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延安 南有岩寺"

木头小南瓜(风光摄影)

<p class="ql-block">  我用脚丈量过的有点名气的古徽州老街和古村,少说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而这就在歙县古城边的岩寺古街,差点被我忽略掉。</p><p class="ql-block"> 想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太小,仅仅几百米,我只用眼光,便能“嗖”的一下望穿它。二是它大隐于市,短小精干,低调又安静。周围的徽州古城、屯溪老街、黎阳水街,个个比它出落得更有模样,名声大噪。搞得我这半个“徽州通”都几乎没听说过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次遇见它,还是先生说要带我去看看,我开始还老大不愿意,觉得它既然都没让我听过,我又见过各种有名的古街古镇,一肚子的不屑。但拗不过他的百般吹捧:什么历史悠久,必有可看之处;什么你走过千镇,也不要漏过这一村,省得后悔云云。他还神秘兮兮地说,还有一堆美食呢!一听有好吃的,我忍不住答应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  岩寺成镇于南宋时期,至明时已是一个"鳞次万家,规乡十里,商贾云集"的皖南重镇了。旧时,也是登临黄山的必经咽喉。</p><p class="ql-block"> 然而岩寺被人所知,却是在1938年4月4日新四军军部完成从江西南昌北移于此的时候,八省游击队万余将士,在这儿进行了一个多月的集结、点验、整编和训练,然后挺进云岭军部、奔赴抗日前线。在新四军军史的首页就写了“岩寺”。“北有延安,南有岩寺",当年的岩寺古镇,与叶挺、项英、张云逸、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一大批新四军的高级将领的英名产生过相关链接,它在我新四军历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段历史,我也是回来后才从网上了解到的,当时虽然也到古街后的小巷深处去寻旧迹,有几处高宅大院甚是有些规模和年代感,但没有任何文字介绍,转了一圈也不知所以然。我很为自己的无知而汗颜。我想下次有机会,我定会再去补上这非常重要的一课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古街处繁华之中,处处冒着人间烟火气。我想,这丰衣足食、闲庭信步、安详和谐的景象,不正是那些革命先辈们,当年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的美好吗?若他们在天有灵,见此番幸福场景,定会非常快慰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