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学习,远离烟卡”——记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关于监督管理“烟卡”游戏的主题教育活动

郭仁旺

<h3> 活动时间:2024年4月7日<br>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br> 活动人员:全体学生及班主任<br> 活动主题:“热爱学习,远离烟卡”<br> 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业进步,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决定开展对“烟卡”游戏进行监督管理的主题班会活动,以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br>  </h3> <h3> 各年级各班的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组织孩子们认真开展抵制“烟卡”游戏主题教育活动,班主任们从“烟卡”游戏的起源、危害等方面向学生们做了说明和强调,并且当堂要求学生们杜绝“烟卡”游戏,共同创建文明课间。</h3> <h3>  值得一提的是,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共识,即认为“烟卡”游戏的危害主要是容易引起对香烟的好奇心从而导致吸烟和启蒙赌博意识。我们可以继续去追问,引诱吸烟和启蒙赌博意识这两种“烟卡”游戏的危害,是如何显现出来的呢?即“烟卡”游戏的危害是以何种方式来呈现自身的?其实,我们可以从“烟卡-拍打输赢游戏”这个立体而活生生的事情本身结构中去“看”,从而进行描述性的分析或分析性的描述。<br> 前段时间,我曾就“什么是‘烟卡’”的问题写了一篇名为《对“烟卡”的哲学小思》的文章,当时文章里的观点是——<br> 那在中、低段小学生群体的课间生活里能让烟卡流通其中的拍打输赢游戏,让无论是以何种“质料”(例如,以仿烟盒纸以及日常普通纸张剪折而成的方式)来呈现自身同一“形式”(即实在性或本质性或真实性)的烟卡,都能够在中、低段小学生群体中流通,而烟卡的同一“形式”则积极地在这一时期(即公元2024年)的中、低段小学生群体的娱乐兴趣方面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该时期,这在娱乐兴趣上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烟卡的同一“形式”,则同时反过来使拍打输赢游戏在中、低段小学生群体中盛行。<br> 这描述的,其实就是“烟卡-拍打输赢游戏”这一立体而生动的事情本身结构。而我们要追问的“烟卡”游戏之危害(即引诱吸烟和启蒙赌博意识)的呈现方式也是在此结构中互动而生成的。 <br> 与先前的“烟卡”流行情况不同的是,近段时间,小学生群体中逐渐不接受仿烟盒纸以及日常普通纸张剪折而成的“烟卡”了,渐渐地,他们只接受现实香烟烟盒剪折而成的“烟卡”,也就是说,只有这种“烟卡”才能够在拍打输赢游戏中流通了。但是,相对于仿烟盒纸和日常普通纸张来说,现实香烟烟盒毕竟是不易获取的,遑论更稀有的昂贵品牌的香烟(如中华、和天下、芙蓉王等),也正因为现实香烟烟盒难以获取,所以其他“质料”的“烟卡”也就逐渐地被淘汰了,毕竟物以稀为贵。从而,想要获得更多的现实香烟烟盒剪折而成的“烟卡”,也就容易引诱出小学生们的赌性,赌博意识慢慢形成,同时还使得拍打输赢游戏显现出赌博活动的性质,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喜欢玩“烟卡”的小学生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现实烟盒“烟卡”来作为自己在拍打输赢游戏中的筹码,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获取现实香烟烟盒,特别是昂贵香烟的烟盒,例如,主要让自家长辈多买烟,然后偷偷地拿自家长辈的整盒烟,取出烟而只拿烟盒。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对香烟品牌及其常识的了解也就越发丰富,从而激起对香烟的好奇心。最终,如果觉得浪费烟,就容易秉着不浪费的原则而把烟拿来偷偷抽。<br></h3> <h3>  感谢大家伙儿的阅读。</h3> <h3>图片来源:各班主任<br>图文编辑:郭仁旺<br>美篇审核: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德育处</h3>

烟卡

游戏

烟盒

香烟

输赢

拍打

小学生

低段

剪折

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