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假期,春风和熙,阳光明媚,我陪伴家人出趟“远门”,回到哈尔滨市道外区北三道街走走转转,故地重游,未免有些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山东掖县人,解放前闯关东来到“北三”的,在这里一住就是一辈子。“北三”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伴随我成长的地方。在这里,小学就读于育民小学校,中学就读于五十三中学校,从这里我走上了工作岗位。虽然离开已经五十多年了,但这里的老房子和周围环境如数家珍,历历在目。从家里走出几步就可以步入“北三”街面上的省评剧院,松光电影院,正阳楼,菜市场,鱼市胡同……。“北三”南面毗邻商埠老街靖宇大街:第四百货商店、同记商场、老鼎丰糕点店、三八饭店、三友照相馆、世一堂大药房、亨得利钟表眼镜店、宝昌源鞋帽店等,老字号商铺大都集中在这里。“北三”北面靠近花乌鱼市场:有卖鲜花的、观赏鱼的、小宠物的,还有卖各类小商品的,这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小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显得格外的热闹。如果延续再往前走几步就是松花江边上的沿江公园:有跳广场舞的、打牌的、玩耍艺的、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天南海北侃大山的;要数心态平静休闲安逸的,自然是散落在江边上的愿者上钩的钓鱼人;还有坐在江堤台阶上成双配对的情侣,至于她们窃窃私语聊些什么?这里就不表述了,还是请阅读者自己去体会吧。回想起那些年,我家门口对面隔着马路就是松光电影院,遇上比较好的通宵电影,我和爱人把不满一岁的孩子扔给奶奶照顾,我们一看就是大半夜,电影散场后居住的大院门已上锁,我们只好摸高跳进门里。说起这段往事,哈哈,现在只能是一段乐趣小插曲了。</p> <p class="ql-block"> “北三”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街,南起靖宇街,北至升平街,全长不足200米,这里集中了不少中华巴洛克风格的老建筑。解放前是哈尔滨销售杂货的大市场,解放后逐渐演变成菜市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小作坊与临时摆出来的小摊位渐渐多了起来,干货铺、水果摊、熏酱小吃店……一直到搬迁前,这里大概有近百个小店和摊位。屋外摆摊,屋里生活,不少老店已存在了几十年,有的甚至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手艺,手艺不变,味道不变,经营方式也没变过,很多老店依然保持着“只此一家”。“北三”街道狭窄,人潮拥挤,沸沸扬扬,自行车或手推货车需吆喝着才能通行,机动车辆只能改道绕行。街面的两侧商铺林立,寸土寸金,胡同里的各种风味小吃也应有尽有。我与家人东走走,西转转,闲逛了大半天,此刻期待着美食的降临,我们来到街口一家看上去破旧简陋但室内比较干净的熏酱小吃店,要上一瓶凉啤,几盘家传的风味熏酱小吃,最后每人再来一碗热气飘香的馄饨,那真的就是一个字~爽!空闲时间我和店主随便闲聊了几句,店主王师傅介绍:我在这里摆摊快40年了,以前屋里面上铺住人,下面做熏酱,很多老熟客都成了这个店里的朋友,拎着两瓶酒,在这儿买几样熏酱小吃,然后就直接拽个桌子坐下开喝了,老哥儿几个有时候能从大中午喝到晚上收摊。老王吐着烟圈感叹道,以后再也不能伴着熏酱味入睡了,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愿住回这样的老楼,那种酸甜苦辣的记忆,才是人间最真实的烟火……。</p> <p class="ql-block"> 回忆往事,恍如昨日,<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些美好的记忆都饱含着深情,“北三”</span>至今让我留恋不舍。离开“北三”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但每逢佳节或有空闲时间我都要瞅机会回到这个老地方,感受这里的风俗人情,一草一木。那个年代虽然生活过的比较清苦些,但是日子过得很开心,很轻松,也很任性……。</p> <p class="ql-block"> 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忆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改造与发展,“北三”开始拆迁了。居住在这里的老道外人对这条街有着很深的感情:街头弥漫着老小吃的独特气味,混杂着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街旁玩耍的小孩儿的笑声、小商贩的叫卖声……,不论是白天的喧闹还是夜里的宁静,这里都承载着一代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有着百年历史沧桑,散发着老道外味道的“北三”,已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北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