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宗祠是什么?简单地说,宗祠俗称祠堂,是一宗之族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宗族重要事务的活动场所。合作化以前,宗祠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宗族。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乡村振兴以来,修谱建祠之风又在广大农村兴起,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强化乡村治理举措,都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促进作用。</h1> <h1>太和堂李氏宗祠,曾经是烔炀河老街上最著名的宗祠。这个祠堂建于何时已经无从查考,我曾经带着这个问题多次查阅李氏宗谱和走访老人,但都未能如愿。不过我们从李氏宗谱(1925)得知,烔炀河太和堂李氏明初迁巢居烔已经650余年,300多年后的清康熙初年创立李氏宗谱,200多年前的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李氏宗祠。由此推断,太和堂李氏宗祠可能始建于康乾年间(1662-1795)。也就是说,嘉庆之前李氏宗祠即已存在,否则不可能有嘉庆年间重修。这个推断的意义,在于明确李氏宗祠建立时间的下限。以乾隆末年的1795年计,至少230年前,太和堂李氏宗祠就已经屹立在烔炀河镇老街之上。</h1> <h1>据李氏老人回忆,李氏宗祠是烔炀河街上最大的家族祠堂,处于老街北街繁华地段,坐东朝西,五开三进,正门上方有“恩进士”匾额,大门对面有夹墙神道,直通街西后晒场李家大塘,神道尽头有牌坊门与旗鼓石,很是排场。清末民国时期,李氏宗祠里开过私塾,办过小学,是国民党区党部所在地,也曾有共产党人在此集会活动。1949年后被政府没收,做过镇食品站和民居,1970年代后陆续被拆除建了民房。</h1> <h1>李氏宗祠为什么要悬挂“恩进士”匾额呢?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太和堂李氏有考中进士的,举人倒是有三位:明天启丁卯(1627)科举人李衢(蘧)、清道光甲辰(1844)恩科举人李莲、光绪癸卯(1903)恩科举人李福诒。李氏宗祠门楣牌匾上的“恩进士”称谓,是古代对举人、贡士的雅称,既不是会试殿试考中的进士,也不是恩科考中进士的简称,其牌匾也肯定不是官方制作发放的,一般可能是家族或者民间所为。李氏宗祠的这方匾额,其来源始末,今人已无法揣摩。</h1> <h1>李氏宗祠历史上进行过数次重大维修,目前已知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嘉庆年间,可能在李氏宗谱一修(嘉庆七年至九年)之后,因为如果宗祠重修在宗谱续修之前的话,续修的宗谱应该会有记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李氏宗谱二修,由于“董其事”的璋公“稿未就而见背(去世)”,谱稿未“传以楮墨(印刷)”,自然也没有这次宗祠维修的记录。由于年久事淡,到光绪五年(1879)李氏宗谱三修时,“族元孙灿蹊”在《登仕郎步青公纪略》中,凭老辈人口口相传的内容,简要地记载了这次重大的宗祠维修事件。全文不长,照抄如下:</h1> <h1>“登仕郎步青公纪略 步公殁後四十餘年,宗長屬燦为言,曰:先輩步青公,吾族敦本之士也。起自艰难,務恒產,漸積萬金。而輕財重義,凡鄰里有困苦者,莫不撫之。嘉慶年間重修宗祠,公捐資倡首。因祠基向阻,乃於街西買基地數十丈,創修神路。禀請官示,造過街閘以通之。任勞任怨,數月告成。似此尊敬祖宗、培植後世之舉,不可使湮没也,汝宜为之傳。燦雖不才,曷敢辭?爰據諸宗長之語,緝成數言,以待後世修飾潤色者。 光猪六年冬月 族元孫璨蹊謹識”</h1> <h1>步青公的世系,现存的李氏宗谱(1925)15卷中没有查到,仅在卷2《嘉庆九年领修宗谱首事名目》中看到有“十三世步青”之名,估计是在灭失的9卷之中。