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平,位于三台县西约30公里的凯江左岸处。秦以前,这里为郪国属地;两汉及至宋元,一直为郪县属地;明清时期,先后改属潼川州、潼川府三台县。清康熙时于今西平镇处设场,时名观音场;清雍正时观音场为星日乡驻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三台县国民政府第四区。1950年,设观音乡,后改名西平乡,1985年改设西平镇。</p> <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因于战乱与灾害,今西平一带与四川大多地方一样,田地荒芜,十室九空,满目疮痍。在清政府的征召下,外省多地移民辗转千里先后来到这里垦荒插占,安家落业。感恩天地,敬谢神佛,清康熙中期时,乡民集资建起一座寺庙,名“盘龙寺”。四方民众常来此烧香礼拜,加之这里临靠凯江码头,舟船停歇,物资集散,每日里车水马龙,往来不绝,这里渐成乡场。因盘龙寺中供奉有观音菩萨,当地人便称此地为“观音场”。至今,盘龙寺旧址上还保留有重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的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潼川府三台县。“三台”,为星宿之名,也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之君神。时县辖各乡,各以星宿为名,民国《三台县志》载:“县境东南西北四路,旧分二十八乡,以二十八宿系以日月五星为名。”如东路有虚日乡、奎木乡等;南路有翼火乡、觜火乡等;西路有亢金乡、魁金乡等;北路有昴日乡、毕月乡等。西平,即当时的观音场为西路星日乡辖。民国时期仍沿用这些乡名。这种以28个星宿名来统一命名城乡的情况,实不多见。从中似能窥见古人对三台(古郪县)这片膏腴之地的崇敬与厚爱。</p> <p class="ql-block">▲旧时三台县城乡四路二十八星宿名分布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凯江,发源于四川安县龙门山余脉之鹿爬山,蜿蜒奔流,经罗江、中江,过西平,于三台潼川镇汇入涪江。几千年来,西平坝区受惠于凯江的灌溉和浸润而成为人居福地。凯江,也是这里上通绵州,下达潼遂的水路,古往今来,给当地乡人提供了对外交往和农商贸易的便利。西平一地,也是东去保宁(今阆中),西往成都之古道上的重要道口,唐宋以来,特别是明清及至民国时期,这里一直是商贾来往与停歇之地。三台,古称梓州,早在唐代就是植桑养蚕地,盛产生丝、绸绢。宋《新唐书·地理志》中记有:“梓州小练,远销西域。”“练”古时指丝帛、熟绢,“梓州小练”为当时梓州一地特产的白绢,早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天宝年间的文书上就记载有梓州小练。梓州古时也是井盐的主要生产地。丝绸、井盐、食糖、棉花等当地特产通过水路和陆路运至远地,西平自然是重要的口岸。清晚“蚕业巨子”陈开沚就是亢金乡红梁村(今属西平辖)人,其先后创办多家丝厂,编写了《裨农最要》、《蚕桑浅学》等读物,正是他将三台丝绸业引向了辉煌。</p> <p class="ql-block"> 至清晚期时,西平,即当时的观音场,已经建设成为一个拥有城门5座、街巷多条、家户近千和“九宫八庙”的大场,远近有名。清光绪《新纂三台县乡土志》记载:“观音场,场有城,城五门,水陆交汇地,颇繁盛。”观音场的繁盛,主要归功于清初迁来此地的外省移民。多姓家族留下的宗谱中,记录了他们先祖迁徙的历史,如祖籍福建龙岩小池的吴姓家族,其先祖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迁至“潼川府三台县观音场”;祖籍福建龙岩湖邦社的罗姓家族,其先祖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迁至“潼川府三台县观音场”;祖籍广东长乐洑溪的陈氏家族,其先祖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迁至“三台西路观音场”。清康熙至乾隆时迁至观音场的外省移民,主要来自福建、广东、江西、江苏、湖广、陕西等省。民国《三台县志》记有:"隶版籍者,为秦为楚,为闽为粤,为江左右。"