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风光140一一中山公园3

老齐

保卫和平坊坐落于中山公园南门内,是一座宽17米,高10.9米,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的青石牌坊。牌坊正中镌刻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镏金的大字。碑坊原建在东单北大街北西总布胡同西口外的大街上,原名叫“克林德碑”坊。<br>克林德之死成为列强向清政府进行威胁、讹诈的借口,他们把此事列入《议和大纲》的补充条款,要挟清政府要在克林德被害处树立与其品位相当的铭志碑坊。北京当年6月至1903年初按德国要求,在东单北大街上建了与街同宽的这个石碑坊。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协约国的提议下,将碑坊移建到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内,改为“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左右石匾分别刻有移建时间,西边刻有公历“一千九百十九年三月十五日”,东边刻“中华民国八年三月十五日”。1952年,为了纪念在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将“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更名为“保卫和平”坊。 中山公园古树名木以柏树为主,按类别可以分为侧柏和桧柏,共计602株,此外还有4株古国槐和6株名木云杉。园内古柏大多为明代初修建社稷坛时种植,采用坛庙园林的种植手法,围绕坛墙四周规则排列,株行距统一,纵横排列。南坛门外的粗壮古柏为辽代兴国寺的遗物,历经千年,故称“辽柏”。中山辽柏是北京有记载的最古老的柏树。 位于唐花坞西侧。亭内有一块石碑和八根刻有文字的石柱。石碑高六尺,宽五尺,厚一尺,正面刻有晋永和九年《兰亭修褉图》及《题记》,阴面刻有清高宗御制诗,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中的一个景点,1917年从圆明园购买运来。为保护文物,添置景观,在坛外仿圆明园“兰亭”之形建造。亭面阔5间,进深3间,为七檩歇山、黑筒瓦过陇脊屋面,单檐,四周围廊,檐柱间下设木坐凳,金柱间安装门窗,台明南、北两面筑三步如意台阶。1924年修建长廊时,该亭东、西两端与长廊衔接。“文革”初期,“红卫兵”增曾勒令拆除此碑,公园管理处为保护文物,用三合板木罩护住碑体,木罩外涂漆做成毛主席语录牌才得以保存。1971年公园恢复景观,将在“社左门”内存放了30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兰亭八柱”清理出来,与碑一起重建兰亭八柱碑亭。新建亭子位于唐花坞以西,连接长廊的西端,攒尖重檐,孔雀兰琉璃瓦屋面,上有黄色宝顶,斗拱为上檐7踩,下檐为3踩,檐柱为八棱水泥柱,金柱为原石柱,亭中树碑屏。亭子台基高0.58米,南、北设垂带台阶各四步,东面与长廊相接,檐柱为红色,一字枋心旋子彩画,建筑面积101.57平方米。亭子南额方之上悬清高宗御题“景自天成”、“引派涵星”匾。<br>“兰亭八柱”上所刻的是我国历朝书法大家柳公权、虞世南、楚遂良、董其昌、冯承素及乾隆帝临摹的《兰亭集序》帖。2009年公园加玻璃罩予以保护 唐花坞始建于1915年,当时为砖木结构,建房14间,整体为飞燕展翅形式。1936年、1964年先后多次修缮,1970年因园内重点工程拆除了其前面的山石,1992年5月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后的唐花坞保持了原有的飞燕展翅造型,两翼屋面加高,方便采光,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整组建筑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屋面脊吻、蹲兽皆全,下饰红柱、红门窗,盝顶中间和重檐之间镶彩色玻璃。南面为正门,悬挂着董寿平手书“唐花坞”匾额。门内中央有一涵水石1座,产自易县西陵山中,石上长有绿苔非常可爱。涵水石后有一座似桥状廊子,红漆门楼,门楼上悬挂一块“玉堂富贵”匾额。东、西两侧各建8间花房,为半壁式,两端均有门。<br>取名唐花坞的原由是:“唐”与“煻”通,“煻”是用火烘焙的意思。“唐花”,即是在暖房里培育的花,亦叫“堂花”。《燕台口号一百首》有句云:“最是唐花偏烂漫,却烘地窖借春开”。唐花坞是公园内常年展览花卉的地方,多年来公园运用花期控制技术,使牡丹、梅花、迎春花在腊月同时开放,成为京城花事一景。 中山像位于“保卫和平坊”正北处,铜像高3.4米,重1.8吨。基座高1.6米,为黑色大理石贴面。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书写的“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鎏金题字。纪念铜像是1983年3月由54位北京市政协委员提案,为纪念孙中山逝世六十周年而立。经北京市委批准,1985年初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决定推荐市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竹韶主持设计,北京机电研究院铸造所铸造。基座制作由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完成,铜像广场绿化由北京园林设计所设计,中山公园施工。1986年11月12日举行了落成揭幕式。铜像为孙中山站立姿势,形象逼真的表现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伟大民主革命家的领袖风度。 拜殿(中山堂)位于祭坛北,是社稷坛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拜殿,面阔5间,进深3间,歇山黄琉璃瓦屋面,饰金龙合玺彩画。台基高0.87米,建筑面积950.40平方米。是皇帝祭祀日遇风雨行礼的地方,据载明代以前历代社稷坛均不设拜殿,明太祖朱元璋觉得这样有失帝王威仪,便下旨兴建拜殿。《北京古建筑》一书载:“史料中未发现被毁或重建的记录,可能是北京现存明代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因此,也是重点文物保护建筑。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曾在这里停灵,1928年河北省政府和北平特别市政府决定将拜殿改为中山堂。新中国成立后在这里先后召开过四届、十二次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每年3月12日和11月12日首都各界人士都要在此隆重举行孙中山诞辰和忌辰活动。 社稷坛祭坛(五色土)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内坛核心区,正方形、三层,高0.96米,上层周长15.95米,中层周长16.9米,下层周长17.85米,四面各设四步台阶,青白石砌筑。上层按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铺设五色坛土,俗称“五色土”,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坛台中央立“社主石”,亦称“江山石”,社主高三尺五寸,上锐处中高四寸二分,下方一尺五寸五分,埋入土中,与土平。皇帝把“社稷”看作为国家的象征,并认为受命于天,为了祈祷丰收,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来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师、献俘、旱涝灾害等也要到此祈祷举行仪式。坛台四周建有矮墙,也称壝垣。壝垣总周长230.4米,高1.36米,厚0.65米,明朝初建时是用砖砌墙,后涂上青、赤、白、黑色。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将壝垣改为用四色琉璃砖、瓦砌成,与坛台相呼应。壝垣四面各有一个棂星门,白石筑成,门洞高2.8米,宽2.55米,门柱高5.45米,门槛高0.18米,每门原有棂星式朱漆门两扇,今日已无存 文字资料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