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b>原文(R) </b><br>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雍,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font><br><br><b>复述(I)</b><br>凡是筹划计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首先要追寻所面临问题的起因,进而探求事物发展过程,特别是当前面临的处境等实情。掌握了这些情况,就可以继而制定上,中,下三种计策。将这三种计策互相参验,就能够定出良策奇谋。真正的良策奇谋是无往而不胜的,这种设计奇谋的方法是古人就曾实施过的。所以郑国人入山采玉时,都要带上指南车,就是为了不迷失方向。考量别人的才干能力,揣度他的真情,就是处理事情设计计谋的指南针。<br><br><b>思考(A)</b><br>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问题就解决了一半。面对任何问题时,我们都可以用“黄金圈”法则去进行分析解决。先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即确定问题的本质;然后分析“为什么”,即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最后再去思考 “怎么做”。<br><br>在“怎么做”这个环节,尽量能想出上,中,下三种方案。把这三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合适的方案,往往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font color="#ed2308"><b>原文(R) </b><br>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font><br><br><b>复述(I)</b><br>有共同思想和欲望的人相互相亲近,是因为双方都获得了成功;有共同思想和欲望的人相互相疏远,一定是其中一方受到了伤害。有共同憎恶的人相互亲近,他们的憎恶会成倍增加而对双方都有伤害;有共同憎恶的人相互疏远,那么只有其中的一方会有伤害。所以,双方有利就相互亲近,双方有害就彼此疏远。这类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也是审查同异分界的一种根本方法。所以土墙从有裂缝的地方崩坏,树木从有节的地方折断,缝隙和节疤就是它们的分界之处。新的事物、新的情况都是旧事物发展变化才产生出来的,为解决新的问题才需要谋略,需要谋略才会产生计策,计议筹划能产生言论,有了言论才产生游说,有了游说才能使事情朝解决的方向发展,事情或问题按照解决的方向向前发展了,还要想出退出的策略,退出的策略也考虑好了,就可以制定针对事情的整个方案了。任何事情的处理方式都是这样,不论反复多少次也都遵循同一法则。<br><br><b>思考(A)</b><br>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表面上看这句话有一点势利,但只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这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在任何地方都遵从的一条规律。但凡一群人能够聚在一起,都是因为各自能从这个群体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一些好处。<br><br>这些好处不限于经济利益,也包含精神上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价值和情绪价值。所以,在与人相处时,我们一方面要挖掘对方能带给我们什么价值,同时要思考自己能给对方提供什么价值。只有能够相互提供价值的人,才能长久地相处在一起。<br><br><font color="#ed2308"><b>原文(R) </b><br>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font><br><br><b>复述(I)</b><br>仁人君子看轻财物,不可以用物质利益来诱惑他,反而可以让他们出资资助;勇士轻视危难,不可以用祸患来恐吓他们,反而可以让他扼守险要的地方;智者通达事理,明白道理,不可以用欺诈的手法来蒙骗他,反而可以用大道理来晓谕他,让他建功立业。这三种人才要各得其用。所以愚蠢者可以用欺骗手段蒙蔽他,不肖之徒可以用恐吓手段威胁他,贪婪者可以用金钱利诱他,这是根据不同的人来决定策略。所以,强大是从弱小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平直是削去弯曲积累起来的,有余也是从不足积累起来的。懂得这个道理,道术就得以实行了。<br><br><b>思考(A)</b><br>我们时常会陷入一种疑惑,就是对别人的一些行为无法理解。比如有的人坚信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有的人却宁死不为五斗米折腰;有的人做任何事都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有的人却时时为他人着想。之所以不能理解这些行为,是因为我们对他人没有足够的认知,因而无法对他们进行分类。<br><br>仁人,勇士,智者对生命有着不同的定义,这也导致他们的行为背后有着不同的动机。如果想要跟某个人合作,就要事先对其进行分类,找到对方的动机,然后充分利用对方的优点。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br><br><font color="#ed2308"><b>原文(R) </b><br>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正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font><br><br><b>复述(I)</b><br>所以对外表亲热而内心疏远的人,要从对方的内心着手去游说;对于那些内心愿意亲近我们,但外表没有表现出来的人,要从外表着手去改变他的态度。要了解对方的疑虑并想办法消除它;顺着对方所看见的东西来肯定他;顺着对方的观点来附和他;顺着对方的有利态势来成全他;根据对方厌恶的东西为他谋划对付办法;根据对方遇到的祸患设法为他排除。<br><br>通过摩的手法琢磨透他的心意去恐吓他;把他不断抬高,使他处于晃动的不安之中;让他衰败然后纠正他,让对方认为自己真诚可靠;为他设计一个征兆然后使之应验,使他相信自己;隔绝他的视听,闭塞他的耳目,打乱他的思维,迷惑他的理智,进而完全控制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计谋。<br><br><b>思考(A)</b><br>影响一个人的前提是先了解他。当我们对一个人有足够的了解后,就能掌握对方的性格密码,从而找到跟他沟通的正确方式。人们都希望被人理解,也希望别人能顺着自己的想法做事。所以我们只要能够顺着对方的心意,就能够获得对方的喜欢和信任。<br><br>在获得对方的喜欢和信任后,我们再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他,从而让对方能产生思维和行为上的改变。