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朋友,不知你可曾见过火塘?是否知晓它的功用?在我下乡当知青的滇东北山区农村,那可是家家户户有火塘,生活中亦离不了火塘。</p><p class="ql-block"> 火塘,简言之,就是家中前堂近大门一侧地上挖的一个一米见方、四周砌以方石的浅坑(小坑在汉语释义中亦可称之为塘)。在塘中燃以木柴,便可烧水做饭、驱寒取暖。这,也就是火塘的基本属性与功用。</p> <p class="ql-block"> 当地不产煤,火塘所需燃料,主要以松树和一种叫“水冬瓜”的树木为主。烧火塘时,人们常喜欢在烧柴中加以一根较粗大的杂木,此木火焰虽不旺,但耐烧。夜里,还可兼作捂火之用。</p><p class="ql-block"> 无论你进入谁家,首先映入眼帘的,必定是那烟火辉映的火塘。一年365天,除出工、睡觉外,家中成年男性呆的最多的地方便是火塘边:他们会自斟自饮地喝着烤茶,有一口没一口地抽着“旱烟” (未经细加工的烟叶)。直至夜深了,瞌睡来了,男人们方会慵懒起身,离开火塘。</p><p class="ql-block"> 若无特殊情况,火塘里的柴火一年四季从不熄灭。政府虽早有“爱护森林”、“不准乱砍滥伐”之类的宣传,但当年更多的还是停留于“宣传”的层面。对于一般违规行为,也多以教育为主,缺少严厉惩罚。村民找烧柴,除对已成材的大树心存几分顾忌,不敢妄动外,至于其它,则难保会手下留情。实难以想象,从古至今,那一家家、一户户,为了自身便利,为了火塘里经年不熄的火焰,究竟砍伐了多少林木……</p> <p class="ql-block"> 火塘因其特殊性,也是当地村民接待宾客,与他人交流的重要场所。偶尔,我们也会去生产队相熟的老乡家串门。坐于火塘边,喝着男主人用小茶罐煨出的浓酽烤茶,或捧着水烟筒“吞云吐雾” (水烟筒”即“云南十八怪”之一“吹火筒当烟袋”所指的“吹火筒” ),嘴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闲话,内心却也颇为能主动与贫下中农紧密结合而自豪。火塘周边空间并不大,但却荡漾着浓浓的人情味。火塘,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感官上的温暖,还有情感上的温馨。</p><p class="ql-block"> 前去老乡家的次数多了,我们也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那便是当地农村的女性是不能随意在火塘边闲坐的,就像女性不可以上餐桌与男性共同进餐那般,同属于不成文的乡风民俗。这,不知是否也算是“重男轻女”封建思想衍化而成的另一种“火塘文化”?!</p> <p class="ql-block"> 初到农村之时,我们烧不惯火塘,便想着移风移俗,改善陋习,曾尝试着以大铁火炉替代火塘,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由此,也算是明白了火塘之所以能在当地长期存在,自有其不可替代的道理。最终,我们也还是只能臣服于现实,入乡随俗,逐渐学习并习惯与烟熏火燎的火塘朝夕相处。</p><p class="ql-block"> 无事时,众知青不分男女,均乐于围坐火塘边,一边漫不经心地吃着火塘灰里焐熟的洋芋,咀嚼着烤得香喷喷的干苞谷粒,一边议论着大家关心的一些热门话题,或天南地北地神侃各种轶闻趣事。兴之所致,也会一曲接一曲地高唱革命歌曲,抑或低声哼唱只能流传于“地下”的“知青之歌”……借以舒解生活之苦、前景之忧。</p> <p class="ql-block"> 晚上,围坐于火塘边,因有柴火之光照明,可不用点煤油灯,多少也能节省下些买煤油的费用。很多时候,大伙或许就只是静静坐着,看着火塘里火焰摇曳变幻,感受着其带来的身体仍至心灵的温暖。此时,火光映照下的那一张张青春的面庞,神态里更多是写着宁静,神情中透着惬意……这,应该也算是另种形式的“抱团取暖”吧。</p><p class="ql-block"> 往事随风远去时光悠悠,青葱岁月抒写芳华灼灼。在农村,以知青的名义,我共生活了三年零一个月:1126天。期间,也经历了太多难忘的人与事:若将其以时间线为序进行排列,居于首位的,无疑当属那烟火缭绕的火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