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为国教子 一一向小朋友讲述“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的故事

源远流长

<p class="ql-block"><b>  应江阴市文体广电旅游局邀请, 2024年4月6日下午,在江阴唐公祠举办专题讲座,由江阴市暨阳名贤研究院院长蒋国良向小朋友们讲述“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江阴市暨阳名贤研究院院长蒋国良主讲</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聆听</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讲座采用PPT的形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全球首个机器人主播亮相</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2018年11月,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赛在中国浙江乌镇拉开帷幕,由搜狗公司和新华社合作带给大家一款划时代的产品正式亮相,那就是全球第一个“AI合成主播”。这个机器人主播成功地给大家介绍了它的由来,让大家感到非常震撼。这款机器人的外形和声音来自新华社主播邱浩,它可以非常逼真地模仿人类说话的声音、唇形,甚至动作。用户只需要输入新闻的文本,AI主播就可以合成真人的声音进行新闻播报,而且它可以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墦报,全年365天不需要休息。</b></p><p class="ql-block"><b> 无独有偶,2019年4月21日《参考消息》引述报道,俄罗斯官方的“俄罗斯24”新闻频道为其部分新闻节目引入机器人主播。这款机器人是由彼尔姆市的普罗莫博特公司研发的。其硅质头部和面孔模仿的样子是该公司创始人之一阿列克谢·尤扎科夫。有观众称它是一个“非常棒的机器人”,也有观众说,用它播新闻是“一个有趣的趋势”。</b></p><p class="ql-block"><b>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人工智能合成的机器人能代替人类做很多工作。如今这个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把许多不现实变为了现实。近几年最火的人工智能赚足了大家的眼球,就像科幻电影里面的情节,未来的社会你走在大街上或许根本分辨不出机器人和人类。让机器做到完完全全地模仿人类,可以说是人类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一大突破。科学家预言,21世纪的科技制高点将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国、美国这样的科技大国都竞相把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让人骄傲的是,我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上,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此,我们不能不礼赞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英雄——“中国机器人之父”江阴籍科学家蒋新松。</b><b></b></p> 英雄闪亮 <p class="ql-block"><b>  1997年6月,烟波浩渺的太平洋。一艘执行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调查任务的5000吨级中国考察船,在夏威夷以东1000海里外的洋面上,宛如一片树叶,不时地被举上波峰又抛下浪谷。人们忍受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摇晃的甲板上俯视大海,终于在指令时间指令位置欣喜地发现旋上水面的机器人。人们从它的机舱里取出那面伴随机器人到达大洋深处的五星红旗,向蓝天展示,请大海作证,令世界羡慕:中国6000米水下自主机器人试验应用成功。这无异于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海洋卫星”!该项研究达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在这载入机器人发展史册的重要时刻,人们念念不忘被称为“中国机器人之父”的工程院院士、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原所长蒋新松。19位科技人员肃立甲板,把两个月前逝世的蒋新松的部分骨灰撒入太平洋,让这位出生于长江边而又酷爱大海的中华赤子、江阴英雄,投入大海的怀抱,在大海中永生……</span></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1994年,年届63岁的蒋新松从所长岗位上退下来后,他比从前更加忙碌,连任自动化领域的首席科学家,他的活动范围更广,一年中有大部分时间出差奔波。1997年3月25日晚,蒋新松从北京乘飞机回到沈阳家中,一进门把手提箱放下就坐在计算机旁开始工作,直到午夜1点多钟。次日清晨5点他照例起床继续伏案工作。早饭后他像往常上班一样来到所里,他按照前几天的约定要和几个年轻人讨论有关机器人控制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当他走进实验室,课题组的年轻人没料到导师刚出差回来,一早就来找他们。当天上午,他利用空隙还参加了一个6000米水下机器人的技术讨论,谈到5月份即将再赴太平洋,他鼓励参加科研工作的同志放下思想包袱,风险由他承担。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活着干,死了算”。此话掷地有声,在场同志很受感动。</span></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3月29日7:30,蒋新松按计划走访了鞍钢,应鞍钢总经理邀请前去谈“九五”技术攻关问题。