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接上篇《别具特色的西冯城村村史馆》)</span></p> 四、有机农业和民俗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武建国 杨福义</span></p> <p class="ql-block"> 4月16日上午,我旗政协考察团队驱车驶出灵丘县城,在平城区政协秘书长郭慧东和灵丘县发改委副主任张贵宝的引领下,来到该县车河乡观看有机蔬菜,尔后又去车河民俗博物馆参观考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将在灵丘大地徐徐展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有机农业社区在红石塄乡的地理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中国·车河有机社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有机国际论坛会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察右前旗政协委员考察团队在车河有机国际论坛会址听取讲解</span></p> (一)有机农业的车河模式 <p class="ql-block"> 灵丘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距北京直线距离198公里,全县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86个行政村,总人口21.27万。灵丘历史悠久,因战国时期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得名,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灵丘地势险要,古有“燕云扼要”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有机社区标识</span></p> <p class="ql-block"> 灵丘县长期以来因地理原因经济发展滞后,199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998年团中央开始定点帮扶灵丘县。2001年被确定为“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被确定为山西省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试点县。过去当地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眼望出去全是山,就像一眼望不到头的苦日子。”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在这样的条件下,灵丘县广大人民群众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在“九分山水一分田”的土地上蹚出一条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并在2019年4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贫困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共青团中央驻灵产业扶贫示范项目_食用菌培植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穿过蜿蜒山路,来到灵丘县南部山区的红石塄乡车河村,见证了这里的巨大变迁__</p><p class="ql-block"> 红石塄乡上、下车河村位于灵丘县南山区,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13年,该县聘请中国规划研究院景观所和易兰国际设计事务所编制了车河有机农业社区建设规划,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把有机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战略支柱产业来抓,以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试点,启动有机农业园区建设,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建设,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员持股,推进农民股民化、农村景区化、农业产业化,上、下车河村由此实现就地城镇化,短短几年实现了精彩蝶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村民喜迁130平米两层结构新型农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村民饲养乌鸡并出售有机乌鸡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村民种植的有机水果</span></p> <p class="ql-block"> 上、下车河村彻底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社区1213亩耕地全部流转完成,新造土地200亩,改造土地500亩,发展杂粮、蔬菜等有机种植700亩,养殖有机羊5000只、有机鸡30000只,鸡蛋已取得有机认证。沟里的乌鸡,山上的大青背山羊,滩里的有机蔬菜闻名遐迩,村民全部搬进了企业为村里建造的两层结构130平方米新型农居,一层供自己居住,二层两个独立房间被设计成民宿。每到周末,灵丘县城乃至大同、河北等地的游客便慕名而来,品尝有机乌鸡蛋、大青背山羊肉、有机蔬菜,呼吸山里纯净空气,享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村民不出家门就赚了个盆满钵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村民饲养的大青背山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村民自己种植的丰富多彩的有机蔬菜</span></p> <p class="ql-block"> 2018年,上、下车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1.85万元。昔日的穷山沟华丽变身为“国际范儿”,车河村连续举办了五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知名度不断提升,现已成为灵丘县一张“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美丽乡村”的靓丽名片。以车河为例的“山西省灵丘县村级有机农业扶贫模式”被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扶贫模式类中外减贫案例,案例照片在意大利罗马举行“2018年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展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最生动的诠释!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十届 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会议会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景区有机国际论坛永久会址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有机国际论坛会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有机国际论坛会址附属设施</span></p> (二)车河民俗博物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民俗博物馆耕耘铜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民俗博物馆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 车河民俗博物馆,由车河村原有民居翻建改造而成,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包括车河书院、农耕器具、乡村生活、乡土手艺、铁艺坊、豆腐坊、磨坊、烧酒坊、老油坊及灵丘特色馆等10个单元,承载着源自远古沿袭下来的农耕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结构、原始宗教信仰、祭祀礼仪、传统习俗,以及带有原汁原味的淳朴灵丘腔调和韵味,让人们“看得见乡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民俗博物馆内的磨坊外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民俗博物馆内的磨坊门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民俗博物馆内的豆腐坊门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民俗博物馆内老油坊内部设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老油坊内的油篓和油罐等</span></p> <p class="ql-block"> 民俗博物馆所划分的10个单元,每个单元相对独立,自成一体,极富特色。