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六八八部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育星学校纪念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纪念育星学校由部队移交地方六十周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1964——2024</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目 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前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二、育星学校校园平面图、效果图</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校园平面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校园效果图</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三、校领导、学校组织机构、年级、班级设置及学员名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育星学校移交校领导及教职员工合影留念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的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学校组织机构设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年级、班级设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5、各年级、班级师生合影照片及学员名册</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四、纪念照片、证件、奖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历史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证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学生奖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老师、同学近年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五、回忆文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忆王仁才老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育星学校校部 蔡玉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国家困难时期的育星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一届毕业生 许 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我心中的周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一届毕业生 王志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美好的回忆一一育星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二届毕业生 林秀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5、回忆我们的育星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六年一班 罗朝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6、积淀人生 丰富多彩的少年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六年一班 张爱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7、童年的美好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六年二班 房玉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8、童年记忆 二三事 </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六年二班 李新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9、育星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五年一班 焦瑞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0、最高待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五年二班 李晓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1、老董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五年二班 李晓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2、六十言汇甲子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诚致老同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五年二班 卢建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3、梦开始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忆育星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四年一班 杨栋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4、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四年一班 罗庆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5、感恩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四年一班 张建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6、难忘的育星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三年二班 纪苏美 李中华</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六、后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七、附件:</b><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雏鹰从这里启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一浅析育星小学所在东局子的历史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五年一班 周江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前 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天津东局子出现了一所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六八八部队育星学校。四六八八部队是当时天津驻军66军的代号。顾名思义,这所学校是66军承办的一所部队干部子弟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早在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20兵团的子弟小学——红光小学校在天津海光寺营房内成立。1951年9月,红光小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红光小学。后迁至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46号(原日本驻津领事馆)院内,由66军代管,面向驻津部队招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部队干部子女激增,鞍山道46号院住宿紧张,红光小学招生压力很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58年7月,坐落在马场道的66军育星幼儿园大班毕业,本该进入红光小学就读,但由于部分孩子发生传染病,未能入学红光而滞留在育星幼儿园。为不影响这批孩子的学习,他们被安置在马场道125号,原北洋政府海军总长刘冠雄旧居的西楼,当时称之为育星幼儿园南院,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小学生活。为此,66军干部处特地成立了零九七六部队(当年66军代号)育星小学部,负责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并从地方教育系统调配老师过来任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转眼一年过去了,1959年育星幼儿园没有流行病,但是这一年毕业的育星幼儿园大班同学依然没有进入红光小学,继续留在育星幼儿园上小学。1960年育星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还是留在育星幼儿园上小学。但是他们这一届与前两届不同,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班,招收了育星幼儿园以外的其他部队子弟,共有四个班120多名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此时66军部队干部子女上学问题也日渐突出,为此,66军请示北京军区,要求另建一所小学,以解决部队干部子女上学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60年底,北京军区批示同意66军组建一所部队子弟学校,军党委派炮兵基干团政治处主任王仁才负责筹备组建,干部处干事曹国光协助工作。军党委决定,迁出东局子的66军工兵营,将这里作为66军新组建的部队子弟学校,即育星学校的校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61年上半年,66军先后调配部队干部数十人,同时从河北省及天津市调入部分教师,并招收部队干部家属及当地青年作为生活老师,抽调军内部分职工作为食堂及维修人员。育星学校组织架构及各部门人员基本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61年暑期,育星学校正式招生。这年暑假过后,新学期开始。一直住在育星幼儿园南院的育星小学部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小学同学没有再回到马场道,而是来到了东局子原66军工兵营的营房,作为二、三、四年级,与这一年入学的第四届学生,一年级新生两个班一起,在这里开始了他们新的小学生活。至此,四个年级六个班的育星学校在东局子营房中成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62年全军部队代号更新,66军机关代号由零九七六部队变更为四六八八部队。育星学校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六八八部队育星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军党委任命少校王仁才为四六八八部队育星学校校长。军政治部任命大尉曹国光为该校副校长,上尉罗华寿为教导处主任,上尉陈涵为教导处副主任,上尉袁有芳为总务处主任,上尉温思源为总务处副主任,上尉军医范永福为卫生所所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育星学校是寄宿制,每个星期的7天中,学生星期六下午回家,星期日下午回到学校,有6天都是吃住、学习、玩耍在学校,与每个同学日夜相伴的不是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而是他们的同学和老师。至1966年暑假,寄宿制的育星小学先后招收了八届十四个班,约600多名部队的干部子弟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育星学校周围都是部队营房。南边是66军通信营,北边是66军侦察连。西边隔着一条小河和马路,是后字253部队。东边是月牙河。再往东就是田野和一望无垠的芦苇地了。同学们每天在营房的号声中起床、睡觉;排队走过法国人留下的宽阔足球场,来到位于学校东边的大食堂吃饭;饭后回到各自的教室,在铃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晚饭后是尽情的玩耍、打逗、嬉戏,然后是晚自习、熄灯、睡觉。这种营房的氛围,对许多生长在营房的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准军事化的作息制度,也培养了同学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和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学校的老师,很多是来自部队的干部家属和转业干部,他们对部队的感情深,熟悉部队的孩子。正是在他们耐心、细致的培养和教育下,育星的同学们较好的学习和掌握了文化知识。而全日制的教学时间和晚自习,又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学习时间。育星小学毕业的1964年第一届毕业生、1965年第二届毕业生,很多人考入当时的男一中(现在的一中)、十六中(耀华中学)、女一中(海河中学)、七中、十八中(汇文中学)等学校。许多育星同学由衷地感叹:在育星学到的知识受用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64年,按照中央军委统一部署,育星学校移交天津市教育局,更名为天津市育星小学。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今年2024年,是育星学校移交地方60周年。当年在马场道上学的育星高年级同学如今都已是古稀之人,即使是育星最后一届的一年级同学,也早已步入耳顺之年。但是,岁月抹不去我们对育星的记忆,时光带不走我们对育星的情怀。值此育星移交甲子之年,我们编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六八八部队育星学校纪念册》,寄托了育星同学对那段时光的思念,表达了我们对育星的老师、领导及所有的工作人员深深的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六八八部队育星学校纪念册》筹备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4年3月20日</span></p> <p class="ql-block">二、育星学校校园平面图、效果图</p><p class="ql-block"> (根据同学回忆绘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校园平面图</span></p> <p class="ql-block">校园效果图(待制作添加)</p> <p class="ql-block"><b>三、校领导、学校组织机构、年级、班级设置及学员名册</b></p> <p class="ql-block">1、育星学校移交校领导及教职员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六八八部队育星学校移交合影留念(1964年6月30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合影照片名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前一排左起: 荣万章 李长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文轩 林怀训 陈 涵 冯 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罗华寿 王仁才 曹国光 袁友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范永福 温思元 蔡玉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郭少勇 王淑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二排左起: 刘静霞 李淑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 萍 贾洪秀 杨景兰 张政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国芸 伦秀荣 田萍茹 张玉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玉英 汪 芳 李玉珍 李光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韩庆珍 韩庆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三排左起: 魏玉珍 马桂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蕊文 王淑琴 张静捷 孙佩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吕志敏 张 英 尹 萍 唐若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秀英 孙秀荣 史春来 张玉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四排左起:张文冶 董开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林森 刘全有 张福成 王志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松春 王 庆 张玉芬 杜玉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全有 任志琴 张玉华 祝顺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五排左起:董宝玉 李俊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海瑞 许金池 朱振英 李发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再奎 宫志润 王宪桐 吕家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 静 孙秀芬</span></p> <p class="ql-block"><b>2、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照片</b></p> <p class="ql-block"><b>校长 王仁才</b></p> <p class="ql-block"><b>副校长 曹国光</b></p> <p class="ql-block"><b>校办秘书 蔡玉峰</b></p> <p class="ql-block"><b>教导处主任 罗华寿</b></p> <p class="ql-block"><b>教导处副主任 陈 涵</b></p> <p class="ql-block"><b>教导处副主任 郭少勇</b></p> <p class="ql-block"><b>总务处主任 袁有芳</b></p> <p class="ql-block">总务处副主任 温思源</p> <p class="ql-block">卫生所所长 范永福</p> <p class="ql-block"><b>3、学校组织机构设置</b></p><p class="ql-block"><b>校 办:</b></p><p class="ql-block">秘 书 蔡玉峰 </p><p class="ql-block">广播员 黄 静</p><p class="ql-block"><b>教务处:</b></p><p class="ql-block">教导处主任 罗华寿</p><p class="ql-block">教导处副主任 郭少勇</p><p class="ql-block">教导处副主任 陈 涵</p><p class="ql-block"><b>总务处:</b></p><p class="ql-block">总务处主任 袁有芳</p><p class="ql-block">总务处副主任 温思源</p><p class="ql-block">司务长 杨文轩</p><p class="ql-block">给养员 朱振英</p><p class="ql-block">会 计 林怀训</p><p class="ql-block">出纳员 计殿利</p><p class="ql-block"><b>卫生所:</b></p><p class="ql-block">所 长 范永福</p><p class="ql-block">医 生 冯 芳</p><p class="ql-block">护 士 白秀英 唐若华</p><p class="ql-block">司 药 宫志润</p> <p class="ql-block"><b>4、年级、班级设置</b></p><p class="ql-block">首届毕业班</p><p class="ql-block">第二届毕业班</p><p class="ql-block">第三届毕业班(六年级一班、二班)</p><p class="ql-block">五年级(一班、二班)</p><p class="ql-block">四年级(一班、二班)</p><p class="ql-block">三年级(一班、二班)</p><p class="ql-block">二年级(一班、二班)</p><p class="ql-block">一年级(一班、二班)</p> <p class="ql-block"><b>5、各年级、班级师生合影照片及学员名册</b>(包括转出转入)</p> <p