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感伊秉绶故居</p><p class="ql-block">2024年是伊秉绶诞辰270周年,宁化县委县政府发动各方力量,悉心准备,举办了系列的记念活动,如“伊秉绶故居”修建开馆,“伊秉绶墨迹真仿展”等等。开年以来,回乡亲临现场沐浴先祖之遗风愿望日益强烈。</p><p class="ql-block">今年清明返乡祭祖,与俊杰兄忙里抽空相邀一同参观伊秉绶故居。</p><p class="ql-block">伊秉绶故居自开馆之后,我一直在脑中补故居地理位置,觉得应该是在中山路到一中那一片区域,因为我外公兄弟几个及我认识的几位伊姓同学、老师均住于这个片区,且这一片青砖黑瓦峰火墙大屋比较多。俊杰却告诉在小礼堂那条路上,我还有些纳闷,印象中那条路上没有什么古宅庭院。</p> <p class="ql-block">椐导航定位,我把车停在“伊秉绶文化公园”伊秉绶雕像傍五星路路口,下车后,顺着五星路往北走,道路左侧墙面是刚刚绘制的壁画宁阳八景:“寿宁夜月、慈恩古塔、南山倒影、龙门长桥、东山古渡、西溪返照、圣水清泉、草仓古迹”。椐介绍本次上墙的宁阳八景,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伊贤彬美术家依据县志、古诗文等记载,发挥想象创作了手绘稿“宁阳八景图”。据外公《知乐轩吟草》诗集记载,伯公伊岫云生前也多次标出过宁阳(宁化)八景,最后一次标出的是:“东山烟雨、南山倒影、草苍古迹、秋水故园、寒支旧里、升仙列岳、福嶂雄峙、狮峰挺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着五星路往北走约200米,“伊秉绶故居”跃然眼前。青砖黑瓦,飞檐斗拱,无不展现先人的智慧与工艺。踏入屋内正面是一道玄关,映入眼帘的是伊秉绶简介,右边是故居修复前后对比照片。穿过玄关,一股浓厚的文人风雅气息扑面而来,客家民居特色天井,历史年轮厚重的石臼和照壁,古色古香的家具,陈列有序的书法作品,都在诉说着主人的博学与才情,其中“长生长乐之居”作品近年拍得2500万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书法市场翘楚。伊秉绶隶书作品刚劲有力,结构严谨,愈大愈壮,汉隐篆意,蕴含着一种内敛拙朴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其书法中,更贯穿于他的人生。伊秉绶一生勤政爱民,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他的一生是对德艺双馨的最好诠释,他的品德和艺术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p><p class="ql-block">躇踌故居,我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走出故居门外,反复确认,原来这是我德秀姨婆曾经的居住房,近年被政府征收重新修缮,小时候每年都要过来拜年或随奶奶过来做客。这座承载着伊秉绶历史记忆的古老建筑,四五十年前,我却在此多次出入,竞浑然不知早已感受着先人的仙气。</p><p class="ql-block">离开故居心中满是感慨,它不仅是伊秉绶先人的安息之所,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一座灯塔指引着后人,焕发新的勃勃生机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如梦令 伊秉绶故居》</p><p class="ql-block">古宅幽深径曲,翰墨飘香满屋。</p><p class="ql-block">贤吏德高望重,传世墨宝脱俗。</p><p class="ql-block">仰慕,仰慕,艺德流芳千古。</p> <p class="ql-block">《清平乐 与俊杰相邀游伊公故居》</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细雨湿古街。</p><p class="ql-block">相邀亲友五星路,伊公故居静谐。</p><p class="ql-block">庭院幽幽雅致,墨香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品味历史风韵,感怀先贤德艺。</p> <p class="ql-block">写于2024年4月7日回穗火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