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1953年父亲徐子鹤与宋大仁、戈湘岚、丁陇合作绘制的《中国伟大医药学家画像》<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东周·扁鹊(秦越人)、汉·仓公(淳于意)、汉·华佗、汉·张仲景、晋·王叔和、晋·皇甫谧、晋·葛洪、南北朝·陶弘景、隋·巢元方、唐·孙思邈、唐·王焘、唐·鉴真和尚、宋·钱乙、金·刘完素、金·张子和、金·李东垣、元·朱丹溪、明·李时珍、明·张景岳、明·王肯堂、明·吴又可、清·叶天士、清·王清任、清·吴尚先)</span>24幅画像。</p><p class="ql-block">1955年4月由大中国图片出版社出版,1959年上海卫生出版社、1963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再版。</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同年又与宋大仁合作画的<b>四幅“李时珍事迹图”,被选入第二届全国美展,并被推荐为全国巡回展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4位中国伟大医家画像及人物介绍</b></p> <p class="ql-block"><b>扁鹊</b>(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原名秦越人,渤海郡鄚县(今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人。战国时期医学家,中医利用切脉诊断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p> <p class="ql-block"><b>淳于意</b>(约前215年—约前140年),古代医家名,别名仓公。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后因故获罪当刑,其女缇萦上书文帝,愿以身代,得免。《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p> <p class="ql-block"><b>華佗</b> 約生於公元141-208年左右(漢顺帝永和中——默帝建安13年左右) 為外科聖手 </p><p class="ql-block">華佗,號元化,東漢末年,沛國譙人(今安徽亳縣),精通醫術,尤其擅長外科,凡是針灸易藥所不能奏效的疾病,他便使用麻醉法,先飮以麻沸散,然後施行手術,能够割除病灶,滌胃湔腸,縫合後,敷上藥膏,不久卽可癒合,在我國外科學上:有空前的成就。創“五禽戲”,模仿動物生動活潑的姿態來鍛鍊身體,作爲保護人體健康的重要要方法之一,其積極意義,在今天仍有它極大的價值。</p> <p class="ql-block"><b>张仲景</b>(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b>王叔和</b>,名熙,以字行,高平人(今山东省邹城)。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王叔和性格沉静,博好经方,且熟悉修身养性之术,尤擅长于脉学之理。著有《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书中总结脉象24种,又论述三部九候,寸口脉等,对古代的脉学影响甚大。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氏重新加以编次,将《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始于王氏,使之不可湮没。后世虽有人对他的整理加以非议,但多数人认为其功不可没,张仲景之学借王氏之编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来。另著有《论病》六卷,未见传世。</p> <p class="ql-block"><b>皇甫谧</b>(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或今宁夏彭阳县,有争议)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义马市)。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晋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挚虞、张轨等都为其门生。</p> <p class="ql-block"><b>葛洪</b>(约283年-约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时期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科学家。</p><p class="ql-block">葛洪撰有《玉函方》一百卷(已佚)和《肘后备急方》三卷。《肘后备急方》共有86篇,虽经梁代陶弘景及金代杨用道补缺增益,但现存《正统道藏》本仅存68篇。除此之外还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等作品。