class="ql-block">(1)第一届毕业班师生合影照片及名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六八八部队育星学校移交合影留念(一九六四年六月三十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合影照片名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排左起:吕川民 徐秀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洪晓红 石 英 徐 明 续铁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朱会见 郑文惠 冯 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二排左起:王林森(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秀芬(老师)尹 萍(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郭少勇(主任)罗华寿(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仁才(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曹国光(副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 涵(主任)张政敏(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韩庆珍(老师)张 瑛(老 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 庆(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三排左起:赵卫平 毕卫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津生 王争平 许 明 郭培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书勤 徐德立 郭梅英 高青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彦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四排左起:李彩虹 陈丽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志军 张大苗 盖晓红 李志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林映红 张彦玲 张兰旌 惠晓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关 英 孙克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其中转学: 姜志军 范志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范正军 杨西安 王抗美 张东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会杰 高银昌 刘小宝 张胜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援朝 董 尊 邓 宇 楊歌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董小文 江小萍 张小玲 蒲丽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毛燕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 计: 51名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2)第二届毕业班师生合影照片及名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天津市育星学校第二届毕业生合影留念(1965年7月)</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合影照片名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排左起:王秀芬(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政敏(老师)王林森(老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罗华寿(主任)陈 涵(主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仁才(校长)曹国光(副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 庆(老师) 郭少勇(主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韩庆珍(老师)张玉琴(老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二排左起:王 林 王 欣 窦计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兰柱 王曙光 林秀莲 秦文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赵小兵 陈娟娟 陈援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三排左起:田志平 王荣信 王志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马援朝 郑明鱼 侯俊芬 李 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万九玉 房玉林 赵建华 张贺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四排左起:尹欣平 杜国庆 郑和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新增 周祥军 刘蕴成 王水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胡胜利 杨玉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五排左起: 陈平毅 郝小平 罗庆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汪丽芳 刘银梅 周江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转出同学:李晓华 段铁民 续坦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小宝 冀平亚 闫荷花 毕卫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蔡俊英 陈一兵 陈小丁 董建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景奇 郑利娜 顾绪琴 王维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何利军 尤增禄 孟宪诊 曹卫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侯俊芬 陈苏清 石全宝 张夏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 计:照片中36名同学,转出24名同学,共60名同学 </span></p> <p class="ql-block">(3)第三届毕业班(六年一班)师生合影照片及名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天津市育星学校第三届毕业生六年一班全体师生合影(1966年)</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合影照片名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排左起:石秋兰 梁 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孙乃英 梁宏达 王 庆 张玉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 萍 汪 芳 马桂琴 韩庆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富芬 罗朝利 王天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二排左起:庄国海 刘志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关 平 王 铜 吴宪民 刘 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爱国 曹迎平 韩 霞 张林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焕云 闫荷花 刘亚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孙玉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三排左起: 冀振乐 杨 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绍平 李晓明 项 鸽 李振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韦素华 杨卫平 李贵荣 黄晓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爱梅 焦化琴 闫晓莉 陈 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转出同学:朱 瑛 袁亚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利娅 郝志伟 徐晓玉 杨 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郭文光 候晓毅 李晓波 张卫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杜小勇 李亚平 刘津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 计: 照片名单33人,转学13人,共 46名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4)第三届毕业班(六年二班)师生合影照片及名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天津市育星学校第三届毕业生六年二班全体师生合影(一九六六年)</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合影照片名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排左起: * * * 陈焕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韩庆云 孙乃英 梁宏达 王秀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玉琴 张 英 孙秀荣 史春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 萍 汪 芳 薛淑珍 朱玲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二排左起:付卫平 * *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先锋 金 红 李海滨 张小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金兰 </span>* * * <span style="font-size:15px;">洪 平 李新萍 * *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 辉 任小芳 陈丽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三排左起:刘洪斌 王培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卫华 司得勇 </span>* * *<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尹 涛 * *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 * 闫小花 * * * 魏晓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爱萍 郝南军 蔡瑞平 房玉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其他同学: 高清真 孙彦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莉娜 郭振英 惠 京 夏 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杜鲜英 赵 路 范彦滨 张玉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彦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 计:照片中33名同学,转入转出11名同学,共44名同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中未回忆起同学姓名的暂用 * 代替)</span></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学员名册(1966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五年一班学员名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班长:李彦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女生:李彦华 焦瑞霞 韩翠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赵世兰 刘 丽 刘丽萍 尹 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志萍 孙彦萍 陈秀清 陈大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颖霞 丁 虹 曹慧萍 于民宪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田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男生:周江泊 陈建朝 张林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彦中 王五一 刘垣生 赵 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争幸 韩念朝 张建生 张旭芒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蕴超 黄建军 张建国 王西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项宝顺 石力辉 曹 志 屈玉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晓波 张 明 周 斌 邱四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武亚中 闫怡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转出同学: 李玉敏 朱燕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 莉 杨振江 毕卫亚 丁 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顾建国 王建逸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转入同学:焦瑞霞 韩翠国 赵世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 丽 尹 莹 王颖霞 曹慧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于民宪 王五一 刘垣生 韩念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旭芒 刘蕴超 黄建军 曹 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屈玉申 李晓波 张 明 邱四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 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计:41名同学(男生25人,女生16人),转出8人,转入20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五年二班学员名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班 长:王丽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女生:王丽娜 李 敏 梁小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锦华 杨秀芬 纪小萍 陈兰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赵 虹 王一丽 赵世英 王新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胡丽娜 董建丽 侯俊女 张培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孙小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男生:李晓红 杨力群 王寒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凤林 李胜光 黄忠波 郑玉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小春 乐中朝 高喜兴 刘 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何燕辉 丛雷 朱建国 沈志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马湘宏 陈世昆 苏立健 李济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小伟 屈 杰 张 晶 刘保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于陆军 王宪生 王保生 张平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 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转出同学:谭建荣 李玉培 杨淑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丽萍 杨玉秀 李学英 李建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吕玉梅 王维亚 孟宪英 谢玲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志英 朱全茹 黄(女)孙建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树堂 赵和平 范占愿 孙国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郭建惠 刘吉民 侯照航 刘文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建忠 马建设 王兆光 刘 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罗维群 王和平 霍胜国 王顺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卫宁 郝志伟 卢建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转入同学:梁小翠 李锦华 纪小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赵 虹 王一丽 赵世英 王新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培若 孙小妹 杨力群 李凤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忠波 黄小春 乐中朝 高喜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何燕辉 丛 雷 朱建国 沈志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苏立健 李济时 陈小伟 屈 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 晶 刘保平 于陆军 王宪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保生 杨 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计:44名同学(其中女生16人,男生28人),转出23人</span></p> <p class="ql-block"><b>(6)四年级学员名册</b>(1966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四年一班学员名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班 长:张建英 宋卫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女 生:张建英 王 捷 宫莉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蒋 宁 赵 露 孙丽影 