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0年9月15日,晴天,计划:炎陵县—桂东县,行程约80公里。实际完成:80公里。</p> <p class="ql-block"> 早上六点起床,东方已白,时间太早,酒店的早餐还没有准备好,于是路边摊上解决早餐。估计一路难得有地方中餐,买了馒头和号称炎陵三明治的“烫皮”带上作中餐。骑车动身,看东方霞光万丈,又是一个好晴天,心中暗喜。想起古人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心头一凛:要变天了。骑不多远,遇到朋友在晨跑,于是打个招呼,道谢辞行。</p> <p class="ql-block"> 沿神农大道,上国道106,沿着一条不知名的小溪而行,倒也平坦。约五六公里后,远远望见右边一个长坡,心里有点胆怯:恐怕要推车了。鼓起劲,使劲踩,却骑了上去。心想:不过如此啊。接下来,我才知道厉害了。接下来,就是沿着河漠水溯源而上,路在半山腰,随山盘旋,大幅度起伏,左边是陡峭的山岭,右边是十几米,几十米深的河谷。山岭森林密布,河谷草木疯长,全是原始自然的风貌。临崖而立,但闻水流哗哗,不见水兴浪起。沿途基本上是荒野,极少人家,只有鸟鸣山谷,风啸长林,静得有点让人害怕,偶尔有汽车、摩托经过,掀起一阵风,呼啸而过后,陷入更深的寂静。四处张望,只见山岭苍翠,只有山环水绕,只感山重水复,只觉山明水秀,只叹山高路险,只知山高水远的尽头,才是是今天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骑着,离开炎陵县城近两小时,走了25公里左右,到了水口镇,水口镇在河漠水上游的一块平原中。水口镇个叶家祠堂,是砖木结构,硬山墙,小青瓦的祠堂建筑。祠堂的门楣上挂着匾额“毛泽东同志主持连队建党旧址”。1927年这里曾经发生了对人民军队建设有着深远意义的事件——支部建在连上。</p> <p class="ql-block">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三湾改编”,决定对工农革命军进行改编: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把党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团、营建立党委,重要问题都要经党委决定。由于行军打仗,“支部建在连上”一直没有机会付诸实施。10月12日队伍到达水口镇休整一周。毛泽东利用空隙时间,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集团、营、连党代表开会,研究连队建党工作,决定批准几个表现好且坚决要求入党的士兵入党。10月15日晚,叶家祠小阁楼上,墙边放着一张小方桌,桌上的马灯发出黄亮的光,桌边压着两张下垂的红纸,一张写着“C.C.P.”3个英文字母(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另一张写着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灯光下,毛泽东为赖毅、李恒、鄢辉、陈士榘、欧阳健、刘炎等6人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宣告人民军队第一个连队党支部诞生。水口建党后,工农革命军的各个连队逐步建立了党的支部,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落到了实处,实现了“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水口入党的6人中,欧阳健于1932年在战斗中牺牲,鄢辉在战斗中被打散,李恒不知去向。刘炎一直从事革命工作,直至1946年因病去世,1955年陈士榘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赖毅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 离开水口镇,向右跨过河漠水,又向山里行进。我多年前曾坐车经过这里,记得进山的那段路比较陡,当时司机因没有及时换挡,差点熄火了。