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卫中在“宏村”湖堤上留影 A ▲ 崔卫中在“宏村”湖堤上留影 B ▲ 纪莉娟在“宏村”湖堤上留影 ▲ 陆丽娟在“宏村”湖堤东南岸边留影<br> ▲ 崔正翔在“宏村”湖堤东南岸边留影 ▲ 崔正翔在“宏村”湖堤东南岸边远处留影 ▲ “宏村”旅游景点:画桥西边的南湖<br> 古今许多诗人游“南湖”后作了<br> 不少诗篇如“无边细雨湿春泥,<br> 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br> 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br> ▲ 李辉在“宏村”湖堤西南岸边留影 ▲ 走过“湖堤”,翻过“画桥”<br> 就来到“南湖”北岸 ▲ 南湖、湖堤、画桥、湖沁楼、南湖书院<br> 诸景点的位置图 ▲ 翻过“画桥”沿着湖堤走,就到了<br> “南湖”北岸,游览北岸的各景点<br> ▲ 朱珠在“宏村”湖堤西北岸边留影 ▲ 施福山在“宏村”湖堤西北岸边拍摄<br> 李辉在“宏村”湖堤西北岸边行走<br> ▲ 在“宏村”湖堤西北岸边拍摄桥堤西南岸<br> 景色和美院作画的学生<div><br></div> 南湖书院位于南湖的北畔,原是明末兴建<div>的六座私塾,称"倚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div><div>(1814年)合并重建为"以文家塾",又名"南湖</div><div>书院"。重建后的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br>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和祗园”等六部分</div><div>组成,依湖而建,环境优雅可想而知。</div> ▲ 到“南湖”北岸瞻仰的第一个<br> 院落景点就是“南湖书院” ▲“南湖”北岸的院落景点“南湖书院”近景<br> ▲ 我们走进“南湖书院”的前进大门 ▲ 从“南湖”南岸看北岸的“南湖书院”远景<br> ▲“南湖书院”内的“志道堂”是明代私塾,<br><div> 用来讲学的地方</div> ▲ “志道堂”东侧抱柱上的对楹联:<br> “漫研竹露裁唐句”(上联) ▲ “志道堂”西侧抱柱上的对楹联:<br> “細嚼梅花讀漢書”(下联)<br> ▲“南湖书院”内的“啟蒙閣”<div> 是明末兴建的私塾</div> ▲“啟蒙閣”就是“私塾”的课堂(教室)<br> 教室里放有课桌 ▲“啟蒙閣”前堂屋檐下的匾额《萬世師表》<br> ▲“南湖书院”内的“文昌閣”<br> 是供奉孔子牌位的场所,<div> 学生在“文昌閣”里,对</div><div> 孔夫子瞻仰膜拜</div> ▲“文昌閣” 东侧照片 ▲“文昌閣”西侧照片<br> 墙正中挂有“至聖先師”<br> 孔子的画像,两边条幅<br> 是:<br> “德伴天地道冠古今,<br> 刪述六經臺憲萬安”<br> ▲“南湖书院”内的“會文閣”是<div> 学生读四书五经的场所</div> ▲ 施福山在“再造陽春”大殿内的<br> “朱熹家训”板前拍照片 ▲“福临门”两旁抱柱上的对楹联:<br> “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br> 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br> ▲ 水圳建于明永乐年间,即1403-1423年,<br> 至今有500多年历史,总长1200多米,<br> 绕过家家户户,长年清水不断。可以<div> 说是宏村村民日常用的“自来水”</div> ▲ 宏村的祖先很会利用自然溪水来做文章,<div> 他们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拦河建</div><div> 石坝,用石块砌成数米宽的人工水</div><div> 渠,利用地势落差,把水引入村中</div> ▲ 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经月沼,最后<div> 注入南湖,出南湖,灌农田,浇果木,</div><div> 重新流入濉溪,滋润得满村清凉,使</div><div> 静谧的山村有了动感,创造出一种</div><div> "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div><div> 的良好环境</div> ▲ 在宏村村口,一眼望去,可见到两棵有<div> 500年树龄的古树。