ql-block">这是曲阜孔庙大成殿的2米高的台基和6米高的深浮雕整石蟠龙柱(明代中期镌刻)。大清雍正皇帝亲笔手书匾额“生民未有”,意为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没有孔子这样的圣人!</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曲阜之行,受益匪浅,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朝谒圣城,寻根国学,品读儒家文化。</p> <p class="ql-block">希望更多的人来曲阜,感受思想的力量,感受文化的魅力,感受历史的厚重,感受中国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今天骑行泰安—大汶河国家遗址公园—曲阜,用时6小时42分,骑行84公里,总计用时17小时35分,骑行211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