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日央视网报道,111岁开国少将张力雄将军于4月2日在南京逝世。</p><p class="ql-block"> 张力雄将军生于1913年11月21日。16岁入团,18岁入党,19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21岁参加长征。曾任红五军团第四十五团政委,转战南北,功勋卓著。</p><p class="ql-block"> 张力雄将军生前是全国年龄最长、全党党龄最长、全军军龄最老的老将军,也是唯一健在的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国将军。</p><p class="ql-block"> 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传奇故事曾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6年秋冬之季,我随同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前往南京,专程为老将军送去一幅身着将军服的油画肖像。年逾百岁的老将军看了画像以后喜出望外,侃侃而谈。他说在他戎马一生当中,除了中原突围,最难忘的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位年龄最长的老红军,军龄最老的老将军走了,他生前走过的那条通向胜利的长征路却像一座丰碑永远伫立在人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年3月的一天,我和老伴儿同朋友一起驾车走在海南旅游公路上,绵延数千米的东郊椰林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蔚为壮观。都说好风景在路上,这话一点都不假,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就是浏览海南风光的景观大道。一路上,我和老伴儿不错眼珠的盯着窗外的美景,唯恐错过每一个精彩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当车子刚刚驶过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时候,老伴儿突然惊呼,“快看,有个老红军在走路!”说时迟那时快,车子早已开出千米之外。好朋友德海兄弟一边降低车速一边安慰老伴儿说:“大姐,别着急,这个路边不允许停车。我们去前面找一个可以停车的地方等他。”</p><p class="ql-block"> 车子停稳了,我们四个人站在路边举目瞭望却是不见一个人影。我把照相机换了一个长焦镜头,像望远镜一样远远地盯住前边那个道路的转弯处。“看到了,看到了!一个老红军扛着一面党旗。”我一边说着一边按下快门。老伴儿看了回放就像见到亲人一样地兴奋,“对,就是这个人,快点照下来,多照点儿。”</p><p class="ql-block"> 那个人越来越近了,我们不约而同的迎了上去。“老红军你好啊?”老伴儿热情地跟他打招呼。</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我不是老红军,只是穿了一身红军的衣服。”</p><p class="ql-block"> “就是你这身衣服还有你扛的这面党旗,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所以才停下车来等你。”德海兄弟爽直地说。</p><p class="ql-block"> 通过交谈我们得知这位身材不高,略显瘦弱的行者来自贵州六盘水市,叫谢春景,今年67岁。去年10月份,曾参加过毕节市军分区原司令员敖卫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后因年龄偏大,怕影响队伍行程,决定另辟蹊径,以徒步的方式,在海南开启一个人的长征之旅。</p><p class="ql-block"> 他说,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我独自北上去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南下儋州和三亚参加马拉松比赛,然后徒步海南,走一条不是长征路的长征路。</p><p class="ql-block"> 听了他的介绍,老伴儿激动地说:“看到党旗就像找到组织一样的亲切,我们一起照张合影吧。然后再加个微信,让我们时刻关注你的信息,跟着你的行程和你一起体验长征。”</p><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我们真想开车带他走上一段路程,却被他婉言谢绝了,最后好说歹说让他收下了我们送给他的牛奶和水果。分别之际,他向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p><p class="ql-block"> 德海兄弟轻轻的按了一声喇叭,我们继续沿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向更美处行进。</p><p class="ql-block"> “大姐,你觉得海南岛最美的风景在哪里呀?”德海兄弟问我老伴儿。</p><p class="ql-block"> “刚才那个老红军就是最美的风景。我就说嘛,好风景在路上。肯定还有好多人也会这么想,也会这么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相信老伴儿说的话,好风景不但在路上,而且在心里,也在神工老谢(谢春景微信昵称)的日志里。</p><p class="ql-block"> 神工老谢日志摘录:</p><p class="ql-block"> 2023.12.23</p><p class="ql-block"> 从儋州徒步到三亚,一路上热情的海南人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因为我徒步海南红军长征路,因为我举着党旗,被称“老红军”。有自愿请吃饭喝酒的,有自愿停车让搭车一乘的,有送水果,水的。路上还收了一个18岁读高二的“小红军”,陪我走了一整天,到五指山后便分手了。