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突尼斯旅游回忆

贺小洪

<p class="ql-block">结束了摩洛哥的旅游。2024年3月20日早上6点50分钟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机场坐飞机前往突尼斯城机场。飞行时间3小时,与突尼斯时间中午11点钟到达突尼斯城机场,突尼斯时间与北京晚7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称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位于非洲北端,西与阿尔及利亚为邻,东南与利比亚接壤,北、东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相望。总面积162000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1300千米。北部属地中海型气候,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国划分为24个省,下设264个行政区,350个市。截至2022年,突尼斯总人口为1200万人,90%以上为阿拉伯人。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主要是逊尼派。</p><p class="ql-block">公元前9世纪初,腓尼基人在今突尼斯湾沿岸地区建立迦太基城,后发展为奴隶制强国。公元前146年,成为罗马帝国的阿非利加省的一部分。公元5~6世纪,先后被汪达尔人和拜占庭人占领。703年,突尼斯被阿拉伯穆斯林征服。13世纪,哈夫斯王朝建立了强大的突尼斯国家。1574年,沦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1881年,成为法国保护领地。1956年3月20日,法国承认突尼斯独立。1957年7月25日,突尼斯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废黜国王,宣布成立突尼斯共和国,布尔吉巴任第一任总统。</p><p class="ql-block">突尼斯兼具非洲、阿拉伯和地中海三重属性,拥有古老文明和地中海文化。经济中工业、农业、服务业并重。工业以磷酸盐开采、加工及纺织业为主。橄榄油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旅游业较发达,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突尼斯政局、社会总体稳定,法律健全,社会包容开放,重视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丰富。2022年,突尼斯国内生产总值为462.8亿美元。‎</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位于非洲北端,与意大利隔海相望,西与阿尔及利亚为邻,东南与利比亚接壤。东、北临地中海,海岸线长1300千米。国土面积162155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突尼斯地形复杂。北部多山,中西部为低地和台地;东北部为沿海平原,南部为沙漠。最高峰舍阿奈比山海拔1544米。</p> <p class="ql-block">左手撒哈拉,右手地中海,一半海水一半沙漠之地!融合了迦太基、古罗马、阿拉伯等多个帝国的文化精髓,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古迹。身在非洲,却不像非洲;神似欧洲,却不是欧洲。</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为红色,中央有一白色圆地,其直径约为旗宽的一半,圆地中有一弯红色新月和一颗红色五角星。</p><p class="ql-block">国旗的历史可追溯到奥斯曼帝国时期,新月和五角星来自奥斯曼帝国的标志,现为突尼斯共和国的象征,也是伊斯兰国家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的盾形国徽上部绘有一艘航行在岁月的海洋上的白帆船,是为纪念最早踏上这片土地的腓尼基人,它也体现了突尼斯海上贸易的漫长历史。后面左侧的黑色天平,是正义与和平的化身;右侧红地上挥舞银刀的黑狮则暗示突尼斯历史上曾是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蓝白小镇:西迪布赛义德。西迪布撒以德是突尼斯城外的一座小镇,它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上十大浪漫小镇,是突尼斯市东北郊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始建于13世纪,地理环境独特。是旅游和度假的最佳选择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她的名字就是浪漫突尼斯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这座北非最美丽的小村落是将欧洲优雅气息与非洲粗狂风情结合得最恰到好处的地方。从这里出发去撒哈拉沙漠观赏日出日落也很便捷,但这里真正闻名的还是其为冲浪爱好者提供的绝佳自然环境。</p> <p class="ql-block">西迪布撒以德小镇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山包上,白、蓝两色是该镇的代表色。所以不管当地人还是来自各国的游客都更喜欢叫它“蓝色小镇”。镇上白色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所有的院门、窗户和楼梯扶手全都漆成天蓝色,与地中海蔚蓝色的海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在咖啡馆的长凳上喝杯地道的本地薄荷茶,也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白屋蓝窗的安达路西亚风格的小屋是这个美丽小镇的特色,加上满街飘香的丁香花瓣,相信每一个女性都会被西迪布撒以德的浪漫深深融化。小镇因为临悬崖而建,因此随便探头一望,便能看见湛绿的柔情的海。沿着泛有青绿色光泽的石板路逶迤前行,白色的古堡、白色的平顶屋映入眼帘——童话中才有的景致。好奇地问每一个大街上过路的突尼斯人,他们会笑盈盈地告诉你,为什么喜欢在白色房子上描出蓝色的窗、门、屋檐和廊柱。</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路也是青石的路面,要走遍小镇,需要你花些脚力。有些老旧的房子也长满苔草,历史的悠长就在你的脚步声里面回响。</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的舍夫沙万,希腊的圣托里尼、突尼斯的西迪布赛义德,印度的焦特普尔并称为全球最美的四个蓝白小镇。相比其它三个蓝白小镇西迪布赛是最低调浪漫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公元1881年,法国殖民者统治突尼斯时期,一位音乐家云游到小镇,被这里的蓝天碧海所吸引,遂决定在小镇住下并买下这片土地的管理权。他规定镇上所有的房屋只能涂为蓝白两色,使小镇成为继希腊圣托里尼和摩洛哥舍夫沙万之后又一个“蓝白小镇”。</p> <p class="ql-block">白色墙面,蓝色门窗,加上藤蔓与鲜花,在小镇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在地中海的阳光下,蔚蓝的大海,大面积的白色,星星点点的蓝色显得小镇很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西迪布撒以德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上十大浪漫小镇之一,如果你留心寻找,罗马文明、希腊文化、犹太文明甚至是已经消亡的汪达尔人的历史,这里都偶有灵光地闪现。旁观的爱情,突尼斯的西迪布撒以德小镇。坐在长板凳上,看着突尼斯的夜景 ,细细品味着口中的突尼斯佳肴,让人无限眷恋这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山顶的“西迪·沙巴纳”咖啡馆在游客中享有盛名。该咖啡馆凭海而建,游人可在此享用咖啡、薄荷茶和水烟,并观赏海滨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小镇山顶上的露天咖啡馆是最好的观景台。如果不在这里喝一杯浓郁的阿拉伯咖啡,或是芬芳四溢的薄荷茶,基本算是白来突尼斯、白来北非一趟。</p> <p class="ql-block">由于美篇只能放250张照片,许多照片不能放进去,真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建造在悬崖峭壁上的西迪布撒以德有蓝天、阳光、碧海、沙滩,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与古老传说的突尼斯小镇,白屋蓝窗的安达路西亚风格的小屋是这个美丽小镇的特色,加上满街飘香的丁香花瓣。这里是将欧洲优雅气息与非洲粗狂风情结合得最恰到好处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看地中海的景色,这是美不胜收。这里的颜色太养眼了。</p> <p class="ql-block">顺着小镇的柏油路而上,路两旁有各种带有撒哈拉沙漠特色的纪念品,游人可尽情地和店主讨价还价。到了山顶,还能躺在“草席”咖啡馆内大土炕的草席上,享用地道的阿拉伯水烟。在突尼斯人眼中,蓝色象征着和平、安定。到其他城镇和乡村走一走,也能看到同样风格的蓝色房屋,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在突尼斯卖蓝色油漆的人最赚钱。</p> <p class="ql-block">来这个小镇旅游的欧洲游客比较多。