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晚出发,早扎营。昨晚小雨下了一夜,早上7点多醒,依旧云雾缭绕,又睡到9点,吃了早饭,等日出——晒装备,到10点半以后太阳才出来,各种晾晒,停车区竟然很多游客停车。折腾来折腾去,折腾到12点才出发,好累。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h3></br><h3>今天只到20km外的金东乡,买点补给,明天开始翻山,最高垭口恰拉山垭口,看海拔趋势估计5200左右,金东乡过去将近110公里,2天估计搞不上去,现在太懒散了,而且装备多,慢慢走好了。</h3></br><h3>中午到G560和G219岔路口,太热,休息了将近2个小时,出发就变天了,然后起妖风,人站不住那种。到金东乡边境检查站,没进,打算明天再过去。旁边有个金东乡垃圾兑换超市,对面有个公厕,直接扎营了,风太大了。金东曲对面倒是有个游客服务中心,其实也就是个有公厕的露天停车场,有个门卫,但也没开。金黄色的金东曲,很好看。</h3></br> 牛也出门了 早饭 一通晾晒 出日村往朗县方向不远处,大约离日村2公里,有个工布卧龙管理站,已经遗弃了,去年那里扎营的。 昨天也看见这哥们了,在卧龙奇石附近,当时他躲一个角落里做午饭。三轮车里放了个自行车、发电机、电焊机,从河南到318,318到林芝后,又转到G219,然后去拉萨,三轮车脚蹬坏了一个,全靠推。318,真的各种牛鬼蛇神。 说起没有脚蹬,去年在云南碰到一个常年流浪的骑友,连链条都没,说有次变速绞到后轮干报废了,然后链条也废了,然后也就没链条了。没链条,也就不会关键时刻掉链子了。云南流浪的人很多,云南也适合流浪。毕竟,冬天有版纳、普洱等过冬的地方,夏天有大理、丽江等避暑的地方,而且物产丰富,大部分地方物价也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古代各少数民族流浪到云南,也才有了现在各少数民族混居的云南。当时看到那个骑友,仿佛看到了10年后的自己。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是骑行,不是流浪。现在,不是那么肯定了。回望日村。 马上到朗县和米林市交界了,再往前一丢丢,有个牌楼。 继续起伏路,金东曲和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沙滩。由于金东曲是黄色的,汇入雅鲁藏布江之后,形成一个沙滩一样的区域,而且石头颜色也很奇怪。 金东曲汇入雅鲁藏布江的地方,也是G219和G560交叉的地方,这个岔路口好多牌子,眼花缭乱。G560国道这里起点,0号里程碑,往朗县方向,G219里程碑是K5782。拍照打卡,然后去附近的公厕那边午休,太晒了。 公厕这边没人,可惜这个季节树没叶子,也没挡太阳的地方,尴尬。 对着雪山,拍了个延时,没啥效果。 3点多点,眼瞅着要变天,赶紧溜了,到金东乡还有8-9公里。出发就顶风,然后风越来越大。至少7级。 金黄色金东曲,河谷对岸是梯田和桃花,组合一起,非常好看。 G219K5777里程碑。 金东乡垃圾兑换超市,估计打错字了,应该是积分兑换超市,也是金东乡农贸市场。西藏很多这种积分兑换超市。再往前几百米就是金东乡边境检查站了,明天再过。 超市附近,金东曲对面有个游客服务中心,其实啥也没有。 风贼大,不知道过了检查站有没有室内营地,也不想往前走了,风太大了。果断公厕扎营了。公厕还是挺干净的,都没什么异味。每次公厕扎营,都想起当年G317雅拉雪山观景台那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不眠之夜。那晚,骑行扎营生涯最惨的一次。<a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kxOTk2Mg==&mid=2247484838&idx=1&sn=97ce370cf4f84748c0cca42e982fe908&chksm=9bb8f293accf7b85d8451802312a2f339b1390c0e8a7a0c53da66a78a86bf4d736d253cf349e&scene=21#wechat_redirect" localeditorid="25wenk6ulq6agumlp1c" target="_blank" textvalue="懒癌骑行环华D27-D28 川藏北线317 D4-D5">懒癌骑行环华D27-D28 川藏北线317 D4-D5</a> 去超市买了菜和补给,西红柿、青椒、鸡蛋之类,东西挺便宜的。女店员看起来20来岁,白白净净的,看不出来是藏族。她说,上次也有个骑友公厕扎营的,也是因为风大。每天上午没风,下午3点左右起大风。高原上很多地方起大风都是下午。 公厕吃个西红柿,香。 周边都拉上铁丝网了,屋外狂风呼啸。 <h3>6点多准备晚饭,肚子咕咕叫。中午好像没吃,就吃了根火腿肠,喝了瓶可乐。</h3></br><h3>公厕里青椒炒蛋,现在饭量下降很多很多。想起那个“十几万的马桶能像电饭煲一样煮饭吗?”的梗。现在各种智能设备,有时候去别人家做客,真的分不清马桶还是电饭煲。</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ey7pshWDz7HxuFoSIDyRo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