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研磨课 追光前行共成长——锡林浩特市第三小学一二年级数学组公开课展示

锡林浩特市第三小学 聂敏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老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在教研室的安排下我校一二年级数学组进行了公开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刘丽洁老师讲授的《数的顺序》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数与运算主题,本节课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规律,构建数和数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数感。</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通过“数朋友”整齐有序入住“数房子”为主线,由几只“数队伍”动态入住“数房子”初步感知排列顺序;再由学生按照顺序完成百数表,在填写百数表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数和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给“数朋友”找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用规律。</p> <p class="ql-block"> 代慧敏老师讲授的是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一)》。首先代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用旧知唤醒学生对运算顺序的回忆,在解决问题中引出综合算式。代老师先亲自演示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让学生们总结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尝试脱式计算,对两道题的共同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得出同级运算的规律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再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最后通过对比,归纳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整节课代老师循循善诱,将内容讲得简单明白,学生掌握扎实。</p> <p class="ql-block">  廉娟老师讲授的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通过简单调查,发现有平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有一定的分类能力。如可以区分水果和蔬菜,可以根据事物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进行分类。但发展到根据概念,即客观事物抽象的、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摆一摆、分一分,会借助学具正确地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并会根据分得的结果进行统计。通过师生互动和练习反馈,学生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p> <p class="ql-block">  李海凤老师讲授的是二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这节课在设计上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升华。</p> 评课 <p class="ql-block">  公开课结束后,数学老师们研课、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反思。既对授课老师课堂教学的优点予以充分肯定,又针对每堂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集全体数学老师的智慧,研磨好每一节课。</p>

学生

运算

老师

顺序

公开课

二年级

数学

脱式

讲授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