李国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徐美华 孙津平 刘丽沙 高爱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乐欣欣 姚 伟 张阜莉 陈丽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 迈 杨宝生 薛淑英 赵桂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男 生:宋卫平 张建勇 李志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房玉川 李小军 刘银庆 闫卫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罗庆平 王京海 曹双红 杨 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栋梁 张建辉 徐晓光 王唯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国发 王新华 王飞飞 李胜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安 平 马俊图 张继宪 徐亚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任卫平 李志勇 崔维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转出同学:任卫平 李志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志勇 崔维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转入同学:安 平 马俊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继宪 徐亚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 计:45名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四年二班学员名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班 长:张卫华 焦化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女 生:张卫华 裴嘉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于秀丽 朱绿江 周江玲 王培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司俊巧 夏燕文 王荣荣 郑雪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凤娥 黄 莹 黄玉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男 生:焦化津 刘朝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志强 艾 杰 杨亚平 郝北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薛 坚 张乐强 郭 文 黄又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贾书冀 李 军 陈广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 计:25名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b>(7)三年级学员名册</b>(1966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年一班学员名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女 生:黄铁民 曹风兰 田 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丽雅 牛桂兰 郝淑琴 田津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瑞玉 房慧祥 高凤岐 刘京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凤珍 李凤霞 李 欣 刘 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牛 莉 张爱京 冯卫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男 生:王佳青 赵德升 吕鲁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温小平 牛建军 魏亚民 刘蕴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秀合 曹龙江 杨津民 朱 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同民 谭建忠 周陆建 费 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牛善军 任小光 焦登月 刘 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 计:38名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年二班学员名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女 生:朱小平 张金华 赵西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爱红 张兰萍 周江莉 李秀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富荣 马君红 杨卫兰 田 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俊英 李中华 纪苏美 张新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兰 萍 冯克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男 生:刘建明 曹玉林 刘晓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温连生 张文超 徐 伟 李 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闫凯平 苏新洲 艾 宾 李小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 计:28名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b>(8)二年级学员名册</b>(1966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年一班、二班学员名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女 生:李小玲 冯卫红 李晓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铁英 秋 晨 裴 津 曹安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康静茹 陈海勤 张久荣 窦秀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范彩萍 杨 星 贾淑华 赵淑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娟娥 刘少梅 刘佳梅 王 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魏英萍 孙小平 焦瑞光 苏纪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纪苏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男 生:宫放鸣 张平建 朱晋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肖 立 霍国辉 刘 鸣 张卫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裴 汉 李 宁 张建华 项 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江桥 于新建 朱陆健 牛育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温小慧 贾利军 于建军 周立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艾 宾 林建华 马晓波 罗丹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和平 赵万正 丛 山 崔东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崔景城 唐晓明 曹大领 安卫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 计:54名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b>(9)一年级学员名册</b>(1966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年级一班、二班学员名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女 生:张慧香 窦金凤 闫卫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康海玲 郭高燕 冯苏节 王素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郭淑珍 何风云 张苏南 李哲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单雅娟 李淑珍 丁淑珍 吕艳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季金英 王小梅 宦 然 罗 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单亚娟 刘朝英 陈苏勤 才亚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小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男 生:王佳石 王 飞 王 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时幸田 翁 奎 张云营 秦 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候宝亮 袁卫星 牛洪升 洪 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 凌 马爱平 刘建英 朱 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跃跃 安跃进 夏天兵 唐英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 石 李书怀 王国强 张津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赵 跃 蒋再津 马建华 刘方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小平 项 虹 于 志 赵黎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合 计:54名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b>四、纪念照片、证件、奖状</b></p> <p class="ql-block"><b>1、历史照片</b></p><p class="ql-block">育星学校校门牌匾</p><p class="ql-block"> (学校校门两侧柱子上写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p> <p class="ql-block">原育星幼儿园主楼</p><p class="ql-block">(育星学校初建时在此上课)</p> <p class="ql-block">育星幼儿园原址为卞氏旧居,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p> <p class="ql-block">育星幼儿园南院,曾作为初建育星小学部的校址</p><p class="ql-block">(马场道125号,原北洋政府海军总长刘冠雄旧居的西楼)</p> <p class="ql-block">王仁才校长在办公室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王仁才校长 </p> <p class="ql-block">王仁才校长与曹国光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王仁才校长和老师合影 </p> <p class="ql-block">校长王仁才与儿子王曙光在校园合影</p> <p class="ql-block">学校领导与老师在校门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学校领导与老师在校门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体育运动会授旗</p><p class="ql-block">曹国光校长、杨国芸老师与学生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教导处罗华寿主任与陈涵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总务处温思元副主任与袁有芳主任</p> <p class="ql-block">总务处主任袁有芳在校门前留影 </p> <p class="ql-block">总务处主任袁有芳在校长室门前畄影</p> <p class="ql-block">卫生所长范永福与医生冯芳</p> <p class="ql-block">黄静与白秀英合影 </p> <p class="ql-block">黄静与白秀英、唐若华合影</p> <p class="ql-block">司务长 杨文轩</p> <p class="ql-block">会计 林怀训</p> <p class="ql-block">前左张宗彦 前右范永福</p><p class="ql-block">后左宫志润 后右林怀训</p> <p class="ql-block">卫生所全体工作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卫生所工作人员合影</p><p class="ql-block">(1962年元旦)</p> <p class="ql-block">广播员黄静 唐若华与黄静 护士唐若华</p> <p class="ql-block">驭手刘松春,司药宫志润,炊事员王宝池</p> <p class="ql-block">出纳计殿利 驭手刘松春</p> <p class="ql-block">老师在小院教师食堂独立平房前演奏器乐节目</p> <p class="ql-block">教工篮球队在篮球场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教工食堂职工张福成教练、六年一班数学老师王庆、学生食堂炊事班长王宝池</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司务长杨文轩、学生食堂职工刘全友、美术音乐体育老师王林森、体育老师孙乃英,后排右一校长室的蔡玉峰</p> <p class="ql-block">学校职工在校园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教工及家属在校园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前排:学生食堂刘全友 许金池 食堂班长王宝池</p><p class="ql-block">中排三位女士:黄静老师 张医生的夫人赵姨 袁友芳的夫人裴好美</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一:饲养员董金池和教工 学生食堂的工作人员李发有 赵学信 张海瑞</p> <p class="ql-block"><b>学生在校园活动</b></p> <p class="ql-block">学生在操场看体育比赛</p> <p class="ql-block">少先队员合影(陈爱红提供)</p> <p class="ql-block">四年一班少先队员参加校园劳动</p> <p class="ql-block">清理碎石垃圾</p> <p class="ql-block">捡废品</p> <p class="ql-block">四年一班同学校园劳动——打煤砖</p> <p class="ql-block">赵老师和陈爱红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陈娟娟、秦文娜、万九玉</p><p class="ql-block">后排:陈援朝、房玉林</p> <p class="ql-block">学生陈爱红 </p> <p class="ql-block">学生陈凤娥</p> <p class="ql-block">2、证件</p> <p class="ql-block">教导处副主任陈涵的军官证及有关记录</p> <p class="ql-block">教导处副主任郭少勇</p><p class="ql-block">曾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p><p class="ql-block">享有“天津市劳动模范优先就医证”</p> <p class="ql-block">3、学生奖状</p> <p class="ql-block">第二届毕业生房玉琳奖状</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苏新州奖状</p> <p class="ql-block"><b>4、老师、同学近年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1992年育星学校师生联谊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届毕业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首届毕业班同学相聚合影</p> <p class="ql-block">马桂琴老师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第二届毕业班同学给马桂琴老师过生日</p><p class="ql-block">左起:张贺亮 房玉琳 田志平</p><p class="ql-block">马桂琴老师 陈娟娟</p> <p class="ql-block">第二届毕业班同学九十年代合影</p> <p class="ql-block">六年一班部分同学合影(2021年)</p><p class="ql-block">左起:张爱梅 罗朝利 侯小毅</p><p class="ql-block">李振刚 杨 闽 杨 振 梁 敏 </p><p class="ql-block">朱 瑛 刘亚明 孙玉萍</p> <p class="ql-block">六年一班部分同学合影(2023年3月)</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刘亚明 张爱梅 梁 敏 </p><p class="ql-block">罗朝利 孙玉萍 </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冀振乐 李振刚 杨 振 </p><p class="ql-block">杨 闽 王 铜</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再聚首</p><p class="ql-block">六年二班师生合影(1966——2015年)</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同学55年后聚会合影</p><p class="ql-block">(2022年)</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焦瑞霞 陈兰萍 王丽娜</p><p class="ql-block">李 敏 韩翠国</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周江泊 张林立 杨力群</p><p class="ql-block">李晓红 张彦中 李凤林 陈建朝</p><p class="ql-block">王寒冰 王五一</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杨力群 周江泊 张林立</p><p class="ql-block">王丽娜 陈兰萍 韩翠国 焦瑞霞</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王争幸 陈建朝 王寒冰</p><p class="ql-block">李凤林 张彦中 李晓红 王五一</p> <p class="ql-block">五年二班同学聚会合影(2023年)</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纪小萍 杨秀芬 李 敏</p><p class="ql-block">梁小翠 王丽娜 李锦华</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杨力群 李晓红 王寒冰</p> <p class="ql-block">左起:王丽娜 纪小萍 李锦华 </p><p class="ql-block">李 敏 梁小翠 李晓红 杨力群</p><p class="ql-block">王寒冰</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同学分别五十五年后重聚首(2022年)</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周江玲 张建英 王 捷 </p><p class="ql-block">宮莉莉</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焦化津 艾 杰 张建勇 </p><p class="ql-block">罗庆平 杨 明 刘朝驹 房玉川 </p><p class="ql-block">李小军 任卫平</p> <p class="ql-block">四年一班同学相聚</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任卫平 张建英 王 捷 </p><p class="ql-block">宮莉莉 </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张建勇 罗庆平 杨 明 </p><p class="ql-block">李小军 房玉川</p> <p class="ql-block">四年二班同学相聚</p><p class="ql-block">左起:艾 杰 焦化津 周江玲 </p><p class="ql-block">刘朝驹</p> <p class="ql-block"><b>五、回忆文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忆王仁才老校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育星学校校部 蔡玉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育星学校是驻津4688部队为培养教育干部子弟,于1962年在天津市建立的第二所部队直管学校,选派阅历资深有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王仁才同志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王校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师德高尚,严谨治学,规范政治思想教育于学校之中,强力完成各项任务。