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闽赣古关隘探秘(作者:朱燕涛 )

大红袍茶馆(513户外)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志---武夷山志》载:“福建、江西两省边境的武夷山系,发育着许多沿西北方向延伸与山体斜交的大山隘口,由东向西依次建有岭阳关、焦岭关、寮竹关、温林关、谷口关、观音关、分水关、童子关、桐木关。”据考,这些关隘的设立,与福建特殊历史背景和武夷山优越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福建历史上,曾频繁地以龙盘虎踞的武夷山脉作为天然长城与疆界,同赣浙以北的政权对峙、抗衡,先后建立过“闽越国”(西汉)、“闽国”(五代十国)、“延平郡国”(南明)等王朝。由于山高水险,历代动乱时期,武夷山九关隘区域也是揭竿义军、绿林土匪的大本营。由于易守难攻,统治者对盘据这一带的武装多无可奈何,只有长期围困之策。因此,从唐代开始,毗邻闽赣浙的武夷山关隘高山区,直至清代,都被称为“封禁山”,被坚壁清野,限制人员生产生活与进出。及至近代的“闽赣省苏维埃政府”(土地革命时期)等割据政权,也以“封禁山”为根据地抵抗国民党政府的围剿。每道关隘,都是一个攻守阵地,发生过无数血流漂杵的撕杀。另外,地处武夷山市西北边界武夷山脉,因濒临通达全国的长江交通水系的信江水路,是古代福建直面北方的最重要军事屏障与贸易门户。即这些关隘不仅是战争工事,还是商旅通关要隘,是曾经的陆地“海关”,是“万里茶道”的首障,大量的纸品、茶叶等商品要在这里“检验”“完税”后才能出关。赴任官员、赶考学子、游人骚客、流民徙徒等进出闽地,也常要在此接受盘查与登记,一些重要的送迎仪式也在这里进行。兵荒马乱时代,这里也是绿林悍寇占关为王,勒索“买路钱”的险恶之境。这些关隘数千年来演绎着绵延不尽的血雨腥风、悲欢离合与人世沧桑。</p><p class="ql-block"> 为探寻这些日渐失落的雄关,武夷山的众行户外等驴友,近年来按图索骥,先后多次叩访凭吊了这些残关颓隘及其周边山峰与野路,并绘制出九关分布及驴友穿越线路地图。九关隘从桐木关至岭阳,驴友线路全程约100公里,途经最高山峰(黄岗山)海拔2160.8米,最高关隘(焦岭关)海拨1324米。现将各关隘由西南至东北的间距、地理与文史情况介绍如下:</p> <p class="ql-block"> 雄奇微茫桐木关</p><p class="ql-block"> 桐木关,处在世界著名的“武夷山脉大裂谷”的最高垭口,海拨1135,坐标北纬N27°48.8097'东经E117°43.0626'。在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距市区西南65公里,市区有公路可直达关口。它是旧崇安闽赣边界由西南至东北的九座古关隘中的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修复了关隧城楼的关隘。该关隘因周边多油桐树而得名。它最早约设于唐末闽国,成制于宋。一百公里长的闽赣断裂带就从该关隧穿过。</p><p class="ql-block"> 桐木关是古代闽赣界山中的战略要冲。明末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记道:桐木关自古“筑垣而驻戍卒,以坚防守”“设关楼敌台,盖江(江西)闽(福建)多故时防御处也。”闽赣古道贯穿其间(现修通了出省公路),系古代交通与军事要塞;在武夷山九大雄关中地位仅次于分水关。因此这里从古代到近代兵家必争,鏖战不休,不知多少前人的头颅鲜血抛洒在这里。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闽赣苏维埃红军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也是红白政权拉锯较量的重要战场。每当风过林梢,仍似千军万马过境,无数魂灵呼号。1931年4月27日,方志敏的红十军根据中央的部署,从江西横峰出发,攻占了桐木关进入福建境内,与闽北独立团会合后,5月20日攻克崇安商业重镇赤石,筹集了银元20多万元,黄金3000余两;6月14日攻破崇安县城,击毙了国民党崇安县长詹继良,挖掉了红军称作“封建土围子”的高大坚固的古城墙。这是闽赣中央苏区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福建门户崇安县被红色政权首度解放的标志性事件。</p><p class="ql-block"> 桐木关在武夷山九座关隘中,同时也是最早并唯一闻名海外的关口。桐木村一带不仅是欧洲传教士与动植物学家在十八、十九世纪发现大量生物新种与采集标本的乐土,更重要的这里还是发明并最早输出了倾倒英国朝野的红茶——“正山小种”的诞生地。