比如农耕工具园,里面展陈了灵丘地区自远古以来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所有农耕工具,犁耧耙杖砘……粗拙而古朴,暖意而亲切,构造不乏精妙,流溢着物理学、几何学、化学等学科的思辩之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民俗博物馆展陈的织布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民俗博物馆展陈的各式马灯</span></p> <p class="ql-block"> 每件工具镌刻着悠远的岁月记忆,解读着五千年农耕社会的演进故事,凝聚着我们祖先对温饱生活的朴素憧憬,令人叹为观止,强烈地感受到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引发了从刀耕火种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的嬗变遐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民俗博物馆展陈的灯笼、笸箩、升和斗</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民俗馆中,我们在为灵丘农耕时期的历史文化所陶醉的同时,又被“红学大师”邓云乡的纪念馆所吸引。啊,想不到我们在此与红学顶级大师相遇,自然而然,我们流连于邓云乡纪念馆每室每厅,沉浸于邓云乡的文学世界,车河不断突破着在我们心中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红学大师邓云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红学大师邓云乡学术成果的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邓云乡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邓云乡纪念馆外景</span></p> <p class="ql-block"> 邓云乡是灵丘县人,上世纪二十年代生人,是著名红学家、民风民俗学家。他早年先后在北京西城中学、北京师范大学求学。民国三十六年(1947),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山西大同中学、天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月,曾任上海电力学校教授。邓云乡文史功底深厚,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勤于著述,其《红楼风俗谈》围绕《红楼梦》里的民俗故事,叙岁时,记年事,说礼仪,谈服饰,讲古董,言官制,道园林,论工艺,娓娓道来,令人百读不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邓云乡纪念馆内景</span></p> <p class="ql-block"> 其《文化古城旧事》对风俗人物掌故,信手拈来,读起来十分畅快。其《燕京乡土记》《增补燕京乡土记》全书分为岁时、胜迹、市井、饮食、艺苑等部分,研究乡土、民俗、民情,以小见大,浅显易懂,文笔淡雅,味道浓厚,感情挚腻,从细微之处展现著名古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研究《红楼梦》专著3部,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20世纪80年代拍摄大型电视剧《红楼梦》时,邓云乡被聘为民俗顾问。主要著作《邓云乡集》,2004年1—11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全书包括《鲁迅与北京风土》《燕京乡土记》《红楼风俗谈》《红楼识小录》《红楼梦导读》等,共16册512万字。此外,还有散文集《书情旧梦》《秋水湖山》《吾家祖屋》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民俗博物馆展陈的各式笸箩器皿和木匠工具</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由衷叹服智慧的灵丘人在民俗博物馆中建立了红学泰斗人物纪念馆,倍增了民俗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邓老夫子毕生以红学研究为己任,名垂青史,功莫大焉!他毕生又以民俗研究为大爱,他的农耕文明民俗研究成果不仅是对一个车河民俗博物馆现象的解读,而且是对泱泱华夏农耕文明大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民俗博物馆展陈的犁铧、耙、耧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民俗博物馆展陈的笼屉、锅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民俗博物馆展陈的妇女各种款式衣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民俗博物馆展陈的男子各类鞋</span></p> (三)反思与启迪 <p class="ql-block"> 车河的有机农业和民俗博物馆,更是让我们流连忘返,值得我们无尽地品读研学,无尽的思考与探索。</p><p class="ql-block"> 1.有机农业未来不是梦</p><p class="ql-block"> 有机农业对我们而言已是耳闻能详的新业态。世界有机农业最初源于中国的传统农业种植经验,但由于历史原因,近 200 年中国的有机农业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严格意义上讲 ,我国现代有机农业起步于20 世纪 80 年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车河有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 无论外界如何定义有机农业,但20多年来,中国有机农业在前进,只是种植面积和公众认知上有所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机农业没有在技术、生产方式、渠道、供应链,甚至产业链上出现革命性的变革与创新。</p><p class="ql-block"> 有资料显示, 本来,中国未来十年,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年均增长20%-30%,在农产品生产面积中占有1%-1.5%的份额,达到1800-2300万亩,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十足的潜力,可以引领中国的发展格局。数字是乐观的,理想是丰满的,可现实是骨感的。横亘在中国有机农业面前的顽症有如关山壁垒,有待于破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有机菜花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灵丘红石塄乡车河有机农业种植地</span></p> <p class="ql-block"> 首先,对于中国农业来说,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只有20-40%,农药在作物上附着率不超过10-30%,其余大量流入环境造成污染。第一产业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除了污染之外,中国的土壤有机质也不容乐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察右前旗推广种植有机蔬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有机化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察右前旗种植的有机油菜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察右前旗农村种植的有机水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察右前旗农村种植的各类有机蔬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大棚内种植的大南瓜</span></p> <p class="ql-block"> 其次,生产者对农业的态度是索取。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或土地经营者都是抱着向农业或者大自然“索取”的心态,这个心态一直持续到今天,但与有机农业的出发点是相违背的。有机农业的本质是保护自然、遵守自然规律,听大自然而不是听人类的。因此在理念相悖的情况下,偷偷打农药、施化肥的有机农业生产者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塞上活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荣获的“中国农产品行业最佳示范企业”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三,人才是最大的障碍。 即使一些创业者从事有机农业,这些人基本上都来自跨界商人或者说富人阶层。他们把有机农业当做了一种特别的具有养生性质的生活方式。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车河有机农业的新景观,一种新型农业业态,希望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形成燎原之势!</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我们联想到时下中国方兴未艾的冠之以“有机农业+”的模式,诸如:有机农业+电商、有机农业+新零售、有机农业+休闲经济...