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清明食俗 传承中华文化

林有清风

<p class="ql-block">“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艾草碧绿,青团飘香,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节。</p> <p class="ql-block">清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古人尊重自然,遵循规律,会根据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日的变换,选择适宜的食材,借助不同的食物,顺应不同的事物性质和味道,荤素搭配,五味调和,制作出相应的风俗食物。这些美食不单单是舌尖上的绝妙享受,更是对古老文化的虔诚传承。而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人们除了祭祖扫墓,同时会采摘艾草,荠菜、马兰头、春笋等当季的野菜制作传统食物,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4月5日,微微细雨下,宾王中学 714 班五位充满活力的同学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味之旅。在这个清明时节,他们将一同悉心品味这些美食,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天空中虽然飘着毛毛细雨,但那片生机盎然的山野依然深深吸引着傅禹心、张福智、高仁挺、吴宇程、朱泓瑜这五位同学。他们穿梭于山间田野,尽情采摘艾草、荠菜、马兰头、茶叶、豌豆和春笋等食材。他们带着满心的欢喜,雀跃在绿意盎然的大自然中,仿佛是在寻找着中华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带着满满的收获,同学们回到了厨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 清明粿,作为清明食俗的典型代表。</span>同学们先将散发着清香的艾草洗净、煮熟,捣成细腻的艾草泥,再与糯米粉混合,便可以揉成一个个翠绿的青团。然后用擀面杖擀出一张张圆圆的青团皮,包上拌好的芝麻花生红糖馅;炒熟的腊肉鲜笋馅,就可以制作出清香的甜口和咸味的清明粿了。咸口的包成饺子型,甜口的包成三角形,还可以用模具压出漂亮的图案做成圆圆扁扁的艾草饼。在奶奶手把手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争先恐后地比试起来。做好的清明粿上笼蒸过后翠绿的颜色宛如春天的气息,轻咬一口,仿佛将整个春天的气息都纳入了口中。</p> <p class="ql-block">将在田间采集的荠菜洗净焯水后切碎,与豆腐等食材拌成馅料炒熟,包入豆皮中,裹紧两边折叠滚成圈,便做成了一个个圆鼓鼓的荠菜素包,将春日的鲜味包裹其中。奶奶教得仔细,同学们自然是学得非常认真不敢马虎。不一会儿,两大盘素包就包好了。锅里倒入一点点食油,轻轻地把素包放入锅内,翻转煎上几秒,金灿灿的豆皮脆裹着鲜美的野菜,一口下去深深的满足感不可言喻。</p> <p class="ql-block">野外的马兰头也是需要洗净焯水切碎的,再配上新鲜的五花肉和豆腐,与馄饨皮完美融合。有了包清明粿和素包的经验后,同学们不必再请教奶奶,个个自己琢磨着哪种包法最具义乌特色,认真的样子让人生心欢喜。</p><p class="ql-block">水开下锅,白色的馄饨皮里浮现着若隐若现的绿色,马兰头独特的香味弥漫着整个厨房,入口更加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将同学们现采的茶叶加入煮熟破壳的鸡蛋中,过上十几分钟,茶叶的香气便渗入鸡蛋中,咬上一口,淡淡的茶香即刻从嘴角散开沁入心扉。</p> <p class="ql-block">雪菜春笋作为一道时令佳肴,鲜嫩的春笋与雪菜相互交融,那可是舌尖上的春天交响曲啊。这道美食全程由朱泓瑜同学掌勺,其他同学聚前观摩切磋。那一刻,真挚的友谊之花开满每个同学心间,纯洁的同学情甚是令人羡慕呢。</p> <p class="ql-block">豌豆、腊肉与糯米的相遇,成就了一碗美味香糯的豌豆糯米饭,尤其土灶熄火后烘出的那一层金黄香脆的锅巴,从此镌刻深深在了孩子们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还了解到了许多与这些美食相关的典故和诗词。比如,青团的背后有着古人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则让人对荠菜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清明食俗中的美食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祖先们的智慧和情感。食俗的传承远远不只是美食的代代相传,更是一种文化的薪火相继,它承载着祭扫先人的深厚情感,它令人们在品味美食的美妙瞬间,感知着时节的变迁,追思先人,感恩生活的点滴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当今时代,清明食俗依旧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沉热爱与执着坚守。无论是在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中,还是在欢声笑语的社交场合,这些美食皆成为人们传递情感、共享欢乐的温馨媒介。</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寻味之旅,714班这五位同学不仅体验到了亲手制作美食的乐趣,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感受这独特的清明味道,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