果然,路还是那样陡,只是路面已经是平整的沥青路面。骑到最陡的地方,我预感骑不上去了,果断下车推行。反正推车又不是什么丑事,明知骑不动,还拼命去骑,那才傻咧。何况四下无人,我不说我推车了,谁知道我推车了啊?呵呵。推上去,再骑一段,一个优美的发卡弯就在眼前,还是我记忆中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从山里下来,来到了斜濑水边,离开水口镇约15公里,离开炎陵县城约40公里,就到了中村瑶族乡,到了中国黄桃之乡。106国道上,一座高大的牌楼雄跨国道,傲然屹立。牌楼为三门四柱三层的仿木单体结构,宽约二十米,有十几米高,中门横跨国道两车道,两旁再各有一个小门。石础高逾两米,一米见方,四根红色方形柱子撑起整个牌楼,牌楼三层顶均为仿木斗拱结构,飞檐翘角,屋脊上仙人走兽整齐排列。牌楼装饰着各种形态的龙、麒麟、蝙蝠、祥云的图案和典故图画,中间是“中国黄桃小镇”几个金色的大字,中间两根柱子上的对联是:龙门古寨山川毓秀开画镜,渣水洞天瑶汉同心展宏图。这是一幅嵌名联,上下联的首字合起来就是黄桃小镇的名字“龙渣”,原为龙渣瑶族乡,现在原中村乡、龙渣瑶族乡、平乐乡合并改名中村瑶族乡了。</p> <p class="ql-block"> 说起炎陵的黄桃产业发展,不得不提到黄诗燕。黄诗燕2011年6月开始任炎陵县县委书记,上任后,他总结提炼出炎陵县“四老四地”特点:老祖宗安寝福地、老人家革命圣地、老天爷生态宝地、老百姓宜居乐地;他鲜明提出守望“两座山”,守“绿水青山”、望“金山银山”;在农业发展上,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用好生态山水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他主抓黄桃产业,2011年炎陵黄桃只有5000亩,到2019年,黄桃种植面积8万多亩,2019年产值11亿元,黄桃有关收入占农民农林牧渔业收入的四成,全县近六成贫困人口种植黄桃,实现稳定脱贫。2019年11月29日黄诗燕因病去世,时年56岁。2020年黄诗燕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先后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中村瑶族乡的牌楼约10公里,距炎陵县城约50公里的地方,就到了中村瑶族乡的红星村。这是一个比较陡的发卡弯,发卡弯的弯弯处,右边有一条通往郴州资兴的岔路,红星村居民就集中居住在发卡弯和三叉路口的两边。这里原名牛冈排,是被一座桥改了名字的地方。往郴州资兴方向走上五六百米,有一条深邃的峡谷,峡谷应是斜濑水的源头之一。峡谷上有一座桥,名曰“红星桥”。红星桥1967年3月动工,12月竣工,是当时亚洲最大跨度的单孔桥、亚洲第二高桥,也是湖南省第一座双曲大跨径拱桥,是连接国道106和国道107的要道。桥高65m,全长155.8m,桥宽8.2m,设计载荷13吨。桥的结构非常奇妙,桥有七个拱,正中间是跨径108.45m的主拱,主拱两端落在峡谷两边的桥墩上,主拱肩部是左右对称的两个跨径为24.5m的副拱,左右副拱的两端肩部又各建了跨径9m和7m的副拱,这些拱的最高点连成一线,就构成了桥面。红星桥的结构应该参考了古老的赵州桥的结构,可以大量的节省材料,又保证了桥梁的坚固牢实。红星桥看上去玲珑剔透,单薄简练,一跨过涧,气势如虹。</p> <p class="ql-block"> 红星桥西南桥头建有桥头堡,曾经有军队日夜守卫,至到上世纪九十年初才撤离。现在桥头堡仍在,上面塑造了一尊手握钢枪、面对大桥的解放军战士塑像,以示永久纪念。桥栏上,水泥板的护栏上镌刻了“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等毛主席语录,一共24条,黄色油漆作底,红色油漆填色,明亮醒目,保存完好。红星桥的下方,峡谷的底部,还有一座小拱桥,被杂草藤蔓掩盖,写满了沧桑,疑为古桥。其实,是红星桥修建的时候,为方便施工,建造的混凝土辅助工艺桥。十多年前我坐车经过时,红星桥是可以通车的。2015年,红星桥的旁边,新修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箱梁结构的大桥,名为红星二桥。