等等新业态,但这些不属于有机农业,而是整个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塞上活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杨利向村民赠送有机小麦面粉</span></p> <p class="ql-block"> 农业生产正在转型升级,人们对食品安全也比以前更加重视,有机食品已经走向高端消费者餐桌,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企业都开始涉足农业,在这些农产品中,“有机”成为一大卖点。我旗也不甘于落后,于2020年引进了代表着现代工业技术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的世界最前沿科技种植项目——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生产的有机西红柿</span></p> <p class="ql-block"> 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先进的有机蔬菜种植技术,成熟的农业技术人员团队,以及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为支撑,通过“有机农业+产业园+村集体”、“有机农业+产业园+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促进区域内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为全旗实施“净菜进京”行动打下扎实基础,同时也为打造服务首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提供坚实保障,让农民“借船出海”,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增加农业效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平地泉镇南村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上展销的各类有机蔬菜</span></p> <p class="ql-block"> 平地泉镇南村是察右前旗重要的农业种植基地之一,这里的种植户们近几年就已开始使用有机肥料,种出的农作物产量高、口感好、销路广,也持续改善了土壤环境。种植户们的钱袋子随之越来越鼓。他们还被组织前往元泰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科技实力,听取专家讲解,了解到元泰丰有机肥对土壤板结、病虫害抑制方面有很明显的功效,在农作物增产增效方面也非常突出,增强了更多使用有机肥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南村村民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上销售的各类有机蔬菜</span></p> <p class="ql-block"> 上述只是彰显了我旗有机农业发展的一抹亮色,但还远未衍变成足以撑起支柱产业的壮丽辉煌。</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呼唤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也不应当是国人遥不可及的奢望。它是传统农业、创新思维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它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虽然说早已破题,走出深闺,但是它任重道远,继续负重前行。我旗的有机农业同样也早已破题,但是需要走的路很长很长。我们共同期待的是,国人有朝一日都吃上有机食品、有机蔬果,而且更要吃得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南村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上展示的各类有机蔬菜和玉米</span></p> <p class="ql-block"> 2.知道来路、留住乡愁、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是折射一个国度、一个地域、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高度和精神文化厚度的文化载体。它的终极意义和现实价值就是证明历史和憧憬未来。那种跨越历史长河所带来的空间感触,是任何其他的事物无法替代的。博物馆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化的汇集与并置,也是一种精神性的聚合与回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中国农业展览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中国历史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陕西历史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内蒙古博物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民俗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古色古香古物件,古风古韵古记忆。车河民俗博物馆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功能和作用。它展陈的老物件宛若汇聚而成一条无形的历史长河,将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地结合起来,那种不可言喻的视觉冲击力,引发了我们内心的精神震撼力和民族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3年车河“村晚”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精彩上演</span></p> <p class="ql-block"> 车河民俗博物馆之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内涵,还在于它的外延拓展上。车河人将民俗博物馆置于国家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与红石塄乡特色乡村文化结合起来,与有机观光农业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了“乡村游+民俗游+非遗游”模式,让游客在观赏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传承,有效实现了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双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曾经碧波荡漾的“高原圣洁明塘”黄旗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达尔登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观光农业旅游示范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中心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灵丘县红石塄乡车河民俗博物馆的经验和做法,选择在平地泉镇南村打造一座民俗博物馆,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长城文化、西口文化和丝绸文化之大成,向社会各界和民间广泛征集上述各种文化元素的老物件,汇聚民智、精心设计,依托我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建成一座极具示范性的彰显我旗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博物馆,通过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展示,以及对传统生产流程的演绎,来延续传统农耕文明的基因,生动地展示我旗悠久的农耕和畜牧史,把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农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相结合,让历史文化元素充盈乡村振兴之路,使其成为一张宣传我旗悠久历史文化的靓丽品牌,提升我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此为示范,然后再推而广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察右前旗新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土贵乌拉生态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重视文物就是重视历史的责任感,抢救性地挖掘、搜集、整理历史资源,填补历史空白,偿还历史欠账,以馆立心、以馆培元、以馆弘业、以馆立魂,无愧于冠之以文物大县(旗)的历史,无愧于我们的子孙后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未完 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