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之行

老展

摄影/张勤、老展; 编辑/老展 从曼谷飞往肯尼亚首都 —— 内罗毕,最主要的目的是看每年壮观的角马渡河。 <div style="text-align: left;">肯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enya)位于非洲东部,简称肯尼亚,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国土面积582646平方公里,首都内罗毕,全国分为47个郡,人口5402万(世界银行2022年数据) ,全国共有44个民族。</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公元7世纪,东南沿海地带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沿海地带。1890年,英、德瓜分东非,肯被划归英国,英政府于1895年宣布肯为其“东非保护地”,1920年改为殖民地。</div><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1960年3月,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和肯尼亚非洲民主联盟成立。1962年2月伦敦制宪会议决定由上述两党组成联合政府。1963年5月肯举行大选,肯盟获胜。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独立。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肯尼亚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洛美协定签字国,是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次地区组织的成员,联合国四大总部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总部设在内罗毕。2021年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110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21美元,经济增长率7.5%。<br></div> 肯尼亚国旗。<div>肯尼亚国旗是根据独立前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的旗帜为基础而设计的。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黑、红、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红色长方形上下各有一白边。旗面中间的图案为一面盾和两支交叉着的长矛。黑色象征肯尼亚人民,红色象征为自由而斗争,绿色象征农业和自然资源,白色象征统一与和平;矛和盾图案象征祖国统一和为捍卫自由而斗争。<div><br></div><div>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其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境内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国土面积为58.3万平方公里。<br></div></div> 肯尼亚国徽。<div>1963年制定的肯尼亚国徽以一枚与国旗色彩一致的梭形盾徽为中心,两侧各有一只金狮,一肢持长矛,一肢扶盾徽。后面中央持有斧头的白色公鸡,是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的徽记。根据当地传统,公鸡象征新的生活。两只雄狮体现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也暗示肯尼亚与英国的联系。双狮足下是非洲第二大山——肯尼亚火山,它踩着肥沃土地,结满咖啡、柑桔、剑麻茶、玉米和菠萝,到处是果实和芬芳,这是肯尼亚人民生活安宁、国家兴旺的缩影。国徽下方的咖啡色饰带上写有斯瓦希里语的“共处”字样,表达出肯尼亚人民对和平、友爱、自由和平等相处的愿望。<br></div> 肯尼亚沿海为平原地带,其余大部分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东非大裂谷东支纵切高原南北,将高地分成东、西两部分。大裂谷谷底在高原以下450—1000米,宽50—100公里,分布着深浅不等的湖泊,并屹立着许多火山。北部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6%。