这两棵大树,</div><div> 一棵叫枫杨树,当地叫红杨树;</div><div> 一棵叫银杏树,当地叫白果树</div> ▲ 北侧的红杨树,高19米,围6米,<br> 需4、5个人才能合抱,树冠形状<br> 像一把巨伞,把宏村村口数亩地<br> 笼罩在绿荫之中 <div>▲ 游客们在北侧的红杨树下遮荫休憩<br></div> ▲ 南侧的白果树高20米,形如利剑,直刺<div> 天空,因为银杏是世界上稀有的树种,</div><div> 而这棵银杏又有500岁,所以大家把</div><div> 这棵银杏称为村口"瑰宝"</div> ▲ 这两棵古大树是这“牛形”宏村的<div> "牛角",宏村的"风水树",也是</div><div> 一种吉祥的象征</div> ▲“宏村”旅游景点——桃园居<div> 桃园居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div><div> 因房东曾于院内种植一稀有品种的</div><div> 桃树而得名。桃园居虽说规模不大,</div><div> 但门楼砖雕和室内木雕堪称之精品</div><div><br></div> 月沼,老百姓称月塘,就是所谓"牛小肚"。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牛形水系蓝图,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条内阳水,供防火、饮用等。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 ▲ “宏村”的内池塘——“月沼”全景 A ▲ “宏村”的内池塘——“月沼”全景 B ▲ “宏村”的内池塘——“月沼”全景 C ▲ “宏村”的内池塘——“月沼”全景航拍图 据说开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而当时的76世祖妻子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最终,月塘成为"半个月亮爬上来"。 ▲ “宏村”的内池塘——“月沼”一角 ▲ “宏村”的内池塘——“月沼”景点 A ▲ “宏村”的内池塘——“月沼”景点 B<br> ▲ “宏村”的内池塘——“月沼”景点 C<br> ▲ “宏村”的内池塘——“月沼”景点<br> 夜色美如画<br> ▲ 崔正翔在“宏村”的内池塘“月沼”<div> 景点留影</div> ▲ 陆丽娟在“宏村”的内池塘“月沼”<br> 景点留影 A<br> ▲ 陆丽娟在“宏村”的内池塘“月沼”<br> 景点留影 B<br> ▲ 位于“月沼”北岸畔正中的“汪氏宗祠”<br> 前进门楼,其内正厅为“樂敘堂” ▲ “汪氏宗祠”的前进门楼,位于宏村<div> “月沼”北岸畔正中。建于明代。</div><div> 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 面阔</div><div> 24.4米,进深32.7米,脊高10.2米。</div><div> 全宗饲布柱70根,属于"满堂柱"</div><div><div> 建造。明间金柱为棱形状。前檐柱</div><div> 及廊柱均有"柱头科",“柱头科”</div><div> 之间有"平身科",均为二跳斗拱。</div><div> 前檐斗拱比廊檐斗拱粗大,柱头</div><div> 科16朵,平身科18朵,转角铺作</div><div> "小拱头"。曲梁与柱子衔接处均</div><div> 有丁头拱承托,拱眼如单幅云。</div><div> 斗拱、梁架、棱柱等镂刻精细</div></div> ▲“樂敘堂”为“汪氏宗祠”的正厅。<br> 正厅“樂敘堂”为七开间,中有<br> 天井,前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br> “汪氏宗祠”的前进门楼基本<br> 保持原貌(见上图),梁架<br> 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月梁、<br> 叉手、雀替、平盘斗等建筑<br> 构件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br> 艺术水准 ▲“樂敘堂”位于“月沼”北畔正中,建于<br> 十五世纪初。