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泛舟🚣(五)初三

米蒋

<p class="ql-block">2022年</p><p class="ql-block">6月4日</p><p class="ql-block">近日观看《my little pony:friendship is magic》。首先给您介绍一下,它是由一家著名的美国玩具公司“孩之宝”制作的,其代表作还有我们熟知的变形金刚。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老版的mlp,但始终没有成功。到了2010年,偶然的机会,孩之宝重制了mlp,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以twilight sparkle为主角的并且被译作“小马宝莉”。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mlp的观众平均年龄19岁且80%为男生。这部动画在2019年完结,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IP,但。它虽然画风简约可爱,但实际上并不是子供向的,而是给成年人看的。正如标题所说,“friendship is magic”,这便是整个动画片的主旨,而它是给成年人看的原因也显而易见,不仅是为了回忆童年,也是想要向大家传达友谊的真谛。当今的美国,或者说整个世界都太过冷漠,缺少很多美好的品质,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我在班上很少见到真正的朋友。动画中有很多友谊的道理,有可能像鸡汤,有可能太幼稚,但一想,这些东西都没错,而且正是我们缺少的。光空说也许无法让感受到,但是它真的值得一看,它是老少皆宜的,并不是说看了就很羞耻。期间暖心的故事也从不让人感到尴尬,风格幽默风趣却又很现实,看看每一集都能学到很多道理,甚至还有处理亲子关系的,夫妻关系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儿子,看到你有收获老妈就很高兴,关于你说的那些人际关系确实很重要,需要好好对待,对于朋友我们要真诚!至于你说的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很冷漠,也不如此,也许现代人都比较忙碌,没有较多时间关心别人的生活,但我相信当我们有困难时候,身边的朋友肯定会雪中送炭的</span></p> <p class="ql-block">6月25日</p><p class="ql-block">今日谈一谈2022国甲卷的作文。这个作文题一上来就把很多人吓到了,很多许久不参加高考的人就被吓到了,因为这题目是跟红楼有关的肯定很难。实际上,四大名著在中学阶段都会学习,但最关键是我们对主题的把控。写过作文的都知道,一般的作文题都会分为两个部分,就是给你一段材料,再从材料出发,写一些你的感受或启发。而这个作文是负甚至已经把意都立好了,并不是让你写红楼梦。而这题其中的“有人”和贾政正如我爸常说的,天下文章大家抄,就看哪个水平高。贾宝玉则是搞原创,而贾宝玉人写的名字最后受大家好评,很明显是突出了创新与就地取材的重要性。举个例子,中国共产党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并没有照搬苏联的,因为并不是没个国家都适合的了那一套,也不是所有的亭子都是一样的,有相同的意境。这段材料,或者说这一段文章没有直接写贾宝玉取的名字,其实也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在创新之前借鉴摘抄有助于产生灵感(这一点也可能不一定),最后得出结论就是解决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借鉴先贤,而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这仅代表我个人对这篇作文的理解,文体当然是议论文。</p> <p class="ql-block">7月6日</p><p class="ql-block">今日观看《人生大事》。我曾经听过一句话,如果你把人生中的每一天都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那总有一天你会是对的。《人生大事》这部电影就讲述的关于生死之间的故事。整部电影如果用一个写作手法来描述,那就是对比。从主角的名字莫三妹说起,如此爷们的角色名字却带个妹字;电影开头也展示了,主角的殡葬祭品店与隔壁的婚庆形成对比,也包括结尾结婚的那一段;电影有好几次对大城市远景的拍摄,但故事的发生地点却是在落后的小巷子里。往深了看,电影中最高年龄的有主角的父亲,能够说出一生的经验,往下又有正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拥有最纯真的语言,这是年龄的反差;而正处适中年龄段的主角们都是多变的,这也算是一个反差。而这部电影的中英标题也体现的了这些,中文标题人生大事是取自主角的父亲的话,对死亡最直接的描述,而英文标题闪耀星光是取自小文外婆死后莫三妹对死亡的比喻,是对死亡最梦幻的描述。而小文在整部电影中的成长也是一大反差,从最开始烦人的找外婆,到后来认识死亡而不畏惧死亡。往细节看,整部电影的情节推动也有很多反差,小文自己犯下的许多错最后又由自己帮助解决掉,每当观众以为事情圆满解决是,莫三妹的父亲又会对此感到不满,由此进一步推动剧情。而标题人生大事的大事二字却又由许多小事来讲述。说回电影的主旨,我听过有一句话说“只有无限接近死亡,才能领悟生命的意义”。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乔布斯就曾经感染过无法治疗的癌症,但最后却发现是可以被治疗的,因而重获新生。做殡葬业的人也许不会有这样的经历,但经他们手的每一份工作,每一个死人后的每一个故事,都无时无刻提醒他们死亡,这无疑也让他们不畏惧死亡,从莫三妹父亲的遗书上也可以体现出老人家对死亡的平淡。这部电影一方面自然是讲述了希望我们能够珍惜生命,另一方面由父子关系的变化,收养关系的变化,也告诉我们要珍惜亲情,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即使身边的人逝去,也从不感到悲伤。这部电影也是用活人的故事来讲述死亡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放假的第一场约会,虽然儿子不想出门,但还是陪我们去看了《人生大事》其实之前我就想看,但一直等到儿子放假,主要我是想让他知道我们要珍惜生命!电影的内容感觉比较琐碎,但母子连心一点都不假,每当我眼含泪水的时候,儿子就问我要卫生纸(结果因为离家近,空手去的[尴尬])而电影的情节儿子比我分析得透彻,让我又一次去回味电影里的每个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从儿子的感悟中看到了他对电影里人物及故事的理解与思考,也看到了儿子的心理成长。但我想告诉儿子的是:虽然电影中的故事多是"死亡",感觉有些悲伤,但我们活着的人是无比幸福的,因为"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只要你相信你,你就是种星星的人"[拥抱][拥抱][拥抱]</span></p> <p class="ql-block">7月20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水浒传》几回,虽然说只看了几回,连关键人物和名场面都没出现,甚至连梁山泊都还没提到,但我还是注意到了一些东西。说这水壶背景是宋朝,大家都知道宋朝比较偏文,武将官兵什么的都不是很光荣,但是水浒传却从这些习武之人说起,甚至全书都跟打仗脱不了关系,这一点我还是没太搞懂。