中部高地的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最高峰、非洲第二高峰,峰顶终年积雪。瓦加加伊死火山海拔4321米。<br><br>肯尼亚全境位于热带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沿海地区湿热,高原气候温和,3至6月和10至12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年降雨量自西南向东北由1500毫米递减至200毫米。全年最高气温为22-26℃,最低气温为10-14℃。<br><div><br></div><div>《百度》</div> 入驻内罗毕_大陆酒店。<div><br></div><div>内罗毕(英语:Nairobi),是东非国家肯尼亚的首都,也是东非地区最大的城市,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人口约350万。年平均气温17.7℃。</div><div><br>内罗毕于1899年建城,一开始是乌干达铁路的补给站,负责肯尼亚南方城市蒙巴萨和邻国乌干达之间的补给。内罗毕还是非洲最领先、最时尚、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br>2017年12月,入选2017世界春城十佳。<br></div> 内罗毕_大清真寺。<div><br></div><div>内罗毕(Nairobi)是肯尼亚的首都,面积648平方公里,人口约216万,位于肯尼亚中西部海拔1680公尺的高原上,距肯尼亚第一大港蒙巴萨(Mombasa)约480公里。内罗毕在当地马赛语的意思是“冰凉的水”(ColdWater),从城市凉爽的气候(年均温摄氏17.7度)看来,并不难理解。</div><div><br>内罗毕是联合国在非洲的总部。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由联合国环境署和人居署的总部以及其他联合国机构驻肯办事处组成。它是联合国唯一设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办事处级别的机构,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等纽约总部以外的大型驻地机构平行。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的国际公务员总数约为800人,另有当地职员1200人。<br></div> 旅馆楼下的大树上,秃鹳作窝。 学生放学。 前往安塞博利国家公园的路上。 稀树草原。 安塞博利国家公园的度假村。<div><br></div><div>马赛人(Maasai),是东非现在依然活跃的,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人口将近100万,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如今的马赛人一方面仍然坚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当地的旅游业中。<br></div> 马赛人(Maasai)东非民族。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草原地带。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为尼罗特人的最南支系。使用马赛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相信万物有灵。马赛人今仍生活在严格的部落制度之下,由部落首领和长老会议负责管理。成年男子按年龄划分等级。从事游牧,牧场为公共所有,牲畜属于家族,按父系继承。近年来,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政府鼓励马赛人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已有一小部分人转为半农半牧,并有少数人进入城市谋生。马赛人以肉、乳为食,喜饮鲜牛血,每个大家族都饲养几十头牛,专供吸吮鲜血之用。马赛人盛行一夫多妻制。成年男子蓄发编成小辫,年轻妇女剃光头。近年来,定居的马赛儿童开始上学,已出现少数马赛人知识分子。<br><br>马赛人的装束很显眼,男人批“束卡”,实际上是红底黑条的两块布,一块遮羞一块斜披在一边的肩上。这种衣着很像一团火,这正是他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在野兽遍布的大草原上,这样“一团火”能有效地驱赶野兽。马赛人女性穿“坎噶”,颈上套一个大圆披肩,头顶带一圈白色的珠饰。<br> 度假村的食堂。 我们住的木屋。 驻地鸟很多。 当地妇女兜售装饰品。 这位大爷真酷! 角羚羊。 鸵鸟。 安博塞利国家公园_希树草原_入口所见。