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十九)

静峰

<p class="ql-block"> 子贡与孔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亦称卫赐,到了立字时取字为子贡,卫国人。父亲端木巨辅佐卫灵公,因“匡君泽民”,被称作卫之贤大夫,母亲蘧氏“天性善良,仁慈端庄”,在怀子贡时曾梦见有神灵赐予宝玉,因此,子贡生后取名为端木赐。</p><p class="ql-block"> 子贡和孔子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一生追随维护孔子,为儒学的传承延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子贡小孔子三十一岁,十八岁游学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在孔子门下学习六年。子贡二十四岁时,暂别老师孔子返回卫国,娶句氏为妻,完婚 后,开始随孔子周游列国,到公元前482年返回鲁国,这一年,子贡三十八岁。这之后,子贡受孔子之命出使齐、吴、越、晋等国,完成了他人生杰出的外交之作。在公元前479年,老师孔子去世,子贡为老师守墓,一守就是六年。公元前473年,四十八岁的子贡回到卫国,继续他的治学经商生涯。五十岁时,他再一次去鲁国拜祭孔子墓,且受聘于齐国,任大夫一职。公元前456年,子贡在齐国去世,结束了自己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孔子众多的弟子中,子贡和孔子的关系最为特殊。可以说如果没有孔子的教化,就没有子贡的成长和他辉煌的人生;如果没有子贡的倾情资助与传承,也许没有今天的《论语》和儒学。</p><p class="ql-block"> 难怪司马迁将子贡列为《货殖列传》的第一人,后人认为子贡是儒商鼻祖,在孔门弟子中“最为富益”,一次曹、鲁间的经商活动,就可以“富致千金”。孔子周游列国和晚年的著书立说,最大的赞助商就是子贡。子贡作为中国私人经商的第一人,也为中国知识分子通过经济自立以达于精神的自由独立,带了一个好头,树立了一个榜样。他和只追求精神,穷得叮当响的颜回绝然不同,子贡是中国古代极潇洒、畅达又滋润的一个文人。</p><p class="ql-block"> 子贡不仅给孔子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还能在当时上层统治者怀疑孔子的地位和学说时,处处维护孔子的声誉和思想。</p><p class="ql-block"> 那是在孔子去世之后,颜回、子路、闵子骞、仲弓等大弟子也都不在了,孔子晚年所教的学生子游、子夏、冉有、曾参等学问与德行又未被世所知,捍卫孔子儒学思想的责任自然就落到修养深厚、财产富有,又在诸侯间享有声望的子贡身上了。有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对官员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知道这话的意思,表面上是抬高自己,实际上是在否定孔子。就给他们打了个比喻,说自己的学问和修养,譬如门墙,只筑到肩膀那么高,別人一看,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而老师孔子的学问和修养,却是宫墙,有数十人仞之高,一般的人,连老师宫墙的门都找不到,就更看不到里面的富丽堂皇了。一般人研究老师的学问,能找到门就不容易了,何况登堂入室。这就难怪叔孙武叔这位老先生这样说了。”(《论语·子张》)</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又是叔孙武叔在公众场合毁谤孔子。又是子贡站出来予以回击。这次还是用比喻,不过反击更有力而不留情面。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劝你不要这样做!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学问好道德好,就好比一个山坡,虽然也高,但却可以慢慢爬到顶上、超越过去。至于孔子的伟大崇高,像太阳月亮一样,你虽然不接受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但是孔子的思想与学说还是会像日月一样照耀你影响你。所以,你的毁谤无损于孔子,只能显示你的不自量力罢了。”(《论语·子张》)</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孔子生前还是死后,子贡对老师的人格和学说都是无比崇敬的,在任何场合都在极力维护儒学和毁谤者作斗争,把儒学继承下来并运用到治国安民的实际中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去孔林,去拜谒孔子墓的时候,会看到子贡为老师孔子守丧六年的“子贡庐墓处”。孔子死后,弟子皆“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独子贡又守墓三年,“庐于冢上凡六年”,明嘉靖二年(1523)在孔子墓旁修建的“子贡庐墓处”三间两房,至今犹存,好似子贡仍在默默地陪伴着孔子。</p> <p class="ql-block">  论及子贡,谁也无法否认,子贡是孔门弟子中一位闻名诸侯国的杰出外交家。《韩诗外传》中这样描述子贡。一次是孔子问子贡之志,子贡慨然答曰:“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亲如兄弟。”孔子听了,赞赏说“辩士哉!”还有一次,也是孔子问子贡的志愿,子贡回答道:“两国构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赐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用赐者存,不用赐者亡!”!从言辞间,可看出子贡的外交智慧。在春秋时期,只要有子贡出使,所到之处,“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p><p class="ql-block">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在孔子的弟子中记载子贡的文字最多,这位惜墨如金的史学家用两千多字写了子贡的一次出使,生动地展示出了二千多年前春秋时期外交家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司马迁的原文是: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子贡南见吴王,谓吴王曰:“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且夫救鲁,显名也,而伐齐,大利也。义在存亡鲁,勇在害强齐而威申晋邦者,则王者不疑也。”吴王曰:“子待吴伐越而还。"子贡曰:“不可,君以伐越而还,即齐也亦私鲁矣。且大吴畏小越,如此,臣请东见越王,使之出锐师以从下吏,是君实空越,而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行子贡。子贡东见越王,越王问曰:“此乃僻陋之邦,大夫乃至于此?”子贡曰:“今夫吴王有伐齐之志,君无惜重器,以喜其心,毋恶卑辞,以尊其礼,则伐齐必矣。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则君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吴王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陈兵不归,果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僇其相。故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是也。</p> <p class="ql-block">  这段史料记载的是子贡的一次出使,最后产生结果是:“故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意思是:所以说子贡一次出国游说,保全了鲁国的安宁,让齐国混乱,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越国称霸,确实如此。可以看出,子贡确实是一个能够把握国家大势,纵横捭阖的外交家。</p> <p class="ql-block">  子贡出使吴国是因为齐国的相国陈成恒引起的。他想兴兵作乱,又忌惮齐国的鲍、晏两家,所以转而调军队去攻打鲁国,鲁国国君很担心,孔子也非常忧虑。才派子贡出使吴国来保存鲁国。子贡游说吴王的理由是,吴伐齐救鲁可以获得好名声和利益。在吴王耽心进攻齐国,越国会乘虚而入时,子贡又去说越王派兵协助吴国进攻齐国,以打消吴王的顾虑。在越王面前子贡告诉越王,不管吴王进攻齐国的成败都会给越国复仇带来可乘之机。然后子贡又跑到晋国恐吓晋君说吴国要讨伐他,让他做好战争准备。这样一来,经过子贡的穿梭外交,齐、吴、越、晋全都参加了进来。结果是吴国夫差果然出兵攻打齐国,在艾陵大破齐军。然后夫差根据子贡的战略构想乘胜去进攻晋国,因晋军早有防范,所以吴军大败。在吴军大败之际,越军乘人之危偷袭吴国,杀了吴王夫差,一雪前耻。子贡这一次出使,保存了老师的祖国鲁国,削弱了齐国,帮助越国灭亡了吴国,维护了晋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使整个春秋末期的局势发生了改变,拿后来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与之比较,实乃有过之而无不及。</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的天空上,曾经星光灿烂。孔圣人的儒家思想像日月一样耀眼明亮,才华杰出的众弟子像闪烁的星星辉映着天空。今天我们仰望无边的天际,日月星光依然美丽。</p> <p class="ql-block"> 徐良贵</p><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四月六日于通山一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