临出发前,他心脏病突发而被送往医院抢救。次日凌晨,心脏病再次发作,终因抢救无效而逝世。</span></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同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组部等五部门号召 向蒋新松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学习他敬业爱国、从战略高技术度思考和实践科学技术巨大作用的博大胸怀;追求真理、勇于开拓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奋斗精神”。同时 《人民日报》再次配载了《新松恨不高千尺——科学家蒋新松的心路历程自述》的长篇通讯。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竞相讴歌这位在科技战线上呕心沥血、奋斗终生的“中国机器人之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蒋新松的热潮。从此,蒋新松科学英雄形象闪亮全国!</span></b></p> 青松崛起 <p class="ql-block"><b>  滚滚长江东逝水。宽阔江面至江阴鹅鼻嘴而突然收窄,江水涌急翻滚,江阴人称之为“翻跟斗水”,说是喝了这“翻跟斗水”,性格会变得硬朗,会更有斗志。这是江阴很多人解释“八十一天抗清”江阴城6万多百姓宁死不降慷慨赴难的依据,因为江阴抗清的发起力量来自江阴城北门外的一众青年。200多年过去了,在我国大革命时代,江阴北门外的君山脚下又倒下了在这个地方土生土长的英雄先烈共产党员钱振标。</b></p><p class="ql-block"><b> 英雄的土地传承着英雄主义的精神。在钱振标倒下后3年的君山之麓,又出生了一位新时代的科学英雄——“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b></p><p class="ql-block"><b> 1931年秋,蒋新松出生于素以人杰地灵的江阴城北门外长江边一个贫民家庭。故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浩瀚不息的长江“翻跟斗水”孕育了蒋新松这样一位新中国培养的科学英雄。</b></p><p class="ql-block"><b>蒋新松写过一篇回顾从事科技工作40年的感怀文章《祖国和科学,我心目中的依恋和追求》。文中写到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母亲,她从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诗句给他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蒋新松。期望他像青松那样俊秀挺拔,经得起风吹雨打,又品格高洁,扶善疾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说:“我的童年是苦难的。1937年,正当我怀着美好的憧憬,准备上学去时,七七事变发生了。我多次看到了日本兵惨无人道的杀人场面,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本该欢乐的童年,我却饱尝了亡国的痛苦,我开始懂得祖国的含义。”</b></p><p class="ql-block"><b> 蒋新松少怀壮志,勤奋刻苦,敏于上进,经过“跳级”,1942年夏末,在他刚满10周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江南名校南菁中学。小学毕业时,他照了一张标准像。这是他第一次单人照相,除贴毕业证外,他将照片放大了一张,工工整整地在照片背面写下一行小字:“一个伟人在成长。”童言无忌,翩翩少年的蒋新松,正孕育着一个远大的理想。</b></p><p class="ql-block"><b> 蒋新松说:“进入中学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探索人生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一直苦苦探索的问题,在班主任老师的启发下,终于有了朦胧的答案。我要做一个科学家,一个发明家,像牛顿、爱迪生、哥白尼……一样。”在南菁这所江南名校中,少年时代的蒋新松受到了良好熏陶。可是,由于家境贫困,1946年,16岁的蒋新松读完高中一年级,只得停学,到华士一家纱厂当学徒工。一年后纱厂倒闭,他尝到了失业的痛苦。他说:“辍学、失业,人世间的不幸,在我这小小的年纪都经历了。”</b></p><p class="ql-block"><b> 1949年4月江阴解放,南菁中学实行向工农开门的政策,设立了助学金和减免费,蒋新松获得了复学的机会,被编入高二丙班。自此,他更加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发愤读书,各科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b></p><p class="ql-block"><b> 1951年夏,蒋新松从南菁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他久已向往的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大学一年级读完后,学校决定选送一批优秀学生参加华东地区留苏预备生统考。蒋新松被选中了。然而,在身体检查中发现有肺结核,他痛失了留学的机会。在母亲、老师、同学的关怀和帮助下,他从精神的低谷中走出来,锲而不舍的人格力量使他更努力地汲取科学的养分。1956年夏末,25岁的蒋新松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工企专业毕业。他曾这样写道:“40年前的今天,我从童年时代起怀有的美好和梦幻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被分配到科学的殿堂——中国科学院工作。我清楚地记得当我接到了分配通知的一刹那的情景,掩饰不住的喜悦,一阵阵发自内心的、天真而纯朴的欢笑不时洋溢在我的脸上,同学们说:‘看!蒋新松高兴得变傻了。’我赶快拿起笔把这欢乐的消息告诉日夜关怀我成长的妈妈。”“我要北上了,妈妈到上海为我送行。临行的前夜,妈妈非常赞赏我的志愿,又用“持之以恒”4个字作为临别赠言。”