<div><br></div> 安波塞利国家公园(Amboseli Park)是非洲度假胜地之一,位于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交界地区,肯尼亚边境,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接近赤道的乞力马扎罗山顶终年覆盖着积雪,山下莽原景色优美,安波塞利国家公园面积392平方公里,由于临近云雾缭绕的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吸引着一批批前来观光的游客。安波塞利就是“干涸的湖”的意思。 斑马与自己的孩子。 安波塞利的野生动物包括:<br>土狼、熊、狒狒、蝙蝠、大羚羊、小羚羊、狞獾、大象、狐狸、豹、狮子、蹄兔、猫鼬、香猫、黑脸猴、松鼠、野兔、豺狼、箭猪、犀牛、斑马、犹猪、小苇羚、猬、猴子、蟒蛇、旱龟、树眼镜蛇(剧毒)、眼镜蛇(剧毒)等。<div><br>安波塞利国家公园(Amboseli Park)是非洲度假胜地之一,位于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交界地区,肯尼亚边境,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接近赤道的乞力马扎罗山顶终年覆盖着积雪,山下莽原景色优美,安波塞利国家公园位于公园面积392平方公里,由于临近云雾缭绕的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吸引着一批批前来观光的游客。在安波塞利国家公园(Amb0seliPark)各种动物数量巨大,其中聪明、热情、温柔、可笑的大象是那里公认的明星,同时大象也是“景观园艺师”大象看上去似乎是不加选择地乱吃东西,但事实上,它对食物也是非常挑剔的,只偏好某些特定时期特定植物,大象在湿季主要吃草,在干燥的月份里就以树叶,根和树皮为主食,象牙和象鼻在进食时得到了充分利用,前者是剥离和挖掘工具,而后者可以把食物紧紧抓住。<br></div> 小蓝鸟。 一只小瞪羚独自过马路。 非洲野狗。 长颈鹿。 狒狒。 埃及鹅。 非洲水牛,非洲草原五霸之一。 河马。<div><br></div><div><br></div> 登顶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的观景台。 山背后是个湖。火烈鸟成群。 大合影。 山的这边是稀树草原。 终于看到象群,非洲五霸之一。 傍晚返回,斑马在落日余晖中奔跑。 一只长颈鹿从灌木从中经过,头部正好进入落日。 司机警告我们安静!原来一头大象从路边的荆棘丛中走出。 原来还带着自己的孩子经过。幸好没有打扰她们! 夜晚的度假村。 安波塞利国家公园(Amboseli Park)是非洲度假胜地之一,位于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交界地区,肯尼亚边境,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接近赤道的乞力马扎罗山顶终年覆盖着积雪,山下莽原景色优美,安波塞利国家公园位于公园面积392平方公里,由于临近云雾缭绕的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吸引着一批批前来观光的游客。 日出的过程。 普氏瞪羚。 埃及鹅,红眼睛。 琵琶鹭鸶。 再见大象家族。 野猪刨食时前腿是跪着的。 大象孤身行动的情况较罕见,成熟的雌象和她的孩子们(雄性幼象延续到14岁)共同生活在所谓的繁殖群体里,只有生活在同一群体的成员才能知道本群体的巢区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四处闲逛或随季节迁移。在这蛮荒园里游人乘车置身于野生动物之中,这里每日都有狮子,印度豹等追杀年幼或无掩避下瞪羚及其它食草动物,在洋槐边缘的喷泉边不难看到犀牛,秃鹰与其他鹰类也是一大特色,有部片名为(无秃鹰飞舞之所)Where No Vuftures Fty的影片就是在这拍的,该处有六种秃鹰数目超过四百二十只,塔维塔(Taveta)金鹰则更为突出,因为只有在这才能看到。遥望傲然耸立的乞力马扎罗山四方顶,山顶雪冠银光逼人,再现当年海明威笔下《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壮丽景象。 弯嘴鹤。 非洲水牛。 司机停下了车,原来狮子捕食了动物,但最后被非洲鬣狗抢食,狮子悄悄离去。 鬣狗王独食。 抓拍的车队。 途中经过东非大裂谷。 非洲母狮,五霸之一。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来到纳瓦沙湖。湖边的怪树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纳瓦沙湖位于内罗毕北边,车程约为90公里。