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高炮十一师击落美军F111战斗轰炸机的经过

南京虎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美军F-111A“土豚”是世界上最早装备的变后掠翼2.5倍音速远程战斗轰炸机,主要用于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低空高速突防轰炸任务。除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可变后掠翼,还采用了不少其他新技术,包括地形跟随雷达和整体弹射并列座舱等等。</p> <p class="ql-block">1968年3月25日,刚交付不久的6架F-111A即在越南战场开始“战斗枪骑兵”实战测试。不过在越南,“土豚”很快就被弄得“灰头灰脸”,其中包括受到解放军高炮部队的迎头痛击。1968年3月28日,F-111A首遭挫折,66-0022号坠毁,2名机组成员阵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越南人民军广播了击落F-111的消息:1968年3月30日,约上午8时,大雾,美国空军出动飞机轰炸北越太原高岸发电厂等目标。解放军炮兵第70师第640团(装备57毫米自动化高炮)在电子干扰下,向来袭的敌机集火射击,我人员武器无一损失。战后据各方数据判定击落1架F-111A,并获得整体弹射并列座舱1个及部分其他残骸。</p><p class="ql-block">美军的记载是:1968年3月30日,第474战术战斗机联队第428战术战斗机中队飞行官桑迪·马夸特和武器官乔·霍奇斯飞行F-111A 66-0017号(“热棒 76”),在执行任务期间坠毁。机组人员成功跳伞并逃到泰国那空拍侬府附近获救,距离弹射落地的并列座舱很近。美军收回了部分残骸,并埋于泰国皇家塔克利空军基地附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68年4月22日,F-111A 66-0024号及2名机组成员失踪。不堪重负的“土豚”很快停止实战行动。美军认为3次损失都是机械故障导致,并非被击落。不管怎样,F-111A直至1972年才重返越战前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71年5月24日,毛主席亲自签发空军高炮11师出国轮战的命令,9月份开始,空军高炮11师师部率31、32团、33团3营和配属的陆军30师高炮营,空军高炮2、7师各2个高机连,以及空军雷达44团2个雷达连、广州军区1个地监连、1个野战医院陆续抵达昆明集结,武器装备包括:100毫米高炮54门,57毫米高炮36门,37毫米双管高炮36门,14.5毫米4管高射机枪30门,炮瞄雷达及指挥仪各15部,513警戒雷达7部,各类车辆856台,总兵力5343人。并于1971年12月19日分批进入老挝,从12月20日开始担当老挝上寮地区中国筑路部队的防空作战任务。 1972年5月31日上午,31团所属陆军30师37毫米小炮营击伤进犯4号公路24公里公路桥防区的老挝右派军T-28飞机1架。1972年9月29日凌晨2点,一架刚从北越轰炸完毕返回泰国乌塔堡空军基地的美空军当时最先进的F-111可变翼战斗轰炸机途径孟洪防区,32团、31团的五个100毫米高炮连同时开火将其击落。1972年12月28日上午10点30分,三架老挝右派军T-28飞机进犯孟赛防区,被我31团1营100毫米高炮击落1架,另外2架T-28慌忙逃窜。1973年2月10日12点44分,2架美空军A-7D攻击机进犯北本防区,32团2营3个57毫米高炮连相继开火射击,击落其中1架。1973年3月7日16点26分,一架泰国空军UF-2效验机闯入北本防区,当时天空乌云密布,能见度极低,32团2营3台炮瞄雷达在师直属雷达站引导下及时锁定目标,在敌机飞至5500米距离时相继开火,敌机被击中后在空中爆炸机翼折断,坠落于湄公河南岸山头的北坡,机上两名飞行员当场毙命。3.7战斗是我军在援老抗美对空作战的最后一仗,之后老挝各派签订停火协议,进入和平谈判时期。 