</b></p><p class="ql-block"><b> 青松崛起,从此,蒋新松开始了为祖国科学技术事业殚精竭虑的一生。</b></p> 持之以恒 <p class="ql-block"><b>  蒋新松成为当代科学英雄源动力的重要部分来自他的母亲。他说:“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她自幼接受了中国人传统的一种‘士’的教育。从我上学的第一天起,母亲就开始给我讲故事,反复教育我,无论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今天回忆我走过的历程,‘恒’,是我母亲一生中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是奠定走向成功的基石。”当他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报到前夕,“母亲非常赞赏我的志愿,又用‘持之以恒’4个字作为临别赠言。40年来,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是逆境抑或是顺境,持之以恒成了我行动的准则”。</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搞科学研究是蒋新松的第一志愿。他走进了正在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自动控制与远距离控制研究所大门,成为新成立的计算机技术组成员,负责设计计算机的记忆装置。1957年冬,蒋新松被错划为“右派”,下放河北农村劳动。1958年底回所,在控制理论及生产自动化研究室工作。1961年后从事自寻最佳点调节器及研究它的设计准则的理论研究。他的论文《极值搜索原理在测量设备中的应用》,在1964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计量学会上宣读。1963年起,蒋新松调往兰州,参加国家科委主持的兰州炼油厂常减压分馏装置自动化试点。1965年10月,蒋新松调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他受所的委派来到鞍钢,参加国家科委等部门组织的自动化攻关重点项目,承担3个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任务。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蒋新松因“右派”问题被“靠边”,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科研上,他先后主持研制成功冷轧机准确停车装置、数字模拟式复合能力调节系统、厚度自适应调节系统。这3项成果,后来均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span></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贝多芬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这句名言在历经坎坷的蒋新松身上得到了验证。他说:“应该说20多年艰苦的岁月,对我来说是有益的,使我长期在科研第一线,经受无与伦比的锻炼,使我在十年动乱中有充裕的时间,为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span></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科学的春天终于到了!蒋新松以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工作,他报效祖国的夙愿得以实现。他连任4届国家863计算机自动化领域的首席科学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指挥着浩浩荡荡的科技大军抢占了一个又一个战略制高点。</span></b></p> 中国机器人之父 <p class="ql-block"><b>  50年前,人们还只能从科幻小说中了解机器人,认为那只是科学幻想,神秘而渺茫。可当时身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的蒋新松,却已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发达国家有关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研究的信息。此时,一个伟大的设想已经在蒋新松的脑子里形成。1971年,蒋新松与吴继显、谈大龙联合起草了给中国科学院《关于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的报告,第一次提出开展自动化这一新的前沿领域研究。1973年他正式向中国科学院提出研制机器人的设想。1977年,蒋新松参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发展规划会,主笔起草自动化学科发展规划,他提出的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图像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及理解系统、智能控制系统4个重要领域被列为中国科学院1978—1985年自然科学发展规划。</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1980年7月,蒋新松出任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依据调研情况,结合中国国情,他提出把研究特殊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作为中国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突破口。“智能机器人在海洋中的应用”终于被列入中国科学院“六五”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六五”海上石油攻关设备项目,并把造“海人1号”水下机器人作为我国发展机器人的攻坚目标,由蒋新松任总设计师。