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自唐朝起,国人即有清明节踏青郊游的习俗,恰巧此时在沪,就与两位朋友相约,畅游上海植物园。</p><p class="ql-block">对上海植物园还有些记忆,在很久以前曾光顾两次。</p><p class="ql-block">初次结识是在1970年代初,那时植物园还是其前身龙华苗圃。龙华苗圃建于1952年,是培育树木花卉的绿色基地,虽然已经花红柳绿,秀色可餐,但就其功能而言,并非游览休憩之地,彼时正值文革,外面的世界风起云涌,动荡不已,园内却一片安详,是难能可贵的世外桃源。我当时二十出头,失学在家,借友人在苗圃工作之便,偷偷入内游玩,那种远离尘嚣,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窃喜,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入内观赏,已是十年以后的1980年代初,当时三十余岁,在毗邻的上海中学教书,踏入故地是带领学生春游,龙华苗圃在1980年元旦正式改名上海植物园,此时已是公园模样,上海中学在那时与植物园仅一墙之隔,我们从隔离学校与植物园的墙壁中的小门鱼贯而入。虽然与第一次相比,植物园景色更为宜人,但因心悬学生,没有那种心无旁骛地欣赏美景的闲暇。</p><p class="ql-block">旧地重游,如烟往事涌现,却没有预期中的物是人非之感,尽管更加明艳动人,植物园已非旧日模样,与记忆中的影像落差甚大。但这又何妨?这更引起我探幽寻奇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风和日丽,满园春色,鲜花怒放,争奇斗艳。</p> <p class="ql-block">树木掩映下,楼台长廊时有出现。</p> <p class="ql-block">临水亭榭,风姿绰约。</p> <p class="ql-block">挺拔扶疏的树影,给人一种树叶书签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别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池塘边的矮墙,已有夏日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雕栏玉砌今犹在,有那么一点李煜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大红灯笼高高挂,长廊复长廊。</p> <p class="ql-block">藤蔓环绕,素白的墙变得缠绵悱恻。</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树木伟岸挺拔,组成的图景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小河树丛,野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近处小桥林木,远处高楼隐约可见,自然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幅员辽阔,园区现建有植物进化区、环保植物区和绿化示范区,其中植物进化区包括松柏园、蕨类园、木兰园、牡丹园、杜鹃园、蔷薇园、槭树园、桂花园和竹园、盆景园、草药园、展览温室、兰室等15个专类园区。</p><p class="ql-block">我们时间精力均有限,只能集中力量参观其中的牡丹园、盆景园和兰室。作此选择,是因为现在正是牡丹当令时节,盆景和兰花则是能体现上海植物园魅力与特色之处。</p> <p class="ql-block">上海植物园牡丹园于2021年3月5日改建完成,目前种植有牡丹品种近120种,约10000余株,分为江南牡丹品种群、中原牡丹品种群及日本牡丹品种群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为牡丹园中的牡丹仙子。</p> <p class="ql-block">太湖石上雕有“牡丹园”的石刻,宣示此地已是牡丹园的境域。</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谷雨三朝看牡丹”,但是在上海地区,气候较洛阳、菏泽等原产地暖和,故通常在清明时节绽放。</p> <p class="ql-block">富贵满堂,正是牡丹雍容华贵气质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异域的日本牡丹令上海植物园的牡丹族群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离开牡丹园,我们直奔盆景园。</p> <p class="ql-block">盆景园由序景、树桩盆景、山石盆景等区域组成。竹亭、竹廊和青瓦粉墙构成江南庭院式园林。</p> <p class="ql-block">盆景博物馆砖木结构和混合结构,系江南民居式建筑,馆中陈列中国盆景发展的史料,重点介绍海派盆景资料。</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入口门厅很有气势,摆放着精致优雅的太湖石。</p> <p class="ql-block">从这篇中国盆景发展史论中可以看到,盆景的发展与主体文化紧密相连,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对盆景发展的历史及特点,通过各朝各代逐一介绍。</p> <p class="ql-block">也根据种类分析。</p> <p class="ql-block">还论及风格流派。</p> <p class="ql-block">盆景区中有曲曲折折的混合结构游廊,将全区分割成多个小院,陈列各式树桩盆景千余盆。其中包括松柏类盆景、花果类盆景以及小型、微型盆景。</p> <p class="ql-block">这些盆景姿态清奇,意蕴深远。</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去了兰室,兰室位于盆景园南侧,是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大型赏兰、养兰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便见到今年春兰展览的标识。</p> <p class="ql-block">介绍春兰,对像我这样的一般游客,具有科普意义。</p> <p class="ql-block">兰花并不艳丽,素雅而飘逸,幽幽的清香似有似无,但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养殖兰花也历史悠久,自孔子以来,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兰室的展示分为盆栽、自然和庭院三种形式,还设有赏兰、咏兰、宣讲养兰技术的活动场所,因而同时具有兰花展览和普及兰文化的功能,这些举措有利于游客的鉴赏。</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游园活动结束,缓缓向出口走去,仍然恋恋不舍地张望如画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距离上海中学仅一箭之地,我与这所名校有不解之缘,1980年至1983年我曾在此任教三年,担任历史和英语教员。这是我初次登上讲坛的地方,也与我的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83年考上华东师大历史系研究生,离开这里,以为就此告别中学教学生涯,但人算不如天算,在近二十年后的2001年,我又在纽约重执教鞭,再次当上中学历史老师,而且一干就是十四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龙门楼是上海中学主要的教学楼,寓意鲤鱼跳龙门,二楼中间那扇窗的后面就是我当年工作的历史地理教研组。</p> <p class="ql-block">在大门前留个影,这里毕竟是我学术生涯的起点。</p>