1973年11月28日高炮11师结束入老作战回国归建,该师于1971年12月19日入老,在老1年11个月又20天,对空作战5次,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消耗各种炮弹5316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空军高炮十一师击落美军F111战斗轰炸机经过</b></p> <p class="ql-block">1972年9月30日凌晨2点,驻防老挝上寮地区的空军高炮十一师4号站(空军雷达44团513警戒雷达)于240公里返现发现大型机一架,高度7000米,速度250米/秒,师指挥所进入一等战备,在距离120公里时,师指即令孟洪防区32团部队进入一等战斗准备,2点09分50秒,距离14公里时,32团1营3个100mm高炮连及配属孟洪防区的31团2营2个100mm高炮连(2营4连炮瞄雷达发现目标跟踪发射时目标丢失没有开火),相继向敌机集火射击,敌机当空起火,2点12分敌机在雷达屏幕消失,在距我防区50公里左右处坠毁。事后根据各方信息分析判定击落1架F-111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魏宁川:湄公河畔炮声隆 经典战例(32团3连9.29战斗经过)</b></p><p class="ql-block">1972年9月28日晚,老挝战区天气有雾霾,能见度不良,夜幕下万籁俱寂。因上半夜跑过两次警报,大部分战友带着一天的劳累进入了梦乡,只有哨兵和各类值班人员正警惕地值守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p><p class="ql-block">29日凌晨2时01分,师4号站在东北方向发现敌大型机1架,方位020,距离150公里,高度10000米,速度250米/秒,侧行向我防区临近,各级指挥所进入一等。2时05分,敌机距离120公里,航向改为直行向我防区临近,高度降为7000米,速度230米/秒,航路捷径400米,团指挥所下达"部队一等"的命令。一阵阵急促的警报声突然响起,炮连熟睡的战士们闻声迅即下床,飞快地进入阵地各就各位。转瞬间就听到各班长的报告:"1炮一等好"、"2炮一等好""3炮一等好"…。部队进入一等后,我连标图员沈卫康迅即标出了目标上图的第一点航迹位置此时目标距离90公里。指挥排长云柱银按照师警戒雷达通报的敌机航迹,连续向炮瞄雷达指示了三组目标方位、高度和距离。"距离80","距离70"……随着目标越来越近,战斗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我连炮瞄雷达在距离60公里时对目标实施静默跟踪。2时09分,团指挥所命令"炮瞄雷达加高压",我连炮瞄雷达加高压后,立即在距离30公里率先发现目标。"指挥仪对正搜索"!连长朱连忠一声令下,指挥仪迅即与炮瞄雷达同步联动。此时敌机也发现其被我雷达跟踪,当即对我施放电子杂波欺骗干扰,且干扰信号很强。我连炮瞄雷达操纵手胡金林、蔡达荣与雷达技师林玉祥迅即采取反干扰措施,成功将目标牢牢锁定。2时10分,团长下达命令:"集中火力消灭01批,开火时机各连自行掌握"。目标距离进入15公里,连长下达:"联动"!火炮立即与雷达指挥仪进入同步状态,只见全连6门火炮在雷达指挥仪的带动下,昂首指向空中东北方向。2时11分,目标距离13公里,指挥仪显示有诸元,引信112,连长果断下令:"雷达诸元射击,放!",我连首先开火。紧接着其他4个100炮连也相继开火,各打4个齐射。</p><p class="ql-block">刹那间,阵地上火光闪耀,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一发发炮弹呼啸着直冲云天,在弹头爆炸声中,只见一个巨大的火球在夜空中急剧下降,直至坠落在湄公河对岸的泰国境内。"打中啦!","击落了!"……,指挥所里,炮阵地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直到此时,战友们互相打量才发现,警报后大家顾不上穿戴整齐,全连上下几乎都是只穿着短裤背心投入战斗的。此次战斗打得利落漂亮,从部队进入一等到敌机被击落,仅用时7分钟,除弹药消耗外,我人员无一伤亡,兵器器材良好无损。战后得知,此次战斗被我击落的是1架美军 F -111型可变翼战斗轰炸机。此次战斗,我连因首先捕捉目标,首先开火,战绩突出,荣立集体三等功。</p><p class="ql-block">战评会上,团长简洁地总结道:"指挥果断,准备充分,反应快速,集火近战,通信畅通,情报连续,炮瞄雷达反干扰措施成功,诸因素的合力使这次战斗取得了胜利"。