</p><p class="ql-block"> 组织培养发展教师队伍,合理调配师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每年都经部队批准,直接到天津市教育局争取名额,分配指标,选择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科教育人才充实学校教师队伍,增强补充教学力量。注意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多渠道多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开展跨班级和跨学校的学习竞赛活动,在与红光学校举办同年级、同内容、同时间考试中成绩显著,多学科考试成绩超过同考的红光学校,实现了交流经验,促进工作,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建立健全生活老师辅导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规范言行制度,落实辅导措施,生活老师服务管理学生课余生活,协助任课老师辅导作业。全面育人,以德育教育为首,完善学校环境建设,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促进学校教育良好发展。</p><p class="ql-block"> 工作以身作则,廉洁自律,领导班子统一管理,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加强学校教导处、总务行政管理和卫生所班子建设,增强行政执行能力,充分发挥职能管理,对教学管理指导帮扶,各负其责,一切围绕教育教学开展工作。关心学生生活,安排各级领导深入食堂了解餐食管理情况,对餐厅环境定期检查,定期改善生活,确保营养均衡。保持校园整体环境秩序良好,宿舍食堂和基础设施完善,营造安全健康、舒适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p><p class="ql-block"> 王校长德高望重,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经常和员工、师生谈心,与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沟通联系,找部队老战友老同事交谈,听取对学校建设管理意见。注意与地方管理机构及有关联学校交流,相互支持帮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和扩大学校的社会声誉、知名度和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整改过程中,顾全大局,为市、区地方提供大批人力物力支持,培养输送中小校长、主任20余人。在教育教学中为社会和部队培养大批人才及中间力量,育星学校毕业的多名学生,在部队晋升为校级军官和将军。王校长在校工作期间,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深受广大师生尊重和爱戴,留下了深深记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国家困难时期的育星学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第一届毕业生 许 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育星学校成立之初,正逢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作为一所部队子弟寄宿学校,曾受到学校和部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其中的几件事,令育星学子没齿难忘。</p><p class="ql-block"> 育星学子吃过“人肉”?!乍听起来毛骨悚然,悉知原委每一个育星学子都会心存感激。2011年育星第一班的天津同学们聚会为自巳六十岁集体庆生,我们的第一任班主任周淑惠老师也从北京专程赶来参加。席间闲聊有人戏谑:现在的人除了天上的飞机,地上的人肉,什么都吃时,周老师严肃认真地向大家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秘密”——育星学生都吃过“人肉”。三年困难时期,育星校园里个别学生由于营养不良岀现了浮肿,校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卫生所范所长千方百计从医院联系了一批胎盘,炊事班做成肉馅,给学生包包子吃,此后育星再无浮肿现象发生。 </p><p class="ql-block"> “不能让一个育星学生挨饿。”这是时任六十六军副军长郑三生来校看望育星学校师生员工了解育星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时在学校礼堂讲的一段话,也是学校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识和承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育星学生就歺也曾实行过定量分歺制,同学戏称为“一碗另一勺”,即米饭定量每人一碗,不够时另加一勺。困难时期,部队官兵节衣缩食,把节省下来的粮食和生活物资陆续运到学校,给予学校大力支援,保证学生能吃饱饭。记忆犹新的是,其中还有一车部队组织的捕捞队的“战利品”黄羊和海魚,甚至还有后勤八分部军需库存的美制压缩饼干。学校生活供应不足的状况得到扭转,“一碗另一勺“定量分歺的规定取消了。 </p><p class="ql-block"> 育星学子有“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既不是高人一等的特殊化,也不是养尊处优自恃清高的纨绔作派,而是源自多年的准军事化集体生活点滴养成,源自部队和学校特殊关怀和照顾,油然而生的自信和自豪。记得五年级时育星学校参加了一次河东区举办的小学生运动会,这是育星学生第一次走岀校门参加地方组织的社会活动(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当时觉得很新鲜。比赛中间休息学校送来了简单的午歺,主食是一种在校园里都没吃过的一层白面加一层玉米面的两面花卷,挺好吃。当时老师面带歉意地告诉大家(原话忘了,主要意思是),大家比赛挺辛苦,本应吃得好一点,考虑到影响,炊事班特意做了金银卷,还请同学谅解。一席话令同学们毫无怨言,我感受颇深。 </p><p class="ql-block"> 每个育星学子都有一个难以释怀的心结,那就是对曾经的四六八八部队育星学校的不舍和怀念。那里是我们学习生活朝夕相处的大家庭,是我们心中的伊甸园。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小学六年转瞬而逝,但它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基础,作了铺垫。育星是我们的母校,我为育星学校骄傲。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心中的周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届毕业生 王志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教育局给我们派来了三个扎着大辫子的老师,教语文的周淑慧老师,教算术的张玉琛老师,和教音乐的丁老师。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淑慧老师。当时的周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比我们也大不了多少,和我们同吃同住,象妈妈一样爱护和照顾我们。我还记得,开学那天,还是我和关英代表全班向老师致欢迎词的。</p><p class="ql-block"> 我刚上学时,坐在最后一排,自以为老师看不见我,上课时经常在书桌里用蜡笔给小人书塗彩,并不时征求同桌同学董尊的意见,就是让老师抓住了也不认错。那时老师给我们班规定了每星期六下午先开班会,班会后才可以回家。每次班会,班里总有几个调皮的同学在前面做检讨。有一次因为我上课总说话,周老师让我在班会上做检讨。我心里不服气,认为又不是我一个人说话,凭什么让我做检讨,所以站在前面是一言不发,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周老师让我下来了,当时还觉得是我的胜利,后来才知道是周老师照顾我的自尊心。 </p><p class="ql-block"> 到了二年级,班里有同学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队,我很生气,觉得我学习成绩好,为什么不让我入队?周老师把我叫到老师办公室,(就是紧靠大直楼梯旁边的那间屋子),很温和地跟我说,这次就是因为我在午睡时,欺负同桌的郑文惠同学而不能入队,嘱咐我不要再和同学们发生争执,会考虑我第二批入队。就这样我忍了一个月,第二批入了队。我还记得,班里有一个爱打架的男生。有一次,他父亲接他回家,顺便问周老师他儿子最近和同学打架了没有。可巧,昨天他刚跟同学打了架。当时在马场道125号那个教室旁的楼道里,挤满了要回家的同学。有的同学就把他打架的事嚷出来,那个男生的父亲听到后,立刻解下腰间的武装带,向他儿子抡去。只见周老师当即挡在那个男生身前,并握住那位父亲的手说:不能打。当时很多同学,包括我在内,都吓得不敢出声了。在周老师的再三劝说下,其父重新扎上武装带,心无怨气的拉着儿子回家了。还有一次,一位同学在教室地上吐了一口痰,教算术的张老师让他舔了,这时周老师看见了赶忙走过来,善意地制止了这个老师的不当处理。 </p><p class="ql-block"> 二年级放暑假时,因为我父亲得了肝炎,怕传染我,就没让我回家,我跟着周老师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周老师每天带我出去,去同学家家访,去街上游玩。我们从小过着寄宿制生活,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可是这个暑假,让我懂得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看到了民间的生活百态。这是别的同学享受不到的快乐。 </p><p class="ql-block"> 更有一事,让我至今都感谢周老师。上三年级时,身强体壮的我精力旺盛,总和同学打架。这时周老师就把我和班上几个好动的同学组织起来,教我们打乒乓球。从此我剩余的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乒乓球上,打乒乓球成了我最大的爱好。虽然打得不好,却从未放下。直至今日,我还坚持每星期打一次乒乓球。这是周老师教给我的最好的技艺。 </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上完四年级时,周老师调到北京去了。可是我们忘不了她,和她生活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仍是我们这个班同学聊天的主题。很多同学去北京出差或游玩,都要去看望周老师,因为我们忘不了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美好的回忆一一育星学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二届毕业生 林秀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小学三年级后是在66军4688部队育星学校度过的。这是一所寄宿制部队子弟学校,在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倍感幸福和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学校地理位置坐落于天津市河东区东局子军营里,也称之为部队大院。学校里的环境优美,宁静而优雅,夏天被郁郁葱葱的草坪以及两旁盛开的五颜六色的鲜花衬托得格外美丽,至今记忆犹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学生和教职员工出操训练的大操场,训练器材齐全,有单杠、双杠、高低杠、滑梯、秋千、跷跷板等,还有篮球场和足球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印象最深的是,每天很早看到王校长、曹副校长、教导处罗主任、陈副主任、办公室蔡玉峰叔叔,在院子里对种植的花草树木浇水、施肥,打扫校园卫生,为老师和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学校在王校长的带领下,从教室到食堂,从学生宿舍到操场,都管理得井井有条。不管是任课老师,生活老师,夜班老师,教职员工对学生给予无微不致的关心和爱护,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们都给于鼓励和表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学校对我们从小进行解放军叔叔优良传统的教育,进行军事化训练。我们班在班主任张政敏老师的带领和鼓励下,自觉加强队列训练。全班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或上体育课时,由班长带队训练队列。老师为我们加油助威,我们暗自下决心,刻苦练习,一定把队列走好,走整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记得全校体育比赛这天,晴空万里,全班36名同学,鼓足了干动,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列队走到操场中央。队伍排列整齐,在指挥员号令下,齐步走变正步走,队列由一行变成两行,由两行变成四行,变换着多种形式,完美完成全套动作。同学们斗志昂扬,挺胸抬头,精神饱满地高喊着“一二三四”嘹亮的口号,响彻操场上空。我们班在比赛中取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赢得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得到校领导和师生们的认可和赞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王校长还是教职员工及职工家属的主心骨,是“大家长”,不管谁家有困难,有问题,王校长都热心帮助解决。教职员工们团结和谐,互帮互助,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记得1961年到1962年,随军家属、职工家属陆续来到学校的营区,王校长亲自给家属按排住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厨具用品不好买,家属刚到营房宿舍,什么也没有,王校长让家属们先去教工食堂就餐,然后慢慢解决家属各自做饭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一直在育星校园发扬光大,教职员工们的敬业精神,学生们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在4688部队育星学校里体现得淋漓尽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是育星学校65年第二届毕业生,我怀念曾经居住的家,怀念在育星上学的美好时光,我为育星而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年1月25日于天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回忆我们的育星学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届毕业生 六年一班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罗朝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梭,岁月匆匆,转眼间就到了耄耋之年。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儿,慢慢地模糊了,一点点忘却了。但是,在育星小学六年的点点滴滴,却镌刻在了我的心底,让我每每想起,就会觉得清晰又温暖,会不由自主地微笑、激动和怀念。</p><p class="ql-block"> 可能在孩子们的心中,小学校园是多彩的,是五颜六色的。学校里有鲜艳的花朵、五彩的楼房、丰富的教具与器材……同学们每天都能够在花园一样的校园里,开心地读书、唱歌、做游戏。</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的小学,却是在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兵营里。学校的周围,分布着部队的通讯营、工兵营和指挥连……与我们一条土路之隔的是总后的运校,附近还有靶场、农场和养鱼池。我们就是在部队的“包围”与保护下,白天听着军号,夜晚伴着蛙鸣,度过了我们最快乐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记得部队的军卡,把我载到学校报到时,还有部队的警戒哨给我们立正和敬礼,让我倍感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步入我们学校,就见砖瓦砌就的建筑紧密排列,一排排独特的军事营所就成了我们的教室和宿舍。通透的大仓库,被分成了整齐的格子间。内部的设施齐全,横平竖直的板床干净整洁。我们集体住宿在一起,既感到新奇,又觉得快乐无比。</p><p class="ql-block"> 每当起床哨响起,我们所有的学生,也像军人一样,迅速地叠好被子,整理好床铺和内务,飞一样地冲去洗漱、出操、吃早饭。</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中心,是一个宽阔的长方形操场,承载了我们6年的欢声笑语与快乐年华。</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们住着大兵营,听着军号声,连看电影都是像战士一样,搬着我们的小椅子,排着队,坐在部队整齐的方阵中,听着他们相互的喊号和拉歌,和他们一样把军人的万丈豪情和欢声笑语留在了操场上,传到了营区和学校的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每天的三顿饭,我们更是和战士一样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喊着“一、二、三、四”走进食堂。饭前一支歌的部队传统,我们坚持了六年……</p><p class="ql-block"> 与其他学校不同的还有我们的操场。我们学校的操场,除了有宽敞的篮球场、足球场以及转着圈都跑不完的跑道外,还有单双杠、靶台、木马、以及海军、空军才有的抗眩晕器材。</p><p class="ql-block"> 这么说吧,凡是部队训练场上能够见到的训练器材,都小一号地出现在了我们的操场上。</p><p class="ql-block"> 至今忘不了,当看着我们女生战战兢兢、大呼小叫地走在晃动的平衡木上时,男生们得意地露出鄙视的目光与嘲讽。</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学校就把我们当成有血性的战士来培养,使我们幼小的心里已经有了军人的果敢与坚强。</p><p class="ql-block"> 操场的正前方还有一砖石垒起的检阅台。我们也曾高举少先队队旗,迈着稚嫩的步伐,走过检阅台,接受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检阅;也曾整整齐齐、身姿笔直地被扛着中校军衔的校长、教导主任点名和训话……</p><p class="ql-block"> 只是不知那时,王校长、曹校长他们是否会想到,台下这些踢天弄井的熊孩子和娇气胆小的宠儿们,在他们的培养之下,几十年后,会成长为军人、老师、医生、作家、画家、工人、干部……国家的有用之才。</p><p class="ql-block"> 别的小学体育课,大多是跑步、立定、双脚跳……我们却把走队列、拔正步、游泳、单双杠,作为了六年不可或缺的必备科目。</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次河东区的会操比赛,别校表演的是每日操、团体操,精彩的还有霸王棍……而我们学校,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队列表演。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简单的队列表演,竟然震惊了全场。</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昂首挺胸、精神十足地出现在操场上时,评委和所有嘉宾眼前一亮。只见队列整齐步调一致的我们,忽而齐步走,忽而正步迈,一会儿由一队变成双队,一会儿又从双队变成了四队,最出彩的是横队的转换方向,赢得了所有人的热烈掌声。</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的心里逐渐有了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也慢慢地滋生了集体荣誉的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当别的孩子还像幼鸟一样,离不开妈妈的呵护时,我们早已经不再需要别人的照顾,一年级就能独立地洗衣、刷碗、钉钮扣,做自己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 当别的孩子玩着跳房子、过家家的游戏时,我们班的男生早已分成八路军和小日本,楚河汉界势不两立,打得不可开交。