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愿少年的你,永远走在阳光下

旧巷与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犹豫了好久,还是去看了这部片子。并且唯一一次,二刷一部影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园欺凌,是一个我不愿意看到更不愿面对的词,本能地排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影过程无疑是压抑难过的――一个经历最难熬的高中生活的女生的苦,有种令人窒息的痛。正如一位网友所言,“你如同一直在穿越一条黑暗漫长的隧道,唯一的希望是从压抑不安的沉闷中走出来,看到曙光和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一、那些来自家庭的痛,曾如何压抑着我们的青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主角陈念是一名备战高考的高三优等生,每天拼命学习,目标是上中国最好的大学。但她却因同桌胡小蝶被欺凌不堪重负坠楼而死,莫名也被卷进一场复杂的校园欺凌中——课堂上椅子被泼墨,课间被推下楼梯,食堂打饭被羞辱,体育课上被欺负,放学路上被殴打凌辱,她,无时不成为被欺凌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身心之苦,向谁倾诉?如何排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是,无人可诉,无可排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城市留守学生,她的父亲从未出现过,母亲长年不在身边,没有可以谈心说话的人,本身即是无尽的压抑与孤独。加之遭受校园欺凌,更加痛苦不堪。母亲因卖假面膜,家中被人追债,家门外被人张贴讨债广告,微信群中被人广发她是骗子的贴子——</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高三学生,陈念处在多么难的处境!而作为无数曾经历过高三孩子煎熬时刻的家长,相信大家观影过程中无不在为她的处境而泪流――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但她尤其令人心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也是有着较为深刻社会背景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本应该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但反观影片中的这些少年,无不缺少来自家庭和家人的陪伴与关心。陈念自不必说,小北的妈妈在他年幼时抛弃他改嫁,那个坠楼自杀的胡小蝶,那个看似优等生却实施欺凌的魏莱,无不是一个个问题家庭的牺牲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或缺失孩子的成长,或精神暴力或家庭暴力,令孩子身心痛楚。当本应是最温馨港湾的家成为孩子心中的牢笼桎梏,孩子的成长又会经历怎样的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曾如何照亮我们前行的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北出现在陈念的生活里,是那么偶然,却也必然。</p> <p class="ql-block">他是一个世人眼中的小混混――妈妈在他年幼时抛弃他改嫁,他年纪轻轻便过着混乱无序的生活,用颓废来掩盖内心深处的苦与痛。他在被人暴打时被陈念“亲吻式”拯救,这使得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从小缺少爱,但小北始终保留了一份纯真和一颗善良倔强的心。所以在陈念遭遇校园欺凌后,他承担起了护送她上下学的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的是影片中上学放学路上,两人一前一后行走的影子,这是小北那句“我保护你”的具体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人若即若离,没有言语,但彼此心照不宣。正如小北所说,“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这是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感,令人心安,令人无所畏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考那天,小北在陈念所经过的路上绑满蕴含希望的小雏菊,那是一个单纯的男孩子能为女孩做的最浪漫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他是她灰暗紧张且压抑的高三生活的一束光,那束光,温暖着她的心,照亮她前行的路。可想而知,那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光,使得两个人互相支撑和帮助,成为对方的勇气和希望。如果生活中没有这束光,前路将是多么地黯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不是每一个陈念都能遇到自己的“小北”,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前行路上,何尝不是因为曾被那些温柔的光照耀过而坚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时,可能是最艰难时刻一句鼓励的话语,有时,可能是最苦闷时刻的一个善意的微笑,有时,可能仅仅是无言的陪伴,就足以令你感觉安稳踏实,重燃希望――一如小北的一路陪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社会、环境,如何帮助避免那些欺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影中最令我难过的,是在那所貌似正规有序的校园里,暗生的那些欺凌的画面,像是一条平静大江大河下的暗流涌动,令人心生无尽的无力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影片的后半部分,陈念失手将欺凌她的魏莱推下楼梯致其死亡,小北为了她的前程,包庇下了所有罪行。因为他觉得,“只有你赢了,我才不会输” ——两个不懂法的少年,作出了如此荒唐的决定,令人难过也发人深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报警?为什么不求助大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是,在最初遭遇欺凌时,陈念也曾多次求助,报告老师,报告警察――事实上,老师也给了帮助,警察,尤其是那个叫郑毅的警察,也一直在努力帮助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老师、警察、大人们不可能24小时伴你左右,在大人看不见的地方,上学、放学路上,餐厅打饭时,甚至体育课上,无数黑暗时刻,仍然无人帮助她,这是那些欺凌能够发生的最重要因素。这也是整个观影过程中感觉最至暗最压抑的时刻,甚至超出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时刻的令人惋惜。</p> <p class="ql-block">正如影片所表达出的,校园欺凌存在预防难、发现难、取证难等问题,这也令人想到很多家庭暴力事件、未成年人被侵害事件,直到发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后,才会被介入。而这之前,她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不得而知。这也是自杀的胡小蝶曾追问陈念的一句话,“她们都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帮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人生很多时候就是如此,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只是表象,像深流的静水,像平静的海面,那底下的暗流涌动,只有自己知道。很多时候的情况我们看不到,有时甚至根本没办法看到。一如面对陈念那一次次无奈和迷茫,那一次次遭受欺凌之后的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更需要我们深思的是,到底如何能够建立一个更快发现、更快处置欺凌的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九部门印发《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后来强制报告制度被写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也仅仅是一个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能够建立起“不敢、不能、不想”欺凌的机制,加大惩治震慑、制度约束和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合力,实现标本兼治的叠加效应,才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惟愿全社会都来好好保护——少年的TA,也希望如影片的结尾,少年的他们始终能肩并肩,开心地走在阳光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写在后面:</b></p><p class="ql-block">“不是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阳光下”——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四年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显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持续上升态势。关注并切实解决“少年的你”的问题,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再次想起当初观看影片《少年的你》的种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