有句老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说的是这两本名著的感染力,能是人模仿书中人物的行为。我光看第一回实在没get到,但后面短短几回就让我见识到了为什么“少不看水浒”,那里面一个二个“好汉”一出手,那种狠的程度像我这种不善于表达的人来说真的没办法描述,不但挑衅别人,一出手那更是两三拳打死一个。就这短短两回,我没看出来什么主线剧情,却看出了古代社会有多乱。比如率先出场的高俅,短短几句描写,就从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成了皇帝身边的人,谁得罪他谁就要遭。史进,因为讲义气“勾结”山贼,鲁达也是帮别人出气,直接三拳把人打死。这水浒传刚起个头,简直就是各种“怪力乱神”,不难发现我举例的种种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而且放到现在都是非常恶劣的违法行为。不只是看出宋朝有多乱,那是古代都是这样的,只要稍微与人有点瓜葛,指不定哪天走在大街上就被打死了。反正在这里把背景梳理清楚了,宋朝当时乱的不得行,也怪不的出现农民起义,只是当时的道义放到现在仿佛都还不太合理的,所以水浒传的故事总是让人感到悲哀。</p> <p class="ql-block">7月24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水浒传几回,主要内容是鲁达无处藏身然后出家,法号叫鲁智深,但是受不了出家的生活惹了些祸,又被推荐到什么什么地方当和尚,不知道怎么回事半路又认识了几个混混那种人,后来又认识了林冲。然后林冲妻子被高某人调戏,林冲不想让妻子被调戏,把这个高什么什么得罪了。这个高某人(我记不着名字)是那个高俅的干儿子,这高俅官大啊,又不想让儿子吃苦头,然后就把林冲给耍了,差点死刑,结果又被哪个官人给救了,被发配到什么地方,半路又差点遭杀害,被鲁智深救了。当然这只是这几回故事中比较主要的情节,也不要怪我复述不过来,我看的时候就已经在苦恼了:就这宋朝的各式各样的冠名我也不认识啊,而且刚刚前几回,人物量巨大。主要人物串联的很好,人物利用率也很高,就是前几回看似引路的人,可能有在后几回起到重要作用,不得不说古代的江湖是真小,但也不时会没有铺垫的冒出来一些小人物。而且习惯剧情,那是一波三折,再加上刚才所说的人物利用率,确实是让我觉得这部小说写得很好,现在许多的故事都没有水浒写的情节曲折。不过这曲折的情节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上次提到的各种违法行为。这里在说回剧情本身,这高俅本是无业游民,最后混到皇帝身边成了大官,基本上就是说招惹他的人基本上难免一死。而这高俅他也没什么见识啊,而且价值观也不见得正确,这种小人无疑是极端的利己者(还没什么远大志向),很多符合道义的行为只要侵犯了他的利益就没什么道义可谈。比如说调戏林冲妻子,两次没整成自己不好好反思,结果自己越想越气把林冲给整了。但这林冲也没办法,所以就陷入了死循环。虽说这剧情很有看点,但寻其本质,(我猜的我还没看完)跟西游记差不多,一个是抓走师父打妖怪救师父,另一个大抵是乱臣贼子逼江湖人士上梁山。</p> <p class="ql-block">8月5日</p><p class="ql-block">近日阅读《水浒传》,水泊梁山的好汉已经聚集了大半,其中有详细描写的,也有一笔带过的。不知是因为我个人的理解问题,还是因为我看的是青少年儿童改编版,我一直觉得很多人物落草落的很突兀,也有可能能是我没有认真看。说会那些描写比较详细的,我觉得落草篇幅较长的就是呼延灼了,一开始带朝廷的兵打梁山,战败之后不肯入伙,好汉设计给他抓了,然后就落草了。有很多好汉都是落草前态度坚决,落草后又十分归顺,这是令我没理解到的地方。不过从另一方面讲,这些人不落草,朝廷确实也不会让其好活。总的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高俅贪污腐败,其亲属也跟着横行霸道,结果形成了一个与其反对的势力,这些好汉虽然放到现在性格不好,但在那种环境下,我也心生怜悯,一个个都是悲剧,有许多什么错误都没犯的人就被逼上了梁山,是多么悲剧啊。另外像李逵一类,虽然性格可爱刚直,但做事莽撞,总要惹事这点让我十分不喜欢,初读时就十分不解。所以这种农民起义的书最好是放在当时的环境下才好看。</p> <p class="ql-block">8月2 1日</p><p class="ql-block">今日观看《杨戬》,这个杨戬是二郎神,虽然主角是杨戬,但是主要的故事线是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最后也没救着)。先说一下,这个故事跟哪吒重生那部电影是一个宇宙(一个公司做的嘛),但不是一个时间。本片在故事上进行了很大的改编,改编程度跟那个哪吒之魔童降世基本差不多了,只能说背景一样,结局差不多。先不说剧情,这部电影经典的分了三界,而仙界的风格我最喜欢,它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仙气飘飘那种,而是赛博朋克那种未来风格,而且还有广播(楚辞体的广播词,在电影院给我笑到了)。具体的说一下,就是穿过云层的高尚上堆满了中国风的古建筑,大都是宫殿类型的,而且是多层式的高楼,其间的载具也是以飞行为主,而楼道间又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全息投影,社会和现代差不多。而人间基本上没给几个镜头,因为当时确实是战乱。在剧情上没什好说的,改编手法就是改变了多人的立场与善恶,主要立意也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只不过在人物设计上,玉鼎真人眼睛给整大了,在前期塑造不出那种德高望重的感觉(也有可能是我没看过封神的传说)。总体来说这部电影很不错,比前作好一些,没有那么尴尬了,建议观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月2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水浒传》,作为一个语文不好的人,初看也只看了个大概,细看才发现这人物情节比我想的复杂的多。首先就是好汉问题,这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虽然从时代角度上来说没有错,但是其手段十分的残忍,有很多本来的官服人员,与梁山无冤无仇的,结果被好汉们看上就被逼上梁山。我个人认为只是不具有正义性的。水浒传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宋江,是后期梁山泊的首领,在他初次出场的时候,私放了晁盖。是在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后被通缉,宋江通风报信,导致晁盖等人没被抓住。是因为晁盖与宋江之前有交情。但是细看就觉得不对,宋江作为公职人员,在抓捕晁盖这件事上却私放了,这是忠义吗?我个人认为不是的,所以宋江在为人处事上很圆滑。在晁盖等人撤离时,官府的抓捕人员也有认识的人帮助其脱身,所以在水浒中大家其实都比较注重私情,这是古代文化不同的地方,也是全书我最无法李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9月17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但是不写。主要想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因为可能是我在学校学历史和政治,所以我的思想肯定是与你们有所不同的。我时常在想历史的走向为什么是这样,但是后来没想出来,也不想去想。中国的武侠小说能够发生的背景,一定是在封建的制度下,统治阶级没有能力管束不正义的行为和违法犯罪,也就是官府腐败,办事不利,在人民心中实质上属于反派角色。