</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正在扑捉照相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在小镇内随便抓拍一张照片,都是一幅优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此次北非之行我们参观了两个“蓝白小镇”,即摩洛哥的舍夫沙万和突尼斯的西迪布 · 赛义德。这两个“蓝白小镇”既相似又各不相同,各自有各自的特色。舍夫沙万小镇依山而建,镇上建筑密集,高低错落,大多居民房屋外墙下部被涂为蓝色,上部为白色或者保持原来的土黄色,镇上的居民大多为“平头百姓”,走进小镇狭窄的小巷就像是走入了“迷宫”。而西迪布 · 赛义德小镇上的建筑依海而建,房屋的外墙大部被涂为白色,房屋院落的门窗被漆为蓝色,镇上小巷居民院落宽大,居住者多为“事业有成”者。还有一点,感觉舍夫沙万小镇相对比较安静,镇上的居民大多比较“内敛”,不善与外来人员交往;而西迪布 · 赛义德小镇比较热闹,镇上的居民热情奔放,喜欢与外人交往,这也许是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祖先来自安达西亚(西班牙)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1日早上来到突尼斯凯鲁万。凯鲁万省是突尼斯中北部的一个省。阿拉伯人经过三次远征击溃拜占庭军队之后,于公元670年建立凯鲁万城。面积6,712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546,209人。凯鲁万市历史悠久,体现着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曾是伊斯兰阿格拉比特王朝的首府,突人称其为当今伊斯兰教位列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之后的四大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在凯鲁万建立都城,传播伊斯兰文化。蓄水池修建于公元862年,现在被称作是突尼斯阿格拉比特蓄水池的是一大一小的两个水池,仅供游人参观。突尼斯阿格拉比特蓄水池的供水结构非常神奇,水通过渡槽从远处引来,先是在小水池中沉淀,然后再进入大水池投入使用。看到这些古老的建筑,你会对古代人的智慧发出情不自禁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登上三层高台观赏大蓄水池,不得不钦佩凯鲁万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因凯鲁万缺水,当地人在公元862年修建了15个蓄水池。现有被称作阿格拉比特水池的一大一小两个水池供游人参观。水用渡槽由远处引来,先进入小水池沉淀,然后进入大水池供使用。大水池直径128米,深5米,可容水6.28万立方米。</p><p class="ql-block">阿拉伯人经过三次远征击溃拜占庭军队之后,于公元670年建立凯鲁万城。</p> <p class="ql-block">西迪撒哈卜是跟随先知穆罕默德传教的圣人。在突尼斯,西迪是伊斯兰教“神圣”的意思。圣人西迪撒哈卜就是阿拉伯国家人们心目中神圣的人。撒哈卜去世后,人们为这个圣人修建了这座陵墓。传说西迪撒哈卜是一个理发师,经常为穆罕默德修剪胡须并保留了他的三根胡须。西迪.撒哈卜去世后这三根胡须也随之放入陵墓,于是人们也称这座陵墓为“胡须陵”</p> <p class="ql-block">传说,西迪·撒哈卜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理发师和密友,7世纪从圣地麦加返回突尼斯,不仅带了大量的经文,还有先知的3根胡须,十分珍贵。当地人将西迪·撒哈卜视为圣人,在他去世后,把先知的胡须和圣人葬在一起,并修建了这座特殊的陵墓。西迪·撒哈卜陵墓有多种称呼,如胡须陵、圣人墓、圣友祠、理发师清真寺等等。</p> <p class="ql-block">胡须陵兼有清真寺、学校、诊所等多种功能。</p> <p class="ql-block">马赛克,五颜六色的马赛克,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整个清真寺以陵墓为中心,以瓷砖做装饰。这里有别于其它清真寺,有着更浓郁的安达卢西亚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奥格巴清真寺位于突尼斯历史名城凯鲁万城郊,建于公元 670 年。突尼斯人认为,到凯鲁万朝觐 7 次即等于去麦加朝觐。全城有 100多座清真寺,其中西迪·奥格巴清寺是最古老的一座,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清真寺。它气势雄伟,别具一格,成为突尼斯和阿拉伯世界珍贵的古代文化与宗教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p> <p class="ql-block">奥格巴清真寺具有1300 多年历史的该寺曾历经坎坷。相传在阿格拉比德王朝时期,齐亚达特·阿拉赫亲王为了使这座寺庙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以永垂青史,曾试图重建大清真寺并拆除诵经壁龛,从而扫除奥格巴的一切痕迹。当时一位聪明的匠师向亲王建议用两堵墙将壁龛关锁,这样,过去建筑的精华便无影无踪。亲王接受了这个建议。但是忠于奥格巴的工匠们妙手精工,在原来壁龛的外面另建了一个由 28 块浮雕、透空雕大理石组成的壁龛,掩过亲王耳目,保住了原奥格巴的诵经壁龛。从而使这个伊斯兰世界珍贵的宗教遗产被完整无缺地保留至今,透过透空雕的缝隙,人们仍可欣赏奥格巴的原作。</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内的廊柱粗旷雄伟。礼拜大厅宏伟壮观,门廊柱子平列,分为17个楹间。大厅正面有15扇大小不同的木门,每扇门由数百块雕有各种图案的嵌板组成。</p> <p class="ql-block">精美穆斯林地毯看上去很纯洁。</p> <p class="ql-block">凯鲁万奥格巴清真寺占地9000平方米,从外面看是一个四边形的堡垒式建筑。清真寺的庭院和走廊可容纳5000人同时进行礼拜。</p> <p class="ql-block">寺体肃穆壮观,外表朴实无华。寺院东西长 130 米,南北宽 80 米,院墙高 4 米,院内大理石铺的地面光滑整洁,东北南三面有拱形长廊环抱,长廊由 300 根石柱顶立,其中有阿拉伯式、罗马式、拜占庭式,不一而足。寺院中最高的建筑物是西面正中的一座四方形 3层梯式宣礼塔,塔高 35 米。站在上面,可以鸟瞰凯鲁万城全景。最宏伟壮观的建筑是东面的礼拜厅,大厅正面有大小 15 扇门,每扇门由 400~800 块雕有各种图案的嵌板组成。厅内圆柱林立,共 20 排 300 根,与长廊的石柱等同。顶上悬挂着威尼斯式吊灯,富丽堂皇。地面上铺有地毯和类似中国的灯草席,供星期五穆斯林前来跪地诵经。厅内深处的木制讲坛,是用 288 块精雕细刻的印度名贵木料嵌板组成,有花鸟、谷物、葡萄、几何图形等各种图案,生动逼真。讲坛旁边的诵经壁龛,是用 28 块浮雕和镂空雕的大理石组成,设计别致,镂刻精巧。壁龛顶部由伊拉克赠献的 135 块绘有各种图案的陶瓷板覆盖,光怪陆离,给人以肃穆之感。</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的凯鲁万,一座宁静的13世纪伊斯兰教文化城市,以其宏伟的奥格巴清真寺而闻名。这座清真寺不仅是突尼斯人的骄傲,也是世界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遗产。它的建筑和谐而精致,柱形和拱形的结构展现了精美的石制工艺,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西边高耸的宣礼塔高达35米,共有128级台阶,是这座城市中最高的建筑。每天五次,悠扬的唱经声从这里传遍全城,回荡在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凯鲁万曾经是阿格拉 比德王朝的首都,虽然11世纪后因突尼斯城 的兴起而失去首都地位,但几个世纪以来都是北非的宗教和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游泳池边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2日来到突尼斯托泽尔。托泽尔位于突尼斯中西部绿洲,有许多盐质洼地和棕榈林,是古代重要的努米底亚城镇,有国际机场为旅游提供便利,拥有人口24,775人。</p> <p class="ql-block">坐四驱车前往歇比卡绿洲,歇比卡绿洲是位于突尼斯西部托泽尔省的一个山地绿洲,所谓沙漠绿洲指的是黄沙连绵的荒芜沙漠中水草丰盛的沃土。在古代,它曾经是罗马的前哨。除了托泽尔这个城市本身处在这样的绿洲中外,在它周围沙漠中的高山之上,还有几处“山顶绿洲”,景观奇特美艳。其中歇比卡之最,其次是达玫赫扎、米德绿洲。</p> <p class="ql-block">歇比卡小镇在1969年遭受了一场持续22天罕见的大雨袭击,酿成的大洪水摧毁了原来的小村庄,当地居民被迫迁移,现在除了兜售纪念品的游商,如今已是一片废墟。</p> <p class="ql-block">在突尼斯托泽尔省西部与阿尔及利亚交界的阿特拉斯山脉中有不少的绿洲,在这些绿洲中最著名的要数歇比卡绿洲了,歇比卡绿洲位于一个山谷中,光秃秃的赤黄山体与山谷中的绿树形成强烈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从下面沿着小路往上,经过废弃村庄,一片荒凉。</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村庄变成了游客来突尼斯旅游的必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歇比卡绿洲的标志性建筑山羊塑像,山羊是这一地区生存的生灵。