这样红星桥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现在已经封闭,禁止通行。2013年炎汝高速通车,高速公路的高架桥就在红星桥上空,高高的山巅腾飞而过。角度合适的地方,可以四桥同框。</p> <p class="ql-block"> 据说,当年陈毅率红军攻打资兴返回井冈山曾路过这里,那时没有桥,只能从山上下到谷底,淌水而过,再爬上山来。红军长征时,也在这里与敌人激战,历经艰辛冲破封锁线,到达湘桂边界。因此,此桥命名为“红星桥”。</p> <p class="ql-block"> 临峡谷而立,仰望山巅,高速公路桥如在半空中,桥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早晚云蒸霞蔚,雨后云雾飘渺,更是天马行空的缥缈仙境。高山之巅,几处瀑布飞流而下,如白练挂在翠绿的山岭,直落深深的谷底。峡谷深渊里,山水湍急,在草木藤蔓掩盖之下,或奔流而下,或回转深潭。红星二桥车辆来往,马达轰鸣,红星桥寂寞宁静,桥面上,桥栏上,缝隙中长满了荒草,荒草随风而动,像在诉说往日的荣光,感叹岁月的沧桑,惊艳时代的巨变。</p> <p class="ql-block"> 离开红星村,翻过一个山头,走了约2公里,就到了龙渣村。往前,道路向峡谷延伸,一条小溪伴路而行,看不到头,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人工凿开的岩壁。琢磨着再往前走,恐怕人烟稀少,心生胆怯,折回百十米,回到龙渣村头,歇息一下。村头有几个摊贩摆售水果,这样的摊贩沿途有人家的地方都有,我以为是摆售苹果,没有细看。停下来一问,才知道不是苹果,是桃子。心生疑惑,黄桃早在8月份就谢市了,这里怎么还有?一问之下,才知这不是黄桃,是国庆桃,一般在国庆前后上市。桃子个头很大,一个足有半斤,桃子圆圆,表面比较光滑,远看还真的像苹果。买了四个桃子,现场三下五除二啃掉两个,不如黄桃绵软,却也多汁甘甜。</p> <p class="ql-block"> 村民推荐,前面右边上去,有个瀑布可以看看,瀑布叫“白米下锅”。考虑要登山,车子行李不好安置,就放弃了。后来网上查看,有图有真相。右边向山上走去百余米,是一个小峡谷,可以看到汩汩山泉从高岩上滚落,跌入潭中,如此三跌,流到脚下,再纳入国道106边的小溪中(此溪应是斜濑水另一源头)。因水不是悬空垂直飘落,而是顺几乎垂直的山岩滚滚而下,且水流不大,与山岩摩擦时混入很多空气,产生汽泡,呈现白色,远望去,像倒米入锅。这名字倒也贴切。</p> <p class="ql-block"> 从龙渣村前行约三四公里,路很窄,旁边基本没有可以停车休息的空地。时间已过十二点,看看路左边有座小桥,小桥那头有个小院子,院子里机器轰轰作响,于是走到小桥上,坐在桥栏上准备吃中餐。背手从骑行服背后的口袋中掏食物,一不小心,炎陵烫皮从手中滑落,掉到溪水中,马上被水冲走了,所以烫皮什么味道,我真不知道。好在还有包子、馒头。</p> <p class="ql-block"> 就着开水,慢慢享用的时候。路上走来一条黑狗,冲我汪汪的叫。我好困惑,我没有招惹它啊?听那叫声,有委屈愤怒,有些底气不足,感觉不是这家院子里的狗。黑狗叫了一阵,悻悻的调头走了,还不时回头张望。看来,正如我判断,这黑狗不是这院子里的。</p> <p class="ql-block"> 吃罢中餐,提杯向小院子走去,想讨点开水。院子里稍大的一间房子门口有一块牌子“炎陵县***水电站”,里面的发电机正轰轰作响,旁边一根粗大的铁管从房子旁的山崖上直伸下来,看来是引水管,发电水源在抬头看不到顶的山崖上。我恍然大悟,原来一路上那些轰轰作响的路边小屋就是小水电站啊!罗霄山脉,南岭山区,山高水多,溪流密布,落差大,适合发展小水电,郴州有家叫郴电国际的上市公司,曾经就专门收购开发小水电站。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小水电站,居然可以小一间房就搞定,完全不用想象中的截流溪水河水的水坝,直接高山引水就可以了。再往里走,是一栋有三间房带走廊的房子,一个五十多岁工人模样的男人在洗衣服。说明来意,他马上提出开水瓶给我倒上开水,我坐下与他闲聊起来。从他嘴里得知,这个电站是私人投资的,据说电站投资有*百多万,他不是老板,他只负责看管维护电站,发出的电卖给国家电网,一年有*百多万的收入。