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江楠</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296724</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清明祭祖</p> <p class="ql-block"> 清明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节日,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祭祖寄托哀思。南方地区清明气温回升,草木萌动、百花盛开,阳光明媚、春意融融,人们开始一年的春耕,自然界也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气清景明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丰子恺先生在《清明》一文中也曾提到:清明例行扫墓,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p> <p class="ql-block"> 童年时期对清明节的记忆是,人们祭祖扫墓后到郊外踏青、放风筝、嬉戏游玩,享受童年的欢乐和宁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现如今人到中年,感受不同于年少时的单纯,也逐渐体会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明了清明节的离别与思念。</p> <p class="ql-block"> 甲辰龙年清明,淅淅沥沥的春雨如丝如烟,飘飘洒洒的滋润着大地。斜风细雨的春景,不仅令我又想起儿时扫墓祭祖时的情景:一大早爷爷兄弟领着两人我们五六个小孩子,父亲和叔叔伯伯们提着纸钱和鞭炮等祭品前去扫墓。</p> <p class="ql-block"> 由于以前家族庞大,所以祖上有好几处墓地,每到一处爷爷总要和我们谈起祖先是如何耕读创业起家的家族历史,然后一一给曾祖父、高祖父上香,对我们说:“这是你们爷爷我的爹娘和爷爷奶奶,这些长辈你们都没见过,虽然他们都不在了,但我们得把家族传承下去。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更不要说你们。他们是我们家族的根,你们不能忘了祖上从哪里来,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祖父年少时还随他的祖父和父亲前往外县的余江、金溪等地祭扫爷爷的曾祖父,总念叨要领着我们往外县的余江等地扫墓。感慨要知来处,要了解自己的根源和身份,继承祖先的血脉和文化,要尊重自己家族的历史和传统,继承发扬家族诗书耕读的优良品质。</p> <p class="ql-block"> 祖父鼓励我们子孙以读书为重,以知识为荣、勤奋图强,成为有用之才为国家做贡献,然后是按照习俗在祖先墓前供祭酒食等物品和焚烧纸钱,因为人们相信,纸钱化作烟气后可以进入冥界,祖先才能收到。焚烧纸钱后,大家要一起为坟墓培上新土,男丁一一叩头行礼祭拜,念叨祖先保佑后代平安等祈福的话语,然后燃放鞭炮告慰先人。</p> <p class="ql-block"> 小小年纪的我也是似懂非懂,也只记住了要将家族诗书耕读传承下去,要知道家族的根和魂、知道我们从哪里来。那时不懂爷爷的肃穆和苍凉,如今爷爷已经仙去多年,我也是漂泊异乡的中年游子,感悟生命是一种轮回,一个枝繁叶茂的家族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我们的来处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子女。</p>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杜鹃声里又春归。又到一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时,一夜无眠听春雨敲打窗檐,心情似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p> <p class="ql-block"> 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冯友兰曾说过:“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在清明怀念去世的亲人,寄托沉痛的哀思,让我们的心灵有所皈依,让我们的感情得以寄托,清明节也给我们留下了“道德传家、耕读传家、诗书传家”的家族财富和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中个别图片来自网络,联系必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