比如水浒传里大部分好汉都是与官府作对的,这也是封建制度下的中国不断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不是重点,创造历史的是广大人民,在朝廷之外,在江湖上,失去的公平的社会,导致了强者对弱者的欺压,就有了坏人,又有有能力且愿意去维护社会公平的人,就是大侠。这些事情确实是十分浪漫,但从另一方面看也不完全如此。美国最开始开发西部时,西部的法治也不健全,也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物在维持公平正义,但当法治一旦建立,所有的帮派都在警察的追捕下逃亡。我们身处现代,也无法对过去做出改变,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法治是很重要,也是现代人维护公平正义最强硬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维护了社会安定,国家才能稳定持续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9月24日</p><p class="ql-block">我记得我说过一次谣言是怎么传播的。谣言的传播固然对谣言很重要,但谣言的编造对谣言的寿命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若谣言是纯瞎编的,没有任何依据,那骗不到多少人,辟谣也很快。但是高质量的谣言呢?先别急,我们语文考试里的非连续性文本选择题都是让你提取文章信息,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判断哪一个选项不符合文章意思。倘若是考试,许多人都会反复揣摩文本,获得正确答案,可是现实里没有人咬文嚼字,看一遍文本也只记得个大概。此时各种各样断章取义,张冠李戴的言论出现了,也不回去返回再读文本,而是轻信了谣言。就如同学们喜欢讨论语文题一样,这时杠精们又出来了,你怼我,我怼你,于是就出现了一场大戏。中国人自古是喜欢看戏的,这样的戏肯定会引起一定会的热度。当然,不要往坏了想,不是所有人都会有理有据的编。我爸,就很明显不是一个好的谣言编造者。我一个工作日,13.5个小时的在校时间,我爸占不到1%,可他却表现的什么都知道。他“知道”我怎么想,他也“知道”我同学怎么想。他甚至没上过大学,没有学过逻辑学,就可以推出一切。人们都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有人传谣言,因为他们有利可图。但是我爸揣测别人的想法,是对我的不信任?对我没有信心?想要挫败我?想挑拨同学关系?我不明白。</p> <p class="ql-block">10月6日</p><p class="ql-block">前日观看《万里归途》,电影内容不讲了。我之前之所以不想去看国庆节的电影,因为我总是怕看到那种喊口号的爱国电影,看了很尴尬。不过万里归途幸好不是这样的电影。这个电影讲的是撤侨的故事,但是这个努米亚是虚构的。这开头几分钟呢,主角在街边上就遭遇了炸弹,然后又在楼下交火中死了一个人。这就体现了世事无常,这些事件的突然感就让我感到了,这个电影不是那么俗套。而接下来也增强了剧情的代入感,因为你时时刻刻都在担心主角的安慰,怕他们会突然死几个。然后就是电影中的第一波撤侨,没有遇到战斗场面,但是733人丢了护照,所以在软磨硬泡下还是就过去了。这第二波就不简单了。交战区的政府官员话都没说完就直接被爆头,接下来就是眼花缭乱的炮火,丝毫不比长津湖里的战斗场面弱。下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情节就是宗大伟几人被叛军抓的情景,因为宗大伟一行是中国人,所以叛军也不敢动,就把人放了,结果把那同行的努米亚人给杀了。最后在边境,上一秒宗大伟和边境官互相祝福说要活着,下一秒哈桑人就没了,还被吊起来,又是一处震撼的反差。然后在混乱中,叛军又把努米亚人都拉回来,而宗大伟又凭借自己的勇气就下了一个努米亚小女孩。再看看全片,说自己是中国人,拿着中国护照就能够一方通行,可以看出中国的强大,其他人也不敢惹。被中国人收养的小女孩可以回中国,而更多的努米亚人则是直接死掉,不是我们不想救,可这里就是努米亚人的家乡,努米亚人不能离开。所以影片中也一直在宣传反战思想,宣传和平,希望世界明天会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儿子,虽然国家的名字是虚构的,但电影是根据2015年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改变,足以说明祖国的强大!我们要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10月24日</p><p class="ql-block">前日观看《星际穿越》,这是一部十分经典的科幻片。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上的植物的了得了枯萎病,害死了小麦和秋葵,这种病呼吸氮气,地球上不仅粮食紧缺,而且空气也堪忧。主角库伯本是宇航员,现在却和其他人一样都成了农民。一次,他在女儿的房间内发现了无法解释的引力异常,在一次沙尘暴后,他发现了地板上由沙子堆积成的摩斯电码,是一个坐标。库伯前往了这个坐标,发现是NASA的秘密基地。原来从枯萎病开始时,NASA就发现了引力异常,并且在土星附近有一个虫洞通往另一个地方。布兰德博士认为人们应该把目光投向寻找一个新家园,而虫洞的另一边就有许多颗看上去可以居住的行星,于是在近十年他们派出了11架飞船去探测这些星球。如果适合人类生存,则宇航员会发送求救信息,而剩下的只能等死。如今有三个地方传回了求救信息,而最后一架飞船将会前往验证。虫洞不会凭空出现,至于是谁放的,引力异常又是谁造成的,NASA称其为“他们”。布兰德认为库伯能找到这里,是“他们”的意思,便让库伯也加入了这一次航行。至于最后人类如何移民,a计划是通过引力建造空间站进行星际穿越,b计划则是直接在外星系上培养受精卵。女儿听说父亲要离开地球,十分生气,父亲则在临走时只给女儿留下了一个手表。经过两年在太空中的休眠和航行,库伯一行穿过了虫洞,他们决定按顺序进行考察,可是第一颗行星在黑洞附近,这里的时间流速很慢,黑洞引力内的一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众人抓紧时间着陆寻找信号,结果却发现上一批次的宇航员和飞船都报废了,原来在黑洞的引力下,这个星球上的浪非常大,堪比海啸,库伯一行人逃跑的过程中牺牲了一名队友,飞船也进了水。带到他们回到空间站是,黑洞外的世界已经过去了23年,库伯的儿子女儿都长大了,此时女儿在布兰德博士手下当科学家。库伯和同行的两人都感慨万千。因为那颗星球上时间流速极慢,所以上一批次宇航员实际上才刚刚登陆甚至刚刚遇难,才发出了信号。众人只得前往下一科星球。在这一科星球上,曼恩博士还存活着,并被众人唤醒,结果此时布兰德博士去世,大家了解到了布兰德博士其实生前早就解出了引力方程,但无法调协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需要黑洞内的数据,可是人类没办法探测,探测到了也无法传回地球,所以a计划只是个幌子。库伯听到后难以接受,想起自己对女儿许下的诺言,决定返回地球,让其他人殖民。不料走之前曼恩博士走之前把库伯骗出来想要杀掉他,原来这颗星球并不适合人类生存,曼恩贪生怕死于是发送了求救信号。库伯最后捡到通讯器呼救得到救助,而另一边因为拆解机器人时发生的爆炸又牺牲了一名队友。曼恩不顾剩下两人前去和空间站对接,结果没有权限强行打开而机毁人亡,而空间站在爆炸的作用力下高速旋转。库伯则是顶着飞扬的飞船碎片和高速旋转的负荷与空间站对接成功。然而此时的燃料和补给在经过折腾后已不够返回地球,于是剩下的两人只留下一个去探测最后一颗星球,剩下的一人和机器人只能掉入黑洞。