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给第29个世界读书日

水芯

<p class="ql-block"> 致敬经典,走近鲁迅先生</p><p class="ql-block">引子:</p><p class="ql-block"> 一日,在一篇小文中得知,在北京鲁迅故居的四合院里,当年鲁迅先生亲手种植的丁香花盛开了。1925年春天,是鲁迅先生搬入此住所的第二年,没想到他当年亲手栽种的两株白丁香,会在99年后的今天,依然绽放出如此美丽、洁白的花朵。这真是两株见证过历史变迁,承载着时光记忆的珍贵的丁香树。见着丁香树摇曳的花枝,我想起了2023年6月,我们曾在“文学空间”里大家围绕研读鲁迅文学作品的一次读书会。也趁今天,在新一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将那次自己在读书会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再次分享于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鲁迅的文学作品堪称经典。什么叫经典?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在作品中能看见生活,在生活中又能遇见作品。所以,在我们所处的21世纪的今天,依然还能在生活中重新遇见鲁迅作品中所塑造的阿Q和祥林嫂。鲁迅的作品没有过时,作品对生活的影响一直都在。</p><p class="ql-block"> 杨绛先生曾针对阅读有一段话,她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定是属于需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累,才能读懂的。</p><p class="ql-block"> 为方便我们了解鲁迅先生,先梳理一下当今中国文坛最持久的两大研究。一是对一本书《红楼梦》的研究,另一是对一个作家鲁迅的研究,这2项研究都分别长达近100年左右的时间。据有关有学者概括,从总体上来说,红楼梦写的是封建大家族衰败的历史;而鲁迅曾经用最高度概括的语言,就将封建礼教社会说得很透了:那是一种做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一、走近鲁迅</p><p class="ql-block">1.我们必须知道的鲁迅</p><p class="ql-block">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终年55岁。鲁迅先生去世时,他的遗体上覆盖的是左联作家为他制作的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高度赞扬了他以笔为戎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鲁迅一生的文学创作计有700多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等。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那个时代,他已享誉世界文坛,特别是对当时东南亚一带的国家,影响极大。</p><p class="ql-block"> 1918年5月,鲁迅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现代文学史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代表作主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彷徨》、《野草》等。这些作品无不表达着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nbsp;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写了主人公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对现实社会的看法。通过主人公的视角,鲁迅描绘了一个深陷落后的封建社会里的一个病态人物,同时也揭示了民众在现实社会里的种种愚昧和无奈。</p><p class="ql-block"> &nbsp; 《阿Q正传》是鲁迅的另一个代表作,这个作品以阿Q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为主角,通过对阿Q一生的描写,展现了旧中国社会的愚昧和腐败。作品以悲剧的结局告诉我们,阿Q并不是个英雄,他只是一个被社会所摧残的可怜人。</p><p class="ql-block"> &nbsp; 《呐喊》则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孔乙己》、《故乡》、《药》、《白光》等代表作。《孔乙己》描写的是一个饱受歧视的酒馆小二,其悲剧经历凸显了封建社会的残忍和无情;《故乡》则通过对一个小镇的描写,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人情冷漠和冷酷现实。</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鲁迅作品的写作特点:剖根揭骨、举重若轻、言简意丰。在其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农民、小市民、知识分子给予的关怀。