一路走来,故事多多,传奇多多。明天早上7点开跑“三马”。</p><p class="ql-block"> 神工老谢日志摘抄:</p><p class="ql-block"> 2024.3.16</p><p class="ql-block"> 今天拜谒了文昌宋氏祖居,这是环岛徒步海南红军长征里[注]以来,徒步最少的。昨晚在宾馆冲了个澡,倒下就睡着了。5点多钟醒来,真是累了,每只脚打了五个水泡,一碰就痛,动都不想动。没有信仰,没有比较,是不会再走了。同“贵阳贝耀敖卫团队”和“广东东莞征徒先锋队”两支“重走长征路”全程的相比,我可是神仙走路,气温不冷不热,一路平川。而他们徒行中已经受了两次大雪大凌,要过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了。同当年的红军长征战士相比,他们也算不了什么。榜样的力量很大,这可能就是“长征精神”的意义吧。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个人也需要。</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乡村的路上,碰着一位年轻的女子,送了一份文昌的米粉给我,我想给她拍张照片,她开着电瓶车跑了,在前面三公里我要分路的地方她又出现了,买来一大瓶“雪碧”,我要给她钱她不要,丟在地上又开着她的电瓶车跑远了。我认为,她是最美海南人,最美文昌人,这样的事一路上还有很多,天天都发生。</p><p class="ql-block"> 还有文昌航天的安检员,知道我没吃东西专门给我准备了盒饭。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卖公平。就算是演戏也要真演,穿上这套服装,就要对得起这套服装的形象,打着党旗就不能给党旗抹黑。这是真实的想法,是否又在吹虚自己?吹就吹吧,无所谓了。不吹没时间吹了,没机会吹了。老了,年轻的时候都干什么去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神工老谢在他的长征日志里还有这样一段话,他说,从一个人的长征,到一群人的长征,再到众多人的长征,不是为了复制历史,而是为了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长征精神。</p><p class="ql-block"> 是的,他们不是一个人在走,而是若干个队伍在走,是一群人在走,是几代人都在走,走在继往开来的红色征途上。其中由敖卫司令员带领的徒步长征队截至4月5日已经走了180天。</p><p class="ql-block"> 敖卫长征日志摘录:</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5日,周五,雅安市。</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我们来到了天全县红军广场参观了“天全县红军纪念馆”,然后又去了“天全县烈士陵园”,祭拜了110位无名烈士墓。之后我们又去了天全县仁义镇红军村参观。村里有红军总部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大学及红军总医院旧址等红色文化遗址。</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进入芦山县。聂荣臻元帅在其回忆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他说,到了芦山就像到了天堂,是红军休整和筹粮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据说从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红军全部撤离芦山县境向夹金山挺进之前,芦山县为红军提供粮食160余万斤。</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子女,兄弟,夫妻一同参军的动人情景随处可见。据了解,芦山参加红军已查明姓名的达1330余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长征途中或后来的战争中牺牲了,解放后查明健在者仅有45人。伟大的长征丰碑上将永远留下芦山儿女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以上就是敖卫司令员徒步长征路的最新日志。写到这里我真的不忍搁笔,因为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p><p class="ql-block"> 他和他,他和他的队伍,他的队伍和他们遇到的所有的路人,包括骑行者和独行侠在G318国道川藏线上的邂逅,都有一种殊途同归的感觉。为了寻找心中那个久仰的圣地,不辞辛苦,日夜兼程,难道不是人生路上的又一道风景线吗。</p><p class="ql-block"> 生命的价值就是要活出一种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老谢及敖卫司令员他们之所以能够自发地组织重走长征路的壮举,就是有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这就是长征精神。他们说,踏上这条路,迈出这一步就要以当年红军为榜样,自觉克服困难,自觉遵守群众纪律,自觉发扬光大我党我军的好传统好作风。用实际行动告诉革命先辈们,告诉那些牺牲的先烈们,今天,继续走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上人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自谢春景微信群)</p><p class="ql-block"> 注:谢春景把33公里冠名为“红军里”。按照他的计算,从1934年到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的25000里,大约等于每天要走33公里。</p> <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4.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