整理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炼丹术,撰写炼丹著作,成为炼丹史上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其著作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化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p> <p class="ql-block"><b>陶宏景</b> 生於公元452-536年(宋文帝元嘉29年一梁武帝大同2年) 審訂中藥的第一人。字通明,劉宋時丹陽秣陵人,活到85歲。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在天文、地理、藥物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而於藥物學貢獻尤大。我國最早的藥書“神農本草經"經過漢獻帝、晉懷帝兩個時期的離亂失散,只螣了四卷。魏晉以以後,經過華佗的門人吳普、李當之等增減,轉輾傳抄,缺失舛誤,極爲嚴重。宏景根據當時本草經所存在的這些缺點和錯誤,參考有關圇籍,加以整理和研究,確訂“神農本草經”三百六十五種鳥主外,還增加名醫副品三百六十五種,合爲七百三十種,撰成“本草經集註”,加上敘錄,合爲七卷,於是就成爲隋唐以後一部有條理、有系統、内容豐富的本草學名著。此外宏景還著有肘後百一方三卷,効驗方五卷。這些科學的成就,對祖國醫學的進步,貢獻是很大的。</p> <p class="ql-block"><b>巢元方</b> 約生於第六世紀後半期時代?他的著作成於公元610年 為病原學的創作者 </p><p class="ql-block">巢元方、不知何郡人,隋煬帝大業中,爲太醫博士,撰諸病源候總論五十卷(成於 610年),專說病原、證候,不載方藥,分病原篇67門,列證候1720節,大體分:門爲病名,論爲病證。其中對於内科病記載特詳,計39 門,佔全書一大牛牛,其餘是五官科、外科、婦科和小兒科的病。認病很深刻:當時稱爲風病,都是描述腦神經病;對傳染病的鑑別,很有見地,所記天花(按天花巢氏稱鸡Š登豆瘡,後來誤刊登豆瘡爲登豆瘡)和麻疹(時氣發斑),篇世界上最早能鑑別這兩個病的女獻(亞拉伯人在第9世紀始能鑑別之,比中國落後2000多年);其次對腺鼠疫(恶核),細菌性痢(熱痢)和阿米巴性痢(冷痢)在此時起始記載,全是卓越的貢獻;麻風重要症候也有清楚的記述;眼病微候如結合膜炎、内障、夜盲等已能診斷;佝僂病也是最早記載。以上略述一二,可知巢氏比仲景稚川的所見更廣,所論亦較詳。巢氏鸟病原學的創作者,影響於我國警學者至大,至今仍爲中醫經典著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b>孙思邈</b>(58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区)人。唐代医学家、道士,中医医德规范和大医精诚的制定人。</p><p class="ql-block">孙思邈不仅精于内科,而且擅长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在中医学上首次主张治疗妇女儿童疾病要单独设科,并在著作中首先论述妇、儿医学,声明是“崇本之义”。他非常重视妇幼保健,著《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在他的影响之下,后代医学工作者普遍重视研究妇、儿科疾病的治疗技术。</p><p class="ql-block">孙思邈非常重视预防疾病,讲求预防为先的观点,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并提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他提倡讲求个人卫生,重视运动保健,提出了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p> <p class="ql-block"><b>王焘</b>(670年-755年),处于盛唐时代,今陕西省郿县常兴镇王家台人。王焘是唐代著名的医家,是中医发展到唐代的集大成者,他思想独特,不存个人偏见,博采众家之长,达到了极高的境界。</p><p class="ql-block">他不仅对《千金方》、《肘后备急方》之类的著作仔细研究,还对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影响较大的著作加以收集整理,如陈延之的《小品方》、张文仲的《张文仲方》等医著。除此之外,对民间单、验方也并不排斥。书中共收载了6900多首方剂,每一门都是以《诸病源候论》的条目为引,再广引方剂。每一首方,都注明了出处和来源,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许多散佚已久的医书,也都是在这部著作中看到大致内容的。王焘对于方剂的收载,不仅广引博采,而且精挑细选。现在看来,当时收载的许多治疗方法和方剂,都十分切实可用。而书中记载的治疗白内障的金针拔障术,是我国历史上对这种方法的最早记载,且这种方法,现今仍被沿用。</p> <p class="ql-block"><b>鑑眞和尙</b> 生於公元688-764年(唐武后垂拱4年-代宗愿2年) 傅中醫於日本,日人算他爲日本的神農。 </p><p class="ql-block">鑑寘和尙,爲揚州江陽(今江都縣)人,活到77歲。俗姓淳于,是辯士淳于髡的後人人。開元21年(733)日本僧榮叡,普照等隨唐大使来留學,天賓元年到達揚州,時鑑具在揚大明寺講經,日本儈堅請鑑具和尙東渡傳法,曾先後凡凡五次,歷時十載。天實十二年(公元753年)冬十月,日本大使藤原清河等到揚近光寺,再爲懇請東渡。鑑眞乃與高徒35人,乘副使大伴胡萬之船,,同年11月抵日本,創唐招提寺(寺在奈良郊外),廣傳戒律,勅授傳燈大法師位。鑑眞精醫學,因治療日本光明皇太后病獲效有功,赠大僧正,賜苒前水田100町。