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上午突然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她略带悲伤的语气告诉我,我们共同的一位朋友:谢大哥走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瞬感一片空白、久久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记忆中他是那么豁达、那么亲切,他才结束工作生涯不到2年的光景。甚到他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退休时光就这样走了!一直认为像他这样的好人,应该长命百岁才是。</p><p class="ql-block"> 可事实上,他却真真切切地走了!他去了一个先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去了一个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p> 斯人已矣、追思缅怀! <p class="ql-block">回忆与他交往的种种,记忆仍然停留在2019年8月。记得那次我刚从他们越南工厂拜访完回来,我特意过去他们惠阳工厂向他汇报下越南行的一些工作。那天天很热、我到达工厂的时候,他刚好骑自行车从厂区巡视完工作回来。似乎是见到我过去了,他立即放置好自行车便高兴的领我去他办公室坐坐。来到办公室他顾不上拭去满头的大汗,便忙着张罗给我泡上一杯热茶,然后就随性的坐在沙发上同我攀谈了起来。是的,是“随性”,我们之间的相处并没有那种客户与供应商间的生份,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大家也更喜欢与他的这种舒服的相处方式。他问了问我越南之行的收获,由于他们工厂已准备举厂搬迁至越南平阳,所以他也建议我是否考虑可以一起去越南继续发展。聊天中他总会设身处地的给我各种合理建议、也会帮忙剖析越南发展的机遇和风险。总之和他在一起聊天,总能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p><p class="ql-block"><br></p> 我们聊天的话题很广,广到他除了讨论业务上一些产品专业上的问题外,闲瑕之时他还会带邀一起到他们工厂的户外吸烟区,抽会烟唠唠嗑。偶尔跟我分享一些有关他家族及家庭往事、趣事以及他的一些过往经历。也会谈起他退休后如何打发闲时时光。聊得兴起时,也会相互开开玩笑。交往间他就像一位十足的邻里大哥一样,是那样的亲切、平易近人。曾经与他交往时,有时我也在想他之所以愿意同我分享这些点点滴滴,无非是一个远离海岛和家人的台湾老人,需要一个知心的听众来排解内心的孤寂。可现在细细想来,他却是实实在在把我当成了一个小弟教导着、支持着我的成长。而我却并未能为他做点什么,只记得当时聊得很开心,不曾想2019年我们的这一聚,竟成了永别。每每想到此处 悲恸难掩!<br> 伏窗静思,时光的相册在不禁意间被逐一翻开!思绪也一瞬间被拉回到与他相识的画面。 我口中的这位谢大哥本名谢忠明、地道台湾新竹人。虽然我们叫他大哥,但他并非我们同龄人,年纪其实与我的叔辈相仿。算算到今年应该有近70岁。应该是性格所致,尽管当时他是公司的管理部顾问(资历相当于副总级),俗称台干。但他生活中并不愿别人称呼他的职位,反倒喜欢大家称他为大哥。他说这样比较亲切,没有距离感。这是我在后来的接触中才知道的。 初识他的时候是2009年,那时因为业务上的机缘他带了两位同事来我们的办公室洽谈项目。那时候我们公司尚在起步阶段,规模不大、办公条件也不太好。见到他近1.75米的大个、魁梧的身材、一张算得上帅气的国字方脸带着标准的职业感,讲着一口纯正的台湾普通话。初次见到他我实在心里发怵。我们怕他瞧不上我们的条件。因为如果能获得与他们的合作,无疑将对公司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因为在早些年的印象中,多数台干都是高高在上,不太能瞧得起陆企的。所以在接待的过程中无一不小心翼翼的应对着。不过好在后来他对我们的技术专业能力十分满意,我们也顺利的揽下了他们公司的新项目。就这样我们也有了结缘的机会。 谈起这次的结缘,后来一次去工厂拜访他的时候我还特意问过他,问当时我们的基础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为什么最终还是给了我们合作的机会?他说是从与我打交道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我的真诚和专业,直觉告诉他我应该是一个靠谱的人。他开玩笑的说:我已向公司拍胸脯保证你们公司应该能做好这个项目,你只不要让我拍出个内伤来就可以啦“!不过最终我们确实也没有让他失望,这个项目我们交付得非常的成功。也获得了他们企业的高度好评。因为,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个合作的机会,更是对这位信赖我的大哥一人交待! 尽管他是我的客户,但我们的交往却一直十分的简朴。有时过年过节,想着弄点特产或手信给他应一下节,但他每次总是跟我说不要去破费。如果我有时间能常过去找他聊聊天就好。记得唯一 一次中秋,按我们中国传统我给他带了一小盒元朗月饼,后来他收下后就马上分给部门的同事们吃了。他总是跟我说:只要我们坚持把工作做好、人做好就好啦。公司也有公司的一些规定,要想保持好这份朋友的情谊他也得遵守这些规矩。其实我倒没有想通过送他一些东西来怎么样,纯粹只是想对他好一点、为他做点什么而已。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为公司能坚持原则,为生活能保持热情的人。和他的交住让我受益良多。 记得有一次我去拜访他,在闲聊的时候他向我提了几个问题:其一,给他们提供铝材表面处理剂的是凯密特尔,他说我们要想获得更大发展,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他就觉得相比很多内资企业,他们很专业。专业体现在他们现场提供打样的时候,会自带一套工艺工具。配置药水时也不像我们多数内企一样,随便几个杯子往槽子里一倒,手一搅就说差不多了。凯密特尔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会精确到用量杯称量,用秒表计时,试样时会提供整套他们所需的资料。听了他的观点,我非常认同。确实正如当局者迷一样,他的一席话顿时让我茅塞顿开。所以后来我们凭借完善这一块的服务确实也获得了很多客户的好评。其二,他提出让我们是否可以开发一款有淡淡颜色的铝材钝化剂,这样就容易识别钝化处理后产品到底有没有形成保护膜。尽管后来我们花了较长时间开发出来的这个工艺并没有在他们产线上应用。但无疑还是促进了我们技术的进步。因此称他为人生导师,一点也不为过。 当然,他也确实唯一一次接受过我的馈赠。一次聊天时我得知他一直患有高血压,而且情况非常的严重。长期依靠服用台湾、甚至美国的降压药来维持。但效果都不是太理想,只要药一停血压又恢复原样。因为我家亲大哥学医的缘故,之前听他说云南文山产的好三七降压效果好,我通过熟人帮他弄过两罐三七粉,后来他服用了说效果确实很不错。血压降下来了而且很平稳。为此我们特别开心。不过后来,由于我工作忙倒也忘了问他还需不需要购买,他可能也不好意思再给我添麻烦。加上后来他们搬去越南后,我们的联络也更少了,所以我也疏于这方面的关切。后来听说最终他还是因为血压高和脑梗的缘故离开的,我在想如果我能多送他点三七,情况也许会不会更好一点点?可是我却一点忙也没帮上! 往者已矣。谢大哥简朴、平易近人的光辉形象在我心间已烙下深深的印迹。趁着记忆未干,特留下这一篇文字当成纪念,希望连同他高大帅气的身影、身着身着白色镶绿边的T恤厂服的样子,一起封存进记忆的仓库,用真情和祝福封腊起来! 青山作伴,愿逝者安息! <p class="ql-block">写于2024年清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