女生的游戏,则把打针、包扎、抢救伤员进行得逼真又传神呢。</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周末接送我们的车来晚了,几个低年级的同学,竟学着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精神,大的背着小的几十里地走回了家。</p><p class="ql-block"> 和别校不一样的还有,我们的校长、行政管理人员,都是部队的军人,他们不为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长期和我们吃住在一起。把部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言传身教地教给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更为难忘的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部队官兵节衣缩食把有限的口粮节省给了我们,让我们衣食无忧地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班主任李淑珍老师,在我们这些少小离家孩子的眼中,她就像妈妈、像姐姐一样的温暖。她中等的个子,五官清秀,弯月般的眉毛下,一双眼睛温柔而迷人,白皙的皮肤,在黑黑的齐耳短发映衬下,显得分外精神和飒丽。每当她面带微笑,手里拿着书本走进教室时,我就觉得不论是教室,还是心坎里,都亮堂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六年的时间,她像辛勤的园丁,哺育我们成长,传授我们知识,把我们这些原本只会信手涂鸦、什么也不懂的孩童,变成了正直、善良、阳光、自信、充满朝气的有志少年。</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a o e……”到识字、认字和写字;从阅读欣赏到朗诵、背古诗;从看图说话到写作文,包含了李老师多少辛苦的付出。我们作业本上,那些红色的勾叉和红色的批语,背后都是她对我们的关心和期望,都是她倾注的无尽心血。现在想起,仍然让我们充满敬意和感激。</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的课流畅、清晰,充满激情。至今,我仍能清晰记得,她给我们讲过的课文“再见了,亲人”。她声情并茂充满感情地朗诵和讲述了这篇用鲜血凝聚了中朝人民深情厚谊的文章,让我们这些赴朝参战将士的后代们,仿佛看到了父辈们作战的战场,再一次深刻认识了赴朝作战的意义,理解了我们的父辈,为了今天的幸福,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从而树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培养了我们英雄主义的情结和国际主义精神。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要提起有关抗美援朝的人和事儿,我仍然会想起李老师讲过的这篇课文,不禁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开始,马桂琴老师任我们班主任。她既和蔼,又严厉,对我们的成长进步也给予了深刻的启发和影响。</p><p class="ql-block"> 为了纠正班上写字扭歪、坐姿不正的同学,她会用图钉固定住同学的作业本,改掉我们写字中的不良习惯。为了提高和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她在我们班率先成立了读书角,还提倡我们摘抄名言名句,背诵古诗。所以,我在的班级一直设有阅读课。连我们的课间10分钟,大家都在成语接龙,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参加工作,我能够毫不费力地写工作总结、读书笔记、在医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都得益于当时李老师、马老师给我打下的坚实和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还有教过我数学、地理、劳动、体育、图画、音乐的老师们,他们都和李老师、马老师一样,为了把我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倒箧倾囊,呕心沥血,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启蒙者。</p><p class="ql-block"> 数学老师韩庆芸、王庆老师,曾带着我在数字的王国里遨游,寻找着数学的奥秘;</p><p class="ql-block"> 劳技老师,在学农的劳动中,在精心设置的手工课上,手把手地带我体会了劳动的光荣与动手乐趣;</p><p class="ql-block"> 地理、自然课的老师,与我共同神游世界和祖国的大江南北,让我从小就有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憧憬和志向;</p><p class="ql-block"> 图画课的王林森、梁宏达老师,教我用五彩的画笔,描绘着祖国、世界和人生,健全了我的人格,培养了我高尚的审美情趣;</p><p class="ql-block"> 体育课孙乃英老师,让我在不畏艰苦、坚持胜利的目标中,强健着体魄,锤炼着意志;</p><p class="ql-block"> 还有教音乐的汪芳老师,更是在美妙的旋律和动听的节奏中,让我们陶冶了情操,愉悦了心情,培养了我对音乐的喜好和欣赏能力。</p><p class="ql-block"> 学校还会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我们在舞台上尽情绽放我们的才艺和特长。</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班同学们相聚之时,还会津津乐道地说起那些曾演过的舞台剧、话剧和扮演的角色,以及演出时那些令人不忍提起的糗事。</p><p class="ql-block"> 不能忘的,还有我们的生活老师张秀芬、石萍老师。她们在六年的时间里,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把我们生活安排得井井有序。病了带我们打针,给我们喂药,冷了督促我们穿衣。冬夜里,不知多少次查铺,照看炉火……</p><p class="ql-block"> 炊事班的叔叔、伯伯们,一日三餐美味可口的饭菜,我吃了六年。如今大家坐在一起,提得最多的仍然是一手抓不过来的大包子和那热气腾腾的病号饭。</p><p class="ql-block"> 还有生病时,卫生室的冯医生、范医生,美丽漂亮的白阿姨和唐阿姨的精心治疗和陪伴。</p><p class="ql-block"> 洗衣班、锅炉房、电工杜叔叔……都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他们教我做人,教我做事,用各种方式开阔我的视野,拓宽我的思路,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我在寓教于乐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培植全面发展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他们教我尊师长,教我守纪律,矫正着我的行为习惯,在我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心里深深地播下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军队的种子,打牢了忠诚于党,献身于祖国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更是他们,让我从小就继承了部队的优良传统,树立坚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我善良、勤奋、有担当和团结友爱、热心助人的品质,从小就有了精诚报国、从军建功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小学毕业后我们就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使我求学、深造的道路戛然而止。但是,在我后来的学习、进修和接受再教育的过程中,育星学校给我打下扎实牢固的基础,却让我及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受益终身。</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普通。但是,每个人都能在最普通的岗位上,立功、授奖、被表彰,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班长杨闽,海军转业到远洋公司工作,足迹遍布了世界的七大洲四大洋。退休之后,用对党的忠诚与热爱,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组织了社区合唱团,用歌声演绎着精彩的人生。他在社区带头捐款,带头参加抗疫,带头参加志愿者活动……他的事迹多次得到远洋集团老干部局和社区的表彰。</p><p class="ql-block"> 张爱梅同学,从部队转业之后,曾任某酒店总经理,退休后曾在某商会任过会长,为天津的经济建设牵线搭桥,做出了优异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孙玉萍工作转岗后,一直在某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志愿者协会会长,她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搞的有声有色,多次被媒体宣传和表扬。她领导的志愿者协会,是我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协会组织,曾受到习近平主席到访考察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她领导的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天津某区先进基层党支部。</p><p class="ql-block"> 我们班还有善良无私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病情危重妻弟的李振刚;仁者仁心,用丰富的医学知识,高超的技能和严谨的态度,奋斗在救死扶伤一线的梁敏与王彤……</p><p class="ql-block"> 我个人在党、军队的培养下,也有非常大的进步,如今已成长为我军的高级技术干部,并三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获得某军区和总部的表彰。</p><p class="ql-block"> 还有很多很多……</p><p class="ql-block"> 重新回忆我们的小学——育星学校,想起我们共同生活了六年的同学们,真是感慨万分,激动万分!</p><p class="ql-block"> 育星的校长、老师和所有为我成长而付出的员工和同学,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学校里发生的一切,都成了我最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感谢育星学校给我的知识和进步;感恩老师以及所有为我付出的学校员工们的教导与帮助;感谢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了六年的同学们!所有的这一切,将陪伴和温暖着我今后的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22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积淀人生 丰富多彩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少年时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届毕业生 六年一班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爱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起我的学生时代,是不幸的,而又是幸运的。</p><p class="ql-block"> 不幸的是,在我如饥似渴,需要掌握知识的重要时期,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阻滞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求学路。</p><p class="ql-block"> 幸运的是,我上了一所我毕生难忘的好学校——育星学校。</p><p class="ql-block"> 育星学校,是我成长的摇篮,更是我启蒙的教育之地。</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掌握了各种知识,学会了许多本领,能够独立地面对生活,具备了各种优秀的品质,形成了人生最重要正确的世界观。</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遇到了和蔼可亲、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老师和校领导。</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结识了情同手足、朝夕相处、肝胆相照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记得刚要迈进校门的时候,爸爸坚持要我像战士一样,剪掉我最喜欢、留了7年之久的小辫子。为此,我难过了很长时间,一直把扎辫子的蝴蝶结珍藏着。但是,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变了。一敛我往日的活泼、好动的性格,而成为一名留着学生头、乖巧的小大人了。</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我安静、谦虚、内敛的性格,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老师的重视,被推举为大队委、中队委,还一直担任班里的生活委员,协助老师做好班里同学们的生活和卫生管理工作。从此,养成了我认真细致、团结谦让、做事周到的好品行,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处事能力和较强的工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成人以后,这些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和帮助,使我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我小学二年级就加入了少先队。记得入队后,辅导员就告诉我们,“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继承先烈的遗志,将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老师和辅导员还对我们说“加入少先队、加入共青团、加入共产党,是一个人政治生命中的三件大事,而入队是你们的第一步……”,虽然当时听着懵懵懂懂,但也把入团、入党作为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和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早已一步步实现了这三件大事,在工作实践中,才慢慢理解了老师、辅导员当时对我进行的争先进、当先进、追求先进和永葆先进的先进性教育的良苦用心。</p><p class="ql-block"> 小学期间,我的各门功课都还不错,尤其是作文,经常作为范文,在班里被老师点评。老师总是评价我写的作文朴实、真实、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运用的形容词也恰到好处。每年我的语文、算数考试,几乎都是双百,其他辅助课也都位居前列。这让我的父母很省心,很骄傲,我自己也很满意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简单初级的计算,是我小学学到的本事,一直沿用至今。虽然后来突击恶补了初高中课程和业大学习内容,但是不得不说,小学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打下的根基,让我一生受益。</p><p class="ql-block"> 我在校时体育也特别好,体育老师一直对我很欣赏。班里每次开展新的体育项目和做一些高难动作时,老师都会让我先做示范。尤其是田径类的跑、跳、投,我样样不落后。翻单双杠、爬杆、走平衡木、跳木马等也是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在各种赛事中,总会为班里争取到荣誉。</p><p class="ql-block"> 为了锻炼我们的身体,锤炼我们的意志,体育老师还经常创新一些新的体育项目。比如:让我们学习和感受红军过铁索桥。其实,就是在两棵大树之间拴上拔河绳,让大家先爬上树,再手脚并用,倒垂着从一头攀爬到另一头。虽然没有战争时期的枪林弹雨,但我的同学们,仍然噼里扑棱地掉下“铁索”而“光荣牺牲”。只有我,是全班唯一中途没有掉下来,并爬到终点的胜利者。</p><p class="ql-block"> 在许多类似于这样的活动训练中,逐渐地培养了我勇敢、坚持、自信和顽强的精神与性格。以至于在后来的企业管理中,我也是发扬了这种不放弃、不抛弃,坚持不懈,勇于胜利的精神,克服了工作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还有我们的各种课外活动。记得在稻田不远处,还有一座土山,是靶场。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各个班级,利用体育课时间,轮流到那里做游戏和搞各种活动,让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开心地放飞自我。</p><p class="ql-block"> 学校还组织过我们去部队农场接受劳动锻炼、收稻子。收稻子看似简单,但也容易被镰刀割破手,稻田地里还有蚂蝗等其他各种安全隐患。老师就是让我们在劳动中,锻炼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得知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甘苦。</p><p class="ql-block"> 劳动之后,老师还会对我们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点评,使我们从小都懂得要尊重农民,要爱惜粮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和小少爷。</p><p class="ql-block"> 当然,最后我们也会大块朵颐地吃一顿刚刚打出来的新米饭,体验劳动所得的收获和喜悦。真香呀!那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我还喜欢音乐和舞蹈。从小我听了戏,就能哼哼个八九不离十。看见别人跳舞,也要模仿个七七八八。到了周末,我就会拿一条手绢和一把扇子,连比划带哼哼地给家里来的叔叔、阿姨们来上一段。但是有一次,好像是上二年级时,要开联欢会,有人推荐我独唱电影里的一个摇篮曲,我却紧张得连调都忘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每年放假前或过六一节,学校都会搞师生联欢会。每个班都会编排许多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我记得,我们班里罗朝利同学的童声特别好听,王丽娅跳舞非常优美,还有教唱歌的汪老师唱的女中音特别棒。每次联欢会上,老师们的舞蹈,尤其是体育孙老师的舞蹈,都是最受学生们喜欢和欢迎的节目之一。</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这些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才使得我从小就开阔了视野,健全了心智,提高了对自然美、生活美以及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的能力,培养了我健康的审美情趣。</p><p class="ql-block"> 我后来任总经理期间,把在学校学到的这些都很好都运用到了企业管理之中,建立了我们自己的理念、制度、行为、物质等企业文化,使得企业的面貌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同学中的绝大多数都已退休在家,闲时回忆起育星时的点点滴滴,仍让我感受到无限的美好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感谢曾经的育星,把我培养成人,让我的德、智、体得到了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感谢育星,让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自强自立,度过了我幸福多彩的童年和少年。</p><p class="ql-block"> 更感谢育星,让在我懵懂少不更事的成长时期,打牢了爱国、爱党、爱人民,并为之奋斗终身的思想和根基。</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虽已老去,但是我们这些曾经的希望之星,也似星星之火,已经点亮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各行各业。</p><p class="ql-block"> 我也要像我们的老师一样,把知识、智慧、能力传承给下一代,继续为国家奉献着我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育星学校,是我永恒的记忆和永远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22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童年的美好记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届毕业生 六年二班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房玉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美好记忆是在育星学校的快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敬业的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非常负责,生活老师也在住宿方面关心每一个同学。