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边沟,位于甘肃酒泉境内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荒僻之地,2008年随着杨显惠《夹边沟记事》一书的出版发行而广为人知。夹边沟,记录了中国那个年代一段尘封已久的沉痛往事。 <div> 夹边沟农场,成立于1954年。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改为劳教农场。从1957年底起至1960年,甘肃省先后把在大鸣大放期间因右派言论被揪出来的三千多名“右派分子”,送到这里进行劳动改造。</div> 夹边沟农场,1985年改称“酒泉市长城林场”,2003年又改称“酒泉夹边沟林场”。 <div> 很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当年右派分子们居住的窑洞群。窑洞群在一处小土丘窝窝中,四周铁丝网环绕,但可以从没有关闭的门口进入。</div> <div> 穿过铁丝网,环顾四周,60多年的风吹雨打,山坡上的窑洞不少已经坍塌,尚存的窑洞大约还有10余孔。放眼望去,每个窑洞都黑暗幽深,看着渗人。</div> 夹边沟农场是个小型农场,土地贫瘠,盐碱化严重,加上风沙猖獗,环境恶劣,很多地方根本长不出庄稼。自开办时起就只能接收养活四五百名劳教人员。突然送来三千多人,远远超出了农场土地承载量。根本无法让右派们自己养活自己。 由于食物极度缺乏,又要天天干繁重农活,劳教人员每天都活在挣扎之中。他们吃尽了荒漠上能吃的所有东西,从1958年冬天开始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农场知情不报,又毫无救人措施,最终导致两千五百多人活活饿死。 直到1960年11月,中央派出调查组赴甘肃纠正了极左路线,夹边沟劳教农场饿死人事件才告终止。1961年初,幸存的右派们得以陆续遣送回原单位安置。回顾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希望不再犯类似错误。 酒泉,古称肃州。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收复河西,将其纳入西汉版图。先后建立了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史称“河西四郡”)。酒泉,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新中国石油和核工业的发祥地、“铁人”王进喜的故乡。 酒泉钟鼓楼耸立在市中心十字街。鼓楼的四个门分别对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门上分别题有“北通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哈密),贴切地标明了酒泉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意义。 西汉酒泉胜迹,即酒泉公园,历史久远,是河西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西汉古典园林。 园内有泉有湖,有山有石。古树名木,参天蔽日。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花岗岩雕成的大酒樽,正面镌刻着李白的《月下独酌》诗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西汉酒泉胜迹碑,立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 晚清重臣左宗堂在收复新疆的西征途中,曾长期驻军肃州(今甘肃酒泉)。1879年,他自出俸银二百两,修建了酒泉公园并向民众开放,成为中国第一个公园。为纪念左宗棠收复新疆、修建第一个公园并向民众开放的丰功伟绩,当地政府将这座四合院辟为左公园,以资纪念。 史传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大获全胜于此。汉武帝赐御酒以赏,霍去病以功在全军,人多酒少,遂倾酒于泉中,与将士共饮。此群雕再现了这一历史情景。 嘉峪关,是伴随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现代化城市。全市人口13万,居民来自全国各地,以山东和东北居多。 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 <div> 嘉峪关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已历六百多年历史。</div>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驻节肃州时,发现嘉峪关失修已久,边墙四处坍塌,遂下令整修,竣工之时,亲题“天下第一雄关”匾额。<div><br></div> 长城第一墩,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 嘉峪关戈壁大峡谷,长约30公里,最深处达100多米,由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支流讨赖河经上万年冲刷侵蚀切割而成。峡谷蜿蜒曲折,悬崖峭壁,蔚为壮观。 景区还在讨赖河边的大峡谷里建了一个影视基地。 <div> 在嘉峪关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有一段巍峨屹立的长城,以其险峻和壮观著称于世,它就是悬壁长城。</div> 悬壁长城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是嘉峪关关城的左翼长城,因地势险峻,长城倒挂,似铁壁悬空而闻名。 悬壁长城脚下,有一组古丝绸之路群雕,展示这里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内涵。<br> <div>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以“中华之魂”为主线,从长城历史沿革、古代长城战争、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山河形胜-嘉峪关四个方面,对长城的前世今生做了详细介绍,看完收获颇丰。