</p> <p class="ql-block">在上面观景台看下面景色那是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给美女领队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在高处仰望天空,此时此刻的心情难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这好奇的地方,应该是美女们拍照作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歇比卡绿洲这一段山路崎岖坎坷,是很原始的石块路,这种天然形成的景观,都比较粗犷,上去、下来的路都极难走。</p> <p class="ql-block">来个特写动作,留下难忘瞬间。</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导游与领队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爬上山坡,下到谷底,有了绿意盎然的感觉。溪水潺潺,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在如同火星的赤黄的山峦中有这一片绿洲堪称奇迹,物竞天择不得不慨叹生命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小哥在绿树下摆摊卖货。这些商品对我们来说是不感兴趣的。</p> <p class="ql-block">虽然有山泉的滋润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缺水的面貌,山谷中的椰枣树还是不如其它地区繁茂。</p> <p class="ql-block">沿谷底继续走,拍照取景的地方很多,摄影爱好者们很喜欢这里。</p> <p class="ql-block">歇比卡绿洲四周的山体严重缺水山上寸草不生,在绿洲所在的山谷中有一口山泉,汩汩流淌的山泉滋润了山谷中的土地,耐旱的椰枣林是谷中主要植物。</p> <p class="ql-block">还能看到小型瀑布。下到山谷的尽头一股清泉出现在眼前,石缝中喷涌而出的泉水在山谷中形成一股溪流。</p> <p class="ql-block">整个景区游览的长度才不到一公里,在里面的时间待了两个多小时。证明里面的景色还是有看点的。</p> <p class="ql-block">蓝蓝的天空,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椰枣林,有一种好奇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椰枣是棕榈科植物根系发达,深入地下的根系为椰枣提供了生长的水分和营养。沙质土壤的吸水作业明显,泉水形成的溪流流不远就断流了。</p> <p class="ql-block">上海夫妇在一起悠闲自得,行走在歇比卡绿洲中,这就是旅游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山谷出口的低洼处水源相对充足,山脚下形成了一片椰枣林。</p> <p class="ql-block">歇比卡绿洲是沙漠戈壁中难得一见的奇景,裸露的山体与这一抹绿色形成反差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歇比卡绿洲,四驱车继续在戈壁荒漠中穿行,来到了昂克艾日迈勒,这里是美国影片“星球大战”的拍摄场地。这片沙漠一眼望去沙丘起伏,寸草不生,宛如月球表面,因此当年才会被导演作为虚幻的外星球场景。</p> <p class="ql-block">那高耸的风化而成的骆驼石正好作为此处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北非单峰骆驼在欢迎大家的到来。在广阔的沙漠中,北非单峰骆驼以其坚韧的身姿行走,它们的身体像一根柱子,背上的驼峰像是两扇门,给人以庄重和肃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地势起伏不平,寸草不生,这就是沙漠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上海美女在骆驼石边上用相机扑捉沙漠深处的自然景色。</p> <p class="ql-block">一眼望去,天是蓝的,地是黄的,视线之内尽是沙丘,根本想象不出哪里才是沙漠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昂克艾日迈勒曾经是达喀尔拉力赛经过的荒凉沙漠 ,现在也成了游客们冲沙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由于此地荒漠就像是外星的场景,因此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制作的系列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也曾在此拍摄。记得前几年我去过的约旦接近佩德拉古城的那里一段荒漠也曾拍摄过《星球大战》。荒漠成了电影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昂克艾日迈勒在托泽尔西部的沙漠腹地,这里是托泽尔最荒凉的地区之一,茫茫的沙海,起伏的山丘,满眼的荒凉可谓是寸草不生。</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之所以成为景点,我想是因为星球大战这部电影,如今的它略显破落,遗留着的道具也渐渐不被使用,成为了一种化石般的存在。但我觉得这个地方是绝对美丽的,当年导演千挑万选出了这个地方,作为沙漠星球的原型,看重的绝对是它超现实的美学形态。</p> <p class="ql-block">简陋的房屋与高科技的通讯设施形成强烈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专门为星战而建的房屋,房屋的修建也是因地取材,用黄沙加上粘合材料堆砌成这一幢幢房屋。</p> <p class="ql-block">美国大片《星球大战》拥有众多的粉丝,在《星球大战》中,有个塔图因星球,贫瘠荒凉的塔图因星球有茫茫的沙海,起伏的沟壑,而这些场景多取自此地。</p> <p class="ql-block">影视城旁边还有供游人骑乘的骆驼。</p> <p class="ql-block">影视城的四周是茫茫的沙海。</p> <p class="ql-block">一部热播的电影能带动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昂克艾日迈勒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地方因力《星球大战》在此拍摄而成突尼斯最有吸引力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这个星球大战拍摄地,是人工在沙漠中建造的一个小村庄,大约有十几座圆弧曲线形状的“外星城堡”,但只有几百平方米。在电影拍摄完后的这么多年,这里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一处景点。星球大战场景还是比较神奇,值得一览。</p> <p class="ql-block">风沙侵蚀形成的雅丹地貌活脱脱一个外星球。</p> <p class="ql-block">从沙漠门户托泽尔去到另一个沙漠门户杜茲,我们必须要穿过世界第三大盐湖:杰瑞德大盐湖。同时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盐湖。杰瑞德盐湖虽然在陆地上,但其含盐量比海水要高数倍,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水体之一。虽然被称之为湖,却由于阳光燥热,超速蒸发,而雨水太少,导致这里没有多余的湖水,这一片近于干涸的盐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彩,呈现出一片无边无际的白色晶体世界,走在上面,能踩出咔嚓脆响,感觉十分微妙。</p> <p class="ql-block">下午来到杰瑞特盐湖。杰瑞特盐湖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60公里,海拔16米,占地近5千平方公里;仅次于南美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和中国青海格尔木的察尔汗盐湖,号称世界第三大盐湖、最大的沙漠盐湖。</p> <p class="ql-block">虽然称为湖,却由于阳光灼热,超速蒸发,而补充的雨水又太少,这里没有浩渺的湖水,仅剩小片的水面和广阔的盐碱沙地。</p> <p class="ql-block">五星级酒店游泳馆景色。</p> <p class="ql-block">在突尼斯杜兹沙漠中看落日。</p> <p class="ql-block">杜兹小镇位于突尼斯南部,由于最靠近撒哈拉沙漠而被誉为“撒哈拉的门户”,多姿多彩的第41届国际撒哈拉节于2008年12月25日在这里拉开帷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就为了在杜兹充分领略撒哈拉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情,尽情为撒哈拉沙漠喝彩。</p> <p class="ql-block">很久以前,杜兹是来往于撒哈拉沙漠商队的一个重要驿站。杜兹小镇称得上独特的撒哈拉博物馆,沙漠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马拉兹格人的历史,在这里一一展示。</p> <p class="ql-block">杜兹国际撒哈拉节前身是杜兹文化节,1910年创办,起源于撒哈拉游牧部落一年一度的骆驼节,当时仅限于赛骆驼。从1967年起,正式更名为杜兹国际撒哈拉节。</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3日早上从杜兹出发前往马特马他。这是在途中看到的野北非单峰骆驼,真是难得一见啊!</p> <p class="ql-block">北非单峰骆驼,这种独特的动物,以其惊人的耐力和适应力,在严酷的沙漠环境中生存。</p> <p class="ql-block">它们的毛色多样,包括黑、白、灰、黄、褐和红等,这些颜色在沙漠中很少见,使得它们在沙丘中若隐若现。