</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食堂在那个年代尽可能地为我们调剂着营养可口的饭菜。</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穿着都是布票供应时代,也没什么时装概念。</p><p class="ql-block"> 那时没有现今的电子产品,但我们有许多小人书、文学书,看的乐此不疲,提高了大家的写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学校有合唱队、乒乓球队,有室内乒乓球室,也有室外的水泥台子,许多人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学着打球。学校经常举办篮球赛,小小年纪的我们也经常参加比赛。</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我们没那么多课外作业,许多同学在学校的大操场上踢足球、奔跑跳跃,练单杠、双杠、荡秋千,尽情玩耍,快乐无比。有时候还到校外的月牙河玩耍,那清澈的河水不知还在不在……</p><p class="ql-block"> 总之,再也回不去的童年,趣事还有很多很多,至今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1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童年记忆二三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届六年二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新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一:难忘的六一儿童节</p><p class="ql-block"> 孩童时代的我们最快乐的一天来到了,全校师生在通讯营与解放军叔叔一起联欢,战士们为我们表演精湛的马术,高头大马象个听话的孩子一样,走、停、卧、跪,整齐划一;铺设电话线的战士们身手敏捷,动作迅速准确;女高音王芳老师的一首《马儿你慢些走》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与吶喊 ;最精彩的要数孙秀芬老师领跳的《孔雀舞》,简直太漂亮了!至今仍记忆犹新。 </p><p class="ql-block">之二:忆苦饭和小奖品</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年学校为了防止"培养修正主义小苗子",有时会安排劳动课,如搬砖、清理小后院,隔段时间还会吃一次忆苦饭,粗粮细作的窝头还觉得挺好吃,哪里还能体会到旧社会的苦呢?记得有一个时期老师总是发奖品,课上回答问题正确奖励一支铅笔;作业工整奖励铅笔一支;作文当选范文在班上宣读还要奖励铅笔,依稀记得我正握着一大把铅笔沾沾喜气时,淘气包李海滨过来求我分他几支铅笔,见我不答应,他就趴在我书桌上磕头求我,磕一下给一支、磕一下给一支⋯⋯哈哈!现在想起来当年的我也够狠心的吧!不过后来才得知,由于蒋介石要反攻大陆,部队处于战备紧张状态,要把育星学校移交到地方,所以抓紧机会发放"奖品"啦! </p><p class="ql-block">之三: 所谓的"帮助同学" </p><p class="ql-block"> 范彦宾同学我还是有印象的,他在班里个子长的比较高,坐在最后一排,上课时常不好好听讲,光想着玩儿。班主任王秀芬老师用心良苦,把我调到后排与他同桌,有时他上课走神玩东西,我也会提醒他一下。一次课上范彦宾对我说:"我能把这盒腊笔吃了,你信吗?"我说不信!没想到他把十二色的小腊笔一下子塞进嘴里,嘎巴嘎巴嚼碎咽下,看得我目瞪口呆,哪里还有心思听课,后来被老师发现后,我又被调回了原座位,自愧辜负了王老师对我的期望与信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育星记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年一班 焦瑞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6日,原育星小学五年级一班、二班的同学组织了一次聚会,虽然只联系到十几个人,但这是五十五年后的重逢。依稀还记得你的摸样,依稀想起你的名字,互相握手,已把这些年的分别拉近了距离。我们“把酒重聚首,谈笑话今夕”。相互关注,都已是“童颜变白发,稚子入暮年”了。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回忆在育星上学时的犹新记忆。</p><p class="ql-block"> 我小学一到三年级是在红光小学上的。由于有一次,学校因有的班传染痢疾,不让回家,没有人来接我。我不知怎么混出校门,凭着印象坐上公交车,凭印象下车,结果走丢了。我妹妹在育星上学,俩人分着不方便接送,四年级时把我从红光转到育星学校,在育星上了一年多,1966年文化大革命波及到学校,说我们学校是“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的温床”,学校停课,我们回家,自此再没有回到育星学校。</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在育星学校学习时间很短,但十岁左右的年龄,正是自我意识增强,对一些事物充满好奇,探索认知的时期。因此,对育星学校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对校园环境仍印象清晰,对校园学习生活仍怀思念。</p><p class="ql-block">一、师恩没齿难忘</p><p class="ql-block"> 老校长王仁才,之所以说他“老”,一是资历老,在东局子建校,首任校长,责任担当,可以说是育星小学的奠基人;二是当时我年龄小,他以长辈的身份,感觉他岁数很大了,很有长者风范,看上去那么和蔼可亲,尤其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有加。校办蔡玉峰秘书和同学们的回忆文章中写到了老校长亲力亲为做的很多事情,当时我是不知晓的。但我们在校园里,享受温馨的学习环境,感受教职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无不倾注了老校长的心血。巧的是,我父亲离休后与老校长同在一个干休所,再见到老校长已是耄耋高龄白发苍苍了。我们父一辈,子一辈,甚至孙一辈都相识,这也是缘分。</p><p class="ql-block"> 我的班主任杨国芸老师,深受同学们的喜欢、尊敬、爱戴。我转到育星学校后,四、五年级的班主任都是杨国芸老师,教语文。杨老师当时梳两条辫子,不长不短在胸前或在背后,有一点卷发,大眼睛,长圆脸,端庄秀气。在年轻女教师中,她好像算是年龄稍大的,大概还是年级的教学组长。她教学严谨,管理严格,对学生认真负责。上课时严肃认真,下课后与学生有说有笑,对每个同学一视同仁,不歧视弱小或学习差的同学,同学们都觉得她和蔼可亲。后来听说,文革后原育星学校在河东区向阳楼处重新组建了育星小学,有的老师继续在育星小学任教。杨国芸老师后来到万辛庄小学当了校长。我没再见过杨国芸老师,刚从班群微信上获悉,杨老师在两年前去世了,享年八十二岁。杨老师在我心中永远留下年轻俊秀端庄文雅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汪芳老师,是音乐教师,圆圆的脸,两条齐腰长的大辫子。特别是她的声音与众不同,浑厚的女高音,有些像马玉涛。记得她曾说,她从小喜欢唱歌,经常在家里对着水缸练声。说者无意,听者有音。我还在家对着水缸“啊……”过几次。可惜,不是唱歌的料,没练出来。但汪老师的歌声还能回忆起来,好像还萦绕在耳畔。后来听说,汪芳老师也调到后来的育星小学教声乐。</p><p class="ql-block"> 医务室的白秀英阿姨,长得白静漂亮,圆圆的脸,笑起来甜甜的。她的脸上没有一点儿老师的“严厉”,总是笑盈盈地对待学生,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到宿舍检查卫生,或我们到医务室看病,都愿意找白阿姨。她从心里到外表的美丽就像校园里的花朵。医务室还有唐若华护士,也是年轻漂亮的一朵花。她俩就像一对并蒂姐妹花。</p><p class="ql-block">二、校园生机盎然</p><p class="ql-block"> 育星校园坐落在军营里,学校周围都是部队营房。东临月牙河;西是解放军总后253部队;南是66军通信营;北是66军侦察连;再往北是高炮团营房。我们在军号声声中体验军事化的作息时间,在绿色军营怀抱中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 育星学校校址原是军工兵营所在地,学校于1960年底由马场道迁入此处。别看育星学校新来乍到,这里可是有历史的。据查:1900年,法国军队在东局子另设一座兵营,驻军2000余人,番号为法国远征军海军陆战队第16团,又称“东局子兵营”,就在此处。记得学校操场上有一座水泥大看台,看台侧面有个小门,我和同学曾进去过,看到里面水泥板上贴的报纸都是外文,当时我们不认识外文,也不知是哪国文字。其实,那是历史的见证。可惜后来学校旧址被拆了,历史遗迹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 校园里有高大的白杨树和粗壮的老槐树,还有花团锦簇的合欢树。春天槐花开时,香满校园,我们徜徉在甜蜜蜜的花香中玩乐游戏。那一串串白色的槐花像珍珠吊坠,女同学摘下来挂在耳鬓,自得其乐,甚是好看;男同学揪下来放到嘴里,甜丝丝的,享受美味,像吃果糖。</p><p class="ql-block"> 合欢树又叫绒花树,它开的花叫合欢花。夏季开花,花朵像粉红色的绒球,是由半透明细细的柔丝组成,每一根柔丝顶端顶着黄色的花珠。那种温柔的美,清纯的美,就像少女的清纯。开花时暗香浮动,不到近前,还不知道是它飘出来的清香呢。我把它摘下来夹到书里做书签,慢慢变成了干花。干花虽失去了本色,但它以另一种造型呈现在面前,像一把小扇子。我是从育星的校园认识合欢树,喜欢合欢花的。合欢树的叶子也很有个性,白天张开,夜晚合并,而且它的大叶片是由多根小枝叶组合而成,叶片也是白天张开,夜晚合并。可能因它的这种特性才叫“合欢树”的吧。我们也常把叶子摘下来,数每个大叶片有几个枝叶,每个枝叶又有多少小叶子,是奇数还是偶数。随之做了数学练习。</p><p class="ql-block"> 大杨树像校园里的哨兵,排列整齐地列队路旁。春天长叶前,吐出杨絮,飞满校园,飘到地上,一团团像滚雪球。我曾想,这白花花柔软的杨絮要是能当棉花就好了。后来,妈妈给我讲了“鞭打芦花”的故事,其中也有说“后母给儿用柳絮做棉衣”。我才知道,杨絮也好,柳絮也好,是不暖和的。夏天杨树叶子油绿茂盛,清风一吹哗啦啦作响,知了隐藏在茂密的树叶中不停地喧嚣。我们在教室里上课,一不留神就被知了的叫声吸引了过去。午睡时,知了吵得睡不着,把被子蒙到头上还是堵不住耳朵。秋天大杨树的叶子黄了,秋风阵阵横扫落叶,地上金黄一片。课间无论男生、女生都去捡落叶,挑选又粗又大的叶子,把叶片去掉,只留叶子的根部,然后互相玩儿“拔老根”。有趣的是男同学把“老根”放到臭球鞋里,用脚丫子的汗去沤,沤得似软不软有了韧劲儿,这样的“老根”拔起来才能赢。赢者自然是得意,输者也不甘败阵,继续应战,乐此不疲。落地的树叶,失去了生机,但它仍有形状也有色彩。我也把它捡来,夹到书本里做书签,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它存在的意义。用书夹植物做书签,还是跟我父亲学的,我经常看到他的书里夹着树叶或花瓣呢。</p><p class="ql-block"> 校园里还有很多花草,最亮眼的当属蜀葵,也叫大麦熟。每到夏天热的时候,也是收麦子的时候,它该开花了,所以俗称“大麦熟”。在宿舍门前,在花池绿地生机盎然地开着红色、粉色、紫色、黄色、白色的花朵,有单瓣的、双瓣的、多重花瓣的,比我们小孩子拳头还大。“大麦熟”花开了,我们也该进入期末复习考试阶段。从宿舍到教室,从教室到食堂,三点一线,匆匆而过。路过“大麦熟”也没有更多的欣赏,但它依然开得灿烂艳丽。</p><p class="ql-block">三、童趣天真烂漫</p><p class="ql-block"> 我四年级入育星学校,学生宿舍在一所老院子里,高大坚固的起脊小楼,深灰褐色的墙砖,很有年代感。由于是老房子,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宿舍窗户上常有壁虎(俗称蝎老虎子)出没。大部分女生都怕蝎老虎子,调皮的男生不仅敢抓它,还拿它吓唬女生。有时蝎老虎子爬到屋里,吓得女生吱哇乱叫。女生越是胆小,还自己吓唬自己。睡觉前常讲“鬼的故事”,讲“大红手”“小白鞋”,吓得我们不敢单独上厕所,上厕所不敢蹲第三个坑。到现在我还胆小,可能从小被吓大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学校有手工课,到了五年级,女同学课后热衷刻剪纸,钩花边,用蓝垫纸踏花样,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一次我把钩针放到口袋里,夏天衣服薄,一弯腰钩针扎进我的肚皮,扎得浅,我自己拔了出来的,没敢吱声。我们女生比较文静,爱玩儿一些温婉别致的游戏。其中做过一种小实验:在地上挖一个小坑,用捡来的小玻璃片在下面和四周围起来,上面再盖上一块小玻璃片,做成中空的小玻璃房子,然后盖上土,第二天再扒开看,玻璃房子的盖上聚集了许多水珠,其实这是初级的物理知识,我们感到很稀奇。我们还用玻璃房子“厚葬”死了的昆虫,称之为“玻璃棺”,真是童心可鉴。</p><p class="ql-block"> 学校对我们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不光是在课堂上,也组织我们进行课外实践。记得组织我们学农劳动,到月牙河边的秧田里学插稻秧。春风虽暖,田里的水还凉,我们光着脚下到水田里,解放军叔叔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分秧,怎么插秧。一会儿我们就大呼小叫地跳到田埂上,原来水田里有蚂蝗,看见蚂蟥就不敢再下水了。那次学农劳动知道了蚂蝗钻进腿里吸血不出来,得拿鞋底使劲拍才出来。有位爱说爱逗的解放军叔叔,看我们不下水了,过来问我们叫什么名字,我们也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他叫张九龄,这个名字给我留下较深印象,与唐朝大诗人同名。更巧的是,我当兵到军通信站,那位张九龄就是通信营的干部。原来我们学农劳动的那片秧田是军通信营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五年级文革初期,学校进了军宣队、工宣队。军宣队有三位战士,其中一位是班长,负责给我们五年级军训。工宣队有位负责人是女同志,可能是棉纺厂的,齐耳短发,圆脸,大眼睛,她那时可能40岁左右,听说还是市级劳模先进。</p><p class="ql-block"> 后来学校停课了,让我们回家,我们在家成立了学习小组,每天背毛主席语录,背毛主席诗词,背“老三篇”“红五篇”,抄写毛主席语录。那时能背得滚瓜烂熟,现在忘了许多。不过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对我们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成长道路的指路明灯,受益终身。</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儿时的记忆时常让我们回到童年;童年美好的回忆为我们老迈垂暮的心滋润了甘霖。</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4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最高待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年二班 李晓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育星小学被三位老师半夜押送回家这种“最高待遇”大概只有我一个人享受过,现在想来依然后怕。</p><p class="ql-block"> 那是1966年初春,枯黄的草地上钻出了一抹抹浅绿色的小草,柳树枝上也稀疏的泛出了淡淡的绿色,远处的麻雀站在屋顶上欢快的唱着情歌,学校养鱼池的河面上一群群白鲢鱼在追逐嬉戏,水牛子在河边的水草里钻来钻去,自得其乐。</p><p class="ql-block"> 当时班里的屈杰同学自己组装了一台矿石收音机,邀我晚饭后到学校的看台上收听矿石收音机播出的节目。</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我爽快的答应了屈杰的邀请。</p><p class="ql-block"> 吃完晚饭后,全班同学参加了班里的“生活会”,生活老师张玉琴对大家一天来的生活纪律进行讲评,时间虽不太长,感觉却像度日如年。</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开完“生活会”,我和屈杰没去宿舍睡觉,而是悄悄地爬上了教室旁边的看台,把矿石收音机的天线接到看台边的铁丝上,校准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频率,用耳机开始收听节目。</p><p class="ql-block"> 大约听了半个小时,猛然看见韩庆云老师去教室找人,大概是发现了我和屈杰没在宿舍睡觉。</p><p class="ql-block"> 韩庆云老师一看教室没人就又朝宿舍的方向走去。</p><p class="ql-block"> 屈杰胆小,马上收了矿石收音机回宿舍了。</p><p class="ql-block"> 我则觉得非常有趣,就趴在看台上看着韩庆云老师急匆匆地从教室找到宿舍,又从宿舍返回教室,还去了附近的水房和卫生间找人。</p><p class="ql-block"> 看着韩庆云老师着急上火到处走来走去的样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p><p class="ql-block"> 当时晚上天气很冷,时间一长我的困意也上来了,于是悄悄的溜回宿舍上床睡了。</p><p class="ql-block"> 刚进入梦乡,就听见一声断喝:你还敢回来睡觉,马上起床!</p><p class="ql-block"> 我睁眼一看,三位老师一身正气站在我的床前。</p><p class="ql-block"> 一位是我的数学老师韩庆云,另外两位分别是五年一班数学老师王秀荣和六年一班数学老师王庆。</p><p class="ql-block"> 我有点懵圈,忐忑不安。</p><p class="ql-block"> 平日里韩庆云老师温文儒雅,待人和气,今天怎么一反常态?</p><p class="ql-block"> 突然我心里升起一股不祥之兆,我可能要倒霉,要吃不了兜着走。</p><p class="ql-block"> 果然不出所料。韩庆云老师说:你违反了学校的纪律,现在送你回家。</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把我吓个半死,因违反学校纪律半夜被老师送回家,肯定没好下场,弄不好会挨一顿胖揍。</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 </p><p class="ql-block"> 没办法,估计到了这个份上说什么也没用,我很不情愿地慢慢穿好了衣服,被三位老师“押送”回家。</p><p class="ql-block"> 出了学校的西门向右拐走不多远就是原198师炮团的家属宿舍,然后向左拐走上一条直通卫国道的土路。</p><p class="ql-block"> 我一边走一边想,这几位老师没去过我家,那肯定是不认识呗,这分明就是吓唬我吧?</p><p class="ql-block"> 又一想也许老师神通广大,万一真的把我送回家,那可怎么办?到家肯定没有好果子吃。</p><p class="ql-block">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韩庆云老师对我说:我们开个会,你站到路那边去。</p><p class="ql-block"> 我只好乖乖的站到路的那边听候发落。</p><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小声说了一阵话后又把我叫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韩庆云老师问我:你知道为什么送你回家吗?</p><p class="ql-block"> 我违反学校纪律了。</p><p class="ql-block"> 那你改吗?</p><p class="ql-block"> 我保证改。</p><p class="ql-block"> 那好,今天你承认了错误,并有悔改的决心,今后看你的实际行动。</p><p class="ql-block"> 老师终于不送我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我心花怒放,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下来,看着眼前的老师又觉得和蔼可亲了。 </p><p class="ql-block"> 这次“最高待遇”让我刻骨铭心,没世不忘。</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我汲取教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规定,感觉进步还是挺明显的。</p><p class="ql-block"> 在育星小学经过五年多的学习,提高了我对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纪律重要性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锻炼了独立思考,自理自立和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p><p class="ql-block"> 对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 为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较好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离开育星小学后我常常想起韩庆云老师。</p><p class="ql-block"> 我想告诉她,当年调皮捣蛋的学生五年后加入了空军,十九岁经党组织批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部队退役到地方后逐步成长为一名高级法官。</p><p class="ql-block"> 1993年秋天育星小学搞了一次同学聚会,老师与同学们欢聚一堂。