就象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引发了万里之遥的大风暴,桐木红茶的发明与桐木关楼大门因输出红茶的开合,也不经意间滥觞了百多年后“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改变中国历史及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重大事件。</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桐木关已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与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哨卡。佇立关楼南北而望,两侧高山耸峙入云,“V”形笔直的闽赣断裂带大峡谷犹如一道天堑,分别向福建的建阳与江西的铅山方向伸展,景观极为雄奇壮丽。该关口同时是登顶华东屋脊黄岗山的必经之路。通过本关登上黄岗山巅峰览胜,俯视周遭,可见山腾细浪,云浮微沫,天风荡襟,令人豪情万丈。回瞰来途,大裂谷纤微如沟,先人为之鏖战不休的桐木关此时也渺不见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桐木关大裂谷(拍摄:大个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桐木关(拍摄:朱燕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先锋岭—桐木关大裂谷(拍摄:大个子)</span></p> <p class="ql-block"> 森幽诡秘童子关</p><p class="ql-block"> 童子关,又名桐子关,在桐木关北约29公里处,海拨1280米,坐标N27°54.6245'E117°48.3919'。位于黄岗山北麓,大安源自然村西约10公里处。该关山高壑深,林幽路险。福建方向通往该关的道路有三条:其一由分水关向南,道路相对平缓,沿途长满青纱帐般的肿节竹。其二由大安源自然村向西溯溪而上,途中有一著名的龙井瀑布,十分绚丽诡异。如今该关道除自然保护区巡山人员光顾,已少有人迹,路隘林深苔滑。其三是由星村镇沿星桐公路驱车过桐木关至黄岗山顶,再徒步向北可直抵。</p><p class="ql-block"> 大安村民间传说,这一带埋藏着两件神器——铜锣和宝刀。谁若得到铜锣,就可击锣啸聚四方英雄,称霸一方;谁若挖到宝刀,便可所向披靡,问鼎天下。即这一带充满凶险与龙虎之气。事实上,这一区域也是曾经的古战场。文献记载,康熙年间,策应耿精忠反清的一支武装约二千余人曾盘踞此关,闽浙总督梁化凤(字子鼐)率兵攻打,久攻不下,最后靠用计策里应外合方得全歼。上世纪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设立大安期间,方志敏、黄道的红军也多次出入该关道。传说,设在大安村的闽赣省苏维埃银行在一次“反围剿”转移中,匆忙将从崇安、赤石、星村等富室茶商中“筹集”到的苏区银行贮备的金银珠宝装入两口棺材抬到该关附近埋藏。因执行此任务的红军人员神秘失踪,该宝藏成为至今仍令人魂牵梦萦的迷团。在临近该关口的古道,曾经有个叫白沙岭的村落,相传以毛竹制纸及产茶为主业(如今至关口的沿途仍可见许多梯状茶山及星散的茶丛)。苏维埃时期,这里被大安政权作为监狱并关押过数百名俘虏与“改组派”等。这些囚徒由于国民党进攻围剿而被就地处决,使这里从此再无人敢居住而荒芜并倍加诡异神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童子关(拍摄:大个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童子关全景(拍摄:大个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碑立此古道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荒瘦的古道(童子关)</span></p> <p class="ql-block"> 磅礴峥嵘分水关</p><p class="ql-block"> 分水关,在桐子关东北约6公里处,距武夷山市区以西40公里,海拨750米,坐标N27°55.8969'E117°50.6202'在九座关隘中的地位首屈一指。该关东侧有海拔1424.7米的东路山,西侧有1506.7米的望夫山,风景雄奇,文化厚重,是我国古代名关。分水关与桐子关旧有古道相连,今基本荒废。分水关原有高大的关城谯楼,1937年民国政府修建分(分水关)福(福州)公路时拆毁。原县城连通分水关的闽赣古道也多数被修公路所毁,但大安岭、黄连坑仍有部分古道完好,具有修复的价值和意义。</p><p class="ql-block"> 分水关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福建边界分别浙赣粤有三处“分水关”,但居于武夷山市西北的作为“福建北大门”的闽赣分水关最为著名。