库伯在黑洞中弹射,发现黑洞内竟是四维空间的表层,这里的时间是可视化的,这里有库伯女儿房间内的每一个时刻,此时的库伯明白了,所谓的“他们”不是其他文明,正是已经进化成五维生命的人类,是人类自己救了自己。于是库伯把在黑洞内探测到数据通过引力,传到了地球上女儿的手表里,女儿最后发现了手表里所蕴含的摩斯电码,瞬间明白了房间书架后的“幽灵”竟是父亲,父亲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出现在了虫洞附近,因为时间的流逝,当他被地球上的人救助后,地球上已经过去了80多年,父亲还是三四十岁模样,而女儿早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最后剩下的另一名宇航员则是在那颗行星上,发现了可供人类生存的环境。这是本片中令人震撼的第一点,由于相对论导致时间伸缩,库伯在太空中的历险只经历了两年零几个月,而地球却等了好几十年。影片想要传达的主题是爱这种神奇的东西。比如最后全地球上的人都相当于是把自己的姓名赌在了库伯父女的爱上面,当然不止这一点。影片中的许多细节我没有描述,所以只有自己看完影片才能感受到其主旨。虽然主题很浪漫,但是其内在的逻辑非常严谨,背后的科学团队功不可没,所以影片里90%都是真科学,剩下的也都是合理推测,甚至连黑洞长什么样都推测的和现实差不多。但并不意味大家就都看不懂,实际上这部电影的一个成功的地方就在于,这部电影在如此理性的剧情里融合进了太多的感性,普通老百姓也许不懂电影里的科学原理,可看完之后还是大受震撼。电影的配乐也十分优秀,在太空如此寂静的环境中,大部分都靠配乐来衬托太空的浩瀚危险与神奇。比如在近黑洞的那颗行星上,bgm中就一直有重复不断的鼓点来模拟秒针转动的声音,从而表现时间的紧迫。空间站对接那段也一样,bgm的名字就叫《没时间对接》。同时,因为真空无法传声,所以曼恩博士在对接失败时飞船爆炸那一段也十分震撼,曼恩话没说完,爆炸声也还没出来,就变成一片寂静,只留下黑洞面前十分渺小的两艘飞船在飘。其配乐大多使用钢琴和管风琴,真是绝好的表现了太空中的星星点点和宇宙的浩瀚宏大。总之,这是一部十分值得观看的电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儿子你写得真好,看样子你是真喜欢这部电影🎬,居然写了近3000字!虽然老妈不懂科幻片,但看了你写的心得体会,应该大致了解了其中的剧情!有几个方面老妈觉得值得提一下:一,你提到爱这个神奇的东西,确实很神奇,即使穿越星际,他仍然能够给人类无穷的力量!所以你在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爱他人!二,你提到了影片中90%都是真科学,所以他吸引了你,可见科学是多么诱人的东西,你们现在的努力也是为将来探索更多的科学在做准备,而人类的进步最大的功臣就是科学的进步!三,你提到了这部电影之所以值得观看还因为他的细节处理得很到位,尤其是BGM ,所以平常我们必须干事儿(学习,生活,说话,作业⋯)都不能忽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span></p> <p class="ql-block">10月30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了,但不写。说邓杰翰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点文字觉得自己人生没有意义自己不被人理解。对此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我毕竟不是别人,只是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在谈想法之前,我先说,emo在像我们中学生时间经常发生,至于为什么,大抵都可以归结为人际关系这一类。我初二下册的时候也很苦恼,问题的矛盾出就在于我想读书,而我爸以不读书来威胁我提高成绩导致我们的看法不同。每当这种情绪达到高潮,也就是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老是会想自己为什么活着。当然,这个活着是指的精神层面上,并不是指生物层面上。关于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许多先贤已经帮我们思考过了,答案大概都是说人活着没有意义。至于人生有没有意义,大抵不是中学生应该谈的,那我们如何用这些思想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呢,以下是我自己的办法。我自认为自己的办法可以唤做“破罐子破摔法”,既然人生没有意义,为什么不摆烂?这样的摆烂,其实并不是完全的摆烂,而是一种坦然面对一切的心态。你可以对事物产生各式各样的情感,但无论如何必须接受,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接受一切。如果你接受不了,就“破罐子破摔”,自然就接受了。那如果都摆烂了,人生没有目标,那岂不是更好奇人活着的意义?目标自然是有的,但是我想人不能订长远的目标,应该定一些肤浅的目标。狗为什么比人快乐,因为狗把事情想简单了,人把事情想复杂了。想人生目标干什么,如果把我的人生目标定位考试考好,这不是更管用吗。所以认定一件事,坚持一件事是最重要的。这两种心态相结合,大抵就是我现在的想法。他人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不可忽略的。比如邓杰翰就觉得别人瞧不自己。人际交往对我来说其实更简单,结合刚才的“破罐子破摔大法”,自己做到接受大部分人的要求,只要不触碰自己的原则,就可以做到不招惹大部分的人。当然是不触碰原则,这种品质称之为善良。只要你善良了,就能和大家打成一片。总而言之以上的方法与态度是我自己实现乐观、坚持、善良的途径,它们是有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儿子喜欢你的关于人活着的分析理解,人生就这样,有时候有些人和事致郁,有的时候又能治愈,但最重要的是自愈,老妈相信你是可以的!希望你永远能够坚持你乐观,善良的人生态度</span></p> <p class="ql-block">  11月28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物理》必修第一册,然后发现物理很神奇。一般来讲,大家认为数理是一家的,但那是在计算方面。但是仔细一想,会发现这两种东西从本质上来讲是有区别的。因为数学是由极少的公理推出了非常多定理公式,这些定理和公式又可以变出更大的花样。物理里面虽然也有动力和公式,但并不是由公理推出来的,而是从大量的实验中找规律。所以说,物理定理和公式都是猜出来的,不过猜的比较谨慎。物理是由结论猜测原因,数学是由原因推导结论。科学需要大胆,也需要谨慎。《物理》开头就讲了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要思考和创新,我们语文也学过一片议论文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在做功课方面比较强,在实验方面就比较弱。仔细想想,中国的国力绝对不算弱,条件都是可以支持的,但为什么的诺贝尔奖的人那么少。那确实是实验室进少了,一学期基本上进几次实验室,实验步骤也是严格按照书本上来做,在实验的设计方面欠缺了不少,因为有些东西在书上是找不到答案的。我看数学书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书也有些问题,书上先是讲了一大堆零散的知识点,看上去什么也解决不了,题倒是出的不少。当你学完一整章或好几章后才恍然大悟,这些知识很重要。