湖面面积约为260平方公里,中间有一个弯弯的小岛名为“新月岛”,是个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纳瓦沙湖是碳酸钙湖,而不是淡水湖,这里盛产的鲈鱼和非洲鲫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纳瓦沙湖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西北方约90公里处,坐落在大裂谷之内。该湖由断层陷落而成,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3公里,最深处20米,湖面海拔1900米,是裂谷内最高的湖。</p> 纳瓦沙湖是肯最美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全肯尼亚的淡水湖。湖边有大片纸莎草沼泽,湖畔设有“乡村俱乐部”。湖水微带碱性,但可以饮用。湖中产鲈鱼和非洲鲫鱼,有河马和各种水禽,其中能欣赏到鱼鹰(鹗的别称)捕鱼并拍下是比较难得的,乘坐当地人的小游船可以游览一部分水鸟最多的湖区,还能看到一群河马泡在水里,为了给游客欣赏到鱼鹰,船夫会吹响口哨,然后扔下一条小鱼,如果鱼鹰注意到了,它会很快的从树上急降下来飞到湖面衔起鱼,而后飞回树上吃,鱼鹰出动整个过程只有几秒,很难拍到很棒的照片。 湖边的河马成群。 鹭鸶。 鹈鹕。 鱼鹰捕鱼的瞬间。 湖面面积约为260平方公里,中间有一个弯弯的小岛名为“新月岛”,是个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岛上有许多野生动物,譬如斑马,长颈鹿等,但要注意草坪上动物的粪便。 新月岛上的巨大金合欢树。 傍晚,鹈鹕挂满了怪树林。 美丽的落日晚霞。 前往马赛马拉的路上,看见一片麦田 马赛马拉的木屋旅馆,与非洲朋友合影。 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入口,长颈鹿大家族。 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在肯尼亚众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中,可以称得上是“园中之冠”。<div><br>肯尼亚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在这个国土面积相当于中国四川省的东非高原之国,散落着大约60个野生动物园,其中有26个是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而位于肯尼亚东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处的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堪称肯尼亚野生动物园的“王中王”。</div><div><br>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占地面积1800平方公里,由开阔的草原、林地和河岸森林组成。这个绝世无双的动物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哺育动物家园,拥有95种哺育动物和450种鸟类,是动物最集中的栖息地和最多色彩的荒原,狮子、豹、大象、长颈鹿、斑马等生生不息。<br></div> 入园不久,司机眼真尖,突然停车,在路边的树丛下,一对猎豹在乘凉。 非洲五霸之一,跑速最快。 角马。 狒狒。 秃鹫。 非洲雄狮,五霸之首。 一窝条纹獴。 一只红嘴小鸟正在非洲水牛的鼻孔啄食。 巨羚羊。 角马排队准备过马拉河。 雌狮。 河马。 珍珠鸡。 马赛马拉国家公园_香肠树。我们在树下吃了野餐。 被食空的角马。 马赛马拉大草原。 翌日,再次进入马赛马拉公园,向坦桑尼亚边境方向前进。这边草高树稀,角马、斑马都半没在草中,更加迷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感觉立马就来了。 红嘴鹰。 <p class="ql-block">司机指给我们看到远处一头双角黑犀牛,非洲五霸最后一个也拍到了!</p> 黑背狐与角马 鳄鱼。 角马迁徙的路线。 司机得到消息,角马要渡河了!我们赶到马拉河边时车队。 角马在河边突出的地带犹豫不决,久久不肯下水! 终于渡河开始了! 这里的另一个看点是马拉河。这条河流一年四季的变化相当之大:在旱季,它也许只有涓涓细流,看起来奄奄一息;但是到了雨季,它便开始汹涌澎湃,川流不息,冲刷着草原上一切不平整的土地。<div><br>这里杂草丛生,一望无际。马拉河及其支流逶迤其间。旱季时,这些河流是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流经之地一片苍翠;雨季时,它们便大发淫威,裹着泥沙、卷着树枝甚至动物的尸体,横行荒野。