即使在上列李燦蹊所作的谱传中,关于步青公的身世也是语焉不详,作者只是“爰據諸宗長之語,緝成數言”,而寄希望于“後世修飾潤色者”。李燦蹊作序传的时间,是“步公殁後四十餘年”的光绪六年(1880),则步青公“殁”于1840年前的道光年间,距其捐資倡首重修宗祠约30年光景。而步青公“起自艰难,務恒產(词出〈孟子·梁惠王〉,意为固定产业如土地、田园等),漸積萬金”,才有资本于嘉庆年间倡导重修宗祠并带头捐款(公捐資倡首)。照此推算,步青公可能出生于乾隆年间(1736-1796)的中后期。</h1> <h1>步青公这次重修宗祠,动静是相当之大的:“因祠基向阻,乃於街西買基地數十丈,創修神路。禀請官示,造過街閘以通之。”这段文字有几个要点,一是宗祠大门正对面的街西有阻挡物(可能是房屋,也可能是其他),步青公为了解决这个“向阻”问题,把祠前数十丈范围内的基地都买了下来,开辟成神道。二是报经县衙批准,在宗祠大门与街西神道之间的街面上,建造一个两面过街闸栏,以利宗祠活动时封街通行。明清时期的烔炀镇是巢县西乡的商业重镇,县衙能同意在繁华闹市建拦街闸,足见步青公的谋事成事能力,也足见李氏家族在官府中的影响。</h1> <h1>李氏宗祠第二次重大维修,是道光(1821-1850)季年(季年有多重解释,此处作者理解为第三年,因为《道光巢县志》载“道光三年七月大水圩堤溃决室庐尽淹城不没者三版居民溺死无算”)。邑增生花魁梧光绪六年在《例授休职郞岳翁李公月廓公传》中,提到了这次重修:“道光季年,本镇叠被水患,公宗祠颓坏,乃集众议修,捐资倡首,任劳任怨,聿观厥成。”</h1> <h1>月廓公何人?我写《烔炀河老字号:李“太兴”医药店》时,在李氏宗谱上找到了其世系,原来是我好友德群老弟的天祖。李公讳文朗(1789-1846),字经邦,月廓其号也,例赠登仕郎。昆季五,公居长。配氏凌,子开泉(1814-1871,讳盈科,字杜章,号鸿轩),弱岁蜚声庠序,称文坛宿将。粤乱时,巢县邑侯李公闻其(鸿轩)名,强起之,委以清乡事,亲故依者数百人,巢西赖以安堵。贼平,家居教授,不复举业。开泉公子二,长万钧,字景初,号振声,业儒,配氏祖清泰女。次万言,字少轩,配氏汪,子三,长瑞祥,精内外方脉,次瑞兰(德群祖父),三瑞芳,均绍韩康之业。</h1><p class="ql-block"><br></p> <h1>从《道光巢县志》载“道光三年七月大水圩堤溃决室庐尽淹城不没者三版居民溺死无算”的情况看,1823年夏季的巢湖水灾是非常严重的。濒临巢湖、地势低洼(海拔10米左右)的烔炀河老街,肯定更是难以幸免,“宗祠颓坏”的程度也是可想而知。所以,这次李氏宗祠的维修,当然不可能是一般的修修补补。月廓公其时35岁,正是当打之年,可能也已功成名就,不然也没有能力“集众议修,捐资倡首”。当然,光是有名望有钱还不够,如果没有“任劳任怨”的精神,恐怕“聿观厥成”也不会轻而易举。不过月廓公可能难以预料,105年后的1928年,他的次孙万言创办的太兴医药铺子,就设在了李氏宗祠,享受了李氏祖先的庇荫。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行善积德必有福报”等等,看来也并非虚妄。</h1> <h1>太和堂李氏宗祠的消亡,是与烔炀河老北街的消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合作化与大跃进年代,烔炀河周边众多祠堂与寺庙被拆毁,但烔炀河老街的几个宗祠只是被没收充公改作他用而并未遭受灭顶之灾,比如刘氏宗祠成了文化馆,李氏宗祠成了食品站等。到了1972年,“政府对旧街道进行拆迁拓宽,由于房主阻力,未能进行到底,只是北街拓宽一段(《烔炀区志》第24页)”。其实不是一段北街,而是全部北街。李氏宗祠因为在街东所以没有拆除,但街西神道遗迹则在这次拆迁中荡然无存。后来食品站倒闭,宗祠成了民居。经过后来的多次再分配与再确权,宗祠房屋成为居民的私产。再后来居民们纷纷拆老屋建新房,整个北街临街门面再无明清时期甚至民国早期的老建筑,李氏宗祠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h1> <h1>自1925年以来,太和堂李氏宗谱已经失修百年;从1972年至今,太和堂李氏宗祠已经失踪半个世纪。