“樂敘堂”与“月沼”<div> 组成宏村八景之一的"月沼风荷"</div> ▲ 正厅“樂敘堂”四根前檐柱粗大厚实,<div> 呈棱形。前匾额为“恩重誼長”;</div><div> 右门匾额为“世胄之光”;</div><div> 右门匾额为“巾幗大夫”。</div><div> 照片为游客们正在瞻仰</div><div> “樂敘堂” 正中的</div><div> 主人画像</div> ▲ “樂敘堂”东侧照片 A ▲“樂敘堂”东侧照片 B<div> “樂敘堂”东侧抱柱上的对楹联:<br> “非因報應方為善”(上联)</div> ▲ “樂敘堂”西侧照片 <div> “樂敘堂”西侧抱柱上的对楹联:<br> “豈為功名始讀書”(下联)<br></div> ▲ "敬修堂”是宏村典型的清代民居,<br> 坐落在月沼北岸西首,始建于<br> 清代道光年间,距今有180年<br> 的历史。"敬修堂”占地面积<br> 286㎡,建筑面积452㎡。其<br> 地基高出 "月沼"近1米,整个<br> 房子坐北朝南,正厅前为庭院。<br> 与其它民居不同是院门外留有<br> 10㎡的空地,俗称厅坦,是夏<br> 日纳凉、冬天晒太阳及<br> 小憩聚会之处 ▲ “宏村”旅游景点——树人堂<div> 也称民艺收藏馆,是房主汪升九</div><div> 第十五代孙王森强的私人收藏馆。</div><div> 为弘扬徽州的历史文化,主人多</div><div> 年来从民间及博物馆收集了明清</div><div> 民间时期的老作坊机械、石制器</div><div> 具、徽州版画、民俗用品、徽商</div><div> 书信用品、宏村族谱等,再现了</div><div> 当年徽州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div> ▲ “宏村”旅游景点——德义堂<div> 德义堂是典型徽派庭院式民居,</div><div> 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div><div> 系二楼三开间建筑,厅堂前</div><div> 有十六扇半幢莲花门,室内</div><div> 外通道,堂前一水塘,内有</div><div> 暗沟与水圳相通,水塘周围,</div><div> 设四时盆景,可称"露天花厅"。</div><div> 院东西二个花园,一明一隐,</div><div> 为徽派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br></div> ▲ “承志堂”的门楼。徽州人十分重视门楼<br> 的修建,有"千金门楼,四两屋"之说。<br> 古人宁可花去千两黄金用来修建门楼,<br> 仅仅花费四两用来建房子,听起来有<br> 些夸张,但可以反映出门楼是<br> 身份地位的象征 ▲ "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建于清末<br> 咸丰五年 (1855年)。是大盐商汪定贵<br> 的住宅,也是宏村最大的古民居建筑<br> ▲ "承志堂"内部有136根木柱,房屋60<div> 馀间,围绕9个天井布置。全屋分</div><div> 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房、</div><div> 西厢房、书房厅、鱼塘厅、厨房、</div><div> 马厩等。正厅和后厅均为三间回</div><div> 廊式建筑,两侧是家塾厅和</div><div> 鱼塘厅,后院是花园</div> ▲ "承志堂"被誉为"民间故宫",是黟县保护<br> 最完美的古民居,其正厅横梁、斗拱、<br> 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工艺精细、层<br> 次繁复、精雕细镂、飞金重彩、人<br> 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br> 称徽派 "四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br> 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 ▲ "承志堂"前堂东侧墙上有四幅国画 ▲ "承志堂"后堂两旁抱柱上的对楹联:<br> “善為玉寶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br> ▲ “宏村”旅游景点——敬德堂<br> 敬德堂位于宏村水圳下游转弯处,<br> 建于清初顺治年间(1646年)。