</span></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在蒋新松主持下,组织全国10多个单位多学科、跨行业大协作,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仅用了2年多时间,便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1号”样机,1985年12月12日这台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水下机器人在旅顺港首航成功,实现了我国水下机器人零的突破。“海人1号”获得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并荣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span></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1986年3月,蒋新松提出自动化领域的主题设想,得到邓小平同志首肯,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蒋新松当选为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他把科学研究的航标对准了迈向新世纪的海域,并力求把这种高技术尽快转化为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海人1号”基础上,他们研制成功了深潜300米的有缆中型水下机器人“瑞康4号”。从1988年起,“瑞康4号”就一直在中国南海石油钻井平台被外国公司招标租用,开创了我国近海石油勘探钻井首次使用国产机器人的成功纪录。</span></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成功归于有恒心的科技探索者。在蒋新松的总体指挥下,深潜1000米的无缆机器人“探索者1号”相继获得成功。然而,我国有权利开发的太平洋公海水深却达6000米,研制6000米水下机器人的想法逐渐在蒋新松头脑中形成。这是一个大胆的跨越,是一个更具挑战的目标,被定为863计划的重中之重项目。1991年,蒋新松率团访问俄罗斯,与俄方签订了合作协议。1995年春,6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经中俄两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研制成功。这个当代世界领先水平的水下机器人于当年5月赴夏威夷东海域进行深潜海试,并获得成功。人们把6000米水下机器人的试验应用成功,看作是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海洋卫星”。水下机器人在约6000米的深海,指甲盖大的面积要承受6吨重的压力,更何况深海的导航定位、几千万元机器人特殊材料的抗腐蚀、航行动能等。这一重要成果不仅使我国跻身于世界机器人研制强国的行列,而且使我国具有对除海沟以外的世界海洋97%面积的海域进行详细探测的能力。</span></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经过10年的努力,蒋新松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为我国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水下机器人研制队伍。并且,在他一手创办下,国家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在沈阳落成,并逐步成为我国高级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开发工程转化基地、高级机器人人才培养基地、国内外机器人学术交流基地。</span></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 作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开拓者,蒋新松以战略家的眼光追踪国际前沿课题,在水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工程应用及产业化方面获得了开创性的成果。蒋新松那萌发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机器人梦想,终于在神州大地变为了光辉的现实。如今,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更上升为新世纪的国家战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当之无愧!</span></b></p> 系统集成 <p class="ql-block"><b>  蒋新松作为“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领导着两个专题:一是机器人,一是Cl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b></p><p class="ql-block"><b> 1984年,蒋新松赴美国考察,偶尔得到一本程序自动化的书。凭着对科学的敏锐和自动化领域的渊博知识,他意识到如果说机器人解决了生产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那么CIMS工程则意味着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ClMS正是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技术基础。于是,他决心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ClMS之路。当时也有人劝他说:“你们千万不要陷入企业的泥坑里去,企业问题复杂,费力不讨好。”蒋新松却坚定地说:“我们脑袋里要有国家,有企业,想国家大事。一个科学家要真正为国家分忧,空谈理论不行。”“我设定的目标是如何在下一世纪20年代使我国40万个企业(大中型)和世界接轨,跻身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舞台。”