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又然影像志》</p><p class="ql-block">《李又然影像志》摄制组,2023年8月6日建组,8月7日开机。从中法关系史和延安文艺史李又然专题探究,按志鉴体例以“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和“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双考构成翔实叙事——即,影像志可替代或强化口述历史,但,不可替代或超越众多著作权人真版原件和个案相关人事日记信札的摄录编播(如,李又然题赠张闻天的个人散文集《国际家书》初版珍藏本、现存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李又然致罗曼·罗兰的七封信等);以此集中深刻地揭示传主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教育家的一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p><p class="ql-block">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李又然影像志</p><p class="ql-block">撰稿 李兰颂</p><p class="ql-block">顾问 王益鹏</p><p class="ql-block">导演 李语然</p><p class="ql-block">作曲 杨人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问答《书法》墨宝</p><p class="ql-block">李兰颂</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据《又然自传·初稿》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按】写李又然评传,须李又然书法——说其书法人生,类比真草隶篆,恰如其分,顺理成章;李又然习书法,起始于祖籍地——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城隍庙街,运用于出生地上海市裕丰钱庄和交通银行。因书法进钱庄,因钱庄而失学,经钱庄转银行,经银行受启蒙——上学又自修,出国且入党。</p><p class="ql-block">现今刘志侠法译汉,是李又然最早写的亲笔手札墨迹,竟是由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希留分馆椭圆大厅保存至今、依然如初、纸张一新、字迹清晰的——十一位中国青年致罗曼·罗兰120余封信手迹原件馆藏处中李又然致先生七封法文信的第六封信,信是挂号信,落款日期是1932年10月3日,姓名为本名李家齐。</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敬爱的先生,</p><p class="ql-block">我三个月前回到中国。</p><p class="ql-block">在这三个月里,我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力量”写信:首先我病倒了(现在好了,先生,不过只限于身体!),然后,我可怜的母亲也生病了。末了,先生,我正在办理离婚!(我,不!我的父母作主的!我七年前结婚!)</p><p class="ql-block">我还没有工作,先生。</p><p class="ql-block">我感谢你,当我在瑞士的时候,写了一封这么友善的回信。</p><p class="ql-block">我将写一封长信向你诉说痛苦,然后,敬爱的先生,你给我复信,让我心灵康复!先生,我仍然想做点事!中国仍然是中国!</p><p class="ql-block">先生,谨奉还200法郎,并致谢忱。</p><p class="ql-block">在农村找不到欧洲纸张,请原谅以中国纸写信。</p><p class="ql-block">先生,祝万寿无疆!</p><p class="ql-block">李家齐</p><p class="ql-block">1932年10月3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注释:从1929年6月26日第一封信到1937年5月26日第七封信,李又然致罗曼·罗兰的七封信(其中二帧明信片,五封挂号信;两封写自回国以后的慈溪、上海)和罗曼·罗兰日记记李又然的一则日记(据李又然回忆至少收到先生三封回信寄自瑞士,其中两封寄自维尔奈夫、一封寄自琉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p><p class="ql-block">图一,李又然签名,并题写书名的五本散文集书影;</p><p class="ql-block">图二,李则蓝签名,主编并题写刊名的三本文学期刊;</p><p class="ql-block">图三,刘志侠著《九人——罗曼·罗兰与中国留学生》。</p> <p class="ql-block">据《又然自传·初稿》说——另《李又然致王少燕信》——</p><p class="ql-block">寒假后正要再到学校去,却被送进钱庄当学徒了。原来我喜欢动笔的,在旧历年给一位父执写了一封拜年信;这父执在上海福源钱庄当副经理,经理是上海银钱界赫赫有名的秦润卿,看见了我那封拜岁信,说字写得这样好,可以学生意了。你知道在我的家乡,子弟能进钱庄当学徒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上有天堂 ,下数钱庄,吃的是油,穿的是稠”!</p><p class="ql-block">进了“天堂”,非常痛苦。多次要自杀,写过很多绝命书。但是因为舅父是自缢而死的,亲眼看见舅母昏在地下,母亲也悲痛欲绝,外祖母成了没有儿子的⋯⋯想到我要是也自杀,叫我母亲怎样活下去呢⋯⋯寄希望在弟弟身上,决心自己就牺牲了;不幸弟弟不爱读书⋯⋯耳朵两只都聋过,成了一个非常孤僻的人⋯⋯</p><p class="ql-block">在上海裕丰钱庄两足年,经理送我到上海交通银行。我痛苦不愿去,请求经理让我学满三年学徒再开除我。经理说傻孩子,我是提拔你,怎么会开除你呢?你喜欢读书,到了那边就可以读书了,这里不能让你发展。</p><p class="ql-block">为什么经理要送我走呢?我没有任何过失;但有的高级职员不喜欢我,认为我“棉纱线吊石牌楼”,意思是对他不恭敬,反抗他⋯⋯</p><p class="ql-block">为什么痛哭不愿去呢?因为没有学满三年学徒被认为最不光彩的,被叫做“回汤豆腐干”。我就怕被认为是“回汤豆腐干”,或者因为偷了钱(钱庄里到处是钱),或者做了别的见不得人的事⋯⋯</p><p class="ql-block">你看!一种旧的观念束缚了你,你就会白白牺牲的!——因之“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多么重要!我至今还有像怕当“回汤豆腐干”那样的别的旧观念!</p><p class="ql-block">一到银行确实大不相同了。在钱庄里,只能看些侦探小说和《玉梨魂》等鸳鸯蝴蝶派小说,和《红玫瑰》之类礼拜六派的报刊。