在沙漠中,骆驼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沙漠中的使者,它们的存在为这片荒凉之地增添了一抹生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骆驼的脚掌上长着一排又白又圆的肉翅,走起路来像是在跳舞,它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即使在疲惫不堪时也能继续前行。它们的背上有时会驮着人或物,见证了人类与骆驼之间深厚的情谊。北非单峰骆驼的生活不仅展示了它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体现了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共生关系。</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马特马他,是一个在突尼斯南部,由柏柏尔人居住的小村庄,一些当地的柏柏尔居民仍然住在传统的地下穴居里。</p> <p class="ql-block">在2004年,人口有2116。穴居的典型结构是首先从地面开凿一个非常大的坑,让后从这个坑的侧面再横向挖人工的洞穴作为房间,一些房间之间还会有连接的通道。聪明的柏柏尔人居住这种房子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他们之所以选择这种居住方式主要是与当地的气候有关,这个地区因受撒哈拉沙漠的影响,终年干旱酷热。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柏柏尔人的地下村庄则环境安静,空气清新。住在里面凉爽舒服,一年四季都不受气候的影响。现今多数原住民已经迁居到现代化的楼房,而腾出的洞穴就改为酒店以招揽顾客。这里还是电影《星球大战》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马特马他自《星球大战》第一部开播便成了突尼斯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宛如外星球的地形地貌和柏柏尔人奇特的穴居风俗是马特马他主要的看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星球大战影片中外星人迪斯科场面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个小村落,感受着其独特而质朴的气息,突然对《星球大战》中的场景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些早有准备的游客甚至实现备好了经典的暗红色披风,身着这一装束徜徉在村落间,来寻找那已经失去已久的“星战”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一切都是当时拍摄星球大战影片中外星人迪斯科场面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依沙丘而建的村落,为当初的拍摄工作提供了极佳的拍摄位置。为了打造这一景点,突尼斯政府经常将一些重要的音乐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地安置于此。</p> <p class="ql-block">夫妻俩都是摄影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在拍摄地点内做一次外星人。</p> <p class="ql-block">马特马他是北非原住民柏柏尔部落的总称,这个迷人的村落向外人展示了沙漠穴居住宅的独特建筑。由于该地区长期受阳光直射,故气温很高。当地人为躲避阳光而开凿了很多洞穴房屋,成为马特马他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的柏柏尔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令人着迷。在突尼斯南部大山之中,柏柏尔人居住在深山之中,利用山地挖掘洞穴作为家园。这些洞穴不仅提供了避风遮雨的住所,还展现了柏柏尔人对自然的尊重和适应。</p> <p class="ql-block">柏柏尔人的家园通常位于山脊之下,他们从山体中开凿出窑洞,形成四方的院落,其中包含一个天井,以便能够晒到太阳。每个家庭都生活在这些洞穴中,每个洞穴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卧室、工作坊、厨房和储藏室,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生活空间。</p> <p class="ql-block">柏柏尔人穴居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现今多数原住民已经迁居到现代化的楼房,部分洞穴也改为酒店以招揽顾客。</p> <p class="ql-block">与当地柏柏尔人合影留念。访问柏柏尔人家是一种深入了解这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方式。在那里,你可以品尝到沾满蜂蜜和橄榄油的烤饼,享受薄荷茶的清凉,甚至尝试穿上柏柏尔人的传统服装,敲着手鼓,体验他们的音乐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柏柏尔人的生活方式简单而质朴,他们身着蓝色袍子,安静地生活在这片山地之间。他们的生活节奏悠然平静,与世无争,仿佛是外星人一般,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马特马他地区目前还生活着2000多柏柏尔人,这些绿色植被较多的地方一定有穴居人家,只不过不到近前是很难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马特马他是地球上最不宜居的地方之一,然而被外族侵扰的柏柏尔人硬是在这一地区生存下来并世代沿袭着穴居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随着马特马他知名度的提升和游客数量的不断增长,一部分柏柏尔人开始走出洞穴在地面盖起了房屋,但大多数人仍习惯居住在冬暖夏凉的窑洞中。</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突尼斯艾尔杰姆斗兽场。多少个世纪以来,突尼斯的埃尔·杰姆斗兽场以其雄伟壮丽、气势恢弘、布局科学、构造完美和谐,征服了所有的到访者,犹如埃及的金字塔。隐约可见斗兽场庞大身影。它突兀耸峙,犹如一座高大的城堡要塞,拔地而起,凌空而立,让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斗兽场外围是一个半圆形广场</p> <p class="ql-block">埃尔·杰姆斗兽场历史悠久,建于公元3世纪初。它是古罗马帝国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辉煌建筑。不少法国著名作家如莫泊桑、福楼拜等都曾专程来此观光,并将它描述为 “世界美妙绝伦的斗兽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斗兽场围墙高大,是北京故宫城墙的五倍,远远便见其嵬嵬身姿。它层层拱廊相连,宽阔高大,构筑典雅。人行其间,仿佛在古代城堡殿廊穿行。各层连拱廊的柱型,富于变化,漫游其中,就如置于古代石柱雕刻艺术的宫殿。拾级而上,似在扶摇直上羽化而登仙。端坐在观众席的顶层,俯身下望,偌大斗兽场,景象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整座斗兽场形似一口平放的大锅,四周自下而上,阶梯式的座位,密密麻麻。</p> <p class="ql-block">走进斗兽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它外围高达36米的厚厚城墙,是北京故宫城墙的5倍。</p> <p class="ql-block">穿过高大的拱门,里面是一圈圈高耸的拱廊,上下4层(原本地面建筑有5层,上下一共6层),据说每层都有60个拱。</p> <p class="ql-block">拱廊层层相连,宽阔高大,构筑典雅。人行其间,仿佛在古代城堡殿廊穿行。</p> <p class="ql-block">自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39年,罗马统治突尼斯近600年,同时将欧洲文明带到了突尼斯。罗马人修建的神庙、竞技场、露天剧场,遍布各地,至今遗迹犹在。其中有位列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的埃尔·杰姆斗兽场;有高36米,建有500个门,可容纳4万人的罗马大戏院……罗马时代建筑、雕刻、镶嵌艺术之高超、精美,令今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沿着狭窄的通道进入斗兽场中央的圆形场地,环顾四周,是一圈一人多高的防护墙。防护墙里面便是凶猛的野兽或角斗士厮杀、搏斗的场地了,目测约半个足球场大小。防护墙的外面自下而上,层层叠叠的阶梯式座位多达20层,据说可容纳35000多观众。</p> <p class="ql-block">坐在看台上,望着这古老的竞技场,思想的羽翼将我们带回到遥远的过去。眼前的竞技场上仿佛又出现了人与人厮杀、人与兽搏斗,鲜血淋漓、血如泉涌的惨烈景象,似乎听到败者、伤者撕心裂肺、绝望的惨叫声,以及与此同时看台上爆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喝彩声和诅咒声……</p> <p class="ql-block">观众席上人们可随意吃喝吵闹甚至斗殴,斗拱间设有贵宾包厢,皇帝出入则有专门通道。不少法国著名作家如莫泊桑、福楼拜等都曾专程来此观光,并将它描述为“世界美妙绝伦的斗兽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公元3世纪初(中国的汉代),罗马人戈尔迪安一世出任罗马非洲行省总督,他将罗马的生活方式也带到了这里,在埃尔·杰姆修建了这座效仿罗马的斗兽场。