师长董瑞琴在总结此次战斗的胜利经验时说:"贯彻集中火力、近战歼敌的原则是取得战斗胜利的根本;认真做好战斗准备,全面开展预想活动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前提;坚持常备不懈、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基础;正确实施反干扰,保证不间断跟踪目标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关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美军的记载是:1972年9月29日,第474战术战斗机联队第429战术战斗机中队飞行官威廉·科尔特曼和武器官小罗伯特·布雷特飞行F-111A 67-0078(“游骑兵 23”),对北越安沛东南地区的1个军储库进行空袭。最后一次无线电联络是21:41,此时飞机由于严重雷暴偏离计划路线,约5分钟后雷达最后一次探测到“游骑兵 23”,此后飞机音讯全无。威廉·科尔特曼和小罗伯特·布雷特先被列为失踪,后被推测阵亡。1998年8月,在老挝北部华潘省发现飞机残骸。2001年12月,最终确认2人阵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中国59式100mm高射炮简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国59式100毫米高射炮,系苏联KC-19M2式100毫米高射炮的仿制改进产品。用于对付高度在12000米以下的空中目标,也可对地面和水上目标进行射击。该高射炮试制工作始于1958年,同年制出样炮,1959年投入小批量生产。1963年进行国家靶场定型试验。1964年批准定型,称为1959年式100毫米高射炮。59式100毫米高射炮是一种雷达和射击指挥仪控制的自动高射炮,配用电击发装置,可实现全连火炮齐射,配用弹种为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最大射程21千米,主要用于对付12千米以内的水陆空目标。炮采用单筒式身管、立楔式炮闩、变后坐活门式制退机复进机、沟槽式复进节制杆以及气压输弹机;火炮输弹、闭锁、击发、开闩、抽筒等动作均利用炮身后坐能量自动完成;火炮配用电击发装置,可实现全连火炮齐射;炮车为矩形等断面钢板焊接十字梁结构,十字梁各端部装有螺杆式手摇杠起千斤顶,用于火炮放列时调平。该炮配用59-01型指挥仪和瞄5型雷达,在装备比较先进的部队里配备瞄10B雷达或306雷达,另配有59式高炮瞄准镜和58式周视瞄准镜;火炮有自动、手摇对针、手动三种瞄准方式。技术参数中文名称: 中国59式100毫米高射炮英文名称: 100mm Anti-aircraft Gun Type 59研制国别: 中国口径:100毫米行军状态全重:9550千克战斗状态全重:9450千克行军状态长:9200毫米行军状态宽:2350毫米行军状态高:2120毫米火线高:1365毫米炮身长:6073毫米身管长:5350毫米后坐长:650-1050毫米全弹重:30.19千克初速:900米/秒射速:15发/分最大射程:21000米有效射程:18000米最大射高:14000米有效射高:12000米高低射界:-3度---85度方向射界:360度炮班人数:7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73年12月我师返回昆明休整,我与100mm高炮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军校女生与59式100毫米高射炮</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1年7月31日参加八一军事题材摄影活动,拍摄了这组照片,作为福利送给战友们,感谢模特小语的精彩演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与模特小语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简介:吴晓新,1968年3月入伍,空军高炮十一师直属雷达站操纵员,1971年6月升任师直属雷达站雷达技师,1971年12月-1973年11月随师直属雷达站参加援老抗美防空作战,因保障2.18和3.7战斗胜利荣获32团通报表扬,1974年6月转业。</p> <p class="ql-block">战斗在老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