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02年,师范大学,大二。</p><p class="ql-block"> 魏教授在一堂《教育学》课上提到一本介绍教育思想的书,叫《素质教育在美国》,老先生很郑重地推荐我们要去读,因为他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值得每一个将来立志于讲台的我们去了解。 </p><p class="ql-block"> 一听这书的名字,油生一股莫名的厌烦。</p><p class="ql-block"> “素质教育在美国?难道中国的教育不好?”不读!懒得读!没空读!在那个“淘宝”还不是很流行的年代,学校图书馆又没有藏书的情况下,“没钱”成了不去做很多事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4年,单位,大会。</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我最近在读这本《教育的基础》,作者是黄全愈教授。相信大家对他的那本《素质教育在美国》都不陌生……”台上传来很真诚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杂七杂八的书读了不少:专业相关的书应需而读,不在少数;像这种教育理论、观点类专著,讲真,都是翻翻就好,第一直觉判断:一群非一线的教育高手们“围炉煮茶”……</p><p class="ql-block"> 山水有相逢,从《素质教育在美国》到《教育的基础》,该遇到的,即便兜兜转转,定会以一种舍我其谁的姿态“王者归来”,呵呵,绕不过去的黄教授,那咱们会会。</p><p class="ql-block"> “教育不能只训练‘考生’去学习已知世界的知识,更要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封面上的这句话乍一看,还挺有道理。</p> <p class="ql-block"> 那,就看看——</p><p class="ql-block"> 目录——</p><p class="ql-block">“上篇 教育的终点线”</p><p class="ql-block">“中篇 教育的起跑线”</p><p class="ql-block">“下篇 他山之石”</p><p class="ql-block"> 可以!“以终为始”的内容排版,典型的“UbD”思维模式。</p><p class="ql-block"> 章节——</p><p class="ql-block">《STEM是中国教育的希望吗?》</p><p class="ql-block">《什么才是“土猪”人生最关键的考卷?》</p><p class="ql-block">《搞教育就是写历史》</p><p class="ql-block">《掀开“黑幕”,看藤校招生的那些事儿》……</p><p class="ql-block"> 不错!“标题党”的心理拿捏,就这些题目,那不得好好“八卦”一下。</p> <p class="ql-block">《STEM是中国教育的希望吗》</p><p class="ql-block"> STEM是四门课的英文首字母组合:S代表科学;T代表技术;E代表工程;M代表数学。</p><p class="ql-block"> 黄教授认为我们进行了很多年的跨学科尝试,效果并不明显,或者说几乎没有效果。之所以会这样,从底层逻辑分析,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没搞明白确保STEM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在于要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学以致用等思维方式及行为能力。以素质教育为底色的跨学科课程学习才是教育的基础。那么,什么样的跨学科课程设计才能体现素质教育底色呢?下面这个关于“数学和艺术”的案例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p> <p class="ql-block"> 看完这份真实的跨学科案例,此刻,你的感受?是否觉得这种教学设计思路,出彩!</p><p class="ql-block"> 那么,这样一份跨学科案例的设计依据从何而来呢?我们不妨来看这份模板:</p> <p class="ql-block"> 看完这个课程设计模板,你又在想什么?是的,如果把这份跨学科案例的设计按照模板里的内容对应拆解后,我们会发现这种UbD课程计划框架对于跨学科课程尝试很有帮助,至少有了这种支架作为实施路径时,我们不擅长的、杂糅式的跨学科课程设计会更科学,学生的素养指向性也会更清晰。</p> <p class="ql-block">《什么才是“土猪”人生最关键的考卷?》</p><p class="ql-block"> 知识分两类: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p><p class="ql-block"> 黄教授认为应试教育培养考生去重复地拱已知世界的东西,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去不懈地拱未知世界的知识,包括诺贝尔科学奖等。</p><p class="ql-block"> 纵观身边,面对应试教育,很多孩子有且仅有地“拱”已知世界的知识,结果是什么呢?黄教授很直观地指出了他思考“恶拱”导致的后遗症……</p><p class="ql-block"> “土猪拱白菜”的行为会传染,由此产生的焦虑将铺天盖地。</p><p class="ql-block"> 对?不对?</p><p class="ql-block"> “土猪拱白菜”的行为会因为只想“拱”而伤害团队精神。可是,把自己的成功最终建立在“拱”败他人的基础上,这和之前的“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p><p class="ql-block"> 对?不对?</p> <p class="ql-block">这些结论,对?不对?</p> <p class="ql-block">这些结论,对?不对?</p> <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确实出现了以上现象时,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p><p class="ql-block"> 此刻,提及《南辕北辙》,你会想到什么?</p> <p class="ql-block">《反思 教是为了不教》</p><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名言:“教是为了不教。”</p><p class="ql-block"> 黄教授说天赋教育的真谛:“不教是为了教。”</p><p class="ql-block">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二者之间以“学会”连接。</p><p class="ql-block"> “不教是为了教”——“不教”是手段,“教”是目的,二者之间以“会学”连接。</p><p class="ql-block"> 前者强调“自学”;后者强调“自教”。</p> <p class="ql-block"> 这两种境界都是我们期许的,无论实现哪种观点,受益的都是孩子。可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做?</p><p class="ql-block"> 此刻,聪明的,是不是又想到可以通过创设“活动任务”使孩子们的知识与现实发生关联。然而,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是不是又会出现这种问题:</p> <p class="ql-block"> 别慌,这份设计流程“避坑”建议也许可以给我们些许启发……</p> <p class="ql-block"> 以上的这些模板及“避坑”指南,均出自《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这套书。</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在读黄教授的这本书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套书里的一些内容呢?这里引用黄教授《教育的基础》目录里的那句“他山之石”的后半句——“可以攻玉”。</p><p class="ql-block"> 其实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并不遥远,我们涉猎的内容越多,越发现教学中的“诗和远方”可望可及,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寻找关联,敢于关联,尝试关联。</p> <p class="ql-block"> 携丝缕质疑而来,化若干思考而喜。</p><p class="ql-block"> 黄全愈教授以他真实的“看见”,真切的感受,真灼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作为教育理念更迭者、教育实践尝试者应该看到的“诗与远方”。</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份良心活儿。我想只有不止步于“已知”,不断更迭“已知”,才能从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科“遵照者”成为一个以一见多的学科“创造者”。</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把孩子带向哪里?”这是近两年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说实话,这个问题直到现在我也无法给出一个自己都觉得很有说服力、很明晰的答案。 </p><p class="ql-block"> 但,我相信自己离答案已越来越近!</p><p class="ql-block"> “黄教授,受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