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近在古韵幽香中

温故知心

<p class="ql-block"> <b>远方,近在古韵幽香中</b></p><p class="ql-block"><b> 戴戍</b></p><p class="ql-block"><b> 一 </b></p><p class="ql-block"> 初春,空中客车的一双巨大羽翼,在轰呜声中,把我从乍寒未暖的东北,载到了四季如春的西南边陲,走下飞机,在白云朵朵的蓝天下,一股清爽沁人心脾的微风扑面而来,让我顿感呼吸格外顺畅。我搭上“的士”,半个多小时车程便到达了云南腾冲和顺古镇。</p><p class="ql-block"> 我在和顺古镇短暂旅居,住在半山坡上一个阁楼式,环境十分优雅的四合院。</p><p class="ql-block"> 初来乍到,我想我还没有读透祖国卷帙浩繁的锦绣山河,古迹人文这本大书,凭自己所知道的那零星半点的知识,是很难看得懂具有600年历史,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这块沃土上的璀璨明珠一一和顺古镇。</p><p class="ql-block"> 近年数次旅游的经验告诉我,每到一地旅游,都应事先看一些相应的宣传资料,增加一些“先入为主”的概况了解,这样才能避免只会说:这里好!真美呀!而说不出自己到此一游的真切感受和收获,白白地浪费了舟车劳顿的那份精力,白白地扔出了一张张的百元人民币。于是,到和顺古镇,放下行囊,我便到街上向导游员要了一些广告宣传单,看后,大体了解了一些景点的部位和特色,我在未曾深入谋面中,把和顺古镇想象在了我的脑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二</b></p><p class="ql-block"> 晨起,我走出住宿地,脚踏古感黝黑的青石板,朝和顺古镇东村口,大家公认的著名景点一一野鸭湖走去,湖中的水宁静清澈,在晨光照射下,湖面闪耀着光影,只见不多的黑色、白色的野鸭,轻轻地在乌篷船边转圈的游动。我站在野鸭湖的高处,透过朦胧的一层层生动飘逸的雾气,远远看见依山傍水的和顺古镇,再仔细朝前处张望,湖的前方是一片平畴沃野,湖的两侧椰树盎然、柳枝含烟、鲜花吐艳,鸟鸣不绝。我拿出随身携带的望眼镜,朝远方山间望去,一座挨着一座环山而建的房屋,从山脚下向半山坡渐次递升,绵延了两三公里。</p><p class="ql-block"> 哦!好大的村庄。</p><p class="ql-block"> 早餐之后,我寻幽探奇,从村口开始,沿着那弯多路窄的古巷里的小路,走进了一座座古宅。对这些古宅,深刻的印象是墙基高筑,粉墙灰瓦,具有中国专统微派建筑的特色,令人惊奇的是每户人家大院的门,虽己显露出历经岁月洗礼的沧桑样子,但依然泛着沉沉的光泽,门上的狮头状的铜质的大锁座和大环把手,不失光滑透亮,宅院围墙的墙根,长出了厚厚的青苔。再进入宅中,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装饰精巧,装点高雅,中堂摆放一张长桌案,两侧摆放着似乎年久显得沉甸甸的太师椅,墙上挂着或是激励后人以德为尚,勤勉学习,或者是告之后人勤俭持家内容的对联、牌扁。</p><p class="ql-block"> 置身古宅,看着那房顶屋檐灰黑的一块一块的瓦当片,再看看斑驳土黄的泥墙和脚下的石头台阶,无不生发出古老沧桑的味道,不由地我觉得穿越了流光溢彩现代生活的时空,幸运地在岁月不居的时光里,品味了远去的人们生活的烟火,感受老宅的古韵悠长。</p> <p class="ql-block"> <b>三</b></p><p class="ql-block"> 我住在和顺古镇16天,走过镇中的每一个角落,听到了那些热情好客,愿同游客搭话的村民,在娓娓道来中为我讲述的和顺古镇那些久远,但至今仍让人引以为傲,津津乐道的故事儿,让我丰富了对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们的认识,让我知道了这个坐卧在高黎贡山下,万年之前的火山岩遗址,如今富饶美丽山村里的先辈们,早在400年前就以高瞻远瞩的目光,闯出了“走夷方”,淘生活的路子,他的赴缅甸、老挝、越南、印度,远行美国、加拿大、英国,在山间声声马铃响动中,从事商品交易,踏出了一条古南“丝绸之路”。挣了钱,衣锦还乡,耕耘家园。</p> <p class="ql-block"> <b>四</b></p><p class="ql-block"> “一景一物总关情”,多日里我不辞辛苦,流连在和顺古镇幽深的小巷,俯仰之间,感慨之时,处处都会目睹一座座古朴大方、气势恢宏的百年古迹。</p><p class="ql-block"> 宗祠是和顺古建筑的代表作,其中有八个宗祠是和顺名声显赫大家族的,最早的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最晚的建于民国(1926年)。这些宗祠,“慎终追远,寻根问祖,扬每一族威,展历史风采,励千秋后人”。我站立在赫然矗立在眼前的宗祠前,那牌楼高耸,斗拱竞生,翘角飞檐,让我震撼这里古代建筑的恢宏与奇迹。据和顺人说,宗祠建筑吸纳了西式建筑的外观精致、华美的风格,在装饰景物的寓意上,除使用中国传统的图案,也借签了西式的高浮雕、浅浮雕、突浮雕,形象逼真,气韵超群,使宗祠建筑似乎光耀在天地之间。