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24日,逛完拉卜楞寺,在夏河县又住了一晚,原本是因为同伴希望去拉卜楞寺求医,结果却未能如愿,果然求医是要讲医缘的。临近中午我们出发去碌曲县,路程不远,天气阴晴不定,阴云压顶时真有灾难片的既视感。途中顺道浏览米拉日巴佛阁。远远的就可以看到这座高高耸立的楼阁,红砖金顶的建筑巍峨庄严,虽然只有九层,但在这高原上也是地标一般的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佛阁位于甘南州合作市,全称是“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楼阁已毁于“文革”。我们看到的这座是于1988年5月重建的,历时四年落成。米拉日巴佛阁是为纪念米拉日巴而修建的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据说藏区有两座米拉日巴佛阁,这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是藏传佛教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位大师,是噶举派(白教)创教者之一。他年幼丧父,家产被伯父霸占,随母亲过着贫困生活,饱受凌辱,为报仇他修习了苯教咒术,并咒杀了伯父及其亲友30余人。(厉害吧,我比较关心这种咒术现在还存在吗?)报仇之后,他生了忏悔之心,于是改宗佛教,拜玛尔巴译师门下。(果然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后他经受6年考验又苦修9年,最终印证了“大手印”和“拙火定”密法。</p><p class="ql-block"> “拙火定”能够提高身体温度,因此即便是在冬季,他也只穿一袭布衣。(我也好想有这份功力呢!)人们称之为“米拉日巴”,意为米拉家族中穿布衣者。米拉日巴修炼过苯教和红教的密法,参与开创了白教,而他对密宗的心得又被后来的黄教所沿袭,所以受到藏传佛教各派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终生未建道场,在青藏各地云游传教。常以歌唱教授门徒,有《米拉日巴道歌集》,对后世藏族诗歌发展产生过影响。比如这首:</p><p class="ql-block">我等众生世间人,生老病死四河深,</p><p class="ql-block">人人难逃皆自知,安乐幸福无一时,</p><p class="ql-block">怕苦反倒自作苦,祝福却做罪孽事。</p><p class="ql-block">要想解脱人间苦,恶行罪愆应戒除,</p><p class="ql-block">死时修法是正途。</p><p class="ql-block"> 佛阁中每层都供奉佛像,毕竟是藏传佛教,我们看不懂,加上在高原上爬楼太累,所以爬了两层就放弃了。佛阁前有几株花树,这种黄色的花很有些像木香,在这高原上开得如此娇艳,颇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 藏传佛教寺庙附近一般都有这种白色的塔,应是从舍利塔变形而来,是信仰的象征,信徒们也常常会绕塔祈祷。人在高原好像离天空更近,你看这些张牙舞爪的云,仿佛就在头顶一般。</p> <p class="ql-block">下午抵达碌曲县,入住县招待所,招待所内部全部为木质装修,颇具民族风情,阳光从中间的玻璃天顶洒下,暖洋洋的,坐在这里泡上自己带的茶,享受一个悠闲的下午。高原旅行是挺累的,得放缓节奏,享受慢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昨夜一场大雨,清晨离开碌曲县时,高山上云雾缭绕,恍如仙境。今天的旅途:碌曲县---尕海---郎木寺---迭部县</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尕海了,甘南第一大淡水湖。真的好难形容这高原湖泊给我的感觉,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那就是:辽阔!天空蔚蓝,飘浮着朵朵白云,一望无际的辽阔;群山连绵不绝,望过去只见层层叠叠,是没有尽头的辽阔;尕海湛蓝一片,安静地躺在群山环抱之中,是坦坦荡荡的辽阔。</p> <p class="ql-block"> 高原就是高原,别看这阳光灿烂的样子,早上出来我们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也就中午才敢脱下来。</p> <p class="ql-block"> 尕海吸引着我们急急地要投入它的怀抱,然而周围是绵延数里的湿地,我们得在木栈道上走上好半天。</p> <p class="ql-block"> 尕海似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展示着原始的美丽。水中有密密匝匝的各种水草,岸边是茂密的湿地草坪,据说夏日里会开出如天上繁星般的花儿,还会有各种候鸟在此嬉戏。此时的花星星点点,刚刚开始展露容颜,还未惊艳。鸟儿已经有了,不多,时不时划过湖面,引起游人几声惊叹。然而蓝天白云倒映水中,尕海以它宁静而动人的容颜吸引着远方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 天空中游走的云朵,在山上投下一朵朵阴影,又淘气地走开。风吹皱了湖水,闪烁着粼粼波光。这颗高原明珠美得耀眼,却又朴拙自然。</p> <p class="ql-block"> 在高原上总有一种离天空很近的感觉,仿佛我一伸手就能摸到云朵。</p> <p class="ql-block"> 古时道路崎岖难行,高原偏远闭塞,少有人至。“唯到高原即西望,马知人意亦回头。”唐代雍陶的这首诗也不知是不是真正的高原,但踟蹰之意显然。今天的高原道路通达,这般美景吸引人不远万里而来,迷醉其间。</p> <p class="ql-block"> 出来遇到羊群,羊儿们正在换下冬衣,半脱不脱的毛毛,好似破破烂烂的衣服,颇有点滑稽。</p> <p class="ql-block"> 从尕海出来,好饿呀!路边小店里来一碗汆羊肉,细嫩鲜香的羊肉片,原汁原味的羊汤,放上粉条,再加一个美味的馍馍,太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 在路边的观景台停下来歇歇,欣赏一下高原风光,远远的山上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可惜太远没法拍照。