《辞海》注释:分水关“当闽赣交通的冲要,自古有‘入闽第一关’之称。”;《铅山县志》载:“分水关,县南(今永平镇)八十里,其水一南流崇安入海,一北流铅山入江,故名。岩峦峻绝,为闽楚要冲,界接崇安。汉武帝征闽,由分水关入,而道路始通。明正统间(1436——1449),闽寇作乱,始于此设关。”设巡司戍守。《读史方舆》介绍:“分水关,县西北分水岭上,接江西铅山县界,为江闽之襟要。五代至宋皆置寨于此。嘉定间,郡守史弥坚增修,后废。开庆元年修复,并置大安驿,元废。明洪武初,复置关,设巡司戍守,亦曰大关(光泽杉关为中关,浦城仙霞关称小关)。”;《崇安县志》:“分水岭有故闽王寨。又县东二十余里有闽王战场,盖昔时习战处。”“康熙元年(1662)设分水关、巡检司,五十二年(1713)改分水关为德胜关。”南明王朝割据福建时,为抵抗满清南下,由郑芝龙、郑成功父子据守闽北各关隘,郑成功总领“分水关务”。分水关周遭岩峰峥嵘,峻岭对峙。南面的望夫山,尖峰森耸,崔巍雄秀,相看不厌。北侧的七仙山,峰岭层叠,杂树似锦,竹海如绒,极其养眼。作为闽赣分水岭,山脊之水流至分水关,一股西注信江入鄱阳,一股东流崇溪归闽江。班固《汉书》有文字描述其地形水貌:“山峭峻地深昧而水多险,夹以深山丛竹,水道上下击石。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遣使祭祀闽越之神武夷君,以及后来的“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而命汉军灭东越(闽越)国国王余善,并“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等,均由此道经过。1932年9月,方志敏部率红十军第二次进军闽北,便由分水关攻入大安,随后再次解放了崇安县城与攻占了星村和赤石两个茶叶重镇,全歼守敌千余人,缴枪800余支,缴获大批银元、弹药和其他物资。1949年5月8日,秦基伟部的解放军从上饶兵分三路进入武夷山,在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迎接下,5月9日兵不血刃进入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县城,宣告本县获和平解放。这是福建省第一个被解放的县城,其意义十分重大。三路大军中,兵马最多的即从作为福建北大门的分水关进入。另两路分别从寮竹关和岭阳关进入。</p><p class="ql-block"> 分水关自古便引得文人墨客在此泼墨赞颂。分水关内外,秀色葱茏,云卷雾绕,涧水交响,历代名人咏唱不绝。如宋乾道三年(1167年)秋,朱熹从湖南岳麓会讲归来,登临分水关时欣然吟道:“行尽江湘万叠山,家山犹在有无间。数朝渐喜登关岭,涧水分流响佩环。”宋淳熙二年(1176年),朱熹自江西鹅湖论辨回程,经此关又写下一首《咏分水岭》:“水流无彼此,地势有西东。要识分时异,须知合处同。”这首诗不仅客观描写了分水关的自然景观,也蕴涵深邃的哲理,更表达了他对不同哲学流派求同存异的宽容、豁达的态度与自信。明朝开国名相刘伯温策马过分水关时,也留下诗篇《分水岭》:“峻岭如弓驿道赊,清溪一带抱上斜;高秋八月崇安道,时见棠树三两花。</p><p class="ql-block"> ”分水关曾有雄伟而古朴的石构城楼,但在抗战年间被蒋介石为进剿“福建事变(中华共和国)”势力而修建福(福州)分(分水关)公路时拆毁。作为两省边界门户,若能修复古代关楼,必为一道重要的览胜景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分水关(拍摄:大个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来源:野狼头《忆分水关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分水关(拍摄:朱燕涛)</span></p> <p class="ql-block"> 烟霞迷离观音、谷口关</p><p class="ql-block"> 观音关,在分水关北约18公里处,海拔1136米,坐标N27°57.9503'E117°55.7883'。谷口关,在观音关东约4.5公里处,海拨1154米,坐标N27°58.2946'E117°56.9029'。两关均在洋庄西际村双溪口自然村西侧,仅一山之隔,距武夷山市西北约35公里。从分水关通观音关,宜取黄连坑北上山径,道路险远。另大安也有道路过陶观、双溪口可通观音、谷口。观音、谷口两关山高水险,长年云遮雾锁,人迹罕至。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载:观音、谷口二关“左联分水,右达温林,远瞰倒钟岭。凡三十里为山前,地可屯众。”但“久经堵塞,故迹渐堙”。今天关迹则更为模糊。这一带山深林密,上世纪80年代,林业部门为此开凿了一条采伐公路到两关口下的双溪口自然村,如今采伐已然停息。