好在有一位太和堂李氏第二十世后裔,数年坚持不懈,走遍大江南北,以一己之力,聚宗亲之能,推动了烔炀河太和堂李氏续修宗谱、重建宗祠大业的实质性进展。这位后裔,就是原籍七户李现居铜陵市的转业军人李建平。2023年3月6日,烔炀河太和堂李氏续谱复祠启动大会在烔炀镇蓝天大酒店隆重召开,也拉开了建平兄以及所有太和堂李氏后裔的续谱复祠筑梦大幕。</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建平兄(左)与作者</i></p> <h1>在续谱工作迅速开展的同时,复祠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在老街原址复祠已无可能,大家都在琢磨复祠的最佳场所。启动大会当天,我的发小李三忠心潮澎湃,表达了将其当铺对面的老屋捐献出来建宗祠的愿望。随后续谱复祠理事会一行前往勘察,终因其老宅面积不大出场促狭而作罢。三忠同学是六家滩举人李莲、李福诒家族后裔,其家国情怀的真诚是毋庸置疑的;他家的老屋清宣统末年至1952年都是烔炀小学所在地,作为复祠之地的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机缘未具,也是一大遗憾。</h1> <h1>建平兄也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准备把七户李老家的宅基地奉献给大家族建宗祠。但在操作的过程中得知,七户李村等周边众多李姓村庄,都在国家或者省市县相关规划范围之内,不允许进行任何拆建活动。所以李氏宗祠的选址,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李氏后裔在李氏宗祠遗址留影</i></p> <h1>定元老局长曾经担任过许多区社乡镇的党委书记和多个县市部局的主要领导,所以他站得高看得远,一心致力于将复祠工作与地方文旅深度融合,试图把李氏宗祠打造成一座影响超越烔炀河地域的李氏文化综合体。所以他的选址目标首先放在了李鸿章当铺区域,希望在当铺东墙至原许家巷之间的那块地上建祠,为此跑了镇党委政府和市土地、建设等管理部门,咨询政策,争取支持。虽然最终受政策限制没能如愿,但得到了镇上的支持与帮助,明确了选址的重点方向。</h1> <h1>经过一系列的周折,最终发现窑李村是李氏宗祠的天选之处。首先窑李村是目前受保护的自然村落,不在上述禁止拆建的规划之内;其次窑李村是迁巢始祖长子长孙长曾分居之地,也是太和堂十二户李中规模最大的村庄;第三是窑李村北倚大横山,南望巢湖,烔河、鸡裕河环其左右,雄踞岗脊,两翼长冲,九龙攒珠,风景优美,为一方物阜民丰的风水宝地;第四也是最重要的,窑李村民风淳朴,宗亲情笃,村民多具家国情怀,热心集体公益,遇事团结互助,想做事能成事,对这次李氏续谱复祠大业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不仅续谱信息采集工作目前做得最好,而且热切希望将李氏宗祠落户村中,并积极配合理事会开展相关对接工作。</h1> <h1>现在,李氏宗祠落户窑李村已基本无悬念,因为这是迄今为止最佳选择。宗祠具体建设位置的确定还在进一步考察论证,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还不少。但以建平兄为首的理事会信心百倍,不屈不挠,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研究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雄伟壮观的李氏宗祠一定会矗立在窑李村中,也矗立在千千万万太和堂李氏后裔的内心深处。</h1> (甲辰三月初一,2024年4月9日,星期二,于合肥北城滨河苑卧书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作者近照</i></p> 【作者简介】凌志,笔名天高云淡天,生于1957年,老家巢县烔炀河,现居合肥洪塘坎。崇尚公平正义,追求健康快乐。喜欢走走看看,爱好写写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