<br> 为H型建筑民居,整幢建筑装饰<br> 简朴,房柱为方形,是宏村明末<br> 清初民居的代表作。厅堂背向<br> 排列,前后厅均有天井,采光<br> 性能好,两侧为厢房。南侧为<br> 前院,北侧为厨房,东侧还有<br> 一座坐西朝东的小偏厅和<br> 大花园 ▲ “宏村”旅游景点:“世德發祥”门楼 A ▲ “宏村”旅游景点:“世德發祥”门楼 B ▲ 崔正翔在宏村“世德發祥”门楼前留影 ▲ “宏村”古色古香的街巷 ▲ 朱珠在宏村“茶香缘客栈”前留影 ▲ “宏村”的古民居“知否” ▲ 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宏村民居门楼 ▲ 从宏村东头拍摄的“南湖”景色 ▲ 2023年7月18日,从宏村景点归来,<div> 晚饭后19:27,朱珠在“阿尔卡迪亚</div><div> 阳光酒店”门口留影</div> ▲ 2023年7月19日,旅游日程安排休息一天。<div> 上午酒店附近的售楼处邀请我们观摩</div><div> 太平湖小区新楼盘。大家兴致勃勃地</div><div> 搭乘售楼处派来的两辆电频车,随后</div><div> 登上15层新楼,极目远眺周边的洁净</div><div> 环境与优美风景</div> ▲ 2023年7月20日早上7:08,旅游团六人<br> 在“阿尔卡迪亚阳光酒店”大门口<br> 合影留念<br> 照片中——<br> 左起:陆丽娟、纪莉娟、陆云芳、<br> 施福山、崔正翔、高大康 ▲ 2023年7月20日早上返沪前,施福山正在<div> 太平湖边的木码头上为高大康拍照留影,</div><div> 纪莉娟和崔卫中作陪</div> ▲ 2023年7月20日上午,导游安排大家游玩<div> 太平湖码头栈桥,下午乘旅游大巴车返沪</div> ▲ 太平湖码头栈桥景点<br> ▲ 太平湖中布放的小游艇警界线 ▲ 太平湖码头停靠的小游艇 A ▲ 太平湖码头停靠的小游艇 B ▲ 崔正翔在太平湖码头栈桥上留影 ▲ 崔正翔和崔卫中在太平湖码头栈桥上<div> 合影 A</div> ▲ 崔正翔和崔卫中在太平湖码头栈桥上<div> 合影 B</div> ▲ 崔卫中在游艇边留影 ▲ 施福山和陆文娟在太平湖码头栈桥上合影 A ▲ 施福山和陆文娟在太平湖码头栈桥上合影 B ▲ 纪莉娟和陆文娟在太平湖码头栈桥上合影 ▲ 陆云芳的小孙女坐在行李车上,<div> 爷爷李辉推着小车前行,</div><div> 踏上回上海的路途</div> ▲ 我们坐上旅游大巴车,踏上返沪的归途。<div> 风驰电掣,一路顺风</div> ▲ 高大康和纪莉娟夫妇家住上海南站附近的<div> 居民小区。旅游大巴车在上海南站停靠,</div><div> 于是高大康和纪莉娟告别大家下车</div> ▲ 旅游大巴车第二个停靠站是"鲁迅公园”<div> 站点。于是崔正翔、崔卫中和李辉、</div><div> 陆云芳及孙女就在"鲁迅公园”下车</div> ▲ 结束了五天的“黄山太平湖景区旅游”<div> 生活,其余人平安回到上海人民广场</div><div><br></div> <div>鸣谢</div><div> 特别感谢施福山、陆丽娟精心组织和悉心安排这次旅游活动,搭建了原寿德里第二代老邻友有缘相聚的平台。而今原寿德里已经不复存在,但原寿德里第二代老邻友的友情却源远流长。感谢大家踊跃参加这次旅游活动,竭力寻找远去已久记忆。原寿德里第二代老邻友我们下次旅游再见!</div><div> </div>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编 制 人 崔正翔、施福山 (原吴淞路670弄<br>责任编辑 崔卫中 寿德里15号<br> 第二代居民)<br>编制时间 2024年3月30日<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