</p><p class="ql-block"> 那时韩庆云老师已任一所幼儿园的园长,我真诚的跟韩庆云老师说:“如果再回育星小学读书,我一定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刻苦学习,争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这时我看见韩庆云老师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我和王丽娜、梁小翠、李敏、李济时等同学又去看望过韩庆云老师。</p><p class="ql-block"> 韩庆云老师依然美丽,和蔼可亲。她非常关心同学们的工作与生活,期望同学们取得新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是我最敬爱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怀念老师,感恩老师,祝福老师。 </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5日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老董往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年二班 李晓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董师傅是育星小学的饲养员,主要任务就是养猪。</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老董师傅大约三十多岁,个子不高,略显黑瘦,凌乱的短发中夹杂着少量白发,一年四季穿着一身深色的旧衣裳,脚蹬一双旧解放鞋,偶尔戴一顶破旧的蓝帽子,经常穿行于校园与猪圈之间。</p><p class="ql-block"> 老董师傅的宿舍在学校东侧小门旁的平房里,旁边的灶间架了一口煮猪食的大铁锅,他每天至少两次挑着煮好的猪食到学校东侧小门外的猪圈喂猪,为了给猪增膘他还经常加喂一些豆饼和自己打来的猪草。</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和同学们经常去校外荷塘边钓青蛙,而后老董师傅就帮我们把青蛙腿烤熟,吃起来那叫一个香。</p><p class="ql-block"> 有时我们从附近老乡的地里偷来一些生玉米就扔到老董师傅的灶膛里,一会就满屋飘洒着玉米的清香……</p><p class="ql-block"> 其实老董师傅心里跟明镜似的,就是没有戳穿我们而已。</p><p class="ql-block"> 数九寒天,大雪纷飞,不尽的雪花像一片片洁白的鹅毛,像一团团飘逸的柳絮,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把校园包裹在银色的世界中。</p><p class="ql-block"> 闲来无事我们便跑到老董师傅的宿舍里,一面欣赏校园的雪景,一面天南地北的神侃,他也时不时地和我们聊上几句,其乐融融,亲密无间。</p><p class="ql-block"> 也许大家觉得奇怪,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怎么突然养起猪来了?</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也是无奈之举。</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物质生活并不丰富,虽然国家也是按照标准给学校供应粮食、油和肉等,但肉的供应略显不足。</p><p class="ql-block"> 为了改善学生和教师的生活,学校另辟蹊径,垒圈养猪,老董师傅就是唯一的一位饲养员。</p><p class="ql-block"> 可别小看每年养的这一、两只猪,当我们在食堂吃到香喷喷的猪肉时,极大的满足了吃肉的欲望,那鲜美浓香的肉味沁人心脾,尺颊生香。</p><p class="ql-block"> 只要是养猪,必定要杀猪,这是一条铁的定律。</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老董师傅的工作,这就是他的生活,这就是他的轮回,不管他愿不愿意,这一切都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p><p class="ql-block"> 1965年夏天,期末考试结束后,一些六年级毕业生考上了理想的中学。</p><p class="ql-block"> 为此王校长表示一定要隆重庆祝一番,其它的庆祝活动已经记不清了,但杀猪吃肉这件事却记忆犹新,牢牢印在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干什么都要师出有名,杀猪也是一样。</p><p class="ql-block"> 当时学校请了一位杀猪师傅,此人四十岁上下,中等个头,皮肤黝黑,身穿白色小粗布短褂,黑色缅裆裤,脚蹬一双黑色踢倒山,杀猪工具放在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p><p class="ql-block"> 他首先在老董师傅宿舍旁边的空地架起了一个约两米高的铁架子,而后在简易灶台下点燃木柴,烧了一大锅热水备用。</p><p class="ql-block"> 随后杀猪师傅和老董师傅直奔猪圈,大黑猪似乎感到末日来临,夺路而逃,不肯就范。</p><p class="ql-block"> 只见杀猪师傅敏捷的冲上去,在老董师傅的协助下,将大黑猪的四个蹄子绑成两对,而后他们用一根长扁担把大黑猪抬到了“刑场”。</p><p class="ql-block"> 大黑猪越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哀嚎声响彻云霄,一些胆小的女生早已跑没了踪影。</p><p class="ql-block"> 杀猪师傅和老董师傅将大黑猪放在一条长方形的木案上,杀猪师傅在前紧紧按住猪头,老董师傅在后死死按住猪的后腿。</p><p class="ql-block"> 突然杀猪师傅腾出右手,闪电般抽出一把一尺多长的尖刀,刹那间从大黑猪的嗓子眼下方捅了进去,拔出刀后一股鲜血从刀口处哗哗流出,不一会就流满了一大盆,大黑猪以极不情愿的方式“归天”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杀猪师傅用一个专用小刀在大黑猪后腿皮下钻了一个眼,而后插进一个空芯短管,并用嘴向里吹气,不一会大黑猪全身极大的膨胀起来。</p><p class="ql-block"> 杀猪师傅和老董师傅将膨胀的大黑猪放到大铁锅热水里来回翻滚了大约十分钟,然后杀猪师傅拿出一把长方形的刮毛刀,不到半个小时刮净黑毛,大黑猪变成了大白猪。</p><p class="ql-block"> 进入最后一道工序,杀猪师傅用两个大铁钩将大白猪挂到预先架好的铁架上,他用另一把尖刀给大白猪开膛破肚,取出猪心、猪肝、猪肺等盛了一大盆,最后割下猪头,将猪身一分为二,至此杀猪结束。</p><p class="ql-block"> 杀猪师傅可能是累了,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点了一根烟抽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老董师傅在不远处站着,一脸茫然地看着被肢解的大黑猪陷入了沉思,也许他在怀念大黑猪,舍不得它离开;也许他觉得大黑猪死得其所,物尽其用……</p><p class="ql-block"> 真想读懂老董师傅的内心世界,真想好好地安慰他一番,真希望他能抛开世间的一切烦恼,真希望他能开心释怀……</p><p class="ql-block"> 老董师傅大约养了五年猪,默默无闻,勤奋敬业,不争名、不争利、不多说、不少道,很是低调。他做的是非常普通的工作,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非常值得我们敬佩。</p><p class="ql-block"> 我在育星小学读书六年,老董师傅是我的忘年好友之一。 </p><p class="ql-block"> 如老董师傅在世,应该是九十多岁的高龄了。</p><p class="ql-block"> 我总觉得老董师傅还活着,他那平凡普通的形象依然历历在目,很多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离开育星小学后再也没有见过老董师傅,远方的你现在是否安好?你在育星小学的朋友们一直在思念你,惦记你,寻找你,他们把你作为一生的挚友,你还记得他们吗?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5日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六十言汇甲子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诚致老同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年二班 卢建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童初会</p><p class="ql-block">恰逢辛丑兰秋</p><p class="ql-block">稚音灯窗</p><p class="ql-block">共启蒙昧风流</p><p class="ql-block">统辍五塾</p><p class="ql-block">非子弟之可愿</p><p class="ql-block">分携四野</p><p class="ql-block">乃少年之驰求</p><p class="ql-block">展礼良聚</p><p class="ql-block">恍然一介甲子</p><p class="ql-block">欢歌笑饮</p><p class="ql-block">青丝畅叙白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新自二千二十一年京西石景山即日遥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梦开始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忆育星小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年一班 杨栋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叶京执导的电视连续剧《梦开始的地方》,讲述了一群身居京城的少年男女在文革期间走向人生,走入社会,追逐梦想的青春轨迹。不同于该剧中描写的北京什刹海冰场和莫斯科餐厅,我的梦开始的地方是一所姓“军”的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4688部队育星小学。(学校名称参见照片1)</p><p class="ql-block"> 4688部队是北京军区66军的代号,驻地天津。在育星小学我接受了四年的启蒙教育直到文革开始。这所学校的历史有如一面镜子,不仅反映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部队干部子弟学校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这类学校特有的人文传统。如今回想起来,我们常说的“大院文化”很多是源自部队干部子弟学校的“亚文化”。很多人离开学校多少年后,身上依然保留着这种亚文化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育星小学位于天津市东局子,四周均为部队驻地:南边是通讯营,北边是指挥连,再往北是炮团,西边是总后运校,东边是坦克靶场。老师和学生进出学校大门首先要经过部队的岗哨。历史上东局子是中国海军第一所正式学校——北洋水师学堂的诞生地。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东局子沦为法国兵营,1930年被日军占据,1945年后改为美军驻地,解放后又成为驻津部队的所在地。当时通往学校方向的大马路旁竖着一块白底黑字的大木牌,上面印有中英文双语:军事重地,外国人非经许可不得入内!</p><p class="ql-block"> 育星小学建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具体的建校时间有待查证。这所学校虽名为66军的子弟学校,但面向所有驻津军事单位招生。文革前,天津全市共有两所部队干部子弟寄宿制学校,除育星之外,另一所是红光。</p><p class="ql-block"> 育星小学为营级建制,校长是团级干部,工作人员中有不少是佩戴军衔的现役军人。由于是寄宿制,每个班都配备一个生活老师。记得学校的卫生所是学生们最爱去的地方,因为生病可以住在那儿享受水果、牛奶和病号饭的待遇。多年后从同学们的闲聊中发现,大家共同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卫生所的两位护士阿姨,还有就是食堂做饭的师傅,或多或少都和我们这些学生嘴馋有关。</p><p class="ql-block"> 我记忆中的育星小学有两种文化:一种是相承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传统文化”——红领巾、运动会、文艺表演,学习英雄人物事迹,学唱革命歌曲 “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另一种则是学生中自有的“亚文化”。在这种环境里,高年级的同学通常看不上低年级的同学。男同学中常以班级为单位按个人打架能力排序,形成班内的等级制度。记得我上学时所在的班一共有“六王”,几乎可以与威虎山上的“八大金刚” 媲美。有意思的是,学生中自发形成的这种等级制度既不取决于父母职位的高低,也不取决于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哈佛大学读书时曾与一位研究人类学的美国教授讨论过中国的红卫兵运动。这位教授虽然是老外,但我俩有一个共识:青少年在启蒙时期形成的“亚文化”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红卫兵组织会首先起源于北京的干部子弟学校。</p><p class="ql-block"> 作为学校的主办单位,66军对育星小学的办学和管理给予了大力支持。每年军首长都会定期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到学校视察、指导。记得上二年级时,有一次他们来视察,我所在教室的门开着,门口出现的第一位佩戴大校军衔,第二位佩戴上校军衔,第三和第四位分别佩戴中校和少校军衔。虽说当时年幼的我对军衔并非一无所知,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见到了如此完整的校官序列,那个场景令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1964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部队子弟学校要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指示精神,66军正式将育星小学移交给天津市管理,更名为天津市河东区育星小学。移交之后,王校长离休(照片中佩戴少校军衔), 曹副校长接任(照片中佩戴大尉军衔),但转业脱军装,其余的现役军人大多返回了部队,学生的成份开始发生变化。我印象最深的是进来的新同学多为父母在地方任职的干部子弟,老百姓家的孩子并不多。不过,到了四年级时学生生源有了明显改变,我同班同学里已有不少是来自学校附近的老百姓居住区——万新庄。</p><p class="ql-block"> 1966年夏天,随着文革开始,我在育星小学的求学经历戛然而止。没想到,从此我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各奔东西,也和这所自己度过了四年学习生活的学校做了最后告别。令人遗憾的是,育星小学在文革后不复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重游故地,看到学校旧址已改作它用,面目全非。如今,这个让我的梦开始的地方只存在于我那如梦一般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去年七月七日,在津的原育星小学四年级同学组织了一次聚会。我因人在国外加上受疫情限制未能如愿参加。在遗憾之余也收获到几许欣喜。一是从老同学处发现了几张反映当年班级同学参加课外劳动的老照片,镜头里的那几位小男孩和小女孩如今都是奔七的人了;二是从聚会现场拍摄的照片里见到了分别55年的老同学们。负责拍照的任卫平同学专程从北京赶到天津赴会,并填词一首,抒发大家的内心感受:</p><p class="ql-block">青春难驻 </p><p class="ql-block">最忆年少语</p><p class="ql-block">梦里几回莲花月 </p><p class="ql-block">还有当年风雨 </p><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相逢 </p><p class="ql-block">鬓白眼拙腿疼 </p><p class="ql-block">重提那年顽皮 </p><p class="ql-block">立时真情爆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月亮在莲花般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云朵里穿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四年一班 罗庆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二年秋天,我在育星学校上一年级。一天傍晚,大家带着各自的小板凳,在大操场集合,由胖胖的梳着两条大辫子的汪芳老师教我们唱歌。学唱的歌曲就是这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那晚,明月当空,伴着一片片的云朵。月亮,如歌声中晿的,一会钻进云朵,一会又钻出来,就像在云朵里穿行。我抬起头,望着月亮,望着莲花般的云朵,思绪被这画面感染,一阵微风吹来,伴着汪老师深情的歌声,这个美好的夜晚,深深地印在我孩童时期的脑海中。它是我人生学唱的第一首歌,也是我记忆最深的一首歌。以后的岁月里,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我正在做什么,只要一听到这首歌的旋律,必然会想到育星,想到校园操场,想到老师同学,想到美好的童年往事。</p><p class="ql-block"> 育星学校坐落在天津郊区东局子部队营房中,这里曾经是法国兵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人曾在这里驻军,那厚重典雅阶梯式的小礼堂,西门旁边那排神秘高大的车库,操场中央两座弹痕斑驳的检阅台,法国军官居住过的小洋楼,小院里那些法国士兵居住过的西式老房子,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这里当年尘封的历史。这一切都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p><p class="ql-block"> 育星是由66军创办的寄宿制学校,同学们每个星期回家一次,集体就餐,就寝,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按说一个七岁的孩子,到这种环境中生活,难免会不习惯,想家,但恰恰相反,我从上学的第一天起,不但不想家,反而很喜欢这种有花有草,有树林,有蜻蜓,能听到青蛙叫,能闻到泥土芳香的校园。</p><p class="ql-block"> 育星学校的教学是认真严格的。记得我们的数学老师尹萍,一位个子不高,瘦瘦的女老师。别看她瘦弱,教学毫不放松,管理相当严格,同学们都有点怕她。有一次下午自习课,要求是写完作业再去活动,可我没写作业就跑到操场踢球去了,被尹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后来听说她是教导主任的爱人,我就狭隘地想,难怪她要求这么严格,不能给教导主任拖后腿呀。多年后,同学们坐在一起,才真正领悟到,没有老师严格管理打下的基础,哪有我们日后顺利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寄宿制的特点是课外时间多。育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老师多才多艺的耳濡目染,对培育兴趣爱好,开阔我们心智,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记得刚刚体育学院毕业的孙乃英老师在操场上翻筋斗,拿大顶,我看得目瞪口呆。操场上他一人带球,我们全体同学都抢不过来,提高了我对足球的理解和认识。美术老师王林森,不但画画好,还有体育天赋。他的剪式跳高,能越过超出我身高的横杆,惊得我掉了下巴。1975年“五四”青年节,66军军直运动会召开,我参加跳高比赛,越过一米五三的横杆,获得第一名。如果没有王林森老师启蒙的那一跳,我怎会爱上这项运动,又怎会取得第一。</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年联欢晚会,老师表演《歌唱八大员》,高年级的同学表演《歌唱二小放牛郎》,老师有独唱《真是乐死人》,同学有独唱《红梅赞》,这台晚会艺术水准谈不上,但师生同台,其乐融融的场景至今还被同学们津津乐道。</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航模组每天下午在操场活动,看着那些自制的简易飞机,许多同学羡慕不已,又开启了多少同学的航天梦。这一切都对我们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当然,孩童时期的童真,童趣,特别是那些调皮捣蛋的恶作剧,至今想来,印象最深。记得王仁才校长家门前有一片小树林,都是生长多年的老槐树,又高又粗,枝叶茂盛。一到春季,槐花开放,白白的,一朵一朵挂在树上,整个小树林就成了一片槐花的海洋,更诱人的是,槐花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扉。同学们用铁丝弯个钩,绑在竹竿上,摘槐花吃。那个年代,小朋友没有零食,能吃到甜丝丝的槐花,也是一种享受。如果谁摘的多,能分给同学,那他就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说到逞能,记得有一次我们去捅马蜂窝。小礼堂东面的夹道里,一个同学发现了足球大小的马蜂窝,这可是很大的了,几十只马蜂进进出出在蜂窝旁边转。捅马蜂窝是一件既新奇又刺激的事情,平时很少看到马蜂窝,这次让我们赶上了,岂可错失。当然,马蜂会蜇人,很厉害,这点大家也知道,我们做好准备,找了个破筐,捅完马蜂窝赶紧把筐戴在头上,防止被蛰。没想到,捅蜂窝的人到是防住了,我们几个帮凶者没有防护措施,成了马蜂攻击的对象,我脖子上被蛰了,疼了好几天。</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难忘的是1966年暑期到1967年暑期。