時彼邦人士,不知中國藥物,更不知其偽,乃勅令辨正,鑑眞辨之無一錯誤,醫道大行於彼邦,世傳鑑算上人秘方;醫藥二界目爲"日本之神農",並祀其像。飲水思源,日本醫學的發達,其基礎可謂得力於鑑具和尙。</p> <p class="ql-block"><b>钱乙</b>(1032年-1113年),字仲阳,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宋代儿科医学家(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p><p class="ql-block">钱乙深耕儿科六十年,在小儿体质学说、四诊合参独重望诊、五脏辨证等方面颇具成就。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后人视《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p> <p class="ql-block"><b>刘完素</b>,字守真,河北河间人,刘完素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即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间,25岁开始学医,一生有较多著述,主要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172年)15卷,《素问玄机原病式》(1186年),《内经运气要旨论》(即《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1186年)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三消论》《附《儒门事亲》》,《素问药注》(已佚),《医方精要》(已佚),其他托名刘完素的著作还有《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河间刘先生十八剂》、《保童秘要》、《治病心印》、《刘河间医案》等。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为后世所称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医家。</p> <p class="ql-block"><b>张子和</b> 金代医学家名张从正(公元1156年—公元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代医学家,四大名医之一。睢州考城张老庄(今兰考县小宋集北四里北沙岗)人。</p><p class="ql-block">张从正私淑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法做出贡献,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攻邪派”的代表。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儒门事亲》等。</p> <p class="ql-block"><b>李東垣</b> 生於公元1180-1251年(金世宗大定20年一元惠宗1年) 金元四大家之一;倡人以胃氣爲本說,後世稱爲補土派。 </p><p class="ql-block">李東垣、名杲、字明之,晚年自號東垣,具定人,活到72 歲。家富有,幼時郎好醫學,當時易州張元素以醫名燕趙間,乃捐千金從他學,不數年盡得其術。張元素治病不用古方,常謂:“運氣不書,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張元素奥劉完素生在同一個時期,元素反對完素好用解熱劑和潟下劑的偏向。東垣自然也跟着反對劉氏學說,主張疾病的原因,除了氣候變化(外感)以外外,還有飲食不節和積勞成疾(內傷)兩個致病的大原因。東垣與張子和也是生在同一個時期,因爲各人主張不同,所以彼此在著作上辯論極烈。東垣於1247年著内外傷辨惑論,主張“人以胃氣篇本",1249年又著脾胃論,有“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胃虛,臓腑經格皆無所受氣而俱病”。又稱古之汗、吐、下篇瀉法,脾胃有病,誤用潟法,則可以致死。反對張子和學說,主張用營養法以治病,認爲人的营養來自胃,所以主張健胃才可以使病不生,在病中營養好的也可以自然地好轉,提倡甘温一類的藥品,發明補中盆氣及升陽散火法,後世稱他鸟補土派。他較攻下派用藥鸟穩健,頗得後世醫家擁護。這是中國醫學思想上的一大變革,也是治療學上的一大進步。</p> <p class="ql-block"><b>朱震亨</b>(1281~1358年),男,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震亨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p> <p class="ql-block"><b>李時珍</b> 生於公元1518-1593年(明正德13年萬腰21年) 集明代以前藥物學的 的大成 </p><p class="ql-block">李時珍、字東壁,晚號頻湖山人,湖北斬春縣人,活到76 歲。他的父親名言聞,是一位有有名的醫生,時珍 14歲補諸生,20歲那年曾患肺(骨蒸),由其父治愈,後又師事理學名家顧日巖兄弟,因而精通理學。但三大鄕試,都未考中,30歲後棄儒學醫,繼承父業,尤喜與勞動人民治病,醫術精深,名重一時,楚王府聘他做奉祠正,掌管良醫所;後當太醫院判,不一年,卽告歸,專心從事著作,曾著有醫書十餘種,現存瀕湖脈學(1564)奇經八脈考(1572)和本草綱目(1578)三種。