一到银行就进青年会的英文夜校,读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的国文⋯⋯更好的是接触了新思想,因为每期都读杨贤江编的《学生杂志》,同时不断地向上海通讯图书馆借书,这通讯图书馆就是先烈应修人主持的,他也钱庄学徒出身,后来又也到了银行的。那篇《勇敢是平安,却弱最危险》就是纪念他们的——应人兄、贤江先生!</p><p class="ql-block">曾经在路上遇见那位姓崔的老师,他一知道我当学徒了,不断地叹息,说可惜他没有钱⋯⋯</p><p class="ql-block">上海交通银行在汉口路外滩,马路那边是海关。海关拆造,越造越高,日夜不息地打钢筋混凝土的柱子,打一下我的宿舍房门、衣箱的铜环、床,都格格地响着震动一下。几乎每天夜里都有工人从高处摔下来死去。这给了我太深的刺激。五卅惨案也极厉害地刺激了我。于是想离开银行,“不自由毋宁死”。想考黄浦江去,不幸已经停止招生。想投军冯玉祥的西北国民军。最后决心到北京,要求梁启超让我当他的“书童”,不要他钱,只希望他空的时候指导我读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注释:摘自于《李又然致王少燕信》1975年5月22日。</p> <p class="ql-block">问答《书法》墨宝</p><p class="ql-block">李兰颂</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题书刊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中国文联如何定向“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早于中国文联诞生,是尽人皆知事,无须讨论即有结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含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建于1981年5月。成立以来,书法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书法教育、对外交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现有40个团体会员和15000余名个人会员。</p><p class="ql-block">就说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建于1948年10月间,与鲁迅文艺研究会并列,机关刊为《文艺月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研究侧重点,从中法关系史和延安文艺史李又然专题探究,按志鉴体例以“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和“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双考构成翔实叙事——即,收藏就有创办者的书法呈现。</p> <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p><p class="ql-block">图四至图六,李又然(李则蓝)自题个人散文集《国际家书》书名,题赠张闻天(洛甫)指正;</p><p class="ql-block">图七至图九,李又然组建吉林省文联时,主编并题写大型文学期刊《文艺月报》一至三期过刊。</p> <p class="ql-block">问答《书法》墨宝</p><p class="ql-block">李兰颂</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谈书论话》</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中国书法该往何处去?#传统意义的中国书法,不外乎是以笔墨纸砚来书写的汉语文字诗词歌赋等的真草隶篆,由大众书写工具而演进至今为一专门艺术,将内容高于形式变为形式大于内容,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并非今人力所能及,确无理所当然可言。中国书法依然还是中国书法——何时何地,无可无为。</p><p class="ql-block">李又然由怀来返北京后即在《明拓曹全碑》帖封三|墨录《姜夔续书谱》|1962年11月5日,李又然赠给外甥叶琪冠-在《明拓曹全碑》(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10月第一版)封三,以行楷字笔录《姜夔续书谱》八项要领(此帖现存李兰颂处,表哥叶琪冠见我写隶书,就以此帖正式赠我,明显让我学而时习之)。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明拓曹全碑》帖封三之李又然书——</p><p class="ql-block">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则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癯,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p><p class="ql-block">(计110字)</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以上所述均由先前在今日头条或小红书上讨论书法,李又然以书法自题《国际家书》并亲题《文艺月报》,既有欧体兼楚简风骨,又透曹全碑研习笔锋。而“李又然”亲笔签名,取自于1982年李又然给长子李兰颂百余封信和一部自传的——最后一封信的信封——李兰颂“李”字及另信落款“又然”两个字。</p><p class="ql-block">再举一例。这是家严李又然,自1969年10月起,在中央文化部五七干校湖北咸宁向阳湖、均县丹江口,以至于回京后在翠微路2号院,给我的百余封信和回忆录初稿的倒数第二封信——即,李又然:致李兰颂1982年2月25日,之后还一封,但不是绝笔,绝笔是1983年7月31日晨,为我画他速写像而题。</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兰颂:</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一直没有信来?</p><p class="ql-block">访问丁玲写了没有?</p><p class="ql-block">战争与和平读了没有?</p><p class="ql-block">祝康健!</p><p class="ql-block">又然 二月二十五日(加篆印)</p> <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p><p class="ql-block">图十,李又然在《明拓曹全碑》帖封三上|墨录《姜夔续书谱》;</p><p class="ql-block">图十一、图十二,李又然致李兰颂(1982年2月25日)及由此的签名;</p><p class="ql-block">图十三至图十五,李又然住同仁医院时速写像并当场为李兰颂题字;</p><p class="ql-block">图十六至图十八,《博览群书》先后两次刊发李兰颂画李又然速写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