文化相融相合,各地方言口音早已不存,但至今西平镇及其周边一带仍保留有一些客家人的风俗习惯。</p> <p class="ql-block"> 同乡会馆是移民历史的重要见证。清中期至清晚期,场上先后建起了多座移民同乡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和广东会馆。同乡会馆是联络宗亲同乡、敬拜信神、约法三章、举善荐贤、济弱扶倾、协商诸事,以及举办各类喜庆典礼活动等的地方。这些会馆建筑规模宏大、工造精良,凸显地方建筑风格,极具艺术审美价值。逢年过节或会期中,会馆里的戏台上通常都有各类民间艺术表演。年远岁久,西平的这些移民会馆多已毁损,湖广会馆仅存遗址,江西会馆仅存门楼,福建会馆也所剩不多,惟广东会馆较为完整。如今,广东会馆为当地乡人喝茶聊天、票友聚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虽为乡场,但西平的街场建设格局如同三台潼川老城,人称“小三台”。清雍正、乾隆时期,星日乡街场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大街的格局。清嘉庆五年(1800年),修建了四方城墙。现在还能在门洞拱石上看见“嘉庆八年修建”和“嘉庆九年补修”的刻字。城墙围长近两公里,设有城门5座,其中南北西各设一门,东则分设大小两门。城墙上用条石修筑了女墙、垛口,另有谯楼多个。南门名“迎龙门”,北门名“拱宸门”,这两个门已被拆除。大东门仅存残余。保留较为完整的为西门和小东门,以及左右墙段和谯楼。小东门名“环碧门”,环碧,即曲折回旋的碧水,站在小东门城墙上可眼观凯江清流。</p> <p class="ql-block"> 西平的城墙,也记录了一段特别的历史。清嘉庆初年(1796年),“白莲教起义”爆发于川陕鄂交界地带,义军之乱波及潼川府各地,引发当地乡民极大的恐慌,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严重威胁。为防范和镇压义军,时任县令邵良,组织星日乡百姓,构筑防御工事并修建粮台(注:经理军粮的机构),储备和保护军粮。采用“坚壁清野”的策略,配合清军的进剿,乡众终于取得胜利,这次战役被称为“潼河大捷”。平乱以后,星日乡的贤达、绅粮,倡导并出资,与乡众一道,连缀防御工事与粮台,“扩其基而城之”,因而有了后来乡场的城墙。“白莲教之乱”与清咸丰时的“蓝朝鼎之乱”,对当时的潼川(今三台)一带伤害严重。清光绪《三台县乡土志》中记载:“自嘉庆十六年后,又经咸丰辛酉蓝逆之乱,死兵疫者、迁汉中贵州者,几于十之三四。”</p> <p class="ql-block"> 老街青石铺设,两边民居比邻而建。现保留下来的各类民居多为清中晚期及民国时期所建,有平房,也有二层楼房,其中很多是合院式建筑,古街古建,古味犹存。民居建筑中,最为华丽气派的当属位于大东门外的“吴氏宗祠”。吴氏族人先祖为福建籍客家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落业观音场。该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增修,为三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各建筑单元包括前厅、中厅、正堂、圣武堂、观音堂、厢房、戏楼、烧坊,以及多个天井等。宗祠内还保存和陈设有吴氏族人的族谱、牌匾、先祖排位、先祖画像,以及古家具等。正堂门前曾挂有由清道光年间翰林院编修、云南监察御史吴洪恩题写的“敦睦堂”金匾。“吴氏宗祠”,建筑形制规整,装饰精美、庄严大方,被认为是四川境内保留最为完整的客家人宗祠。每年春分节,西平吴氏族人都要举行隆盛的祭祖仪式。台湾著名人士吴伯雄先生与西平吴氏同宗,2006年,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的吴伯雄先生为西平吴氏宗亲题赠匾额《吴氏宗祠》,2010年,吴伯雄又亲笔题词《敦睦宗谊》匾,由福建龙岩吴氏后裔送至西平吴家。</p> <p class="ql-block">▲修葺后的吴氏宗祠全景。图片来源:网络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人微信公众号《巴蜀文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