其貢獻最大的,要算是他所編著的本草綢目,從1552年起到 1578年止,前後凡經26年,其後又經過十年以上的修改,直到他死後三年卽1596年始行出版。他這樣不畏勞苦,不畏險阻的長期堅苦奮鬥的的精神,實在值得後人效法的。本草網目一書曾被譯成英、美、法、德、日、俄、等文字,成爲舉世皆知的中國藥學文獻。傳到了世界各國,尤其歐洲植物學受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李時珍在國際上有崇高的科學地位。</p> <p class="ql-block"><b>張景岳</b> 約生於公元1561-1639年左右(明嘉靖40年一崇祯12年左右) 篇溫補法的 倡導人 </p><p class="ql-block">張景岳、名介賓、字會卿,山陰人,活到78 歲。性情端靜,十三歲隨父至京師,學醫於金英,盡得其傅,其醫效法李東垣、薛立齋,喜用熟地黄,因此人都呼他爲張熟地。其於醫學,嘗謂金元以來,劉守其立諸病皆屬於火之論,朱丹溪立陽有餘陰不足,及陰虛火動之論,後人拘守成法,不能審求虚實,塞涼攻伐,動輒貽害,所以需要力救其偏。他又說人之生氣,以陽為主,難得而易失者爲陽,既失而難得者亦爲陽,因而專用溫補爲宗,以糾正以上的弊端。他總結了百家醫論,參以自己心得,著類經一書(成於1624年),凡42卷,歷40年而成。他的著作很多,還有:傅忠錄、脈神草、傷寒典,雜症謨、婦人規、小兒則、痘疹詮 外科鈐、本草正、及古方八陣,新方八陣等,後人合刊為景岳全書 64 卷。張氏爲溫補法的倡導人,影響於後世醫學很大。</p> <p class="ql-block"><b>王肯堂</b>(1552年-1613年),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又号念西居士。明代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南京刑部右侍郎王樵之子,山东按察副使王皋之孙。中国明代大臣、医学家。</p><p class="ql-block">其所著有的《证治准绳》44卷,论及的科目和病种十分广泛,每一证先综述历代医家治验,后阐明己见,条理分明,目立论平正,不偏执干一家,故广为流通,多为后人所习用。还有《肯堂医论》3卷是其在内科杂病,妇科治验方面的临证心得和对医学的评论。所辑刻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收集了自《内经》起至明代以前各朝较有代表性的医著44种,为现存较有影响的医学从书。</p> <p class="ql-block"><b>吴有性</b>(1582年~1652年),字又可,号淡斋,汉族,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温疫学派”的创始人。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有《温疫论》一书,开成了一套温热病的辨证论证方案。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传染病医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p> <p class="ql-block"><b>叶天士</b>(1666年,一说1667年—1745年),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居上津桥畔,故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四大家”之一。叶家世代业医,其高祖叶封山自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祖父叶时,甚通医理,父亲叶朝采,益精其术。叶天士自幼耳濡目染,也有志于此道,少时即受家学。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p> <p class="ql-block"><b>王清任</b> 生於公元1768-1831年(清乾隆33年道光11年) 追求真理,長期觀察 屍體内臟,改正古人錯誤。 </p><p class="ql-block">王清任是中国清代的一位注重实践的医学家,他对祖国医学中的气血理论作出了新的发挥,特别是在活血化瘀治则方面有独特的贡献。他创立了很多活血逐瘀方剂,注重分辩瘀血的不同部位而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他的方剂一直在中医界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经临床实践验证,疗效可靠。</p> <p class="ql-block"><b>吴尚先</b>(1806-1886),清代医学家。名樽,原名安业,字尚先,又字师机,晚号潜玉居士、潜玉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p><p class="ql-block">所著《理瀹骈文》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外治专著,对中医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提出了外治法可以"统治百病"的论断,被后世誉为"外治之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想看更多内容请至徐子鹤书画艺术作品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