所以教材并没有还原人们想要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是直接一堆东西甩给你让你学,这对应试教育是有帮助的,学生的解题能力会变强,但对于全新的事物手足无措,是存在一定局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儿子,老妈觉得你越来越认真思考了[强]你从物理联想到数学,又从数学联想到语文,看样子已经开始享受知识给你带来的快乐了,同时你也思考更多的东西,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中国人较少呀……很多问题老妈也回答不了你,但老妈相信你一定会从书本里找到答案,如果书本提供不了你想要的答案,那就更要努力,用自己的实践去追寻你想要的答案!正如你所讲的我们要大胆猜想,然后谨慎求证![拳头][拳头][拳头]</span></p> <p class="ql-block">12月3日</p><p class="ql-block">最近观看《JOJO的奇妙冒险》,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番,但内容说起来很多,一口气说不完。怎么说呢,六部动画片的六个主角,名字都简称JOJO,故事内容也十分玄幻,1至2部主角的能力是以波纹疾走为主,后4部都是以替身为主。如果非要概括主要内容,可以理解为行侠仗义这四个字,但这部作品好玩就在波纹与替身的设定。波纹疾走是用特殊的呼吸方式突破人体的极限,可以干很多事情,可以理解为武林高手速成。替身就是一个人精神力的具体化表现,拥有替身的人叫做替身使者(只有替身使者才能看见替身),可以理解为自己不动手召唤一个代打出来,每个替身都有特殊的能力。听完我的描述,你可能认为这部番很像武侠小说,我也想说这部番与武侠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并不是在打斗方面。举个例子,第一部和第三部的反派叫做dio,这个dio是个食尸鬼,只要吸血就能无限复活除非被太阳晒到,除此之外他的替身「世界」可以停止时间,这对于一般人来讲,简直就是无解的战斗力,按理说普通人类没办法与之抗衡,但主角一行为了各自的目的经历牺牲最终打败了dio。没有人打得过dio,这是社会的空缺,但一旦出现这种空缺,就会有人补位。大部分武侠都是这样,因为古代司法体系的不完善,社会出现了空缺,才会出现一群行侠仗义的人来填补这个空缺,凭借个人的力量伸张正义,在社会的暗处作斗争,暗暗维护世界的和平。延伸到大部分的架空世界,作者都是架空一些不存在的世界和设定,在这个世界里进行善恶的斗争,这就是大部分架空世界的逻辑。最后,不得不说《JOJO》的设定真的有意思,剧情也十分精彩。</p> <p class="ql-block">12月24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简•爱》,没读之前我甚至不知道简•爱是主角的名字。我这次也没看多少,而小说前几回一般也是讲人物背景和时代背景的。这个作者呢是19世纪的人,她的遭遇我不太清楚,但是这个小说主角的遭遇简直可以说是励志小说标准开局,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角是一个级别的惨。首先就是简•爱死了父母,被舅舅家收养,可惜的是舅舅也死了,相当于被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收养了,因此在家里惨遭霸凌。小说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叙事,中间有很多简•爱的心理描写,主要是她一直在想自己为什么这么惨,而收养她的舅母还有她的表哥就没有这些烦恼。说这个表哥是无恶不作,这个舅母也是溺爱自己的儿子。主角前期的遭遇就是这两个人,我也在想为什么简•爱开局这么惨,后来想是父母死的早,舅舅也死的早。这本书的作者结婚后半年就病了,然后死了,可想那时候的人平均寿命很短啊,这是时代背景所造成的悲剧之一。另一方面,我又想起了《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菲利普一家与于勒的矛盾都源于钱,最后他们在船上的反应有的人说是他们太过吝啬,但归根结底也都是时代背景的问题,大家都过得不好,所以人们都变得吝啬。《简•爱》里头的开局也都是这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局,甚至是《我的叔叔于勒》,每个国家都经历过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只不过应对方式不同,苏联就选择了革命,大部分欧美国家就没有,而这些描写底层人生活的小说大多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写的。回到《简•爱》这本书,这本书是歌颂女性的,塑造了一个自立自强、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是现代女性的模范,老妈应该学习一下(不要乱学哦)</p> <p class="ql-block">2023 </p><p class="ql-block">1月10日</p><p class="ql-block">近日游玩《死亡搁浅(death&nbsp;stranding)》。这是2019年发售的游戏,也是这几年来最令人震撼的游戏之一。游戏流程较长,且设定复杂,人物众多,主题为“连接”。几个重要的设定讲一下,很有意思:1、冥滩:说,生物死后灵魂会前往冥滩(Beach,你可以理解为阴间),在未来世界,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打破了人间与冥滩之间的平衡,死者灵魂会本能的想返回身体,使得死者灵魂重返人间,与生者接触会发生正反物质湮灭,引起爆炸,重返人间的灵魂普通人看不见,被称为BT(Beach Things),BT发现人类后会隐藏在突然出现的焦油里,将人吞噬,2、BB:BT处于生死之间,既不算生,也不算死,而脑死亡母体中还活着的胎儿也属于生死之间,于是这些婴儿在28周后被取出制成可以感知BT的工具。3、开罗尔物质:死亡搁浅发生后才出现的一种物质,具体性质不知,但大量开罗尔物质被排入大气会生成开罗尔云,这种云下的雨不仅会使接触到物体上的时间流速加快,而且会吸引大量BT,不过人类也对开罗尔物质加速时间的特性进行利用,发明了开罗尔网络技术(阴间通讯)和开罗尔打印机。以上的各种灾难被统称为死亡搁浅。而故事讲述了在未来世界,科技发达的人类遭到死亡搁浅灾难的打击,人类社会因此分崩离析,彼此隔绝,靠快递员送货度日,而玩家则扮演一名拥有遣返能力(复活)的传奇快递员Sam,在这个末日世界里经历的一系列故事。因为流程过长,内容就不多说了,但我还是简单评价一下。游戏的开局引用了一段文字,说人类发明了两种东西“棍”和“绳”,绳可以将好东西收到自己手里,棍可以抵挡麻烦。在剧情开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恐怖元素,不仅是未知的世界观,还有压抑的天空和打不过的BT,而随着情节的推进,地区不断连接,“过去”不断被复原,真想浮出水面,看似游戏达到高潮,就要结局,没想到居然是反转,然后又是一段很长的故事,“棍”和“绳”的角色不断互换,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深化了主题“连接”。游戏特别令人震撼的原因之一是电影一般的镜头。举个例子,游戏的开头是主角Sam骑着摩托车在平原上行驶,荒无人烟的草原上灰蒙蒙的(就跟德阳的天气一样),这时再响起《Don't&nbsp;be&nbsp;so Serious》这首歌,确实是直击灵魂的,是没有亲眼见到就难以描述的感受。DS被steam评为2019年玩法最具创意奖,简单的说,玩法就是送快递,再细一点就是走路,一开头玩家失去载具,仅靠双腿穿越在各种地形之间,随着地区的连接,主角可以使用的技术越来越多,可以造桥,骑摩托车,开汽车,还有滑索,外骨骼和机器人。