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杂乱”,是一种长期形成的环境状态。散落的物品、多余的物件、肮脏的状态在不断积累中会变得不堪入目。孟子有句话——“居移气”,意思就是说,居住的场所和环境会影响人格,使人产生很大变化。</p> <p class="ql-block"> 学童期,“整理”和“有序”帮助孩子建立空间感。如果孩子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时,看见家中的其他空间(比如客厅和厨房)依旧杂乱不堪,那么他们的大脑就会摄入多余的视觉信息,直接影响整理的效果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 整理杂物的能力,也是整理思维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所谓“整理”,是指按照“需要”和“不需要”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区分。</p> <p class="ql-block"> 整理行为的基本要素,就是日常生活中“将物品放在固定位置”“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用完后放回原位”这些简单动作的不断重复。</p> <p class="ql-block"> 不断重复这样的整理行为,就会使人形成良好的物品使用习惯。而这样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使生活变得有条不紊,并最终让人生变得规范。</p> <p class="ql-block"> 有这样一段耳熟能详的名言:注意你的思想,它们会变成你的语言;注意你的语言,它们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们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们会形成你的人格;注意你的人格,它们会决定你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整理的顺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般物品都可分为“生活中必须使用的物品”“有人生重要意义的物品”和只是“单纯摆设的物品”这三大类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整理杂物的第一步,就是把想要整理的同类物品集中到一起。比如整理书籍,就要先把家中所有的书都集中起来,而其他物品也同样如此。</p> <p class="ql-block"> 分类的“首要准则”,就是根据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规则,严格限制物品的数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父母要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能够自己整理物品,我们可以先进行“陪伴收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大人先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让孩子获取收拾后的“样本”。</p> <p class="ql-block"> 2.一起“整理”只让孩子们集中整理需要使用的东西和最近要玩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3.一起“分类”在学校使用的物品、玩具、衣服等的分法和“经常使用”“偶尔使用”等分类方法的结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4.一起决定“收纳场所”给所有的物品找到合适的“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5.养成“拿出来就放回去”的习惯,并且每天提醒 如果孩子没有把物品及时放回去,我们要耐心提醒。※切勿发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6.孩子没有要求买的东西,父母不要随便给孩子买。当孩子说想要什么时,一定要倾听。如果我们放任孩子养成“想要”马上就得买的习惯,那么家里不必要的东西就会不断增加,将来也会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浪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富翁绝对不会买“无用之物”。我们要从小教育孩子学习不做无用功,不花无用的时间,不买无用的东西。反之,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哪怕花大钱也要买——因为有价值的东西能创造更多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通过整理,我们渐渐了解到:在结束一件事后,必须马上做好归置工作,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p> <p class="ql-block"> 会用一颗认真的心去对待生活。即使一个人生活,也会好好吃饭,好好休息,把自己的物品管理得井井有条,把自己的空间打扫得干干净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