</div> 骟马城,万里丝路西北边关上的千年古城。位于玉门市清泉乡312国道北侧,因城临骟马河(白杨河支流)而得名。 从西汉到清代,骟马城是当时嘉峪关外第一个交纳差马、以马易茶的茶马互市场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军事要地和重要驿站。 <div> 骟马城有一东一西两座城,相隔不足百米。据专家考证,骟马城还曾是东汉延寿县县址。</div> 玉门,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他的英雄形象和“铁人精神”,至今还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不凑巧,王进喜故居正在整修不开放,只能遗憾离开。 <div>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第一个石化基地,涌现出了“铁人”王进喜等一大批石油工人的先进楷模。在这片热土上,曾经激荡着整个民族与时代的光荣和梦想。</div> “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这是玉门石油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先后输送了10多万优秀儿女支援全国各地油田建设。在祖国每一个油田建设的主战场上,都留下了玉门人的足迹和身影。 来到这尊石油工人雕像前,就想起铁人王进喜那些铿锵有力的话语: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玉门市政府和玉门石油管理局搬迁到了70多公里外的新市区,油田生活基地也搬迁至酒泉市。10多万人从玉门矿区迁出,人口锐减,城区面积萎缩,现在玉门老城区已不足两万人。 走在玉门老城区的街道上,很难看见一辆车,一个人。两边的房屋绝大部分空空荡荡,有些甚至门破窗空。油城已了无生气,满目皆是萧条。 老君庙是玉门市建立之前的老地名,这里的油矿也被叫做老君庙油矿。随着资源渐趋枯竭,玉门老城区已华丽转身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如今,这里还留有近万名石油人在续写老矿挖潜的传奇。 废弃的抽油机成了供游人参观的红色遗迹。 老君庙,位于玉门市老城区南端石油河东岸。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由当地淘金人为祈福和寻求保佑集资修建。庙内供奉着太上老君、山神、土地三神。 1939年3月13日,玉门油田的开拓者、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在玉门老君庙前,用人工方式打出了中国第一口油井(“老一井”),从而揭开了开发玉门油田的序幕。至1962年油竭停产,该井累计生产原油8,459吨。 “老一井”西边是石油河大峡谷,俗称西河坝。石油河发源于祁连山,由南向北横穿玉门老君庙油田,是玉门重要的工业及民用水源。 石油河峡谷西岸山脚下,有很多清代中后期淘金人凿挖栖居的窑洞。1939年,老君庙油田发现并投入开发后,员工陡增,荒山深谷无以所居,遂续凿窑洞百余间,供工人休憩。“铁人”王进喜便曾在此居住。 沿着台阶从石油河峡谷谷底上到峡谷西岸山脚下的窑洞前,近距离感受老一辈石油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 一孔孔简陋不堪的窑洞,曾留下石油前辈们无私奉献的身影和不懈奋斗的足迹。 窑洞残破,遗迹可敬;创业精神,青史永存。谁能不说,西河坝窑洞遗址群,就是老君庙油矿最美的风景! 玄奘取经博物馆,座落在古丝绸之路西端的瓜州县城东面,它是我国第一个玄奘大师的专题博物馆。 <div> 瓜州历史悠久,是玄奘取经西行中最重要的活动区域。保存了玄奘取经路上讲经说法的寺院,州吏放行的州城,收徒买马的地方,夜渡葫芦河的地点,玉门关外的五烽遗存,玄奘九死一生经过的莫贺延碛古道遗址等等众多遗迹遗物。</div> 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杰出高僧,著名佛经翻译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他百折不挠、舍身求法的进取精神和献身精神,已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精神财富。 博物馆通过丰富的馆藏文物,真实展现了玄奘大师一生追求真谛的事迹和西行取经,归国译经的光辉历程。 玄奘自公元627年从长安出发,至公元645年回到长安,西行5万里,历经17年,到印度取回真经。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卷657部。 回到长安,玄奘便开始翻译经书,直到公元664年2月5日圆寂,共译出佛经74部,计1,335卷,1,335万字,占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 《大唐西域记》,全书12卷,记述了玄奘亲身经历和得知传闻的138个国家的情况,保存了七世纪中南亚各国社会宗教文化的大量珍贵史料,是研究这些地区古代史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文献。 <div> 与玄奘取经博物馆一路之隔,是张芝公园。张芝,东汉书法家,瓜州人。我国最早的草书书法大师。他不取功名,专攻书法,在瓜州留下了“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千古佳话。</div> 张芝雕像后面是张芝纪念馆,进馆可一览"草圣"狂放飘逸的草书大作。 张芝纪念馆后面有一个大湖,碧水蓝天,绿树葱茏,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在湖边徜徉良久不愿离去。 <div> 《大地之子》,一个趴在戈壁荒漠中睡意酣甜的孩子,让无数看到他的人心生怜悯。《大地之子》位于甘肃瓜州戈壁深处,是清华大学美院教授董书兵的作品。近年来,这里已成为众多游客为之向往的网红打卡之地。</div> 《大地之子》深情安详地俯卧大地,就像孩子安睡在母亲的怀抱。作者通过这一作品旨在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都是地球母亲的孩子,我们应该热爱和保护好地球母亲。 