先走进他人的内心,然后再带着他走出来,这就是人影响人的过程。<br><br><font color="#ed2308"><b>原文(R) </b><br>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font><br><br><b>复述(I)</b><br>计谋时要隐秘,在大庭广众下谋划不如在私下谋划,私下谋划不如缔结同心而谋,因为缔结同心可以做到亲密无间。计谋的使用,遵守常规不如使用奇计,奇计的实施起来就像流水一样不可阻止。<br><br>所以游说国君时,必须与他谈论奇策,才能引起他的关注;游说权臣时,必须与他谈论个人利害关系,计谋方可实施。你身在某一决策圈外,却过多地议论决策圈内的事,必定会有危险降临。不要把别人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不要拿别人不了解的事去说教别人。对方有什么爱好,要学着迎合他;对方有什么厌恶忌讳,要加以避讳。因此,做任何事情都是在暗地里使用这些方法,而得到回报确是很明显的。<br><br><b>思考(A)</b><br>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事者不谋于众。我们在刚开始谋划一件事时,往往很难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所以不要找太多人去商量。七嘴八舌的讨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结果。我们需要做的,是先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制定好详细周全的方案,再去说服其他人接受。当然,如果在制定好方案后,能够去征求大众的意见,就可以让自己的方案更完善,更容易被人接受。<br><br><br><font color="#ed2308"><b>原文(R) </b><br>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font><br><br><b>复述(I)</b><br>所以想要除掉一个人,就要放纵他,等到其留下把柄时顺理成章地控制他。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可以将机密大事托付给他。在用人方面,能够了解、掌握的人,才可以重用;不能了解、掌握的人,善于谋划的人是不会重用的。<br><br><b>思考(A)</b><br>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表现。就像一块石头扔进小池塘可以溅起大水花,而扔进大海很快就会被海水吞噬一样。当一个人的内心强大到像大海一样广阔时,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就不会在他心里掀起波澜。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在遇到事情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专注解决问题,不受情绪的干扰。所以说,高手没有情绪,眼中只有目标。<br><br><font color="#ed2308"><b>原文(R) </b><br>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font><br><br><b>复述(I)</b><br>所以说,做事贵在控制别人,而千万不可被别人所控制。控制住别人,你就掌握了主动权;被别人控制,你的命运就处于被动。所以圣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隐而不露,而愚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大肆张扬。有智慧的人做事容易成功,没有智慧的人很难做成事。由此看来,虽然消失的东西已不能使之再出现,而已有的危险也不能转危为安,但是在事情处理的过程中,顺应规律、重视智慧仍然是十分必要的。<br><br><b>思考(A)</b><br>人们都不喜欢被人控制,而喜欢把控制权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控制他人有不同的方式。有的用权利去控制,有的用金钱去控制,有的用暴力去控制。这些控制的方式都会让被控制的人有一种被压迫的感觉,早晚会遭到反抗。<br><br>而有效的控制方式是什么呢?也就是鬼谷子讲的,无为而贵智,即顺应规律,重视智慧。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人性的规律,然后顺着人性去做事。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这样,别人就会按你期待的方式行动,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他人的目的。<br><br><font color="#ed2308"><b>原文(R) </b><br>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之义,则可与语。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诱。</font><br><br><b>复述(I)</b><br>智慧要用在众人无法察知的地方,才能也要用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智慧和才能的使用贵在隐秘,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做到隐秘,那么就选择不宜公开做的事来实施,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智慧、才能不能够做到隐秘,那么索性公开自己的谋略主张,用之来做事,向对方显示自己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对方。所以说古代的君王都是隐秘地行事治世。俗话说:“天地的造化在于高深莫测,圣人治世的法则在于隐藏不露。”运用智慧和才能虽然讲究隐秘,但是不能失去忠信、仁义和中正的法则。能够懂得这些道理的人,才能和他共同谋事。能够懂得这些道理的,就能够悦近来远,让天下臣服。<br><br><b>思考(A)</b><br>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团队,都需要有人来带领。这些人需要具备高瞻远瞩和长远规划的能力,他们能看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问题和机会,所以他们的想法很多时候不能被普通人理解。这就是为什么高层领导在制定政策时都只在小范围内讨论,等政策确定后,再大面积推广。<br><br>如果政策都在小范围内讨论确定,那如何保证政策对于普通大众有利呢?这就需要高层领导具备仁德之心,能够从大众的利益出发。所以,优秀的领导,一定是兼具能力和品德,才能带领团队往更好的方向前进。<br>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zv99eqg" target="_blank">《鬼谷子》权篇-RIA拆解</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