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访问过这里,并于1935年写了一本名为《非洲的绿色群山》的书,生动地描述了这里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野生动物生活。</div> 每年5月马赛马拉草原南部的塞伦盖蒂开始进入旱季,数以百万计的角马便成群结队往北迁徒,这支浩浩荡荡的动物大军有时长达10余公里,途程800公里之遥,沿途还有众多的斑马、瞪羚和非洲水牛加入其间,此时的马赛马拉正值短雨季,水草肥美正好喂养这些天生的徒步旅行家,然而到了10月下旬,大旱开始降临马赛马拉,角马大军挥师南下,奔回塞伦盖蒂等候雨季的到来,这就是年复一年定时上演的草原流浪之歌,已然是当今地球最大规模的动物迁徒活动。望着眼前浩浩荡荡的角马群,使人对“百万”这个数字有了强烈而深刻的认识。角马与斑马总是相依相伴,角马吃草,斑马啃草根,常常看到小部分斑马插在大部分角马中,斑马总是排成单行队等距离前进。而角马喜欢成群结队逐水草而居,稍有风吹草动就四处乱奔。庞大的角马群行进时就如同一片岩浆在流动,乱奔时地动山摇,蹄声如命运敲门。真正的万马奔腾。 河马终于按捺不住了,冲向角马队伍! 每年,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和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之间来回迁徙,在世界壮观野生动物大迁徙中占有重要地位。暴涨的激流和鳄鱼的狙击是最艰难而壮观的一幕,这被称为马拉河之渡或天国之渡。 回程,司机为我们找到一窝狮子,多达十四只,藏在一处沟中。 幼师还在吃奶。 雄狮。 终于看到一只在树上的花豹。可能是睡着了,不肯露头。 黑背狐狼。 鹿群与两只巨羚。 马赛马拉大草原,天光下的角马群。 红眼黑犀鸟。 马赛马拉大草原_坦肯边界。 司机希望能带我们在坦桑尼亚侧的马拉河畔看到渡过来的角马群。这是边界上的桥。 看,坦桑侧的草原几乎没有树。 没有看到角马渡河来,看到大群的河马! 坦桑尼亚蜥蜴。 坦桑尼亚侧的马拉河。 边界小屋上,坦桑人正在修草屋顶。 在马赛马拉的最后一天是乘热气球。天微曦,就来到放气球的场地。 点火。 在空中看日出。 沿着马拉河飞行。 非洲马拉河流经非洲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全长395公里,流域面积13,504平方公里,其中60%位于肯尼亚境内,40%位于坦桑尼亚境内。河流发源于肯尼亚多雨的山区,即使在旱季时也从不断流。3-6月的雨季,河水会陡然上涨,最后水量可以达到平时的两倍以上。 热气球上有一个自拍相机,所拍照片以存储卡的形式销售给要的人。 终于远远地看到准备渡河的角马群排成一字长队! 起飞和降落时是这样进出的! 安全着陆后的合影! 安全着陆后的早宴。 作者。 纳库鲁国家公园。<div><br></div><div>纳库鲁湖国家公园位于裂谷省的纳库鲁市,距内罗毕约200公里,占地面积188平方公里,海拔1220至1758米,是为保护禽鸟专门建立的公园,被誉为“观鸟天堂”。园内有约450种禽鸟,尤以火烈鸟而闻名于世。处于火山带,湖水盐碱度较高,适宜作为火烈鸟主食的浮游生物生长。约有火烈鸟200万只,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除鸟类之外还有多种动物,如疣猴、跳兔、无爪水獭、岩狸、河马、豹子、狮子、斑马、野牛、狒狒、羚羊、鬣狗、狐狸、野猫、长颈鹿、白犀牛等。湖水面积随雨季变化在5至30平方公里不等。1960年政府把该湖划为鸟类保护区,1968年扩建为国家公园,是非洲第一个保护鸟类的国家公园。<br></div> 纳库鲁国家公园的凤头鹤。 又见双角犀牛。 群鹿。 白犀牛! 纳库鲁国家公园,白犀牛斗水牛。 黑面长尾猴。 黑面长尾猴在哺乳。 肯尼亚的赤道标志点。<div><br></div><div>肯尼亚拥有陆地上的赤道地理分界线,周围的村落自然也被冠名为赤道村。这里自然也是旅客拍照留念和小憩的地方。当地人也因此做起了以赤道分界线为卖点的营生。<br>双脚分别站在地球的南北半球之上,赤道穿越的国家在地球上只有14个,能有这样的经历只能去这14个国家。<br></div> 双脚踏两半球。 表演赤道两侧水流旋度正好相反!克雷奥尔力的作用。 <div>博格利亚湖上火烈鸟群巨多!<br></div><div><br></div>来过肯尼亚的朋友应该听过纳库鲁湖,早些时候这里是看火烈鸟的最佳地点。这两年因为湖水猛涨,造成湖水盐分降低生态改变所以很多火烈鸟迁到了130公里外(车程约2.5小时)的博格利亚。这里比起纳库鲁游客相对更少,湖边很安静,可以捕捉到各种不同的风景。 这张在山上拍的博格利亚湖中火烈鸟的接片,才相信导游说的有上百万只! 当地男女青年。 这里有一个热泉。 东非大裂谷边上的金刚纂。 回到内罗毕,吃了一顿丰盛的告别宴!<div><br></div><div>胜利安全地完成此次肯尼亚的非洲大草原观野生动物的旅行。明天就要去马达加斯加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