所以,柳暗花明就是这个游戏体验上的一大特色,玩家需要徒步旅行,在没有人烟的地方,还要克服路途上的一切艰难,但是,当玩家穿过危险的BT区,走烂几双鞋子,最后满身脏兮兮的站在山头,看见远处的目的地,仿佛还有日出,此时音乐再次响起,伴随舒缓的音乐,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说到音乐,音乐好听是一款好游戏必不可少的,死亡搁浅中的音乐风格都十分独特,里面的拍子较慢,伴奏都是选用了现代的电子乐器,节奏很带感,却不想架子鼓那样有力量,伴奏和歌曲的旋律十分的压抑,因为它们每乐句结尾的旋律都是下行的,但是在不同的段落却能感受到情感的层层递进,仿佛又是带有希望的。游戏具有少有的弱联机系统,玩家不能直接见面,但是在地图里搭建的所有建筑在连接了开罗尔网络后都能共享,还可以与其他玩家共享物资与载具,还可以为帮助你的建筑点赞,当然必须是在地区连接了开罗尔网络之后,这也是在回应游戏的主题“连接”。那么“连接”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呢?其实游戏还有一个设定在死亡搁浅之前,就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完全工业化,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活的好好的,人们由此逐渐疏远,在死亡搁浅之前,人类社会就已经开始缓缓解散。而当代社会也是这个趋势,所以游戏带给人最深层次的感动甚至不是这吸引人的剧情,而是这少见的弱联机玩法,在没有连接开罗尔网络时,玩家只能一个人孤身奋战,但随剧情联入网络后,一切困难仿佛都被大家一起化解,素不相识的玩家们为互相着想,互相帮助,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你都不在是一个人在战斗了。总之,死亡搁浅值得一玩,而且需要沉下心来好好感受,只听我的描述,90%的内容都get不到,但我依然尽力描述了我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虽然我不懂,但写这么多,你是认真思考了的!但还是希望你能抓紧业余时间把名著读了,把心理写了,加油!</span></p> <p class="ql-block">1月15日</p><p class="ql-block">最近阅读《简爱》,就是我之前看的不太认真哈,然后我又重新看了一遍,看了一会儿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不止里德一家是恶人,简直全员恶人好吧。之前没看太细,自己还想了很多理由,现在看像是里德太太这样的人,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出生啊!作为一个有钱人喜欢虐待其他人,很难理解。然后比较恶毒的就那个学校的监督啊,那个监督也是个简笔。我最开始觉得都是基督教的错,因为基督教搞的就是苦行禁欲,这样人死后才能上天堂;后来看了一眼作者,好家伙19世纪的人,第一次工业革命都搞了,还苦行禁欲,可能是当时简爱活的地方比较偏僻,比较迷信,最后觉得那个监督是个简笔,自己有钱却让别人搞苦行禁欲,前面两层原因好说,都是时代原因,这儿又窜出来一个出生。我又想了想原因,就是我很好奇啊,人怎么可以坏到这个地步,除了爽文,我都没见过这种坏人。于是我就想到我之前看过萧红的《呼兰河传》,那个讲的是中国20世纪初的故事,里头也有不少刁民和出生,主要也是封建迷信的原因。不过这两部作品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呼兰河传》读来感觉抑郁又伤心,看上去特别难受,而《简爱》给人感觉就是一本出生图鉴,恶人没有什么可悲的地方,也暂时没有交代人生背景,所以只是单纯的磨砺主角(也有可能是我不懂不列颠)。关于具体怎么虐待的就不讲了,这个是基督教的内容,没什么好说的。那么接下来就说说主角简爱,本人才疏学浅,只会用勇敢二字形容我们的主角。她虽然现在还是一个小孩,但是她勇于反抗她认为不正确的事,她敢于为自己发声,这在当时没人敢这么做(又是基督教的原因),有些我不敢说的东西她都敢说,比如说她就吐槽过说背课文很烦。但毕竟是个小孩,有些地方确实挺委屈的,没那个实力去反抗(就像我一样)。书我大概看了15%了,都在交代主角悲惨的童年,感觉还没进主线,不过这个氛围铺垫的很好,我非常想看一看简爱以后能干出什么厉害的事。</p> <p class="ql-block">1月23日</p><p class="ql-block">昨日观看《无名》。这个电影中文名叫无名,所以电影里的人物都没名字,只有个姓,我记忆力不好,记不着姓,尽量说演员名。看完电影最大的懵逼就是这个非线性的碎片化叙事,对于我这种脸盲加健忘的人不友好啊,导致有些地方没看懂,需要反应时间。另外导致了这部电影进入的很慢,看了好几个镜头都不知道在讲什么,可能过了一会儿大概看到公爵被杀接上开头王一博和王传君去海滩看尸体,我才看出来这个电影的主线剧情。镜头和剪辑是艺术的,台词也是有寓意的,比如说最开头王传君吐槽说早点就是一人一份,要吃自己点,结果结局是动了朋友的老婆,然后被杀了。两个反派,就是黄磊和那个日本人,都说自己想回去种田,然后就都没了。最后的潜伏者王一博在与那个日本军官谈话时,日本军官说别人都在给自己留后路,而王一博说自己只有自己一条路走到底,而整部电影中他确实走到底了。而且仔细观察整部片子只有王一博一个中国人在说日语,主要是在前期加深观众对其的汉奸印象,最后给观众以反转,也是他潜伏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是我比较好奇他的日语说的表不标准。看完之后自己很乱,但是理了一下故事之后发现这部电影的故事和我的第一印象是一样的,就是比较平淡。故事的暗线就是几个人物的身份,明线就是公爵被杀,然后王一博取得信任,抗战胜利。貌似之前炸广州和水泥灌人都只是背景描写,并没有推进剧情。然后就是无名这个题目也是点出了其实主角几人就是时代背景下大部分人的缩影,就是一些找后路的人,一些潜伏者,还有一些自己努力的老百姓。最后吐槽一下电影的高潮,一段打戏,梁朝伟和王一博打了很久,而王一博之前有在门口薄纱日本小兵,主角的血量属实离谱。</p> <p class="ql-block">1月29日</p><p class="ql-block">之前观看《满江红》,然后这个片子啊几乎所有人都在喷烂,我就简要说一下。首先是历史问题,最后没杀秦桧因为历史上他是自然死亡的,但是全剧对历史的魔改又太多了。另外就是电影的取景地,太原古县城是明朝建的,与故事背景宋代不符。然后就是没有铺垫没有逻辑反转。我就没搞懂一个地方啊,就是那个电影高潮之前,就是天亮之前张大他老婆刺杀秦桧儿那一段,没杀成,意思是默认要刺杀秦桧,结果后头有告诉观众说不杀了,朗诵个词然后自杀了,最后又是个替身,这个改历史改的过于魔幻了。然后改的最魔幻的是,《满江红》这首词根本不是岳飞遗言,虽然学术界有争论,但是离岳飞死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所以电影结尾强行扣题的行为也并不恰当(再说了那士兵记忆力怎么比我们读书人还好,读一遍就会了)。最后大家都在赞球2,我们为什么不去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儿子👦,电影也是艺术作品。不可能和历史完全吻合,但主要是具有娱乐和教育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2月19日</p><p class="ql-block">最近把三体重看了一遍,虽然是长大了一些,但这部小说的吸引力还是没有变。这部小说看完之后很震撼,为什么呢?因为这部小说跨越的时间太长了,光细细记叙的就整整400年,其中包含的创意与技术更是别说有多少。第一部其实只是一个大背景,然后第二部讲黑暗森林,第三部讲黑暗森林的后事和刘慈欣宇宙底层结构的设想。