锁阳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位于瓜州县城东南约70公里的戈壁滩上。锁阳城,始建于汉,兴于唐,距今已有1,380余年历史。锁阳城是古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枢纽,在河西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诸方面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锁阳城,又名“苦峪城”。据传,唐将薛仁贵征西时,被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围困在城中,粮尽援绝,士兵便掘以味美甘甜的锁阳(一种中药)充饥,一直坚持到援军到来。为纪念锁阳解救全军性命一事,就把苦峪城改为锁阳城。 锁阳城在汉代是敦煌郡冥安县治所,西晋时为晋昌县,隋朝为常乐县,唐代为瓜州郡。后历经战乱,明王室闭关后遭废弃。 锁阳城分内、外两城。外城面积80万平方米,内城面积28万平方米。西北角墩高18米,上有敌台、擂台等古代军事设施,具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 锁阳城东的塔儿寺,是唐、五代及宋、元时瓜州地方官员及百姓祭祀的场所。公元627年,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抵达瓜州,刺史孤达信挽留玄奘在此讲经月余。州吏李昌撕毁官方缉拿玄奘的通缉令(玄奘西行取经未得唐太宗批准,一路均被通缉捉拿),并指点玄奘取道玉门关-伊吾(今哈密)道西行。 锁阳城地处大漠深处,登高远眺,城四周天阔地广,苍茫幽远,塞外风光尽收眼底。 榆林窟自唐代开窟兴建,延至清代,历经千余年的营造,形成了璀璨绚丽的石窟艺术。榆林窟和莫高窟地形相连,在石窟建筑形制、彩塑、壁画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均与莫高窟非常接近,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 榆林窟,位于瓜州县城南约70公里的榆林河峡谷两岸,属敦煌研究院管辖。榆林窟现存洞窟43个,其中东崖32个,呈上下两层分布。西崖11个,只有一层。全窟壁画面积5,200余平方米,彩塑造像270余身,可谓规模宏大。 榆林河谷,对岸也有十多个洞窟。 榆林窟壁画,不仅是艺术的宝库,也是反映唐至元代现实社会形象的历史资料宝库。榆林窟精美的壁画艺术,对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足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 在榆林窟,有一幅“玄奘取经图”壁画,绘于西夏时期,比吴承恩写《西游记》早了300多年。壁画中只有唐僧、白马和一位胡人,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这个胡人是瓜州锁阳城人,名叫石磐陀,他就是孙悟空的创作原型。 <div> 追寻西路军足迹的第十站,我们来到甘肃酒泉瓜州县的蘑菇台子和白墩子。 </div><div> 1937年3月14日,红西路军在石窝分兵后,右支队和中路支队被敌打散。由李卓然、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在马匪的围追堵截下浴血奋战,终于在4月16日走出祁连山,于4月22日来到安息县(今瓜州县)榆林窟北的蘑菇台子进行休整。 </div> <div> 休整期间,中共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在此召开了西征以来最后一次军事会议——红西路军蘑菇台军事会议。根据中央指示,作出了远赴新疆,借助苏联力量,为中国革命培养军事骨干人才的决策,开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兵种建设的先河。</div> 弹尽粮绝的红西路军左支队,来到榆林窟北蘑菇台子休整时,榆林窟道长郭元亨慷慨相助,送给红军羊、骡、马等牲畜,还有米面油盐等,使红西路军西行支队摆脱了无粮困境,冲出敌人重围,西进新疆脱险。 郭元亨(1896年-1976年),出生于甘肃高台县一农民家庭。1927年在榆林窟出家,1937年接任榆林窟道长。解放后,因倾力救助过红军,又将九死一生保护下来的象牙佛(现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献给国家的义举,被委任为榆林窟文物保护组组长,并当选为甘肃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76年7月8日,郭元亨去世,政府专门在蘑菇台会议旧址院里为他立了纪念碑,以铭记他对革命和国家做出的贡献。 白墩子烽燧遗址,位于瓜州县城西北 43 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是古代瓜州通往西域的重要驿站,也是唐代玉门关外“五峰”之一的广显驿。玄奘西行取经路过该驿站。1842年,林则徐发配新疆,也曾在这里用餐住宿。 白墩子南望丘陵,北依泉水,芦苇红柳丛生,景色美丽怡人。每当清风吹过,池水轻波微澜,窃窃私语,像似在讲述千年古道上那些神奇的往事。 公元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西行取经。其中,瓜州到伊吾(今哈密)的莫贺延碛,是最为艰难的路段,也是其西行路上唯一一人独行的路段,在这段长八百里的漫漫征途中,他经历了五天四夜滴水未进的艰苦历程。 莫贺延碛,八百里流沙,玄奘为无上正法而来。虽孤身一人,历九死一生,确立铮铮誓言:宁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千古伟绩,后人景仰。 感动于玄奘大师孜孜以求、探索真理的执着精神,在瓜州重走一段玄奘之路,体味玄奘大师的心灵之旅,细细品味他所经历的一个个精彩艰险的历史片段,感觉我们的心灵和肉体也受到了一次圣洁的洗礼。 <div> 白墩子,还留下了红西路军官兵与敌拼杀的英雄身影。1937年4月26日拂晓,攻打安息县城失利的红西路军右支队,突出敌重围撤退到白墩子,又遭到敌骑兵围追堵截。