我走进宗祠,正殿大堂供奉着始祖,次第是先祖、后辈的牌位,祠内悬挂有知名人士撰与的楹联、匾额,流溢光彩,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岁月虽洪荒,先贤风骨却犹存”,和顺人的宗祠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族文化的精粹。</p> <p class="ql-block"> <b>五</b></p><p class="ql-block"> 历史沉淀,丰富多彩,仿佛和顺古镇在我举手投足间,都会触摸到斑驳岁月留下的丰厚古韵气息。</p><p class="ql-block"> 村中的六处雄伟壮观的大牌楼,数处石拱桥,数处水岸洗衣楼,马帮旧址博物馆,兵总部,大月台水车,中国最小造纸厂,驻足在这些景点,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在漫长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似“高山流水,乾坤天地”的和顺古镇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这个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山村,经历了风云变幻的岁月,为什么还能完好保存,延续数代和顺人百年建筑的原貌,展现出新时代的万千气象?答案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育人为本。</p><p class="ql-block"> 我走在村中的一条长长的文化长廓,看到一牌坊两侧的柱子上写着:富贵难传三代,书香可续百世。也许这是和顺的先人们留下的古训。再往里走,沿着长廊地上立起15块石碑,每块石碑为一篇,镌刻着“十五篇”,包括劝学、勤学、耕读、励志、孝道、礼仪、家园……,相当于村规。还有一石碑上刻有民间谚语:“三代不读书,犹如一窝猪”。可见和顺人是多么地重视教育读书育人,这里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他们树立了崇文尚教,学做合一,尚古崇新的理念。立于和顺古镇文昌苑的一块石碑记载:从明代到清道光年间,和顺乡科甲题名人数有400余人,对于一个乡村,说明当地的文风曾经是如此的兴盛。近代以来他们更加重视教育读书育人,远在民国初年,这个与繁华大都市相距遥远,恍如“天之尽头”的地方,会奇迹般地建起了一座乡村“大学校”一一和顺图书馆,它是中国乡村第一图书馆,图书馆分设古籍、民国、现代三个书库,共有藏书11万余册,其中包括乾隆年间刻本《昭明文选》,同治、光绪两朝刻本《二十四史》等古籍善本1万余册。文化名人胡适为图书馆题写了“和顺图书馆”馆名,故宫博物院创始人李石曽为图书馆题写匾额“文化之津”,还有廖承志、楚图南、钱伟长、熊庆来等名人,为图书馆的题字。读书“启智化愚”,改变了人的观念,他们从这里受到熏陶,加之自身的努力,和顺古镇成才的莘莘学子不计其数,走出了著名哲学家、博士、教授、爱国华侨、商人、翡翠大王。我兴奋地坐到精致清幽的和顺镇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乡村第一图书馆》里,静静看书,让书香缭绕在心间。我参观了《艾思奇纪念馆》,在这里我见到了毛主席为艾思奇题写的:“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真迹,让我为出生在和顺古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更加仰慕</p> <p class="ql-block"> <b>六</b></p><p class="ql-block"> 静谧的夜空,繁星点点,在即将离开和顺古镇前一天的晚上,我坐在四合院的天井下,在一张若大的茶桌前,漫品和顺的山茶,我问自己你读懂这块土地了吗?因为在我的情感认同中,只有读懂脚下站着的这块弥足珍贵的土地,才是对居住者最大的尊敬。​我站起身来,眼望头顶的天空,仿佛在和日月星辰对话;院中漫步,抚摸那棵伞状高大的老银杏树,仿佛是在同和顺人的母亲山一一高黎贡高山上历经风雨的每一棵大树握手;走近绽妍的杜鹃和三角梅,仿佛在同和顺这片土地里的每一株鲜花,每一棵葱绿的小草耳鬓厮磨。 </p><p class="ql-block"> 我走出宅院,从古镇里那弯弯小路的窄巷中,似乎听到远去的和顺人,抖落下岁月的尘土,迈着清晰亲切脚步归来。</p><p class="ql-block"> 念天地之悠悠,岁月留下经典。</p><p class="ql-block"> 古朴雅致庄严的这片古老的土地,时空浩渺,收纳了四海风情,让我感触了和顺人世代生息的脉动,也让我这位来自北方的远行者,沉浸在了古韵幽香中。</p><p class="ql-block"> <b>写于云南腾冲和顺</b></p><p class="ql-block"><b> 初见一一精品客栈</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3月28日晚</b></p> <p class="ql-block">作者:戴戍,v信温故知心,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在藏蓝色警营从警三十余载。他,把拙者白天黑夜对着屏幕敲打出的一行行一页页文字,视为流淌岁月的感动,向友人倾诉的心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