通往关隘的石砌的古道已荒废于莽莽丛林之中,处于垭口上的关隘只见些许的残阶颓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观音关(拍摄:大个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观音关闯关(拍摄:大个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谷口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谷口关云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谷口关(拍摄:朱燕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谷口关古道</span></p> <p class="ql-block"> 风光满眼温林关</p><p class="ql-block"> 温林关,又称温岭关,在谷口关东约4.5公里处,海拨1050米,N27°57.8901'E117°58.2177',距武夷山市区西北约42公里处。东西两侧山峰分别高1371米、1395米,因南邻温林村而得名。顾祖禹《读史方舆》介绍:“大约分水、温林、岑阳三关,商旅出入,恒为孔道。”因此联系该关的道路较为宽阔,至今仍为两省边民交易与往来的通道。谷口关通温岭关最近者为山脊荒径,仅有驴友行经。</p><p class="ql-block"> 温林关也是古代兵家必争的重要关塞。目前还可见一道既长且高的石砌墙垣,面向北方横亘在温林裂谷的垭口上,并向两边的山脊延伸,有如一条铁链将峡谷横锁。城墙内侧是被牛羊啃食过的平缓的草地;城墙外侧(面江西方向)虽雉堞无存,但仍壁立高峭。作为孔道的石门,于解放后为便利人畜出入而被破坏,现仅存一侧磊石门墩;另一侧门墩及花岗岩条石的门梁、门楣、门柱均已坍落,纵横交错于隘口地上。城墙上立有一块“国务院1997年第4号”字样的闽赣界碑。站立界碑处远眺,温林大裂谷喇叭状地向西开裂而去,十分壮美。裂谷北缘有一组岩山拔地而起,苍崖如屏,壁立千刃。这就是有“小庐山”之称的“五虎山”。这组岩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1891.4米,因登高远眺,可将古代所称的江西广信府、饶州府,福建延平府、建宁府,浙江衢州府尽收眼底,故又名“五府山”。该关因风光宏丽,古迹丰实,江浙闻名,常有驴友骚客踏访怀古。</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代,闽赣苏区首府和中共福建省委就设在关麓的大安、长涧源与坑口村。温林关在这一时期,是红军出入闽赣最频繁的通道。1931年4月,红十军有3个团5000余人同时从桐木关和本关入闽作战,在攻下温岭关后会合闽北红军独立团占领了坑口、大安,进而解放了崇安,前后作战11次,打通了闽赣与中央苏区的连线,开创了闽北苏区的崭新局面。温岭关一带因此被誉为“红色根据地”、“红色都城”而载入史册。温岭关附近的人民在获得这些荣耀的同时,也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仅如坑口一村,该村原有3900多人口,至解放时只剩下1000余人口;原有66个自然村,被烧毁57个;原有4341栋民房,被烧毁3675栋,其中的车盆坑自然村先后被烧7次。方志敏、周建屏、粟裕、张云逸、秦基伟、黄道、曾镜冰等在这块土地上都留下了革命足迹。这里共有11500多名优秀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生命。如今的温林关已少有行人,伫立关墙西望,仍可感受到关山似铁,残阳如血的悲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温岭关(拍摄:大个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温岭关(拍摄:朱燕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驴友在清理温岭关垃圾</span></p> <p class="ql-block"> 岭峻蹊曲寮竹、焦林关</p><p class="ql-block"> 寮竹关,又名毛竹关,在温岭关东北约18公里处,海拨1033米,坐标N27°58.8708'E118°3.2139',距武夷山市区西北45公里。坑口村北有古道可达,约10里。该关四周高山重叠,峰峦起伏,是近代农民举义常聚之处。