作品以娴熟的叙述技巧,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刻画,以眼睛勾画灵魂的白描手段使人物形象丰满而具有写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了解鲁迅的伟大,不仅要多了解鲁迅生活的年代的状况,也要了解现在对鲁迅的研究状况。</p><p class="ql-block">2.过去:《鲁迅全集》出版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鲁迅全集》是中国现代文化史的一个里程碑。1938年20卷;1956年10卷;1981年16卷;2005年18卷。唯鲁迅一人享受此殊荣。</p><p class="ql-block">鲁迅夫人许广平曾经感叹:“《鲁迅全集》的出版是当年中国出版界之奇迹。1938年,民国的书报审查很严格,鲁迅生前作品,多次被国民党当局毁禁。但《鲁迅全集》出版时,他生前的那些“政敌”们却携手突破审查制度:除了蔡元培、宋庆龄等人的支持,当时的宣传部长官邵力子更是批示:“对此一代文豪,决不能有丝毫摧残”……这才有了“一字未删减版的《鲁迅全集》”的问世。一字未删改版的《鲁迅全集》700多万字,拥有中国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出版阵容”,——蔡元培、宋庆龄亲自挂帅,担任正、副主席,蔡元培为全书写了序。胡适、茅盾、周作人任编辑委员,柳亚子、唐弢收集摘录,郑振铎标点,王任叔编辑,朱础成校对等等,近百名顶级学者、作家、出版人不计报酬的参与贡献,他们不但是最懂鲁迅思想,也是少有的在出版时摒弃个人偏好,忠于鲁迅文字的人。</p><p class="ql-block">3.现在:了解鲁迅研究的概况</p><p class="ql-block"> 对鲁迅的定义有很多,其中一直沿用的是毛泽东对他的定义。1940年2月15日,毛泽东在延安创刊的《中国文化》杂志上,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在文章里,毛泽东为鲁迅作了盖棺定论式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自此之后,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之前,几乎所有的鲁迅研究都以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三个标签为中心展开。</p><p class="ql-block"> (致使有艺术家陈丹青有这样的言论:那个阶段是把鲁迅政治化了,把他高高挂起,近似于被风干 &nbsp;我的阅读经历)原人民日报总编梁衡在论毛泽东的写作特点这一章里,曾有这样的描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到文化的重要时毛泽东说:“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德)总司令的,一支是鲁(迅)总司令的。”(正式发表时改为“拿枪的军队”和“文化的军队”)。</p><p class="ql-block"> 20世纪末期,也就是新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对鲁迅的研究更加多元,也不断深入。有识之士深切感到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三个标签对鲁迅的评价并不全面,它遮蔽了鲁迅一生中很重要的另一个标签——翻译家。一直到2001年21世纪初期,《鲁迅学导论》这本书才第一次有专章论述“鲁迅接受世界(国外)与翻译文本研究”的内容。可以这么说,鲁迅在翻译作品所取得的成就被忽略了有半个多世纪之久。</p><p class="ql-block"> 有了这一新的视觉后,学者们对鲁迅的研究更加清晰透彻,于是有人提出说鲁迅是中国第一个具有世界文化视野的人。鲁迅的翻译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早在1903年,22岁的鲁迅(此时他在日本留学)就开始翻译雨果的《哀尘》,一直到1936年10月19日,即他去世的3天前,鲁迅还在翻译果戈里的《死魂灵》,有学者统计,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翻译始终贯穿鲁迅的一生,从翻译的数量上来说,他一共翻译了有15个国家、77名作家的225部(篇)作品。字数将近400万字左右,这几乎与他创作的作品字数相当。</p><p class="ql-block"> 从翻译的视野上来说,鲁迅的触角可以说是伸得够广,俄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波兰、荷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都有所涉猎。据冯雪峰(著名诗人、作家,1903-1976)回忆中写道:鲁迅以他一生中用在著作方面的时间来说,一半以上用于介绍外国文学和学术性的著述上,其余一半才用于创作上。</p><p class="ql-block"> 梳理鲁迅一生的翻译历程,既可以看到西方科学、文学、思想对鲁迅思想及文艺创作的影响,同时也能看到鲁迅如何利用翻译来影响和改造社会。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鲁迅世界文化视野的来源和对他创作上的影响。鲁迅是把翻译小说当成手段,把让中国读者接受现代西方科学技术作为翻译的最终目的。简单说就是,正因为鲁迅是一个翻译大家,所以才成就了他的文学大家的身份和荣誉。