公元238年,当色雷斯人马克西米努斯杀死亚历山大·塞维鲁篡夺罗马帝位后,这位非洲总督并不买账,他将军队开进伽太基,干掉篡位者,并在这座斗兽场里,将罗马皇帝的皇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拱廊围墙,廊间精美绝伦的石雕、顶天立地的廊柱、横空出世的拱门,这里,整个建筑曾大理石铺就,并镶嵌着精美的马赛克画,华贵至极。最顶层立木柱,拉上布质顶棚,遮盖住整个斗兽场,以抵挡非洲的烈日。</p> <p class="ql-block">虽无数次在历史书或者宣传画册上打过照面,但真正站在他面前时,内心依然是止不住的狂喜,震撼,甚至是颤栗。亲身走进斗兽场,触摸千年前的石壁……难以置信,我竟然来到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1700多年过去,行走期间,依旧可感受其昔日的恢宏,尽管期间阿拉伯人曾拆毁搬走大量石块,用于修建圣城凯鲁万的奥克巴大清真寺;尽管经历了奥斯曼帝国大炮的摧毁,变得残破不堪。</p> <p class="ql-block">最初,斗兽场被称为“圆形剧场”,用于大型庆典和表演,后来才逐渐演变为“竞技场”,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斗兽场。斗兽场是一个极为残酷的刑场,是“死亡与欢娱之城”,里面曾上演过世界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戏剧。当时的圆形剧场舞台上,常常是罗马人持真刀真枪扮演英雄角色,而奴隶或战俘则拿着道具武器饰演敌人或叛徒等反面角色,最终英雄在这舞台上将敌人活活杀死,鲜血四溅。货真价实的杀人表演,赢得一片喝彩声。</p> <p class="ql-block">罗马帝国时期,在扩张征战的过程中,带回大量俘虏和奴隶,集体处决一直是罗马帝国震慑敌人的重要方式。于是,集体处决战俘和犯人,角斗士对决,成为了节日竞技庆典活动中的又一项表演节目,变得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了。</p> <p class="ql-block">帝国的统治者们为了展示自身强大,经常地公开猎杀从被占领国捕获的大型猛兽。经参观突尼斯各大博物馆展出的由斗兽场发掘的马赛克画,猛兽为狮子,熊,猎豹等非洲本地肉食动物。野兽捕获后要运送回斗兽场所在城市,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交通不便,且中途要经常休息。即便如此,仍然会有许多野兽中途死去,而活着抵达的野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饲养来恢复生气。</p> <p class="ql-block">有时甚至是押出战俘奴隶来,活生生地投给这些猛兽做食物,让它们撕咬吞噬。再后来,干脆将人兽搏斗、集体处决、角斗士对决,野兽互搏这四项血腥表演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穿过黑暗的通道行至斗兽场地下,不同于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那里地下室面积更大,可用来同时关押角斗士与野兽;而此处地牢仅仅是关押角斗士的地方,一共12间;野兽则在别处喂养,表演或决斗时再送入斗兽场。这个斗兽场的地下部分保存非常完整,这一景观在罗马或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无论多辉煌的战绩,始终是以另一方的死亡为代价。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帝国的皇帝将竞技庆典活动规定为节日开始,至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灭亡,经过几百年暴力文化的长期浸淫,其建国初期所提倡的勇敢、公平、诚实、正直等品质,在罗马民众中荡然无存。最终这远在北非突尼斯的斗兽场,也终于与罗马帝国一同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p> <p class="ql-block">与团友杭来来在斗兽场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上海美女团友在斗兽场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上海夫妇在斗兽场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杭州两位大姐在斗兽场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入住突尼斯五星级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内的游泳池很大,与酒店景色比较协调。</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海滩边看日落。</p> <p class="ql-block">美女们欢快活泼,搏击海浪,也做出了许多优美的动作。</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4日清晨看日出。走到海边,太阳还没睡醒,大海是墨蓝色的,天空仍有繁星在闪烁。突然,天空上穿过一道白光,这白光似乎有着神奇的魔法,光影还没有消失,云和朦朦胧胧的雾自动散开,一线金丝从海上冒了出来。慢慢地,慢慢地,那一条金丝膨胀了起来,就像扁扁的气球被吹鼓了,这时,那金链变成了小金山,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在海边期待着,可是,太阳这时就像断了片之后的宁静,变得悄无声息。等了一会儿,太阳一下子跳过了海天交接之处,就像一条身着金甲的巨龙一样冲了出来。这可能是海龙王发怒了,让小乌龟一个一个搭乘云梯,跳到太阳下,一下把太阳踢了出去,每天大海涨潮,应该就是太阳的眼泪增加到了海水里了吧!日出过后,金光洒满了大地,云朵变成了金色棉花糖,撒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金,海水也变成了金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太阳代表朝气蓬勃、活力十足啊。给了我们新的希望。新的一天到来了,让我们一起享受这温暖的阳光吧!</p> <p class="ql-block">手捧朝阳,心想事成,好运连连。</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4日早上看完了海上日出,驱车前往苏斯康大维港游览。苏斯,突尼斯的第三大城市,被称为“地中海的花园港”。从这个美称就可以看得出来,一是优美的港口,二是气候宜人。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悠久城市,这里充满了各色建筑风格,王公府邸,以及藏于博物馆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港口有非常多的游艇,通过旅游机构可以预定休闲游艇游,但更有特色的,是好几条停在港边的老式双桅帆船。仿佛是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古董船。不仅充满沧桑感,装饰在甲板和船尾的雕塑也都非常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苏斯港口,巨大的仿古船, 让我们的思绪似乎飘回五百多年前,那时的马格里布著名的巴巴多萨海盗该不会就是驾着这样的木船,从地中海的港口起航,开始与西班牙争夺突尼斯?而那场战争最终以奥斯曼土耳其的介入而告终。于是,突尼斯纳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版图,直到1881年法国人到来。虽然马格里布海盗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历经沧桑的苏斯依旧艳美。不知不觉地我们来到老城麦地那旁的海边。</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苏斯风平浪静,康大维港已然成为当今苏斯的骄傲所在。这个私家游艇停泊地,港内所有的遊艇来自欧洲各国。我们到达港口时已近傍晚,大部分游艇出海归来,静静地停泊在港湾里。</p> <p class="ql-block">老城麦地那是苏斯市的主要景点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老城之所以出名应归功于它的古城堡和大清真寺。城堡修建于公元821年,历史上曾作为灯塔和警备烽火台,是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沿着老城的城墙走一圈,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生活的气息。这里的街道充满了声音、色彩、光影和人物的交织,构成了一幅世间万象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苏斯老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当地居民生活的舞台。古城街巷中的烤肉烟火、海港边摊的新鲜海鱼,以及摩肩接踵的游客和本地居民,都是这座城市活力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苏斯老城周围的环境同样吸引人。哈马马特湾向东连接地中海,苏斯恰在这海湾的怀抱之中,坐拥波澜不惊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这座耸立在古城中的卡莱福方塔,塔底边长8米,顶端边长5米、高30多米,是最古老的伊斯兰式塔。</p> <p class="ql-block">到了苏斯老城一定要逛一逛的,在阿拉伯世界老城被称为麦地那,这是集居住与市场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走在苏斯的麦地那扑面而来的是历史的厚重感和浓郁的阿拉伯风情。