这一年受文革影响育星停课了,学校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不上课,没有老师管理,宿舍随便住,食堂买饭票就餐。班里大多数同学不来了,只有房玉川,李晓军、张国发,王新华和我等六七个人一直坚持着。孩童的天性是爱玩,这种无人管理的状态,给了这种天性无限的空间。那年我们是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完全放任的情况下玩过来的。我们在榴炮团养鱼池学会了游泳;在253大院的操场上学会了走荡桥;在月牙河大堤上吊老蜻;在学校猪圈的砖缝里逮蟋蟀;在月牙河东面的稻田地里钓青蛙……</p><p class="ql-block"> 但我记忆最深的是和253西面小庄的孩子们打狗架。那时六年级同学李小明住到我们班,他将榴炮团弹药库的一只狼狗带到学校。这只狗叫黑子,两只耳朵直立,全身油光黑亮,没有一根杂毛,纯种狼狗。孩童爱狗,黑子很快就成为我们其中的一员。那天我们带着黑子到253西边的养鱼池去玩,碰到了旁边小庄几个孩子带着一条狗也在此,两条狗碰面,放佛仇人相见,没一会儿就撕咬起来,几个回合下来,小庄的狗支撑不住了,败下阵来,往村里跑,而黑子紧追不舍。叫声惊动了村里其他的狗,三四条狗冲了过来,同黑子缠咬在一起,黑子不愧为军营出身,毫不畏惧,只身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处于下风。李小明一看大事不好,一声口哨,黑子撤出了战斗,我们带着黑子跑回253院内。回来后,发现黑子几处受伤,抚摸着黑子伤口,大家都很心疼。黑子平时最爱吃鱼,我们就到养鱼池去捞鱼,慰问黑子。这个场景,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1967年暑期,传来了育星学校寄宿制取消,家住市内的同学全部转回市区就学的消息。我清楚记得,那天哥哥和我一同来到学校,他帮我收拾物品,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育星,我要走了,我要离开了。离开这所带给我太多记忆,留下太多故事,让我永远怀念的学校。</p><p class="ql-block"> 当然,育星半军事化的寄宿制生活,不仅给了我美好的童年乐趣,还培养了我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助人为乐的品格;锻炼了我自强自立,不怕吃苦,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了我热爱祖国,尚武崇军,献身国防的信念;养成了我遵守纪律,服从命令,雷厉风行的作风。总之,育星的学习生活对我成长起了决定作用。</p><p class="ql-block"> 近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在诸多反映部队大院子弟童年生活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也许是这些编导有部队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经历;也许他们童年也曾在一个美好夜晚学唱这首歌;也许我们这一代人有相同的思想情感。总之,这首歌成为一首部队大院子弟童年生活的背景音乐,也成了我怀念育星,怀念寄宿制生活,怀念美好童年的音乐记忆。</p><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一晃六十年过去了,我也步入古稀,虽然记忆力差了,但对育星的印象还是那么清晰,操场、老师、同学、岁月,经常会萦绕在我脑海,“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的歌声依然在我心底涌动。</p><p class="ql-block"> 育星,我人生的摇篮,我永远怀念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感恩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年一班 张建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静霞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老师像园丁辛勤地培育我们这些幼苗儿成长。 </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高高的个子,每天穿着朴素大方,乌黑的头发,面容清秀,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似有些严厉,给人一种居高临下不可冒犯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对学生十分负责任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学得认真,玩得开心。她在课堂上严肃认真,下课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踢毽子、跳皮筋,像是我们的大朋友。上课的严厉与下课的玩乐判若两人。 </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讲课生动有趣,站在讲台上用语言和动作清楚地把上课的内容表达出来,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起来,她对教学的认真和对同学们的严格要求,是为了培养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得有一次老师讲完课,作业内容很多,个别同学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她就让这位同学罚站,站着上了一节课。待下课后,她问同学为什么没交作业?原因是,上课没认真听讲,作业不会做。刘老师将他叫到办公室,单独把不明白的作业讲清楚,让他把作业补上。从此这位同学再也不敢上课不认真听讲,并按时完成作业了。 </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的严厉,虽然使有些同学们产生畏惧,实际她对同学们是很关心爱护的。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同学在课间不小心手被树枝划破,流了血。她看见后,马上放下手中的教案,带同学去了卫生所,包扎好后,回到班里继续上课。 </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有了子女,有了人生的经历,对老师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她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是出于对我们的关爱,更是出于一种责任。学校大门两旁柱子上显赫的大标语写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也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把我们这些幼小的树苗培养成才。老师按照学校的要求,规范教学,严格管理。尤其我们是住宿制学校,学习、生活都由老师来管理,老师担待着责任,特别是班主任,她对全班同学更有责任感和责任心。虽然有时可能过于严苛,现在想起来就不难理老师的良苦用心了。 </p><p class="ql-block"> 老师虽然没有像父母一样养育我们,但也是我们成长的指路人。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之恩,终身难以忘怀。我们已近古稀之年,更有感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教过我们的所有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难忘的育星时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年二班 纪苏美 李中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间都去哪了,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可印象深刻的还是在育星小学三年的学习与生活。</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校园,明亮的教室,整齐的桌椅,和蔼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宽大的食堂,按班分区,站立就餐的方式。每周一次洗澡,每周统一换衣服,衣服上都绣名字。寝室宽敞明亮,卫生老师擦地时要用锯末推地,不留死角!</p><p class="ql-block"> 育星小学除了每天八节课,晚上还有晚自习。同学们在学校里除了努力学习文化课外,还参加学校组织的那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少先队队日,大队长罗朝利举少先队队旗,中队长护旗,后面是以班为单位,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出学校过队日。那次是组织学生们到靶场看降落伞。</p><p class="ql-block"> 春天,同学们在教室的房前屋后种下蓖麻籽,每个幼小的心灵里都期盼小小的种子快点发芽破土长大。看日食,捡碎玻璃,用墨汁涂抹在玻璃上,观察日食时的太阳变化。</p><p class="ql-block">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正是我们在育星小学读二级的时候,全校师生欢庆激动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中秋佳节,老师带着每个班级的同学们在校园里围桌而坐,组织赏月。桌上有月饼、水果。印象最深的水果就是葡萄,那可是育星自己葡萄树结的果实啊!一二年级房前的葡萄架,那真的是一道绿油油的风景线哦!</p><p class="ql-block"> 学校还组织了课外特长班,每个同学报一项。记得有乒乓球、旗语、手工等。</p><p class="ql-block"> 校园的操场很大啊,全校师生在这里可以举行各种活动:少先队过队日、举行入队仪式、全校做操、踢足球,两个足球场都能装下。</p><p class="ql-block"> 厉害呀,我的母校!</p><p class="ql-block"> 育星小学,永远在我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怀念在育星小学上学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23日</p> <p class="ql-block"><b>六、后 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后 记</b></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原4688部队育星学校移交地方六十周年,我们编辑了这本《育星学校移交地方六十周年纪念册》。编辑过程中得到育星学校的老师、同学及老师子女的积极支持和大量帮助,他们热心提供历史资料、照片;发动群众,想方设法寻找同学;开动脑筋,积极撰写回忆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这本纪念册如期完成。纪念册是全体育星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体师生为纪念育星学校献上的一份真情。</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们衷心感谢大家的付出,也为我们完成了这件有历史意义的文献而欣慰。 </p><p class="ql-block"> 纪念册记录了1958年到1967年育星学校的情况,前三年在马场道小学部的资料很少,因而主要反映1961年东局子育星学校成立后的情况。纪念册分七个部分:一、前言;二、育星学校校园平面图、效果图;三、校领导、学校组织机构、年级、班级设置及学员名册;四、纪念照片、证件、奖状;五、回忆文章;六、后记;七、附件。经大家回忆,老师花名册以1964年移交地方合影照片为准,75名教职员工基本齐全。同学花名册,共八个年级,十个班,前四届同学基本搜集齐全,四年级以下的班级因年龄小,记忆模糊等原因,搜集到大部分同学,还有部分同学未联系上或未收集齐全。纪念册中搜集到的同学名单共有532人,约占学生总数80%以上(含转入转出同学)。同时,搜集到历史和近期师生纪念照片70余张,证书、证件、奖状15份。老师、同学撰写回忆文章16篇,东局子历史朔源文章1篇。原四年二班裴嘉陵同学绘制了育星学校平面图及效果图。这些资料全面反映了育星学校的基本概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p><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六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学校领导、老师大都年事已高,有的已与世长辞。同学们也都分散在祖国各地,久不联系。因此,资料搜集困难。加之我们组织能力有限,纪念册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疏漏和错误。对此,我们深感遗憾,请大家予以理解和包涵。</p><p class="ql-block"> 纪念册编辑筹备组 </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2日</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六八八部队育星学校纪念册》筹备组成员合影</p><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刘亚明、焦瑞霞、</p><p class="ql-block"> 周江泊、许 铭、王曙光、</p><p class="ql-block"> 刘朝驹、罗庆平</p> <p class="ql-block">附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雏鹰从这里启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一浅析育星小学所在东局子的历史变迁五年一班 周江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怀育星、东局子的情愫,每每想起,童年学习生活的场景,一帧帧一幕幕历历再现,令人激动不已。这或许就是骚客们说的“乡愁”吧,不敢肯定。倒是记下了耕堂老人曾有过“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不甘寂寞,笃心探索起东局子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中叶,经历了二次鸦片战争的摧残,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内外交困,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允许战胜国租借领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从此展开。</p><p class="ql-block"> 1866年8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恭亲王奕訢提出在京城或天津设立机器局,同年10月正式奏请获批。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具体实施。崇厚于1867年3月在天津城东18里贾家沽道北购得土地2230亩,5月正式投入建设。初名军火机器总局,此地兴建总局的火药局(通称东局),并于1870年8月正式投产。(略)</p><p class="ql-block"> (《天津府志》28重修本卷“公廨”)中描绘当年东局的盛景:“巨栋层楼,广场列厅,迤逦相属,参错相望。东则帆樯沓来,水栅启闭;西则轮车转运,铁辙纵横,城堞炮台之制,井渠屋舍之观,与天津郡城遥相对峙,隐然海疆一重镇焉。”</p><p class="ql-block"> 史料说的城东“十八里”不能简单看做距离尺度。其中包含了有东局子前的地名。有证:现今的泰兴南路与成林道交口东北向曾有个前进大队,周边老人一直以来称该地“十五里”。据此推演,东局子的“十八里”则顺理成章。以距离数据做为某区域的标识,说明该区域不曾有村落,且人烟稀少。这是否就是崇厚相中此地的动因?答案是不完全。与东局几乎同时筹建的西局(原259,血研所)紧邻的海光寺,要提一提。1705年高僧成衡在天津建普陀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得到天津镇总兵蓝理的关照。1719年康熙帝南巡驻跸过此寺,并题寺名海光寺。屈辱的“天津条约”在海光寺签约。说这些只为印证官佛的关系紧密。经查找史料,崇厚所购土地是海光寺的寺庙产。同时解开了东局与西局相距之远的谜团。至此东局子的来龙有了大概的脉络。</p><p class="ql-block"> 1870年晚清重臣李鸿章接替崇厚,自此东局子的发展驶上快车道。(略)经多次改扩建,东机器局形成了一个集机器制造,基本化学,金属冶炼,铸造加工,船舶修造等多种综合生产能力的,亚洲第一大军工企业。</p><p class="ql-block"> 在先后兴办电机学堂,水雷学堂,电报学堂的基础上,李鸿章于1880年8月奏请朝廷核准成立“北洋水师学堂”。于东机器局旁另觅土地筹建,并于1881年8月正式落成。</p><p class="ql-block"> 分析以上文字,确定北洋水师学堂不在东机器局内,而东机器局在现今的军事交通学院。有证:2009年院内施工,发掘出炮弹7枚,大炮1门,刻有机器局文字的方砖1块。视线转向河东,即月牙河以西,学院以东,原通信营一线。</p><p class="ql-block"> 要说明河东是李鸿章为北洋水师学堂的选址,首先要明确彼时的河东不在东局的辖区内。东局的水系成为解答的切入点,抽丝剥茧,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史料称:建成的东机器局俨然一座城堡,四角筑有阙楼,护城河环绕周围(附对应照片)。上世纪五十年代护城河依稀可见。学院东的护城河现已成万东小马路。通信营一线不在其内。另一佐证:建设中的东局裁弯取直,疏浚加宽了原泄洪沟(贾家沽道引河),后称月牙河。使之具备了货物运输的通航能力。并辟水道直达东局。东护城河应是理想水道。学院靠近东围墙曾有一莲花池,一直与墙外的护城河连通。有理由相信这池是曾经的货运码头。施工发掘出的历史物件大概率是在莲花池遗址发现的。此信息反向证明了莲花池的存在年代。</p><p class="ql-block"> 关于河东的说辞,是当地百姓流传已久的。此地除月牙河有名称外,众多的沟渠池塘概无名称。称这条兼具运输功能的护城水道为河,不难想象当年它的繁忙与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东局是东机器局的简称。天津人说话“掐头去尾删中间”是出了名的。津腔说东局,重音在局字,且上扬拉长。麻烦了,嘴儿噘出去收不回来,还半口气。按津腔规律加儿字,东局儿满解。可它忒市井,上不得庙堂。不知哪位爷一拍脑门;加子。还真赢得了满堂彩,官民认可,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对东局子的认知是渐进的。最初它是官办企业名称,仅具备名称属性。随影响力的扩展,逐渐有了地域属性。期间名称属性不变,地域属性不断扩大。1900年的庚子事变,东局子在战火中毁于一旦,夷为废墟。东机器局的名称属性戛然而止。所幸东局子的地名留存下来。感谢这位不经意间为东局+子的爷。</p><p class="ql-block"> 话题回到北洋水师学堂。张焘在其《津门杂记》中描述北洋水师学堂:“堂室宏敞整齐,不下一百余椽。楼台掩映,花木参差。藏修游息之所无一不备。另有观星台一座,以备学习天文者登高测望。可谓别开生面矣……。”从这里走出了谢葆璋,黎元洪,张伯苓,萨镇冰以及长期任学堂总教习,翻译进化与伦理即《天演论》的严复。</p><p class="ql-block"> 细心的朋友知道,此地还流传有“营盘”一说。概指成林道北,月牙河西的各营区。最早要追溯到1902年法军强占东局子。庚子事变后,外国占领军在津成立都统衙门。法军调来曾参加中法战争的远征军十六步兵团。紫竹林营区容不下,于是强行占领东局子,辟为营区。我们看到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多为法军建设。</p><p class="ql-block">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少帅张学良在东局子建飞机场。史料称紧邻法军营区。1926年被法军吞并。因所得资料少,且不能相互佐证,故无法确定其准确位置。</p><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了东北全境的日本开始蚕食华北。在天津除海光寺兵营外又开辟了东局子营区。法军在二战时微妙的法日关系中于1942年黯然退出东局子。</p><p class="ql-block"> 期间的1932年,由华商集资在东局子开办“万国跑马场”。现今卫国道北的区域内是当年赛马的圈养地。之后俗称的“马场营房”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29日29军张自忠部对东局子机场发动袭击。炸毁炸伤日军飞机十余架,大大提振了华北军民抗击侵略者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日军投降后,美军曾暂驻东局子。后移交给国民党军。平津战役中,四野44军一部解放了东局子。</p><p class="ql-block"> 1961年,在原北洋水师学堂的遗址上一所军队干部子弟寄宿制学校育星小学诞生了。军事化的管理,科学化的教育以及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为祖国花朵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p><p class="ql-block"> 回望百五十余年的东局子,它创立及参与创立多个第一:亚洲第一大军工企业;第一条通话线路——东局子至河北区直隶总督府暑;第一条自主铁路——唐胥铁路延长到津。逞一时风气之先。</p><p class="ql-block"> 东局子史在历史长河中如浪花一朵,它饱含了民族的屈辱,先贤的励精图治;浓缩了华夏近现代的精华。和平年代它曾默默地目睹我亲爱的同学们在此学习生活,并由此走向社会的广阔天地。我为这一切感到由衷的荣幸与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理成文于2024年3月18日</p><p class="ql-block"> 本文除信史外,多为个人观点。诸君当以批判眼光视之。</p><p class="ql-block">(附各时期东局子图片)</p><p class="ql-block">图片摘自网络,感谢图片的所有权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