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鸳鸯,是雁形目鸭科鸳鸯属的鸟类。鸳指雄鸟,鸯指雌鸟。英文名为“Mandarin Duck”(即“中国官鸭”)。鸳鸯是体型娇小(40厘米)而色彩艳丽的一种鸭类。</p> <p class="ql-block">鸳鸯雄鸟外表极为艳丽,有醒目的白色眉纹,金色颈背部长羽以及拢翼后可直立的独特的棕黄色炫耀性"帆状饰羽",这是鸳鸯的一个显著特征。</p> <p class="ql-block">雄鸟的非婚羽似雌鸟,但嘴为红色。还未长出标志性的尾帆。</p> <p class="ql-block">同绝大多数鸟类一样,雌鸟相对于雄鸟不甚艳丽,身体呈亮灰色,但独特而雅致的白色眼圈及眼后线倒也增添了几分妩媚。</p> <p class="ql-block">鸳鸯是杂食性的动物,食物包括植物的根、茎、叶、种子,还有蚊子、石蝇、蠡斯、蝗虫、甲虫等各种昆虫和幼虫,以及小鱼、蛙、喇蛄、虾、蜗牛、蜘蛛等动物。食物的种类常随季节和栖息地的不同而有变化,繁殖季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冬季的食物几乎都是栎树等植物的坚果。</p> <p class="ql-block">每天晨雾尚未散尽的时候,它们就从夜晚栖息的丛林中飞出来,聚集在水塘边,在有树荫或芦苇丛的水面上漂浮、取食,然后再飞到树林中去觅食,大约一、二个小时后,又先后回到河滩或水塘附近的树枝或岩石上休息。</p> <p class="ql-block">在饱餐之后,返回栖居之处时,常常先有一对鸳鸯在栖居地的上空盘旋侦察,确认没有危险后才招呼大群一起落下歇息。如果发现情况,就发出“哦儿,哦儿”的报警声,与同伴们一起迅速逃离。</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飞回到离水域不远的河边树丛中或土坑、岩洞里去睡觉。睡觉时将头插在翅膀下边,用一只脚站立,有时它们还会在水面上漂浮时打盹。</p> <p class="ql-block">鸳鸯一般生活在针叶和阔叶混交林及附近的溪流、沼泽、芦苇塘和湖泊等处,喜欢成群活动,一般有二十多只,有时也同其它野鸭混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鸳鸯生性机警,极善隐蔽,飞行的本领也很强。</p> <p class="ql-block">鸳鸯多在食物丰盛,取食方便的地方越冬,每年早春2月的时候,它们就开始寻觅配偶了,找到“知音”以后,就成对活动于水田或栎树林中,偶尔也到水塘中活动。</p> <p class="ql-block">鸳鸯戏水时伸头曲颈,在水上随波逐流,有时也用两翼击水,上下翻腾,拍出亮晶晶的水花。</p> <p class="ql-block">到了4月,北方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它们就急不可耐地飞越平原和高山,千里迢迢地来到我国东北的长白山等地繁殖。</p> <p class="ql-block">一到繁殖地点,立刻就开始进行营巢活动。它们的巢都筑在老龄的水曲柳,大青杨等大树的树洞里,树洞离地面很高,一般为10~18米。洞内垫有木屑,上面铺着亲鸟的绒羽。</p> <p class="ql-block">5月末开始产卵,每窝产7~12枚淡黄绿色的卵,孵化期为28~29天,整个孵化过程都由雌鸟承担。</p> <p class="ql-block">刚出壳的雏鸟只在巢中停留几天,就准备离巢了,开始时亲鸟在洞中“嗤啊,嗤啊”地鸣叫,鸣声又细又急,一直持续1个小时之久,然后亲鸟先从树洞中飞出来,落到树下的水中,并且继续不停地鸣叫,这时雏鸟们才伴随着“叽叽”的叫声,慢慢地爬到洞口,一个接一个地从高高的树洞中跳到下面的草地上,并很快地跟随着亲鸟下水游泳,这时常常见到亲鸟们带着6~7只雏鸟,在河边柳树下活动。雏鸟渐渐长大了,雄鸟和雌鸟便开始进行换羽,为前往越冬地的长途迁徙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9月末至10月初离开繁殖地向南方飞去,迁徙时常结成10只左右的群体,有时也多达50只以上。</p> <p class="ql-block">到了翌年的3月末至4月初,又陆续迁回北方的繁殖地方。</p> <p class="ql-block">鸳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