</p> <p class="ql-block">苏斯新城的繁华地段位于海边,城市其他地方的面貌相当于我国80年代,突尼斯人民赶走了贪腐的独裁者却造成了国家的动荡和经济的倒退,据说突尼斯的经济比“茉莉花革命”前倒退了10年。</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古城遗址,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17公里处。迦太基在腓尼基语中意为新的城市。据文字记载,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人兴建,比罗马城早61年。曾是地中海上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是当时北非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的中心。其中著名的安东尼浴池,是2世纪罗马皇帝安东尼时期建成,古城内有一座基督教堂遗址,是突尼斯境内最早的基督教堂。挖掘出来的腓尼基时代的遗物,大多是坟墓、石棺和墓葬品。城市兴建后,国力逐渐强盛,版图不断扩大,成为当时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中心之一。腓尼基人的强盛后与罗马帝国发生了直接的冲突。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腓尼基人被罗马人击败。按照罗马元老院的坚决主张,迦太基被罗马军队夷为平地。公元前122年罗马又在旧址上重建城市,并使其发展为国内仅次于罗马城的第二大城。698年,它被阿拉伯军队彻底毁灭。</p><p class="ql-block">1979年迦太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遗址与罗马隔海相望。迦太基一词在腓尼基语中意思是“新的城市”,其早期居民为迦南城市泰尔的移民。前8世纪,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迦太基城,当时迦太基城还只是腓尼基城邦泰尔的海外殖民地。前650年,脱离泰尔独立,建立城市国家古迦太基。古迦太基强势时疆土辽阔,势力最大曾囊括北非沿岸、今西班牙中部、科西嘉岛、萨丁尼亚岛、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首都迦太基富极一时,其基础是农业与商业,在外贸易居民善航海与贸易,在国内居民又是出色的农民,很早就出现了奴隶占有制庄园,因此在当时地中海地区成为最有活力的经济强国。古迦太基曾与古希腊争夺地中海霸权,后又与古罗马争夺霸权。最后因为在三次布匿战争中均被罗马共和国打败,并于前146年灭亡。古迦太基灭亡之后,罗马军队摧毁了迦太基城。后来在迦太基城原址附近建立新城,并成为罗马的阿非利加省首府。439年汪达尔人占领迦太基,成为汪达尔-阿兰王国的首都。533年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属地,并成为东罗马帝国重要文化中心。7世纪因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引发的战乱而被阿拉伯军队彻底毁灭。</p> <p class="ql-block">为躲避兄弟的仇视,腓尼基的狄多逃离了泰尔王国,来此领导着这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从远处,你能眺望这座崛起的城市,泰尔人的领地,它就是始建于公元前8世纪的迦太基。</p><p class="ql-block">狄多是腓尼基古都—泰尔国王的妹妹。国王为谋取红财杀害了狄多的丈夫后,狄多带着自己的追随着,扬帆出海,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王国。在北非的海岸,她建立了一个宏大的城市;特洛伊城的王子,罗马帝国创建者之一的埃涅阿斯为寻找一个建立罗马帝国的合适地点,率领着他的舰队也到达的那里。狄多为城市取名“迦太基”</p> <p class="ql-block">当罗马与迦太基这两个强国之间的敌意不断增长时,大约在公元前264至公元前241年间,爆发了第一次战争,开始了公元前218年的远征。结果,迦太基人战败,被迫割让了西西里,并支付了巨额战争赔偿。公元前218年,汉尼拔抓住机会,主动出击,横扫伊特拉斯坎(意大利西部一古国),并于公元前216年在卡尼尔战役中击败罗马军队。汉尼拔是迦太基的年轻军事将领。他率领3.8万名步兵,8000名骑兵,以及37头大象,越过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地攻占了意大利。这次奇袭仍传为美谈。汉尼拔连续数年转战意大利,并不断取得胜利,但在第二次迦一罗战争中,罗马人侵占迦太基,汉尼拔不得不率军返回。第二次迦一罗战争以汉尼拔在佐马战役中遭到失败而于公元前202年结束。</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49年罗马人对迦太基举行了第三次宣战,接着迦太基城被罗马人围困、攻陷。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在一次据说长达10余天的大火中被焚毁。迦太基城在建筑上出色地体现了欧洲的艺术传统和风格,但它在罗马人的对垒中,表现得并不出色。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元老院一致同意了罗马政纪中叶,罗马元老院一致同意了罗马政治家可图的坚决主张:迦太基必须被摧毁。迦太基,这座一度是罗马盟友但现又成为对手和敌人的城市,终于在公元前146年被毁。</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迦太基变得日益强盛。它建立了自己的舰队,并取得了好些殖民地。迦太基人在靠近托斐斯的地方建造了两个人工港口。这两个港口是他们海上的象征。许多现代游客对它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个港口为圆形的军港,中间一个小岛有着可同时容纳许多舰船的干船坞空间。据希腊历史学家埃庇尔的估计,这个军港能容纳200多条舰船。埃庇尔对该军港的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考古学家的证实。与军港相连接的是一个大型的商用港口。这个港口的入口处现已被探明。</p><p class="ql-block">着名的迦太基遗址位于突尼斯东北方17公里的海边,沿海岸分布从南到北约6公里多。大约在西元前9世纪,腓尼基公主艾莉莎带领她的子民,从现在的黎巴嫩远渡重洋,千里迢迢来到地中海南岸的这块陌生的地方,并以她的聪明机智,让当地的原住民-柏柏人赐给她土地,建立起著名的迦太基。由于腓尼基人是一个善于航海和经商的民族,让刚茁壮的罗马帝国备感威胁,终于引发了3次布匿战争,战胜的罗马人采用焦土政策,使得迦太基城像谜一样地从历史上消失,后来在考古学家推敲和研究下,终于让曾经在历史上散发短暂光芒的迦太基城,重新展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在迦太基遗址中,有一处古代腓尼基人的港口,以挖掘的渠道与地中海相连,用不同高低的水位控制船只进出,最多可停泊船只220艘。这处港口遗址包括军港和商港,商港较小,位于军港的南边,以眼下的眼光来看,虽然这两个港口似乎小了些,但是毕竟还是说明了腓尼基擅长于航海经商的特质。</p><p class="ql-block">迦太基是北非的著名古国,其中心在今突尼斯境内,约在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城邦推罗移民所建。传说推罗王国发生内乱,公主出逃,在海上漂泊了几天,至突尼斯登陆。公主向柏柏尔人部落首领请求借一张牛皮之地安身,部落首领慷慨允诺。聪明的公主把牛皮剪成一条条细细的皮丝,然后连结起来,在山丘上围起一块土地,建成一座城市,取名迦太基。从此,这里成了腓尼基人在北非的奴隶制国家的首都,又是繁华的贸易、文化中心,很快就成为当时仅次于罗马的世界第二名城。到了公元前3世纪,日益强盛的罗马帝国为争夺地中海西部,与腓尼基人三次大战,终于在公元前146年占领了迦太基城,并将其付之一炬,大火燃烧了16天,把这座美丽古城化为一堆废墟。</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人兴建,占地面积315公顷,主要建筑有城墙(长34公里,高13米,厚8米),宫殿、神庙、别墅、住房、公共浴室、剧场、竞技场、跑马场、港口、墓地等。它曾是地中海强盛的奴隶制国家的首都,也是当时北非、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中心。</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64年起,迦太基和罗马帝国间曾爆发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6年迦太基战败,都城被罗马人纵火烧毁。数十年后,罗马人在废墟上建起了新城,成为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人口最多时达六十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座近三千年的历史名城几经兴废,如今人们只能从留下的断墙残柱、墓葬、石碑、镶嵌画和挖掘整理的遗物中,窥其繁华兴盛之时的面貌。在遗址靠近海边处,有一比较完整的安东尼公共浴室。其上部建筑已不复存在,但从地层结构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边对称排列着更衣室、热水游泳池、按摩室、逐渐升温热水室、温水室、冷水室、健身房和游泳池。浴室的水由60公里外扎格旺渡槽引来。</p> <p class="ql-block">俯瞰大海,单有城墙环绕。今天地面所存遗址,实际上多是罗马所建城池的遗址。宫殿、神庙、别墅、住宅、剧场、竞技场、跑马场、乐厅、公共浴室、墓地和港口等,依稀可见。由于它往昔的繁华,使它成为可与意大利庞培古城相比的著名古迹。</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安东尼浴场遗址,是当年罗马皇帝安东尼修建的。