因此无论鲁迅作品内容的深刻性,还是表现的形式特别,都与他大量的翻译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鲁迅是把翻译家当作了一个文化的桥梁,用翻译求得的异域新的声音和新的观念,带给了中国文艺的“新生”,也带来了中国思想的“新生”。翻译与创作是鲁迅文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体两翼,它们互相影响、共同发展。这是近年来研究鲁迅最新的突破。(新书名)</p><p class="ql-block">4.鲁迅在艺术方面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鲁迅在当时的作家里是一个独特的人物,除了数一数二的文学地位外,他懂美术,而且涉猎甚广,古今中外、传统现代,他都喜欢。除了翻译与写作加起来有1000多万字的成就,他还收藏了图书、碑帖3800多册,外国版画原拓作品2100多幅,石刻拓片6000多种,还购入古钱币数百枚。</p><p class="ql-block"> 他是作家,翻译家,他还是艺术家。他一生对书籍的封面设计达60多个。其中经他亲自设计并一直沿用至今的就是对北京大学校徽的设计。那一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起用了当时只是稍有名气的鲁迅。他在给鲁迅的信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也不必多复杂,只需将先生一向倡导的美育理念融会贯通即可。”</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草案却让蔡元培连声叫好,鲁迅最后于1917年8月7日完成了北大校徽的设计。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北大校徽内容:是三个人,下面正面的这个人是一位老师,上面这两个侧面的人像正在往上飞,好似老师把学生托举起来,就构成了北大两个字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按照设计界的专业评价,这一设计以中国传统建筑部件瓦当为灵感来源,以篆书为主要字体稍稍进行了变体。</p><p class="ql-block"> 同时,“北”和“大”两个字构成的元素完全一致,都是“北”的一部分,没有割裂感。可以说,这个校徽完全匹配得了北大的地位和理念,也成了中国校徽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鲁迅设计并一直沿用至今的北大校徽</p> <p class="ql-block">二、鲁迅作品赏析</p><p class="ql-block">总序: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那个时段,中国有识之士都想救中国,他们在做些什么呢?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兴起洋务运动(出国留学),有人喊起了实业救国,科学救国,废科举,解放生产力,头绪很多。在如何解放生产力这个问题上,康有为和梁启超是了不起的,他们睿智的双眼盯住了一样东西——中国女人的三寸金莲。他们发现,中国女性的“三寸金莲”一旦革除,女性立马就可以变成生产力,可以使中国的生产力提升一倍。可是,1924年,鲁迅在作品“祝福”里塑造了一个特殊的女人,名祥林嫂。书里这样描写:祥林嫂“手脚都壮大”她“整天的做”,“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这句“手脚都壮大”的话很醒目,很有对革掉中国女性的“三寸金莲”就可解放生产力的说法不置可否的意味。因为,解放了脚的祥林嫂只有一个结局,最终变为冻死骨。这起码说明了一个问题:大脚的奴才和小脚的奴才不可能有任何区别。所以,“小脚”的问题固然重要,“小腿”的问题会更重要。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鲁迅比康、梁前行了一大步。有专门研究鲁迅的学者将鲁迅对国民性的关注用哲学命名为“小腿的哲学”——就是看你到底是跪着的还是站着的。可以这样说,鲁迅的一生其实就是为“小腿”的站立而努力的一生。鲁迅认为,只要“小腿”是跪着的,就是在做奴隶。必须要改变。在鲁迅的作品里,一直有强烈的民族回望意识和民族缺陷反省意识 。</p> <p class="ql-block">1.《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最初发表在距离鲁迅日本留学时期已过去20余年时的1926年12月。他在文中回忆当时自己留学日本的生活片断,特别表达了对一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的老师、藤野先生的思念和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在仙台”就节选自此文。今天我选择此文的理由:是想大家从中理解鲁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蜕变过程。</p><p class="ql-block"> 前面曾提到的清朝时期曾经搞过的“洋务运动”。就是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为这样可以救国。鲁迅就是当年清朝官派留日608名学生中的一员。清末,中国留日学生人数呈爆炸式增长,从1896年的十几人,到1906年的12000余人。于是,1902年,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公费留学,开始长达7年的留学生活。