</b></p><p class="ql-block"><b> 为推进ClMS技术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蒋新松高瞻远瞩,以指挥家的才干,以虚怀若谷的胸襟,着意建好研究和工程两个环境。在他的倡导下,1988至1992年国家投资3700万元,着力打造ClMS研究环境,在清华大学建成了我国第一个ClMS研究实验室,又在全国各地建设了7个工程实验室,分别有产品设计自动化实验室、工艺设计自动化实验室、质量技术实验室、柔性制造工程实验室、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系统技术网点等。在筹建研究环境的同时,蒋新松又提出了工程环境问题。他亲任CIMS工程应用领导小组组长,深入到全国各地许多大型企业进行调查研究,选点开展试验工作。他领导的专家组以“利益驱动,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为方针,将科研与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他选择了3个工厂为突破口: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沈阳鼓风机厂和北京第一机床厂。他领导的这3家企业试点都取得了明显效益。拿1993年数据与1992年相比,沈阳鼓风机厂的总产值增长56.6%,北京第一机床厂主生产计划的编制速度比手工提高40至60倍,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的MD机头的装配周期从12个月缩短到6个月,库存积压下降了20%。</b></p><p class="ql-block"><b> 在ClMS实践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蒋新松心系桑梓,不忘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经过一番考察,他选定法尔胜集团搞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项目。和蒋新松接触的法尔胜集团副总刘礼华赞誉有加,说蒋新松学识之渊博及为人堪称科技人员的楷模。在蒋新松老同事——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薛劲松教授的现场指挥下,法尔胜的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获得成功,通过了有关方面的验收。</b></p><p class="ql-block"><b> 1994年,经过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组织的国际知名专家严格评审,清华大学的ClMS实验工程中心获其颁发的“大学领先奖”。1995年,北京机床厂一厂又获“工业领先奖”。这两个制造业的最重要的奖项,表明我国ClMS技术已名列前茅。美国《制造工程》杂志介绍中国ClMS的第一句话是:“从清华大学的ClMS中心可以看到中国作为工业强国将出现在世界舞台。”至20多年后的今天,这一预测性评价已然成真,中国成了全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b></p> 心中的歌 <p class="ql-block"><b>  蒋新松英年早逝,被誉为中华科技英才,是新时代的科技英雄。他用他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智慧,谱写了我国自动化领域的新时代的壮丽乐章。他不仅仅是“中国机器人之父”,他的科技成就,让他获称是新中国培养的,像钱学森、李四光一样的战略科学家。蒋新松是中国科技人的骄傲,更是我们江阴人的楷模!</b></p><p class="ql-block"><b> 蒋新松在从事科技工作40年的感怀自述中尽情抒写了心中之歌。他是江阴人,他无法忘怀孕育他伟大的长江。他说:“长江之水天上来,滚滚东去不复返。美丽、浩瀚而雄壮的长江,有时她显得非常宁静、非常温和,你可以舒坦地躺在她宽阔的胸怀中,犹如在妈妈的怀抱中一样,仰望着耀眼的蓝天,倾听着她内心深处的搏动声,犹如倾听妈妈的摇篮曲;有时她显得烦躁不安,掀起了阵阵波涛;有时甚至愤怒起来,这时她一反常态,从望不见天边的西方到东方,一片狂风巨浪,她愤怒地想吞噬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强加给她的一切耻辱。这就是伟大的长江,长江和母亲一样,共同赋予了我的人格,培育了我的性格。”</b></p><p class="ql-block"><b> 这就是蒋新松,无愧于江阴人的性格基因!</b></p><p class="ql-block"><b> 蒋新松是时代的科学巨匠。他在连任4届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期间,宏图大展:我国机器人从梦想变成了现实;ClMS从一种哲理变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助推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他说:“40年的经验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科学事业是一种永恒探索的事业,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成功的欢乐,永远是一刹那。无穷的探索、无穷的苦恼,正是它本身的魅力所在。”我“坚持我告诉过妈妈的我的选择。我只能用自己谱写的历史来证明我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伟大的时代,不使我亲爱的妈妈失望”。“我从不怨天尤人,为祖国和科学持之以恒,孜孜以求地探索,在广阔无边的科学海洋中,找回我的欢乐与幸福。”</b></p><p class="ql-block"><b> 衷心之言,如诗如歌。蒋新松用自己光辉而又英勇的一生,向世人证明: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少先队员代表为蒋国良佩戴红领巾</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