如果这样看的话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第二第三部里融合的科幻元素真是让人无法抗拒的,有时代切换感的人体冬眠,能住下几千人的星际战舰(虽然被水滴全毁了),强相互作用力探测器(水滴),曲率引擎驱动的飞船,还有信息爆炸的时代等等…刘慈欣完完整整的构建了人类几千万年的历史,细节到让人感到真实。很难想象刘慈欣是如何将如此多的科幻出来的技术完美融合进一个线性的故事的。说白了,我就是比较喜欢书里的技术,看得爽,可惜我物理水平不高,其中的震撼还得你自己去看。</p> <p class="ql-block">2月25日</p><p class="ql-block">我今天是相当于写一篇杂文,理一理写这个阅读心得有什么用。我小学的时候不是经常写作文吗,梅老师又整了好多活动,好像有一个是日记接龙。有好几次接龙的同学想不出素材而选择将自己找不到素材这件事作为素材。最开始老师也是一笑了之,不过后来就禁止了。我今天大抵就是这么一个状况,事实上我之前遇到过许多这种情况。写阅读心得的一个基础就是你要先阅读,我刚开始写的时候有可能文字量很少,但我确确实实是读了书的,而如今我却是是没有读书的,读的作文书是积累不起什么素材的,而一般的文学类书籍却又要花时间,对我这样的人来说,花了时间却很难读出一些东西。我们当代要求阅读的文学名著相对于现在隔得很远了,少的几十年,多的上百年。看了这些书心中其实很难有什么感想,无非是对历史的感慨,感慨人物悲惨的命运,除此之外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感想。你要说这零零碎碎的感想也不是不能写,毕竟小学就教过了,写读后感重要的是结合生活实际而非书本内容,一些零零碎碎的感想也可以扩充的很长。我无法扩充至文章的原因有三:一是写的真的不好,二是我写的许多素材重复了,在大量的阅读和写阅读心得的过程中,许多素材和灵感想法难免会重复,我就想起了明朝清朝末期的一些名著,比如《天工开物》,那时候技术内容没有任何突破,没有新内容,但是单靠大量旧技术的整合和总结,这本书就成为了一本名著,我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如此应付。第三点我想才是重点原因,就是——没有素材的来源。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得来源于生活的,我的生活就是做题,在一次次阅读面前,我都选择了做题,阅读这个东西很难出成果,就说一次月考,一个月的阅读能见到任何成效吗?考试这个东西实在难说,决定因素过多,对于为什么选择做题而非阅读,每个人都有点数。阅读的机会都没有,那么离真正的生活就更远了。我有非常非常多的是想要做,为什么没做呢,因为我没有经济,最重要的没有时间。这看上去学生时代应该是最惨的,既没有经济,也没有时间,甚至没有精力。我又不由的想起了我们校长开学的演讲,打造顶尖名校,培养创新人才。十八线小城市的经济实力就不说了,学校在相对充足的预算下选择的是顶级的教师,而非升级实验室。我看到过一段话,说是科学二字的背后,首先是敢于质疑的“挑刺”,其次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较真”,最后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行动力。事实上我们学校的实验器材都还算得上完备,可我们几乎没进过实验,哪里谈得上行动力,那又到哪里去谈创新人才呢?我们可以把前两点做到极致,可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几个诺贝尔奖还到处被人卡脖子呢。我后桌的组长邓妍几乎天天在骂应试教育,我想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不要忘了这一点是主要在说自己找不到素材的问题。对于考场作文,找不到素材对我来讲是致命的,郭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低——把作文写完,但是我没有素材,所以我一般是把那种尬到抠出三室一厅的素材硬生生的凑成文。不过对于阅读心得,要取得实效性的成果,还是重在阅读。有很多话题没有展开,但我想今天应是一个转折,想清楚了以后怎么写阅读心得——得读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儿子,可以有想法,但永远不要怀疑老师和父母!多看看身边和你一起正向前努力奔跑的学伴,难道他们没有迷茫过?他们肯定也思考过?他们每天做很多题也很累,但他们没有犹豫,他们没有怀疑过老师和父母的初心!我们目前只有从做小镇做题家开始,将来才有机会成为非小镇做题家!要当将军,也得从士兵开始![拳头][拳头][拳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在妈妈看来,阅读心得,就是读和得,妈妈希望你坚持读并有所得,不再乎多少,但一定坚持✊老妈也知道你现在很辛苦,但真正的拼博才开始,如果你觉得有点累,老爸老妈的怀抱可以偶尔让你躺一会儿,但你不能酣睡,因为现在你还没能把翅膀练好,当你有一天(三年后)飞上了自己向往的蓝天之后,你会庆幸幸好你此时没有怀疑过,没有放弃[拳头][拳头][拳头]</span></p> <p class="ql-block">3月11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契(qì)诃(hē)夫短篇小说其中一篇代表作《套中人》。我在看契诃夫的作品时能很明显的感受到他文风的变化。前几篇写的很夸张(跟我写的那种一样),人物特别滑稽,讽刺力很强。后面的就很晦涩难懂(对我这种阅读能力差的人来说)。这个《套中人》呢就是由两个人闲聊转述了别里科夫的故事。说这个别里科夫是个中学老师,是个特别守规矩的人,这里的守规矩是含贬义的,基本上是那种古板循规的意思,比如说只要沙皇出个什么禁令,他就一定到处念叨,不准别人做,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故事就是别里科夫准备结婚,又怕未婚妻“闹出乱子来”,结果刚好看到她骑自行车,就去她家劝说她;然后碰上他弟了,于是别里科夫就劝她弟弟,给人家劝破防了,把别里科夫给整摔在地上,刚好被他未婚妻看到,觉得自己出了丑,就病了一个月然后死了。你刚看完可能也不理解这个别里科夫是什么品种,但是契诃夫的讽刺小说还是反映的社会现实,意思就是说当时俄国一堆这种人,说的就是在沙皇的封建统治下,有的愚昧的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向往自由反而喜欢顺从一切,然后碰上如上的一点小事就开始怀疑人生,最后走向悲惨的结局。跟之后的中国有一点点🤏像,别看新文化运动搞的厉害,但是许多农民都是有信息差的,碰上辛亥革命只会说“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那么这篇文章也是契诃夫对于未来的希望,希望俄国人的思想能够觉醒。顺便说到近代历史,基本上除了中国是先学技术在学思想,其他发达国家都是先解放思想,才有的生产力发展,所以人的思想很重要,现在中国人也应拥有进步的思想,当个新青年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儿子为你"新青年"点赞,我相信你定是那个有思想并且有担当的新青年,加油!</span></p> <p class="ql-block">4月2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格列夫游记》前头的小人国和一点大人国。这个叫乔纳森的作者他写的很扯,就说一下他写的故事不是像平时所看的一般的小说,这本书如果不论故事的真实性,就写的非常平淡甚至像说话一样啰嗦,就是一个说的很直白的叙事。但是如果要讨论其故事内容,就小人国大人国这些配上平白的叙事,就显得非常荒诞离奇。