我心想,这电站蛮挣钱啊,一年就收回投资啊?也许,这电站投资早,现在投资这么个电站,不是这个价格了。</p> <p class="ql-block"> 正聊着,房子里走出一条白狗,还是一条母狗。顿时,我明白了黑狗的愤怒。想想黑狗,好不容易乘主人午睡了,悄咪咪的跑出来,想会会白狗。没有想到碰上我这个不长眼的,不带爱相的,不懂味的家伙,守住桥头不让黑狗过。有约不践,让白狗怎么看黑狗?下次遇到白狗怎么解释?这事传出去,黑狗还怎么在狗群里混?唉,不小心搅了狗狗的好事,阿弥陀佛!罪过罪过!</p> <p class="ql-block"> 离开水电站走了几百米吧,右边一个黄色的警示牌:连续急弯上坡12公里,注意控制车速。嗯,汽车要控制车速,不要太快;骑车也要控制车速,不能太慢!考验我的时候终于到了!看看时间:12点25分。一路埋头蹬车,蹬不动了就推,推累了又蹬,陡峭的地方推,坡度稍缓的地方蹬。汗水湿透了全身,头发如水洗一般。道路沿山盘旋而上,一路上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蹬车推车不知道切换了多少次。正如骑友们常说的:上坡如吃S。果然如我所料,一路人烟稀少,举目望去,能看到的房屋寥寥可数。花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蹬上了耕熟岭。回首望去,只见公路如一条带子,曲折盘旋缠绕在山体上,又大部分被树木、荒草、山体遮挡,断断续续,若隐若现,延绵到远方,远方在何方?只看到重峦叠嶂,峰峦如聚,山岭如潮,近处如翠,远山含烟,云雾缥缈之间,白云飘荡之处,是山的海洋,绿的世界,竟不知道自己从哪个方向来的。</p> <p class="ql-block"> 越过最高点,一阵凉风吹来,进入郴州桂东地界了。开始连续12公里的下坡。真的是下坡如拉稀啊。纵车而下,坡陡弯急,刹车吱吱作响,只有半个小时就进了桂东县城。</p> <p class="ql-block"> 打卡完毕,我坐在街道边上台阶上用手机找宾馆。突然一个男的向我打招呼:我们又见面了!我抬头看去,是一个六旬开外的男子,他旁边还站着一个五十左右的女子,我一脸疑惑地问:我们认识吗?他兴奋地说:你忘记了,前几天,在株洲神农广场,我们见过面的。他这么一说,我猛然想起来,他是株洲人,那天他骑车从长沙返回株洲,我骑行到株洲,我们在神农广场偶遇,还交谈了一阵。</p> <p class="ql-block"> 他乡遇骑友,真是幸事,我即邀请他俩共进晚餐,他客气到:不用了,我正好有朋友在桂东,朋友请我们吃饭,你跟我们一起去。就这样,我安顿下来后,就跟他们一起去吃晚饭。</p> <p class="ql-block"> 一共是四人一起晚餐,他们都不喝酒,我喝点啤酒。席间这位大哥说,他今年有60多了,下过两次乡,一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国精简工业产能,父母被精简回乡,他在娘肚子里下乡了,后来父母又返回工厂工作,到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又下乡了,八十年初招工到株洲一家工厂工作。这位大哥说,他五十多点就内退,那个时候体重一百九斤,“三高”都粘上了,自从五六年前开始骑行后,现在体重一百四五十斤,“三高”全无。大哥还说,他最喜欢骑行山地,西藏去了几次,还“捡”到了现在这个老婆,今天从龙渣那边骑过来,是一路骑上来的,这次是带老婆一起往江西那边去;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怕有三百天骑车,年年换新车。听大哥这样讲述,我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加了他的微信,看他的朋友圈,他所言果然不虚,朋友圈里的照片看得出,他经常在罗霄山脉,湖南江西的大山里转,还专找省道、县道、乡道走,哪里难爬去哪里骑。真的是佩服!佩服!</p> <p class="ql-block"> 吃完晚饭,各自散去。走在桂东街头,到处灯火辉煌,歌声阵阵,比起十年前,繁华热闹了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