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期,感染科救治了1位因自行停用“抗乙肝病毒药物”后突发肝硬化的患者。虽然经过积极救治,患者各项指标都稳定了下来,但也发生了不可逆的中晚期肝硬化,可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佑先生有明确的乙肝病史20年,2014年曾在感染科门诊就医,王旭医生根据病情开具了“恩替卡韦”口服抗病毒治疗,当时医生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不可擅自停药”,如有特殊情况一定要征询专科医生意见。</p><p class="ql-block">服药后患者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肝炎症状也消失了。2023年11月21日,佑先生在门诊复查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测定<1.00E+002<span style="font-size:18px;">IU/mL,</span>胎蛋白2.27ug/L,其它指标也都相对平稳,<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认为乙肝已经“治好”了,抗病毒药物吃不吃都无所谓,未</span>询问医生就自行停用了抗病毒药物。2个月后,佑先生开始出现乏力、食欲差、恶心等症状,于是又来到感染科门诊就诊化验后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三阳,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测定1.43E+007IU/mL,B超提示肝硬化。虽然佑先生立即住院并改用替诺福韦继续抗病毒治疗、保肝降酶等对症处理,但他已经出现了肝硬化的症状,后期发展成肝癌几率也大大增加,擅自停药的后果非常严重。</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在肝癌的常见致病因素中,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主要因素。夺走了很多人的肝癌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感染科医生希望广大慢性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期间,若有特殊原因想停药或想调整治疗,一定要先咨询感染疾病科的医生,以免发生病情恶化难以救治。</p> <p class="ql-block">在长期服用乙肝抗病毒的过程中,为了不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有2点大家一定要注意。</p> <p class="ql-block">一、空腹、定时服用</p><p class="ql-block">空腹服用:一定要在饭前、饭后两小时空腹服药,不要和其他药物或食物混合服用。</p><p class="ql-block">定时服用:每天固定时间吃药,能够保持药物的血药浓度,取得最佳疗效。</p><p class="ql-block">建议大家每天晚上睡前吃药,因为晚上六七点吃饭,在十点左右睡觉,这时候正好把药吃进去就可以了。能有效减少漏服现象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二、不能随意停药</p><p class="ql-block">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只是让乙肝病毒不再复制,口服药物并不能彻底根除乙肝。</p><p class="ql-block">如果贸然停药,体内原来被压制的病毒会慢慢复制造成反弹,导致肝炎发作,乃至肝衰竭,甚至有些患者只能靠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p><p class="ql-block">还要跟大家强调是,停药后反弹的过程是缓慢发生的,可能在停药后半年乃至一年后才会反弹,并不是说停药后半年内复查,乙肝病毒检测不到,肝功能没问题就说明停药是安全的,停药反弹可能要到半年后乃至一年多才会引起肝炎爆发。所以千万不能随意停药或减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