1949年5月8日,解放军中的一支从上饶铁山乡经寮竹关进入福建境内,5月9日兵不血刃进入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县城,宣告本县获和平解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竂竹关(拍摄:朱燕涛)</span></p> <p class="ql-block">竂竹关(拍摄:彭善安)</p> <p class="ql-block">竂竹关(拍摄:彭善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竂竹关穿越(拍摄:北山狼)</span></p> <p class="ql-block">  焦林关,又名蕉岭关,在寮竹关东约5.5公里,海拨1033米,坐标N27°58.8708'E118°3.2139'。《读史方舆》介绍:蕉岭关“虽接连江右(江西),而羊肠鸟道,人迹罕至。”“蕉岭关则西寮竹,东岑阳。三关中以焦岭最险,山蹊窄狭,登陟甚艰。关南五里西至水碓垅,由横径至后官坑,一路深林路窄,攀援而出,至吴家,始通寮竹。”1932年9月,闽北著名的红军攻打浦城战役,就由红十军八十二团、八十三团从江西经由焦岭关从岚谷奔袭浦城,这是浦城县首度被红军解放。</p><p class="ql-block"> 寮竹、焦林二关,有穿越山脊野径可通,主要为驴友所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焦岭关(拍摄:朱燕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焦岭关古道</span></p> <p class="ql-block"> 谷广林深岭阳关</p><p class="ql-block"> 岭阳关,又名绵羊关,在焦岭关北约17.5公里的岚谷乡的岭阳村丘岭峡谷垭口,海拨1134米,坐标N28°2.6167'E118°7.3998'。《读史方舆纪要》介绍:“岭阳关居县境之东北,陡入永丰县(今江西广丰)界,又东达浦城(县)之二渡关,控临山溪,最为冲要。”“岭阳关东接浦城,而铜钹山障之。稍北由牛尾兜出上饶县封禁山,广谷深林,常为盗薮。”“关外内皆险,林深径窄,若由榆溪南入,悬崖陡削,措足殊艰。关北三十里有交州巡司,诸关总道也。”岭阳关与焦岭关本直通道路,目前有驴友已探出一条途经省级自然保护区黄龙岩道观遗址的野径,中途露营一夜可达。</p><p class="ql-block"> 2015年冬,笔者与CCTV4《远方的家》摄制组,以户外运动爱好者角色再次踏访了该关隘。如今的岭阳村至丘岭茶山的古道已被开辟为山区公路,车抵丘岭后,徒步一段陡坡古道便到关隘。该关隘闸口门墩仍存,由巨大的花岗岩条石砌成。所用条石,长的重约1吨,雕凿规整,累砌考究。但与温林关相似,岩柱横卧,石梁斜倚,满地狼籍。当年坚挺于敌前的铁壁铜关,就这样堕落成一堆懒洋洋的乱石。关闸墙墩,一面因村民为进出方便而彻底拆除;另一面则破败开裂,墩上巨石横斜,垂垂欲坠。其场景 隐约如希腊古城和玛雅城的废墟,苍凉扑面。近期,岚谷乡开发美丽乡村旅游,已将关墙坍塌的部分进行了简单修复。</p><p class="ql-block"> 该关口有一道民俗奇景,即地上和石缝里插满了未燃尽的香脚和残烛,还有一些已长满青苔的童鞋。经了解,这是村民的一种习俗所为。这里村民地处偏远,缺医少药,他们自己或孩童生病难愈时,或者遭遇重大困厄时,便到这关口焚香燃烛。他们在供完香烛、祷念完毕后,将患病者或有难者的鞋子置于关隘门外,表示(祈愿)就此“过关”逃劫了。</p><p class="ql-block"> 在关口两边的半坡上,各有一座石垒建筑遗址。这与其它几个古代交通要道的关隘相似。据了解其功能有三:一是驿站功能,供因公人员即将过关时办理通关手续、歇息与转换马匹等;二是营房功能,供守关人员轮值休息及有战事时临时宿兵之用;三是“海关”“税卡”功能,也是“关闸”最重要的非军事职能,即供查验通关人员与物品是否“合法”,以及向过往商旅征收货物和人畜的通关税费之用。过往商旅在这里办理相关手续后,持“关凭”过闸口。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岭阳关飞雪(拍摄:大个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岭阳关(拍摄:朱燕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关前远眺(拍摄:大个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雪封关 激情高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阳关白雪(拍摄:大个子)</span></p> <p class="ql-block">  朱燕涛: 武夷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南平市民俗学会理事、南平市登山协会理事。 </p><p class="ql-block"> 邮编354300,地址:武夷山市环岛人民银行大楼,手机1386009696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