</p><p class="ql-block"> 公费留学生中,这些穿着长袍马褂、拖着长长辫子的清末留日学生引起了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这些留学生真正愿意认真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很少,最后显示出清政府推动的洋务运动可以救国的计划是失败的。当这些留学生溜达在日本大街上颇为得意时,鲁迅的心里却已经感到弱国留学生深深的屈辱,鲁迅极其看不惯他们的长辫子,看不惯他们在国外颇为得意的无知,于是他在这篇文章开篇就这样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作者抓住“辫子”这个清朝的标志,用讽刺的笔调来写清朝留日学生在日本游手好闲的留学生活,为他想逃离他们留下伏笔。</p><p class="ql-block"> 1904年,鲁迅选择了去了仙台医专去学医。因为他在东京看厌了那些‘富士山’们,不愿意与之为伍,此时只有仙台医专还没有留学生入学,这是他看中了那里的唯一理由。鲁迅怀着有些叛逆的心情来到了仙台,他终于躲开了同胞。</p><p class="ql-block"> 但是,鲁迅在仙台学医的经历并不是很顺利。他在《藤野先生》的文章中谈到了日本学生对他的歧视。在一次考试过后,鲁迅的各学科成绩都居中,但这也已经超过了许多日本学生,于是他遭到了日本学生的排挤,匿名信恐吓。在那样的环境中,是教解剖课的藤野先生给了鲁迅关怀,帮他改笔记,并消灭了流言。他在这篇文中写道:</p><p class="ql-block">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p><p class="ql-block">“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p><p class="ql-block">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p><p class="ql-block">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p><p class="ql-block">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候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当年发生在鲁迅的微生物学课堂上的“幻灯事件”。当时那些有着强壮的体格,却又显出面部麻木神情的中国人让鲁迅受到极大刺激,他的医学梦因此轰毁,在羞辱中,他猛醒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实现强国强种的第一要务在于唤起民众,改变他们的精神,民族才有希望。而善于改变人的精神的,首先要推文艺。于是,他决定,放弃自己的医学事业,投身于文学活动,以期唤起民众,来堂堂正正地做中国人,不再充当这屈辱的角色。这就是引起鲁迅“弃医从文”的所谓“幻灯事件”。</p><p class="ql-block"> 鲁迅后来把拜伦对雅典人的心情表达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也是他那时对中国人的心情。鲁迅决定回到中国人中去,医学解决不了问题,他要“改变他们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在《藤野先生》的结尾:“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如今,有藤野先生修改痕迹的三厚本讲义,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距离日本留学时期已过去20余年时,鲁迅追忆当时自己的生活片断,表达了对一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的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这就是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藤野先生》。作者本人,是十分重视这篇文章的。</p> <p class="ql-block">2.无声的中国 选自《呐喊》是1927年二月十六日,鲁迅在香港作的第一次演讲。新文化运动1915-1923 &nbsp;8年</p><p class="ql-block">选择的理由:弄清楚“无声”的含义,并理解新文化运动的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 在上一次读书会上,我曾有阅读分享,讲的是自己最想读书的年代没有书读,唯有鲁迅的书那时不是禁书,于是从朋友家里拿出的鲁迅的书,做了许多语录摘抄。其中有一段话:一个人的沉默,那叫思考;一群人的沉默,那叫冷漠;所有人的沉默,那叫黑暗。每一个人都发声,世界就会得到光明路。我当时想说的是这段话放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就在那一刻我对鲁迅这段话的理解还是肤浅的,我还没弄清楚鲁迅说这段话的语境。最近一段时间多读了些鲁迅的作品,其中一篇《无声的中国》像一盏灯一样,突然让我更加理解鲁迅当年“无声”所包含的意义,也更加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含义。文中有这样哟段话:“现在,浙江、陕西,都在打仗,那里的人民哭着呢还是笑着呢,我们不知道。香港似乎很太平,住在这里的中国人,舒服呢还是不舒服呢,别人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发表自己的思想,感情给大家知道的是要用文章的,然而拿文章来达意,现在一般的中国人还做不到。