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_人文风景篇(大昭寺)

时光滚动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布达拉宫,用过了午饭,我们乘车来到了大昭寺。在藏民心中,素来是先有大昭寺才有拉萨城的。大昭寺就是拉萨城的中心,也是藏民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外景</p> <p class="ql-block">据说大昭寺是为安放尼泊尔尺尊公主带来的八岁释迦摩尼等身像而建立的。</p><p class="ql-block">公元七世纪的藏王松赞干布,为了选址大昭寺,策马抛出手中的戒指,。戒指扬起一道弧线掉入湖泽,就确定了大昭寺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在湖泽上建寺庙,几次都没有成功。后来博学多才的文成公主用易经推算,当时西藏的整个地貌就像一个罗刹女。大昭寺的位置更是罗刹女的心脏,所以必须在罗刹女的十二关节处同时建造寺庙,才可以镇得住魔女。</p><p class="ql-block">此后,藏王松赞干布,命令千只白山羊从山上驮土,将湖泽添平,才建立起了今天的大昭寺。当然,这只是一个传闻。</p><p class="ql-block">可是大昭寺供奉的佛祖等身像确是真的。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住世时共建造了三尊佛祖等身像,并且佛祖亲自为这三尊等身像开光加持。这三宗佛祖等身像分别是:八岁佛祖等身像、十二岁佛祖等身像和二十五岁佛祖等身像。其中的两尊:一尊来到了尼泊尔是八岁佛祖等身像。另一尊由古印度流入中原直至大唐的是十二岁佛祖等身像。两尊佛像伴随着两位不同国家的公主的和亲出嫁,都来到了西藏的拉萨。并为安放这两尊佛像,先后建设了大小昭寺。只是后来,武则天时期,大唐与吐番交恶,为了防止唐军抢走十二岁佛祖等身像,当时的吐番君臣将佛祖十二岁等身像藏匿于大昭寺内。并在藏匿佛祖十二岁等身像的外墙上面画了文殊菩萨的画像。(武则天是文殊菩萨转世)随着大唐和吐番的重新修好,在金城公主再次和亲吐番的时候,大小昭寺的两尊佛祖像发生了对调,原来放在小昭寺的十二岁佛祖等身像现在安放在了大昭寺。</p><p class="ql-block">这两尊佛祖等身像不仅仅是因为他历史和文物价值,更因为他是距今两千五百年保存最完好,由佛祖亲自开光加持的最早的佛祖圣像,在全世界佛教徒心中,觐见到了这两尊圣像,就等同于拜见到了佛祖本尊。</p> <p class="ql-block">佛祖十二岁等身像(来自于网络里面不让拍照)</p> <p class="ql-block">全民信教的藏民族,是一个有信仰和虔诚的民族。听藏民讲,磕长头去朝拜大昭寺的佛祖,就是用身体去丈量与佛祖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遍布这样虔诚的教徒。</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内是不让拍照的。现在也只能随着导游讲一讲大昭寺内的历史传闻。</p><p class="ql-block">进入大昭寺,在大昭寺主殿的左手边,可看到一个半人高的青石瓮,据导游讲,石瓮是当年修大昭寺时留下的,石上的小孔,直通湖面,俯首石瓮,贴耳小孔,可以听到湖里野鸭的叫声。我们每个人都过去听了听,但谁也没有说什么,因为导游告诉我们,无论你听到还是没有听到,都不要讲出来。</p><p class="ql-block">上了二楼,我们近距离的看到了大昭寺的金顶,导游跟我们讲最好不要拍照。所以挺遗憾的,没有留下影像。</p><p class="ql-block">进入二楼的正厅,按顺时针的方向走过。我们看到了各类不同的佛身。也看到了供奉的十二岁佛祖等身像和藏民供奉的十世班禅大师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从大昭寺出来以后,我们悠转了八廓街。藏族民众拉萨市的转经活动都是以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为中心而进行的。有内廓,八廓和林廓之说,现在的“八廓街”更商业化一些。路的两边都是琳琅满目的商店。但更多的还是转经的佛教徒和游客。</p> <p class="ql-block">看着磕长头的藏民心里就想,一个人如果有了追求的目标,心也会变得坚定、虔诚,生活就充满了意义,这就是“心有归属”的神奇力量,如果这种力量用于追求众身平等,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一个有人格有追求的美好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