如今,地面建筑只剩下柱石残墙,但从底层结构可以看出两边对称地排列着的更衣室、热水游泳池、按摩室、蒸浴室、温水室、冷水室和健身操室。供浴室用的水是通过渡槽从60千米外引来的。渡槽全部以石筑成,现仅存数段,3万立方米的贮水池至今仍能使用。最令人陶醉的是从观景台上向湛蓝的大海和矗立在其后的高山眺望。在罗马别墅的考古公园里,当人们置身于用建筑艺术重建的亭台楼榭之中,也就不难想像出当时的贵族们是过着怎样的醉生梦死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从残存的剧场、公共浴室和渡槽等遗迹可知当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精确。在迦太基古迹附近有一座新落成的现代化博物馆,馆内保存并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遗址不仅是突尼斯的标志,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2000多年前的辉煌从废墟中重现。</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公共浴场则是在公元145-162年间罗马里帝安东尼时期建成的,是古罗马的第四大浴场。从基部残存的柱石、断墙、拱门可隐约看出两边对称排列的一间间浴室,浴室有更衣室、冷水室、温水室、蒸汽浴室、按摩室、健身房等。</p> <p class="ql-block">住宅区也保存有雕刻精美的石柱,上面饰有人像、狮头、马身等。在数处庭院的地面上,有2000多年前用各种颜色小石块拼成的镶嵌画,残存部分的色泽依然绚丽华美。画面的内容有马、少年捕鸭、生动的鹿等,这些都显示了罗马时期迎太基镶嵌画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腓尼基人的居所,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中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站在这些千年的废墟前,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昔日的繁华与风韵。</p> <p class="ql-block">巍峨的宫殿、繁荣的市井、奢靡的浴场和固若金汤的城池,虽然随着帝国的灭亡而消失,但它们的残垣断壁仍然屹立不倒,让人感叹历史的无情。</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遗址中,微风将思绪带向远方,与历史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遇到北非原住民柏柏尔人,还能看到地中海浪漫风情的蓝白小镇和深情演奏的街头歌手、嬉闹和奔跑的孩童,这些都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美好画面。</p> <p class="ql-block">这些浴场的存在,不仅体现了古罗马社会的繁荣,也让我们能够想象当年人们在这里沐浴、休闲的情景。站在这些遗址前,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够体会到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5日上午游览突尼斯麦地那老城。突尼斯老城,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建城已经有1300年历史。在北非伊斯兰城市中,突尼斯老城是城市建筑规范的典范之一。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突尼斯老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位于城市的西南面,主要是穆斯林居住区。老城还保留着古老的阿拉伯色彩,涂饰成白色的矮屋、分隔泻湖与西部城堡的高地、曲折蜿蜒的小巷,这些是麦地那的主要标志。旧城墙虽已不存在,但还有近10座城门保存完好,其中有新城与旧城相接的海门、旧城与郊区相连的苏卡门等。</p> <p class="ql-block">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阿非里基亚地区时期,突尼斯在图内什遗址上重建。迦太基的毁灭是突尼斯重建的决定性因素。之后的不久,突尼斯修建了许多港口设施。在公元894年-905年短暂的阿格拉比特王朝统治时期,突尼斯是阿非里基亚的首府。</p> <p class="ql-block">公元909~1057,法蒂玛王朝和日里德王朝统治时期,马赫迪亚和凯鲁万分别是它们的首府。公元1160年,阿尔毛阿韦斯(信奉什叶派教义的柏柏尔人首领)定都突尼斯。</p><p class="ql-block">公元1228~1574年间,突尼斯是哈夫斯的首府,它是从阿尔毛阿韦斯分离出来的马格里布王朝。在这一时期,突尼斯发展到历史颠峰。</p><p class="ql-block">在1574年统治被奥斯曼土耳其王朝取代后,突尼斯丧失了作为首府的地位。由于商社的存在和在海上进行掠夺(后者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突尼斯进入了一段经济繁荣期。在17和18世纪侯赛因王朝的统治下,集中进行了建筑工程建设,形成的城市景观保留至2013年。</p> <p class="ql-block">麦地那集住房、手工业和商业功能于一身,商品种类丰富,小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手工编织的挂毯、银器、饰品、花瓶、刀叉等餐具到烛台,应有尽有。麦地那的传统手工艺和商业面向旅游者,有的商品如铜器、金银手饰和古董等收入的90%来自旅游者。</p> <p class="ql-block">市内的阿拉伯市场充满了浓厚的阿拉伯风土气息,有拱形顶盖,石铺地面的狭窄弯曲的街巷里,市场一个接一个,店铺一家挨一家,每条小巷集中一个行业,生产特定的商品,保持着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每条小巷的地上和墙上,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一天到晚,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到处是手工作坊发出的铿锵声和小商贩的叫卖声。</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麦地那由曲折交错的街衢、拱状通道、胡同和死巷组成。其城市结构的和谐统一令人瞩目。白色房屋形成了该突尼斯的城市景观。借鉴不同风格而建的重要建筑(如732年修建的大清真寺)和单一风格的建筑(如1675年修建的具有土耳其风格的清真寺)和谐地构成一个整体。</p> <p class="ql-block">人们说旧城区是突尼斯的心脏,而旧城区的心脏,则是宰图纳大清真寺。旧城区就是以宰图纳清真寺为中心向四面展开的。宰图纳大清真寺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于公元732年。清真寺内有10个中殿,能容纳2000人祈祷。老城没有现代化的建筑,最高的住房只有两层楼。</p> <p class="ql-block">老城麦地那至今仍保留着数百年前的风貌,呈现出热闹非凡的阿拉伯集市景象。走进这里,就像穿梭于一座阿拉伯文化博物馆。道路两侧的建筑不高,大多只有两三层,建筑大都有拱形顶盖,建筑间弯曲狭窄的道路由石头铺就而成,宽的地方可容纳两辆马车并行,而窄的街巷则只能两人对面通过。店铺中的商人大部分是久居于此的居民,悠闲地贩卖着各种商品。老城和这里的人们,用闲适的姿态,享受着绵长历史带给他们的故事。在这个封闭的阿拉伯世界里,有2800个手工作坊、3000多家店铺,各色小作坊和小店铺琳琅满目、各司其职,毛毯、香料、头巾、工艺品、小吃等。</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充裕,我与团友杭来来走出老城区看看,城市风貌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从公元12-16世纪,处于阿尔摩哈维斯和哈斯底斯王朝的统治之下,当时突尼斯被看作是伊斯兰世界最伟大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700多个纪念性建筑,包括宫殿、清真寺、陵墓和喷泉,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突尼斯麦地那老城,在城内的中餐馆用餐,这是在突尼斯用到的唯一中餐。久违的中餐,味道鲜美。大家饱餐了一顿后,就前往突尼斯机场乘坐飞机回国。结束了摩洛哥、突尼斯的旅游。于2024年2月26日晚上11点钟到家,算是高高兴兴出去,平平安安回家吧!心中不言而喻感到荣幸。</p><p class="ql-block">回到家中,由于倒时差的原因,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没有心情做旅游回忆。最近几天状态有所恢复,赶紧动手把旅游回忆做出来。时间长了做旅游回忆就有点难度。回忆起这段旅游经历,我深感其间的美好与充实。这次旅游又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那些美好的回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在古老的城堡里,我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那些稀奇古怪的器具和装饰,让我产生了奇异的遐想。在老城的巷子里,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小店,逛过每个角落,仿佛就是在品味这个老城的生命力和魅力。回忆这次旅行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已经成为历史的时刻,那些美好、温馨、激动人心的片段,仍然让我感到无尽的感慨和眷恋。