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建于隋唐,兴盛于西夏时期。琉璃建筑构件等出土文物证明,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高等级寺院。塔尔寺遗址,又称“唐瓜州开元寺”,位于今甘肃瓜州县锁阳故城遗址东北约1公里处的戈壁滩中,历史上是扼守丝路交通咽喉的要塞,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隋唐故城之一。</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遗址位于锁阳城城址东部约1.5公里处,外围院落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内院现存大塔1座,小塔9座。塔群前曾有大型殿堂遗址,殿堂东西两侧保存了鼓楼及钟楼台基各1座,僧房数间。塔尔寺遗址还出土了瓦当、陶质兽角、佛首、木质斗拱、壁画残块、塑像残块等各类器物残件100余件。</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外部围墙基本呈东西向长方形,南墙与中部主寺院南墙为一道直线,中部建有主寺院,由此形成了北部相通的东西两院。塔尔寺内院(主寺院围墙) 呈南北向长方形布局,其南墙与外围南墙为一墙。西墙保存较好墙基痕迹残存明显。主寺院内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大殿(大雄宝殿)、大圆塔(白塔)、小圆塔(小白塔)群。两侧有:西侧伙房(火庵)、东西钟鼓楼台基、东配殿(厢房)等组成。东院靠钟楼处有僧房6间等。</p><p class="ql-block"> 酥油花、壁画(唐卡)和堆绣是塔尔寺的三宝。酥油花是塔尔寺的独特艺术形式,是用牦牛奶中提取的黄油和天然颜料在零下二十度的气候条件下人工揉捏而成4。壁画则是塔尔寺内各殿宇墙壁上的绘画,主要使用天然矿物和植物颜料绘制,这些壁画即使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两百年不褪色14。堆绣是一种将布片堆叠起来形成立体或平面图案的工艺,是塔尔寺独有的艺术形式4。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示了塔尔寺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是了解藏族艺术和历史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