</p> <p class="ql-block"> 这些油光水滑的毛皮真是漂亮,即使我是一个从来对皮草的不感兴趣的人,也忍不住一声惊叹。接下来心中环保主义抬头,我又开始担忧草原动物的生态。</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的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郎木寺分为两部分,一个为四川达仓郎木寺寺院,也叫做格尔底寺,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于四川郎木寺这边。另一个是甘肃寺院,也叫赛赤寺,两个寺院隔着小溪相互守望。</p><p class="ql-block"> 来到郎木寺镇,周围群山环抱,朗木镇如同躺在摇篮之中,一条被称为白龙江的小溪穿镇而过,分开了格尔底寺与塞赤寺。远远就能看到这红石崖如一道红色的屏障,挺立在高山之巅,昭示着这里的不平凡。</p> <p class="ql-block"> “这块土地和它的地平线一样无与伦比,藏区的天空有它独特的趣味。远处,在地球和天空连接处,苍白阴暗的流雪勾划出地平线的轮廓。夏天,这里绿草如茵,草丛中点缀着彩色的斑斑点点,在地平线的远方,那儿是块无名地,惊奇便由此而生。”这是罗伯特·埃克瓦尔在《西藏的地平线》中的描写,在这位上世纪四十年代来到藏区的美国传教士笔下,郎木寺宛如人间天堂。郎木寺镇还有一座清真寺,这片藏区的天空下孕育着多元的文化,这里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相互交融的圣地,是藏、回、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我没有分清我们到底是到了那边,看了许多游记之后,我倾向于我们到了塞赤寺,这蓝檐重画,金光闪亮的大门坊标志着我们进入了寺庙的范围。</p> <p class="ql-block"> 塔林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有一种圣洁的美。</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的四周山峦起伏,景色秀丽,雪线下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溯溪而上,穿过一片峡谷,可以到达白龙江的源头。埃克瓦尔的书吸引不少西方游客来到这里,或许是这里的山势风光,与阿尔卑斯山脉有几分神似,故有“东方小瑞士”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塞赤寺有着大经堂、佛塔、僧舍等建筑群,依山而建,层层向上,重要的建筑都在最高处,远远望去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顺着山道往上走,路边的建筑有明显的藏族民居特点,如同普通的藏族村落,间或还会遇到其间的住户,就如普通的村民,所以我也搞不懂这里是属于寺庙或者村民。</p> <p class="ql-block"> 这里应该就是大经堂了,建筑很新,布置也非常讲究,信徒与游人进出其间,并没有拒人千里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我觉得郎木寺很美,因为它有着极美的自然环境,山势巍峨,林木茂密,环境清幽,人文美与自然美和谐交融,相映生辉。我觉得我可以理解埃克瓦尔对这里的喜爱,当年的郎木寺想必更加朴质自然。</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以虎穴、仙女洞、肉身佛舍利、郎木寺大峡谷而闻名,据当地史料记载,该地有一石洞,洞中站立一尊婀娜如人形的钟乳石,相传是莲花生大师来此降妖驯服猛虎,并教化佛法,使猛虎为善良的仙女化身,故而郎木寺又叫“虎穴仙女寺”。仙女洞据传是老祖母的住处,其间涌出的泉水就是白龙江的源头。不过虎穴、仙女洞、肉身佛舍利、郎木寺大峡谷都在四川郎木寺,又称格尔底寺那边。大经堂对面的小山的平台上有这座小殿,仿佛是过去庙宇的旧址。前面有一条路,标明是往虎穴、仙女洞方向。而我们一来是不太了解情况,二来上午在尕海已经消耗了不少体力,现在实在没有精力再往下走了。</p> <p class="ql-block"> 旁边有个奇怪的小屋子,不过人高,看样子就是为了供奉的几块神像而建,据说这是寺庙的旧物。我们坐在这里休息,小山坡林木环绕,阳光透过树木的缝隙照下来,风轻轻吹过,间或有一两声鸟鸣,如此宁静,如此悠然,时光仿佛都放慢了脚步,不忍催促。</p> <p class="ql-block"> 歇息之后,我们从大经堂旁向上攀爬,这里海拔不低,阳光强烈,说实话爬起来挺辛苦的。可是有风景吸引着我们,上面是一座连一座的佛殿,建筑的样式各有不同,但座座都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藏区的庙宇之美不止在建筑本身,在纯净的蓝天白云之下,灿烂的阳光照耀着的殿宇流光溢彩,鎏金的顶更是熠熠生辉,庄严佛国的景象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细看这顶上装饰的经筒、守护神,以及檐上的刻花,无不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我们徘徊在各个殿堂之间,尽情欣赏这美丽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镇的东南面是嶙峋光秃的红色石山;西南面是林木森森、四季常青的大峡谷;西面是山丘;北面则是岩石裸露的高山,著名的有桑吉拉木色山、曲布玛山、扎布山、念青山。郎木寺便处在这山、丘合围的一片狭长的河谷地上。站在赛赤寺的高处四望,周围不同风格的山岭尽收眼底,风光旖旎动人。</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大峡谷是一条原生态的峡谷,谷底是平坦的高山草甸,两边是突起的石头山,想象一下白云、山峦、牛羊、河流围绕着你,是多么美丽的景致。但是碎石山道崎岖,让我们望而生畏。</p> <p class="ql-block">喜欢这纯净的蓝天,灿烂的阳光;喜欢这华美的殿堂,繁复的装饰;我喜欢用世俗的眼光欣赏庙宇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就要告别这雪山佛国了,我有些依依不舍。如果有机会再来,我会选择在这里住上两天,细细体会这里的静怡与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