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苗疆圣地

张顺彬

<p class="ql-block">  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何以有如此的吸引力?作家余秋雨给了答案——“用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这美丽在吊脚楼,风雨桥,青石板上;这美丽在清晨云雾、傍晚炊烟、夜晚灯火阑珊中;这美丽在苗家姑娘头上的银冠、长桌宴的红蛋、芦笙节的歌舞里;这美丽在苗族人坚韧不拔、生生不息、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中。</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千户苗寨,直达白水河畔。白水河穿寨而过,把千户苗寨一分为二。寨子依山而建,一边从河边开始顺着山坡,向上爬升,不断扩大,一直与山上云雾相接;另一边也是,遥相呼应,都是一座连着一座,一层高过一层,密密麻麻,挨挨挤挤,每一座吊脚楼都在承前启后。更远的就是青山和他们耕种的梯田了。据说,这是十余个自然村寨相连成片的,足有1400多户。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吊脚楼,一种干栏式民居建筑。每一栋楼是木质结构,以石块砌成基础,几根柱子从山坡上撑起,呈半边悬空状。造房没有设计图纸,造型、结构、装饰全在工匠的脑里。房子的框架系槜卯衔接,一栋房子需要的梁柱、穿枋上百根,槜眼上千个。木匠没有文化,凭一盒墨斗、角尺、斧头、凿子、锯子,便能使吊脚楼柱柱相连、梁梁相扣、枋枋相接,最终使房子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之上。吊脚是他们防潮办法,桐油则是他们解决防蚁的秘诀。吊脚楼是苗族的一种群体艺术,凝聚了苗族先祖的集体智慧。</p><p class="ql-block"> 风雨桥,横跨白水河,连接两岸苗寨,可以遮风避雨。每座桥按苗族艺术风格建造,桥面为木质结构,廊桥形式,两侧设有护栏、长凳。桥顶是斜檐青瓦,飞梁雕栋,塔亭顶上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风雨桥造型各不相同,是架在白水河上的美丽彩虹,也是苗族人心心相连的感情纽带。与风雨桥连接并延伸到每一条古巷的是青石板路,巷陌深深,阶梯第上,在欣赏古朴苍苍与琳琅满目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脚力,像苗人那样回家的每一步都要付出努力。</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西江千户苗寨,是一本陈旧的线装书;也有人说,西江千户苗寨,是一首缠绵的苗歌。其实,苗族是没有文字的,它用于传承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是口口相传,是苗族古歌、苗族服饰等。</p><p class="ql-block"> 苗族服饰,淳而不土,雅而不俗,雍容华贵,别具一格。苗绣给盛装增添各种动物花草图案,配以银角、项圈,饰以银头花、银镯等,每一件服饰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苗族是一个以银为贵的民族,在他们眼里,银饰最漂亮,银饰代表身份,银饰可以驱邪避害。因此,银也就成了时尚,也和信仰悠关。歌舞是苗族人生活的一部分,漫漫岁月,苗族在劳动中创造生活,诞生了自己的歌自己的舞。为传情、为宣泄、为怀古、为互诉衷肠,便有了飞歌、酒歌、古歌、情歌,便有了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板凳舞。飞歌高亢嘹亮,酒歌深厚雄浑,情歌缠绵婉转。苗族唱歌不需要理由,一年四季里,村村寨寨歌声缭绕。伴着优美的舞姿,姑娘们唇边含笑,眼眸如水,俏丽多情,每一个动作都随着银花的颤动而叮叮咚咚。这每一曲悠扬旋律,每一段优美舞姿,都是从她们前辈那里传承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东道主的热情让我们措手不及,午饭品尝的是长桌宴。每人一个红蛋,在额头转三圈敲三下,寓意鸿运当头,这是苗家人给与的真诚祝福。“高山流水”式敬酒,更是富有创意,也颇有荡气回肠。芦笙响起,姑娘们迈着轻盈舞步,唱着敬酒歌,来到了面前,用叠碗传递的方式表达对客人的敬意。这酒味甜、绵软、醇香,我深深感到了一种亲切和温暖。</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千户苗寨,仿佛一脚就踩进了历史的长河。许多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把苗族称为世界上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五千年历史,五千年沧桑,苗族先祖们曾在浓浓的阴云下,萧萧的寒风里,迁徙了又流亡,流亡了再迁徙。直到600年前迁徙到西江,才有了今天的千户苗寨。岁月的洗礼,苗族、苗寨变得安详而平静,善良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  返回的路上,登上制高点,眺望西江千户苗寨的全貌。心想,要是也能看看夜色里的苗寨,那该有多好,那灯火是否点亮了普通苗户朴素生活,是否点亮了整个苗家世界。挥手道别的时刻,心头涌上丝丝流连,幸好今天来过,否则今生的遗憾。来的时候,我带着一丝凝重的神色探寻走过历尽沧桑的风情与文化;走的时候,我带着无尽的思念与祝福,却带不走一丝云彩……</p> <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