这也怪不得我们;因为那文字,先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传给我们的可怕的遗产。人们费了多年的工夫,还是难于运用。因为难,许多人便不理它了,甚至于连自己的姓也写不清是张还是章,或者简直不会写。之乎者也,只有几个人懂,而大多数的人们却不懂得,结果也等于无声。”</p><p class="ql-block">因为那时候,受旧文化古文的束缚,全中国掌握文字的人少得可怜,广大的劳苦大众没有书读,即使要读,也不过是之乎者也,于是鲁迅呼吁: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所有人的沉默,那叫黑暗。(当然,我们后来知道,中国总归没有在沉默中灭亡,而是在沉默中爆发了,引导爆发的是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在“无声的中国“鲁迅接着说:“其实,对文言文和白话的优劣的讨论,本该早已过去了,但中国是总不肯早早解决的,到现在还有许多无谓的议论。......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真,自然是不容易的。......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四卷14-15页)。</p><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的诗人,小说家,可随心所欲地用现代白话文抒发情感,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可曾想到过,我们的文化先驱为此付出的全部努力是多么不易。</p><p class="ql-block"> 从《无声的中国》这篇文中得知,在二十世纪初期,在历史变革的交汇点,白话文小说的首发者鲁迅先生那里,文言文的“无声”,是统治者“刻意”造成的:“到乾隆年间,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p><p class="ql-block">无畏的鲁迅看到了正是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无声”:发不出声音,不发出声音,才使得中国成为世界文明的落后国,“无声”的使然是中国向文明世界、阶级平等、国家昌盛靠拢的最大障碍。鲁迅先生揭示到,封建皇帝统治下的“无声”,显然是与其愚民统治有关,那么,已经推翻了封建王朝提倡人人平等的民国呢?他继续说道,“民国以来,也还是谁也不作声。反而在外国,倒常有说起中国的,但那都不是中国的声音,是别人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最后,鲁迅悲哀的说:人是有的,没有声音,寂寞得很。——人会没有声音的么?没有,可以说,是死了。倘要说得客气一点,那就是:已经哑了。</p><p class="ql-block"> 鲁迅之所以到香港前后2次进行演说,可想而知,五四以来所倡导的对新的白话文的运用,有很大的阻力,于是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是伟大和勇敢的,他冷静的指出他所处时代的“悲剧性”根源,他深刻的认识到“无声”是对中国最好的注解,发出真的勇敢的“中国声音”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所有人的唯一自救。</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鲁迅在1918年5月,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伟大意义。这样一篇从语言到内容、形式都堪称现代的小说,这好比青铜冶炼技术尚在初试阶段,就有人直接铸成了一件可以传世的重器,这重器就是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p> <p class="ql-block">三、鲁迅作品诵读,感受经典</p><p class="ql-block">散文集《朝花夕拾》小引&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p><p class="ql-block">散文诗集《野草》&nbsp;题辞&nbsp;&nbsp;&nbsp;&nbsp; &nbsp; &nbsp; </p><p class="ql-block">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nbsp;”选段&nbsp; </p><p class="ql-block">散文“秋夜”选段&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小说“故乡”选段&nbsp; &nbsp; &nbsp;(因当时现场没录音故省略)
&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用现代作家郁达夫对鲁迅得评价来结束我的分享:“当我们看到了部分,他已经把握了全部;当我们好不容易把握住了现在,他已经看透了过去与未来。”</p><p class="ql-block"> 诗人臧克家先生写给鲁迅的的诗句,献给伟大的鲁迅先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2024.4.修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