</p> <p class="ql-block">对突尼斯旅游的总结:</p><p class="ql-block">突尼斯,一个笃信伊斯兰教的非洲国家,一个经济不发达的阿拉伯国家,一个率先引发了“阿拉伯之春”革命的国家,一个近年频发恶性恐怖袭击事件的国家,如果不是突然宣布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的决定,恐怕很难引起我的高度关注。3月20日来到这个多少有些陌生而又好奇的国家。这次旅游线路是从首都突尼斯城到哈马马特蓝白小镇,到凯鲁万,到托泽尔,到马特马他,到苏斯,到迦太基,再回到首都突尼斯。前后六天算是在这里环游了一圈,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在眼前也就慢慢逐渐清晰了起来。它那丰富多彩的景观,命运多坎的历史,多灾多难的民族,凌驾一切的宗教,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那丰富多彩的景观,说实话,突尼斯对我而言确实是比较遥远和陌生的,据说这个国家总共加起来的华人不过才27人,自免签实行的这1年多,已有五千多华人到此旅游,这已远远超过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到访华人的总和。不过突尼斯不为我们熟知,却在世界扬名。它并非僻静冷门之地,恰恰相反,它早就是全球的热门旅游目的地。突尼斯是一个非洲国家,又是一个典型的地中海国家,它处在非洲面向地中海的最北端,其突尼斯海峡扼守着地中海的交通要道,与对面的意大利相距不过几十公里,拥有长达一千三百多公里的地中海海岸线。除了东北面拥抱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它的中东部是地肥水美遍布橄榄树的平原绿洲,西南面则覆盖着浩翰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优越的地理环境自然而然的使它成为最受欧洲人欢迎也最为便利的旅游度假胜地,并赢得“欧洲后花园”与“地中海明珠”的美誉。客观的说,诸如突尼斯这样深裹于浓厚的阿拉伯传统中,又坐拥着古老的西方文明历史;既充斥着地中海蓝色的浪漫风情,又透着撒哈拉沙漠的荒芜苍凉;同时拥有海滩、沙漠、山地、平原、盐湖、绿洲等诸多复合式景观的国家确实也不多见。一句话,它就是一个集热风与大漠、历史与民风、文明与古老、丰厚的人文景观与丰富的自然风景于一体的旅游地。有景如此,无怪乎它每年都能够吸引全球近千万人来此地。政府也乐得借力打力,大力推广旅游业,现在它的旅游收入已成为首要的外汇收入来源,这恐怕也是它能够痛快地给予中国免签待遇的原因之一吧!</p><p class="ql-block">突尼斯它那命运多坎的历史最值得一提。突尼斯确实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国家,唯如此,在它漫长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断不了战与火、兴与亡、文明与野蛮、进步与保守的反复交替,迦太基城、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哈夫斯王朝、奥斯曼帝国、法国殖民者等先后在此上场。简单的说,它的历史就是一部列强争霸,轮流坐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人间大剧。上溯历史,这里最早的霸主算是腓尼基人,他们建于公元前1100年的迦太基城曾经傲视四方。之后随着这座辉煌的都城变成罗马帝国的废墟,这个国家也降为其阿非利加行省的一部分。接着是拜占庭人取而代之。而后高举着伊斯兰大旗从东方呼啸而来的阿拉伯人彻底征服了这片土地,他们植根深处,励精图治,自公元七世纪来此就再也没有离开。尽管中间经历了法国人近百年的殖民统治,但强大的穆斯林力量终究让他们迎来了独立与新生。</p><p class="ql-block">突尼斯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国家的历史与民族的命运总是密不可分的。多坎的国家决定了它多难的人民。在突尼斯近四千年的王者更替、改朝换代历史中,柏柏尔人、腓尼基人、罗马人、拜占庭人、法国人、阿拉伯人轮番在此亮宝斗法。这里留有腓尼基人虔诚向神而遗下的无数祭祀儿童的墓地,也残存着拜占庭人摧枯拉朽征服此地后建起的豪华宫殿。血雨腥风过后,最终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只剩下最早的原始主人柏柏尔人和拥有超强宗教势力的阿拉伯人,不过前者气场显弱,不足一成,而超过九成的仍是阿拉伯人。这似乎反映一种现象:民族与宗教保持一致显得更稳定,更强大,更富生命力。毫无疑问,突尼斯就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阿拉伯人国家。突尼斯人的近现代史就是阿拉伯民族史。阿拉伯人在这片国土上充分展示了群体作战的优势和宗教赋予的力量,他们曾经在这里创造过领袖群伦的王朝,也曾作为横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一份子,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一道铸造了让全世界震惊的阿拉伯文明。然而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阿拉伯人的国家突然呈现出集体性的沉沦,甚至大部分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可以说这是一段饱受屈辱与欺凌的历史。虽然二战后他们基本上都重获独立,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美欧垄断资源的控制,在冷战思维中隐忍求存。曾经强盛过的民族决不会甘于沉沦。曾经轰轰烈烈,怎堪默默忍受。事实上阿拉伯人从来就不曾放弃过寻求民族复兴的斗争。前有埃及组建阿拉伯联合国的努力,后有伊朗伊斯兰教回归政教合一重振民族复兴的实例。而突尼斯为世界瞩目的正是那场突如其来的茉莉花革命。革命的意义远不止局限于本国,更重要的是从而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革命,其影响至今仍在延续。</p> <p class="ql-block">景点点评:</p><p class="ql-block">《1》突尼斯西迪布赛义德小镇,蔚蓝的地中海把它紧紧偎依,放眼望去,蓝色大海在远方和蓝天交为一线,唯美惬意。无暇的白墙给人干净、明朗之感,沉稳的蓝又给人天空和大海的感觉,当蓝和白融在一起,碰撞出唯美、明媚清新的气息。漫步小镇中,两旁白色的房子里镶嵌着蓝色的门和窗,攀爬的藤蔓鲜花在大片绽放。</p><p class="ql-block">《2》突尼斯歇比卡是一处隐藏在广袤沙漠中的绿洲,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多样生物。它不仅是沙漠中的骄傲,也是阿特拉斯山脉在西撒哈拉的再次遇见。这里有瀑布、有溪流、椰枣林,在金黄色的沙漠中,充盈着罕见的绿色。站上高处,便能清晰看见迁至山下的村落。歇比卡顽强,才让死寂的大漠有了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3》突尼斯的埃尔杰姆斗兽场,是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杰作,至今仍屹立在阳光下,展现着其椭圆形的高大壮观。这座斗兽场高36米,建有500多个门,可容纳4万多人,整个建筑全部是由巨石搭砌而成。斗兽场层层拱廊相连,宽阔高大,构筑典雅。</p><p class="ql-block">《4》突尼斯苏斯老城的景色融合了古老与现代,静谧与喧嚣,是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古城街巷中,烤肉烟火与新鲜海鱼的叫卖声交织,游客和本地居民擦肩而过,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场景。在苏斯老城,最引人注目的是色彩缤纷浓烈的古旧墙壁,尤其是明亮的黄色,显得格外抢眼。在这里并且拥有波澜不惊的海滩。</p><p class="ql-block">《5》突尼斯迦太基古城遗址,千年的废墟矗立海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昔日的繁华风韵,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巍峨的宫殿、繁荣的市井、奢靡的浴场、固若金汤的城池,都随着帝国的灭亡化为乌有。站在遗址之上,可以眺望蔚蓝的地中海,想象着当年人们以浴室为主要社交场所,奢华、迷离、酒肉、歌舞升平全在其中。</p><p class="ql-block">《6》突尼斯康大维港的景色,是一幅生动而丰富的画卷。阳光洒落在海面上,与大海的蔚蓝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迷人的景象。游轮的桅杆林立,色彩鲜艳的船体与沿岸白色的店铺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地中海风光画面。港口附近,酒店鳞次栉比,绿植装点着这座花园港,为每一个从大漠干涸中走出的人们提供了滋润和洁净。</p><p class="ql-block">《7》突尼斯麦地那老城,是一座融合了欧洲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的千年古城。这座城门将新城与老城截然分开,一边是充满时尚、现代、通达的城市,一边是洋溢着阿拉伯浓重色彩的商铺、商品和手工艺者聚集之地。老城的独特在于,这里的每条巷子都经营不同的商品。漫步在街巷之中,犹如走进手工艺展览馆,气息浓重。</p><p class="ql-block">这些景点是来突尼斯旅游的全部内容。来这里旅游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已。因为旅游辛苦呀!并且旅游时间短暂,有时候体力不支不能深入了解,也只能这样了。自己又不是学者,旅游能够了解这么多的事情已经是心满意足。不知朋友们是不是这样理解的。谢谢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