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懂事起,每当母亲提起“淮南根据地”,“淮南老战友”等时,都会在她的神情中,看到一种深深的怀念和眷恋, 那究竟是怎样一片热土,怎样一种感情,能使母亲离开几十年后仍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上图:陈毅和新四军二师,准南根据地部分领导人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下图:淮南根据地地图</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创建淮南抗日根据地</i></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后我们姐妹,终于第一次踏上了母亲曾经魂牵梦绕的这片热土,去追寻那心底的疑问和答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图: 姐妹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黄花塘是我们淮南之行的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黄花塘,位于苏皖交界,盱眙的东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黄花塘原来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但从1943年1月10日,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移驻这里,黄花塘从此成为华中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母亲的淮南岁月也正是从黄花塘开启。1942年底,在日伪军大扫荡前夕,母亲随华中抗大总分校转移到淮南抗日根据地。1943年1月,因形势严峻,抗大决定分散办学,抗大总分校结束后,母亲曾先后住在黄花塘军部招待所和新四军二师师部(来安大刘郢)等待分配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新四军二师师部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在这段时间里(春节前后),母亲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仰慕已久的传奇人物罗炳辉师长和他的夫人张明秀大姐,亲身感受到根据地人民群众对罗炳辉师长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仰,感受到新四军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明秀大姐,虽然只比母亲年长两岁,却是经历过长征和战火考验,威望很高并受到大家尊重的“老大姐”,明秀大姐的坚毅果敢,坦荡率真使母亲和她一见如故,很快两人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这张照片是1943年明秀大姐送给母亲的。</span></p> <p class="ql-block">从1943年初到1945年10月,母亲一直在准南根据地基层做党群工作。先后在方毅担任准南行署主任的路东地委(现盱眙)旧铺雨山做群众工作。在旧铺区委任组织委员,古城区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这三年基层工作的历练,特别是在方毅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在身边许多资深的老革命、老党员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母亲在群众工作的实践中迅速成长。她工作踏实不怕吃苦,关心群众疾苦,深入老乡家,动员青年参军,发动群众生产互助,组织征收公粮等,当地群众都亲切称她“老丁同志"。</p> <p class="ql-block">如今成为风景优美旅游胜地一盱眙天泉湖景区,历史上曾是以梁化农烈士命名的化农水库改建。这里曾是母亲工作过的盱眙古城区。</p><p class="ql-block">曾任过古城区委书记,区长的梁化农烈士和母亲一起工作过。(43年3月梁任古城区委书记,区长,44年9月任盱眙县民兵总队副政委,政委,46年9月7日牺牲;母亲44年9月任古城区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47年2月母亲在撤到山东的行军途中得知梁化农牺牲之息。</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下旬,华中局机关和新四军军部从盱眙黄花塘移驻淮安。从此,“两淮”成为了华中解放区的领导中心,11月方毅同志任苏皖边区政府最年轻的副主席,并兼财政厅厅长。这一段时间,在母亲日记中曾有记载“45年11月调准阴,在边区财政厅住了十余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在华中分局党训班学习了16天后,分配到了华中分局民运部工作组。幸运之神再一次降临。母亲得以在时任华中分局民运部副部长,备受党内尊敬的李坚真大姐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这也成为母亲一生中许多珍贵记忆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p><p class="ql-block">在李坚真领导的华中分局土改工作队,母亲在准阴参加了一段时间的突击锄奸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46年1月华中分局召开了第一次工农青妇民兵代表大会。</span></p> <p class="ql-block">母亲也参加了华中分局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工农青妇民兵代表大会,在会上并与不少分别几载的老战友重逢,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这次会议上,母亲还遇到了45年2月一8月1日在淮南区委党校一起参加整风的武文华和项明阿姨。</p><p class="ql-block">这是46年2月3日(正月初二)在淮安城三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不久因陇海铁路东段通车,母亲又被选调到陇海铁路工会工作,负责筹建铁路工会,发动铁路职工组织合作社,并担任工益科长兼合作社长。</p><p class="ql-block">后来因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铁路停止售票,母亲于1946年11月调离陇海,随部队北撤来到山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46年5月母亲在陇海铁路工委工作组时与(左起)康迪,吳敬会,马岱峯,任兴文,吳彭,李惠民,小陈,在新安镇的陇海洋桥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46年与严敏阿姨在火车头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四年的淮南岁月,尽管在母亲一生的革命生涯中不过是短暂的一撇,但却是奠定母亲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起点。多年来,母亲正是深深被像罗炳辉师长,方毅同志,李坚真大姐,梁化农烈士等等这样一大批共产党人的人格精神所震撼和吸引,而不断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p><p class="ql-block">母亲对我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理解已深深融化在"血液"里,成为一种本能的自觉行动。共产党人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已成母亲一生的最高行为准则。</p> <p class="ql-block">有一种精神,刻骨铭心,有一段历史,终身铭记。时至今日,天长人民还常以天长曾被叫做“炳辉县”而自豪。炳辉路,炳辉中学,炳辉小学无不彰显着天长人民没有忘记罗炳辉将军创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伟大功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安徽天长街头。</span></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一段历史,也永远铭刻在黄花塘人民心间。80多年后,当我们姐妹流连在黄花塘镇大街小巷,许多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少奇路,子恢路,云逸路,仲弘路…。这一下就拉进了我们这些新四军后代与当地人民的距离。</p><p class="ql-block">我想,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也进一步读懂了母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上图为黄花塘街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