红军将士依托戈壁沙丘顽强抵抗,多次打退敌人进攻。战至中午,余部近600人从白墩子突围,进入红柳园准备前往新疆。</div> 敦煌,古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境内现存各类文物景点26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莫高窟、玉门关、阳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敦煌以其1,6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数不胜数的精彩故事,承载着世界的目光,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 人类敦煌,千年莫高。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莫高窟建于公元366年,历经十个朝代千年之久的不断营建,迄今共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群。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坐落在莫高窟景区出口处,由日本政府无偿援建。陈列中心设有录像演播厅和复制洞窟展厅、壁画临摹品展厅及文物展厅,从不同的侧面全面展示了敦煌石窟文化艺术的精华。 莫高窟壁画,内容博大精深,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大类。此外还有很多狩猎、耕作、纺织、战争、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可长达25公里。 九层楼,也叫大佛殿,是莫高窟的第96号窟。窟内大佛高35.5米,气势雄伟壮观。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成为莫高窟的标志。 参观莫高窟,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听讲解员讲起藏经洞的悲情故事。藏经洞共发现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五万多件,但令人痛心的是,仅在1905-1915的10年间,就先后被英、法、日、俄、美、匈等外国探险家,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从当时莫高窟当家人王道士手中骗走近四万件,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莫高窟九层楼广场南侧,有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由上寺和中寺两座建于公元1772年的佛教寺院组成。1944年筹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时将其收为国有,改作研究所办公、居住之地,一直沿用至20世纪80年代。 2004年,敦煌研究院将这里辟为院史陈列馆向游人开放。 陈列馆以大量历史照片、手稿、出版物、实物、纪录片等,展示了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70多年来一代代莫高窟守护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莫高精神。 岁月留痕,当年,莫高窟人就是居住在这样极其简陋的宿舍里。 参观完莫高窟,专程去敦煌研究院看望了已故的大学老师彭金章的爱人——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樊院长已85岁高龄,仍精神矍铄,和蔼可亲。她将大半生都献给了敦煌莫高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工作,并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了诸多荣誉。衷心祝愿她晚年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小时就从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凉州词中知晓了玉门关,并多次在脑海中想象着玉门关的模样。来到玉门关遗址,就像与故人重逢,没有一点陌生感。<div> 玉门关,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大漠深处,是汉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绸之路南道的要道关卡。玉门关建于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之时,是汉代离中原最远的城池。</div> 玉门关小方盘城遗址,呈四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西、北各开一门。这里是汉代玉门关的指挥中心。城北有条东西走向的丝路古道,中原和西域诸国往来的商人、使者、邮差等各色人员,均需在此办理通关手续,这里是中国最早的陆路口岸(海关)。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小方盘城遗址发现了10多枚写有“玉门都尉府”字样的汉简。1943年,中国考古学家也在此发掘出写有“酒泉玉门都尉”字样的汉简。由此确认,这里就是汉代玉门关所在地。 玉门关大方盘城遗址,距小方盘城15公里。分内城、外城两个部分。内城四角皆有角墩,用于站岗放哨,昼夜值守。大方盘城,是专为玉门关沿线长城守卫人员提供粮食补给的军需仓库。储粮够20万军人吃一年。<div> <br></div> <div> 大方盘城东西北三面均被草地和沼泽包围,南面则被高出沼泽的戈壁所掩护,位置险要,隐蔽安全,不得不为古人的匠心慧眼所叹服。</div> <div> 玉门关汉长城遗址,修建于公元前108年至公元前100年之间。虽历经漫漫岁月多处都已残缺,但雄伟的气势犹存。汉长城西起甘肃敦煌,东至朝鲜平壤,长达一万多公里,构成了汉代河西地区完整的军事防御屏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