至于故事,我就讲一下小人国,这个主角格列夫一个经典的航海事故流落荒岛到了小人国,然后被小人控制又与小人建立关系,见识了小人国的政治经济教育,还帮小人战胜了侵略者,最后被陷害,自己又趁机逃离。这个作者是以“讽刺”而著称,小人国里的故事确实离谱,比如里头的两个人政党“高跟党”和“低跟党”就因为穿鞋子的问题发生矛盾,讽刺了英国当时的政治斗争。然后呢在小人国以格列夫讽刺小人,也就是当时英国的映射,在大人国呢,格列夫包括英国就被大人讽刺,作者也是持一个阴阳怪气的态度。不过到底不是英国人,离十七八世纪里的还远,讽刺的内容不必深究,单说这个叙事方式确实是讽刺性很强,因为阴阳怪气的一些语气和真的很扯的情节内容。所以我看也就图一乐,至于讽刺的内容我想应该以后再重新体会。</p> <p class="ql-block">4月2 2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格列夫游记》,读到了大人国的主要内容。这时你会发现,格列夫所在的英国与小人国、大人国与英国形成了一组对照。在小人国中,作者没有对小人国的种种事件做评价,但是从事件的荒唐程度上来看,是达到了讽刺的效果。而在大人国,爱国的的格列夫尽力的向国王吹捧了英国,却遭到大人国国王的无情嘲讽。在大人国,作者借大人国国王之手更加直接的讽刺了一些更实际的问题,说英国的历史只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反叛、暗杀、屠戮、革命和流放而已”,讲的英国的政治体制也十分腐败,虽说是君主立宪,搞的也像专制统治。而且欧洲还经常打仗,大人国国王把火药枪炮视为邪恶之物,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之情。这一套下来,作者几乎是把整个英国社会都抨击了一遍,一点好话都没留。但就我而言,我仍留有一些疑问,比如文中就有说道英国是有限制人们思想的,那这样一部小说又是如何出版的呢?所以对于当时的其它国家来说,英国确实是很强的,而枪炮火药之类的也都是必然存在的。作者描述的大人国就太过于理想化了,有国王绅士贵族却不存在压迫剥削,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没有竞争没有战争,确实是不太可能的。就如当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可能作者也只是想象一个世界上不存在的属于自己的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5月7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格列夫游记》,又是同样的套路,格列夫到了一个叫飞岛国的国家啊。这个国家的人的体型是正常的,但是这个国家人脑子都不太好使,他们喜欢研究数学。他们研究的东西不一般,像是什么从粪便里提取食物,从黄瓜里提取阳光之类的。这我不用说了,这是作者在讽刺伪科学。作者想指出这样的研究没有意义,在当时的英国有很多这样骗经费的研究。但是我的观点有所不同。我们当代有一个国际奖项叫做“搞笑诺贝尔奖”,其中也有物理化学的科学类。这个奖不是真搞笑的,而是咋一看没有意义,但又发人深思的研究。比如又一次获奖是因为以为科学家用磁悬浮技术悬浮了一只青蛙。这听起来比格列夫游记里飞岛国的研究更加离谱,但它又发人深思。所以我们仔细想一下,这些研究真的没用吗?脱离了作者对伪科学的讽刺,这些研究也许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没有意义,但对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有很多价值的。数学作为强有力的科学工具,普通人除了加减乘除还能用上什么?那些奇奇怪怪的公式又对生产生活有什么意义呢?但不可否认,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都在为之奋斗,也许在大部分数学家的有生之年,他们所创造的理论都没有大规模的实践运用,可是没有停下对数学的研究。说明有些东西咋一看没有用,但终有一日会派上用场。从具体方面来讲,我们发明一样新的东西,都会带来许多附加的产品,我们从没见过的许多高科技产品,光刻机、卫星、核弹等等,他们所诞生的无数专利不仅仅只对这一样产品有用,而是全方位的推进了科技的创新。也许人们无法实现从黄瓜中提取出阳光,研究本身没有意义,但无意间诞生的其它结论不可能是没有价值的。</p> <p class="ql-block">5月14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格列夫游记》,这本书算是读完了,主角格列夫来到了小说中的对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比起之前的“小人国”“大人国”比起来更令人不可思议,因为这个国家的国民甚至不是人,是马。你可以理解为就是作者将人与马的身份地位互换,人成为了野生动物,而马建立了智慧文明,最离谱的是像人饲养马一样,这里的马居然会饲养人。至此,通过游记中的四个国家,作者对于讽刺的多角度思考也显现出来。就如小学生写作文从不同感官来描述一样,作者先让格列夫变大去小人国,再变小去大人国,再去一堆疯子一样的国家,最后又与马互换身份。这最后一个国家的内容劲可大,前三个都是在讽刺英国的政治或者一些社会现象,而最后一个国家直接就在讽刺人类。作为同胞,作者乔纳森毫不手软,从正侧面不停的抨击人类这个物种,说他们肮脏龌龊充满野性,说的比牲畜还畜牲,攻击力放现在也是不过时的。手法上是这样,但从内容上来说,我现在更加不理解作者是怎么想的,讽刺政治这都是古今小说都有的共同点,连人类都抨击就离了大谱了,包括作者写的一些关于疾病和医生的理解,也是在说人类自己不节制才会生病,医生治病都是违反常理的这种逆天言论。总的来说,格列夫游记是一部对我来说很新很超前的小说。</p> <p class="ql-block">6月4日</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儒林外史》,内容从王冕到周进和范进后面。我读这样一部古代小说,主要感受到了一些古人的行为方式。我发现啊,当时的人做事都特别认真,这个认真是说干什么都不像演的。比如周进,古代的价值观念一般都认为男子比较坚强吧,那周进硬是在那里哭的很厉害,就好像他真的很伤心一样。同样的,书中的角色说话都有条有理,几个人要商讨出一个决策时,一定是要一条一条的列出理由的,比如“我让你去做这个事情,一是怎么怎么样,二是怎么怎么样…”。除此之外古代人十分讲究礼节,即使身份地位相差巨大,那个客套话可比当今客套多了。综上我看出我国古代人做事都很不敷衍。说到小说的内容,《儒林外史》本是拿来说书的,里面没有固定的主角,固定的地点,二是一个角色引出一个角色。比如这个周进怎么重的举,觉得范进的经历与自己相似,十分可怜,就引出了范进这样一个任务。作为我国的讽刺小说,角色们做事那种认真的态度也是的角色十分滑稽,刚才提起的痛哭的周进就是其中之一,范进就更不必说了。那么周进、范进两个角色都带一个进字,也是书本前期非常痴迷于科举考试的一类角色,范进一直考科举一直考到五十岁才进学,讽刺的是当时一类,或者说很大一部分人都特别喜欢考科举,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都拿去考这个,这是这本书讽刺的第一类人,或者说是先反映了一个大的社会背景现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结束语:儿子最近读的书,我都跟不上了,每周阅读并写一次心得坚持到初中毕业,为我们母子点赞👍,尽管最后老妈的心得写得太少了,但我相信这4年的坚持必将成为我们终生共同的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附:我与儿子分享《我与地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